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国时期云南怒江地区的《纂修云南上帕沿边志》、《泸水志》、《征集菖蒲桶沿边志》,填补了该地区历史上方志编纂的空白。这三部方志有明显的爱国倾向,边疆民族特点突出,在体例方法上也卓有成就,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乾隆五十四年,永定河道陈琮纂修了清代第一部《永定河志》。由于该志版本少、收藏深宫,极难索阅,又加之嘉庆时李逢亨纂修第二部《永定河志》有意回避陈琮纂修过《永定河志》,造成后人以讹传讹。通过对陈琮纂修《永定河志》的考察,纠正以往错误认识,正确认知陈琮《永定河志》的文献价值与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南宋《景定建康志》(以下简称《建康志》)为南京现存最早志书,也是宋代名志。建康府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改江宁府而置,其辖境相当于今南京市。此志系马光祖修,周应合纂,景定二年(1261)成书。此前学界对于《建康志》多有研究,但研究者皆仅把《建康志》视为郡府志,故所得研究结果皆为《建康志》作为郡府志的一些体例特征、学术价值等。以辩证观点去审视,《建康志》不仅是一部郡府志,而且还是一部都城志,笔者认为《建康志》兼有郡府志和都城志的二重体例特征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清代有三次纂修永定河志,分别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陈琮纂修《永定河志》、嘉庆二十年(1815年)李逢亨纂修《永定河志》,以及光绪六年(1880年)朱其诏、蒋廷皋续修《永定河续志》。其中陈琮纂修《永定河志》为第一部永定河志,乾隆皇帝、刘峨、李调元对此书评价甚高,乾隆皇帝赐名《永定河志》,这就是《钦定永定河志》,并收入紫禁城懋勤殿南间格子后二格二层。现有乾隆五十四年十九卷内府钞本、十二卷钞本、四卷钞本、四卷残缺本等版本,分别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李逢亨纂修《永定河志》,基本沿袭了陈琮纂修《永定河志》,只是在内容收录上详略不同,或增或删。  相似文献   

5.
近年纂修续志,处理续志与前志关系可概括为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因为主,即在总体设计和内容、体例把握上,基本沿袭前志,只是在微观方面做些损益。另一种是以创为主,即在总体设计和内容、体例把握上,另辟蹊径,只是在某些微观方面沿袭前志。涉县首部新编《涉县志》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出版。续修《涉县志(1991~2011)》187万字,由中华书局于2012年出版。笔者近时有幸拜读,以为《涉县志(1991~2011)》有如下三个突出特点和长处。  相似文献   

6.
清光绪六年(1880),朱其诏与蒋廷皋纂修完成清代第三部比较成熟的永定河专志.该志在承袭旧志体例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内容上,既补充自嘉庆二十年(1815)后的档案文献,又补录旧志所缺.《永定河续志》的完成,与乾隆年间陈琮《永定河志》、嘉庆时期李逢亨《永定河志》形成一个整体,是方志史乃至文献学史上一种较为少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清代,有三次纂修永定河志,分别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陈琮纂修《永定河志》、嘉庆二十年(1815年)李逢亨纂修《永定河志》,以及光绪六年(1880年)朱其诏、蒋廷皋二人续修《永定河续志》。其中,陈琮纂修《永定河志》为第一部永定河志。陈琮纂修《永定河志》十九卷,卷首一卷。李逢亨编纂《永定河志》三十二卷,卷首不分卷。朱其诏、蒋廷皋纂《永定河续志》十六卷,卷首不分卷。这三种永定河志开创了永定河专志的先例,是清代水利专志一个典型的范例,其历史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新疆图志》是清末王树楠主持纂修的新疆省志,内容丰富、体例新颖,备受赞誉,对当时方志编纂产生了一定影响。《新疆图志》门类创新,图文并重、图表结合,利用大量实地调查资料和档案文献等编纂而成。  相似文献   

9.
明代嘉靖时期纂修的《兴都志》和《承天大志》,皆是记载嘉靖帝龙飞之地——安陆地区社会文化生活的志书。《兴都志》由顾磷负责,因其体例不妥、记载不当而见废。《承天大志》先后由徐阶、袁炜、严讷、李春芳、张居正等任总裁官,迎合嘉靖帝的心意,纂成后得到大力褒扬。由于嘉靖帝的特殊身份,导致两志书的不同命运。而《承天大志》纂修过程中众阁老的参与,更是渗透着不同利益集团的权力之争。  相似文献   

10.
清代仪征刘氏一门三代皆致力于地方志的纂修,从清代道光、咸丰时期至民国年间,刘氏三代主持或参与纂修的地方志共有8种,这些方志资料丰富、体例严谨,被学者誉为名志。此外,在修志的过程中,仪征刘氏就方志纂修过程中资料的收集、体例的制定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新志的纂修,不仅仅是在旧志体例基础上对原来材料的简单堆砌,而必须根据发展变化的实际,对以前所修各种旧志的体例进行比较分析,制定出合乎实际的新志体例。此外,刘氏还善于接受先进的方志纂修理论。  相似文献   

