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史博览》2007,(12):37
现在人们通常把学问、道德都被人景仰的人称为“泰斗”,那么,为何要称“泰斗”呢? 泰斗,是泰山和北斗的简称。 泰山在五岳中其高度其实只居第三。也许是古人无法测量出山峰的准确高度,也许是泰山在山东面临平原又与大海相近,便把它视为高山的代表,不少帝王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尤其汉武帝赞泰山“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泰山成了“五岳之长”或“五岳独尊”。泰山成了群山中的“珠穆朗玛”。  相似文献   

2.
资讯     
五岳将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华五岳联手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即日起进入倒计时阶段。“五岳归来不看山”的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包括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国建设部今年公布了首批十三家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衡山、华山、嵩山榜上有名。然而五岳中除了泰山,其它四岳还在世界遗产的大门外。五岳代表和专家们认为,五岳有着五千年来中华历史文明的足迹和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遗存,同时也拥有生物多样性与景观奇异性相结合的自然环  相似文献   

3.
《风景名胜》2008,(8):129-130
泰山——"名车登名山、五岳迎五环"7月4日至5日,由五岳联合举办的"名车登名山、五岳迎五环"巡游车队到达东岳泰山,12辆车共计50余人。在岱庙正阳门前,泰山景区管委会举行了隆重的欢  相似文献   

4.
李骏 《风景名胜》2008,(3):83-83
"五岳之首"——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泰山是佛、道两教兴盛之地,历代帝王朝拜之山。泰山自古便被视为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泰山也成为中国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历代帝王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无  相似文献   

5.
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境内,海拔1545米。在中国的名山崇岳中,似乎没有哪一座山像泰山一样同人的关系是那样密切又那样悠远。就犹如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泰山不仅慷慨地给华夏先民提供了生存的庇护,而且更给他们带来了广阔的精神驰骋的领域--从原始的东方崇拜、柴望祭天,直至儒家学说的"仁者乐山"……中华民族从这里由蒙昧走向了文明。 泰山与人的不解情结,使它在人的心目中变得分外高大。自古以来,它就被称作"岱宗"、"五岳之尊"、"天下名山第一",  相似文献   

6.
周郢 《风景名胜》2016,(3):44-49
世界上最高的山,地球的第三极—喜马拉雅,形成于三千万年前,而泰山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一亿年前的中生代.从地质角度来看,泰山古老许多. 泰山与国家政权关系之密,社会影响之大,是中国其他山岳难以比肩的 大多数人对于泰山的认识始于“五岳之首”的名号,而这个名号的由来正是泰山文化与中华历史紧密相连的最好印证.早在上古时期,泰山便是重要部落的聚居地,尧舜时期已将岱宗作为巡狩四方(四岳)的首巡之地.  相似文献   

7.
泰山游记     
正泰山,被称为五岳之首,久负盛名。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有机会登山饱览,我快感无穷。国庆长假,泰山脚下游人如织,我们一家三口,也加入到浩荡的队伍中。从岱宗坊沿着石砌的台阶向上攀登,一路上古木苍翠,松柏夹道,古朴典雅的建筑一个接着一个,路两边的巨石上,历代名人书法与诗词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8.
“泰山石敢当——山石信仰”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泰山石敢当的历史渊源,以及以泰山石为主的灵石崇拜。泰山石敢当作为一个民间镇物,表达了广大人民追求安居、太平、昌盛、福康的愿望,表现了山石崇拜的风俗应用,从中可以看出灵石崇拜是一种原始且流行广泛的民间习俗。  相似文献   

9.
泰山信仰论     
刘慧 《民俗研究》2015,(2):105-114
泰山信仰是关于"生"的信仰,也可理解为生命信仰。这种信仰源发于对太阳的崇拜。太阳是世间万物的初始者,而由太阳运动所引发的阴阳观念是对生命发生的概说。天、地作为与阴阳对应的范畴,是生命的缔造者,封禅是对天地恩德的答谢。在泰山信仰的历史发展中,对"生"与"生命"的崇尚,始终是一个永恒的基点。泰山信仰的宗教与非宗教特性,具有广泛的"适应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阶层,都会感受到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泰山,山中之孔子;孔子,圣中之泰山。 一语道出了一座大山和一位圣人的微妙关系。其微妙,就在于他们的相辅相成——大山因圣人的光顾而成为文化的巅峰,五岳独尊;圣人因大山的滋养而成为文化的巨人,千古独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