11.
弘治《八闽通志》是明代所修第一部福建通志,由镇守太监监修,其体例仿于《大明一统志》,但亦有不同于其他志书的特点。该志引用史料极为丰富,保存了很多史书和古旧方志的资料,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该志分类清晰、编排有序,其文本书写尽量做到翔实,尤其是人物的收录和记述有明确的原则与标准,能给后世修志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2.
李刚 《丝绸之路》2022,(4):105-108
高观鲤纂修的乾隆《环县志》,成书于乾隆十九年(1754),开启了环县方志文化传统。志书体例精当,刻印精雅,编纂所用基础资料来源明确,内容详实;志中系统记载了环县的历史沿革及建置变化情形,尤其详尽记录了明清两朝环县社会经济和风土民情,为后世保留下了珍贵的原始资料,对环县历史文化、社会发展、旅游开发溯源等研究有着重要文献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元代地方志的编修和存佚自宋代完成从图经到方志的过渡以后,我国地方志的发展进入繁盛时期。元代方志在前代基础上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中,《元一统志》的纂修是一重要创新。我国从《禹贡》问世以来,每个统一王朝都编有全国区域志,或官修或私撰,风格不一,体例各异,如现存五种宋代总志,有的偏重胜迹、人物,有的仅记沿革、土贡,其断限也不一致。自《元一统志》纂修之后,明清两代的总志皆仿其体,袭其名,从而完成了全国区域志的定型。《元一统志》创修于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其时,蒙古已统一中国,建立了“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①的元帝国。为标榜天下一统,集贤大学士札马拉鼎奏请纂修《大一统志》,世祖采纳了他的建议。至元二十八年(1291)成书,共七五五卷。其后,因得《云南图志》、《甘肃图志》和《辽阳图志》,遂议重修,于成宗大德七年(1303)完稿。钱大昕说:“《元史》载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兰禧、岳铉等进《大一统  相似文献   

14.
《(万历)广西通志》是现存的两部明代广西省志之一,具有珍稀价值。现有关文献对该志纂修年代、版本源流及主修者巡抚广西时间的著录出现混乱或错误。经初步考证,该志为戴耀主修,苏潜编纂,杨芳刊行;纂修年代应以苏漕自序为准,即万历二十五年修成;版本主要有万历二十七年初刻本、天启二年补刻本、天启二年以后再补刻本等,而非仅有万历二十...  相似文献   

15.
《晋城市志》(以下简称《晋志》)于1999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撰文评论,他们称其为“利今世惠后人继往开来”,“类例不拘圆而神”的“志苑奇葩”,是“填补空白的宏篇巨著”,是“体例、体裁大有创新的上乘之作”,是“坚持科学、注重创新的佳志”。还说《晋志》“纂修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异乎寻常,此举冲击志界之爆炸力,不应低估”。现将专家学者评论摘要如下: 来新夏(中国地方志协会学术委员,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晋城自宋元以来,府州县志,殆有多种,而自雍正《泽州府志》以来,历时260余年,…  相似文献   

16.
决定一部方志的纂修是否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根据什么样的编纂思想与体例,有无丰富和特色的内容,对这些内容是否进行科学、系统和有价值的梳理十分关键。《黄山市志(~2006)》是黄山市建市后的首部志书,该志围绕古徽州、新黄山的核心,全面、系统、准确、  相似文献   

17.
《文献》2014,(4)
<正>古人作史重视志的纂修,清人顾炎武甚至有"无志不得为完史;有志而不淹贯,不得为良史"①之语。堪称"良史"之一的《明史》,自康熙十八年至乾隆四年间,经过三大阶段的纂修,先后形成了万斯同《明史·五行志》、王鸿绪《明史稿·五行志》和张廷玉等《明史·五行志》三种本子。关于《明史·五行志》,学界少有研究②。本文兹就《明史·五行志》③形成过程、各志特点及其价值简述如下,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攀登》2017,(4)
清末民初川西地区撰修的9部屯志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所见为数不多的屯志。作为基层地方志的一种形式,这一类志书的编纂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并且也具有区别于其他方志的特点。笔者拟从屯志纂修背景、纂修人员、体例、资料来源和史料价值等方面对川西地区的屯志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川西地区撰修的9部屯志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所见为数不多的屯志。作为基层地方志的一种形式,这一类志书的编纂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并且也具有区别于其他方志的特点。笔者拟从屯志纂修背景、纂修人员、体例、资料来源和史料价值等方面对川西地区的屯志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0.
与前五部《广东通志》及谢启昆的《广西通志》相比,清道光年间阮元纂修的《厂东通志·谪宦录》在谪宦的体例、谪宦的类型、谪宦对象的确定、谪宦地域的界定以及对文献的考辨、补充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但对广东历代谪宦的收录不全却是该志谪宦录的严重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