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去采访庄则栋,最初是由于他的姐姐庄则君来访引起的。采访中,她告诉我,她的外祖父是上海滩鼎鼎大名的犹太巨贾哈同。她的奇特身世,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为她写了《庄则栋的台湾姐姐》一文。 文章发表后,我把它寄给了庄则栋,从此我跟庄则栋有了联系。  相似文献   

2.
正当人们欢度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万惠明刚从淮北煤矿慰问演出回来,她应约来我的不闲居,接受我多年前预约的采访.她来后,没有多谈这次到基层演出的盛况,而是不无感慨地告诉我矿工们是何等地渴求丰富的文化生活.演出条件简陋,苦点累点倒无所谓,却永远无法忘掉矿工们那纯朴热烈而又期盼我们文艺工作者能常去的目光.万惠明坦诚热情的谈话给我那敦厚的妻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她离开不闲居后,妻似乎自言自语地对我说:她是一个不像演员的演员.我以为这是一个工人对一个演员的评价.说真的,万惠明给我的第一印象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段文华 《神州》2010,(2):42-45
提起张玉凤这个名字,我国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不陌生,而且对她总有一种神秘感。她是毛泽东晚年的机要秘书,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我和张玉凤认识,要追溯到20年前。由于她的特殊身份,所以那时我费了许多周折才采访到她。后来得知,我是她走出红墙之后,采访过她的极少数记者之一。  相似文献   

4.
赵杰 《纵横》2001,(11)
1999年6月,我以特邀撰稿人的身份,随同辽宁电视台赴美采访有关张学良的知情者。我们刚步出旧金山机场,前来迎接的祖炳民先生,就直接将我们送至中餐馆“真北平”,说是给我们一行接风。席间,他介绍采访计划时谈到,还将安排我们对他夫人的采访。当时,碍于初次见面,我也没好意思询问他夫人的身份。 第二天,我们如约步入他的家中时,茶几上的一叠有关张学良的图书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指着其中的《张学良的政治生涯》对同伴们说,这本书在大陆影响很大,这是作者傅虹霖当年的博士论文。 话音刚落,女主人走过来看了看我说:“我就是傅虹霖。”听了她的  相似文献   

5.
1949年9月中旬,我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介绍,代表《大刚报》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等的采访,这是我在前半生新闻工作经历中,最难以忘怀、最值得纪念和最令我感奋的一次采访活动.、当时,从武汉去北京参加采访的记只有我一人。因此,我的任务非常艰巨.责任也是非常重大的。  相似文献   

6.
黄邦和 《纵横》2009,(9):4-7
1949年9月中旬,我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介绍,代表《大刚报》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等的采访。这是我在前半生新闻工作经历中,最难以忘怀、最值得纪念和最令我感奋的一次采访活动。当时,从武汉去北京参加采访的记者只有我一人。因此,我的任务非常艰巨,责任也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7.
谭干华 《风景名胜》2011,(11):100-108
那晚在书店的旅游书架前,我正在翻阅一本关于匈牙利的书。因为刚从那里回来的缘故,新鲜的记忆还带着强烈的冲击力,所以来到这里想再温习一下。这时一个女子来到旁边,也在挑选着。当她拿出同一本匈牙利的书时,她也看到我手中的书。我忍不住就告诉她买吧,我刚去过,实在是美好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正杨力莉经过冷饮店落地窗的时候,手上还拿着电话,和我确定具体位置。她穿着一件黑色的裙子走进来,年轻、活力。这是唐煌导演向我推荐做采访的青年演员,曾出演过他的话剧《呼唤》。杨力莉是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表演专业的大四生,大学4年,在校学习之余也参与社会上一些影视、戏剧的工作,积攒了不少经验。尽管如此,在得知要接受采访时她还是心有疑虑,自觉并不是有资历谈戏剧的人。直到采访结束,我跟她聊起这次的采访意图,就是想听年轻  相似文献   

9.
“想当年,我审江青的时候,她大骂我是笑面虎,还说我是邓小平最凶狠的刽子手。你今天来采访我,也是在采访邓小平最凶狠的刽子手。你看我像笑面虎么?我凶不凶?呵呵,其实我很温和吧。”  相似文献   

10.
在采访姜雪蓝老师之前,我一直在看她的头衔:高级教师,江苏南通市教育局专家组成员,学科带头人,国际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教科室主任,南通市崇川区妇女联合会秘书长。面对着一连串的头衔,我的心里一直猜测,这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习惯性的,我开始在脑子里勾画她的样子,为我的采访做准备。见到姜雪蓝老师,我才觉得我勾画的那幅学究模样的姜老师实在是可笑。站在我面前的是个漂亮、端庄,有一双闪亮的大眼睛的长发美女。她热情地招呼我们,一路上的奔波疲惫立刻被她的热情融化了。我看着她,把她和书里的姜老师联系在一起,我…  相似文献   

11.
采访完昂山素季后好长时间,我都在回忆一个问题:她穿的鞋子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不是什么要紧的细节,但借助这个问题,我可以方便地回到当日采访现场。她比想象的要瘦小,主动伸出手来问候:how do you do?这是我们初中就学过的英式问候语,  相似文献   

12.
俞海燕是一个让人感到亲切的人,时刻保持着优雅的笑容,不过又不失商人的谨慎和警惕,在我开始采访之前,她说要先采访我一下,接着问了我几个问题,以确认我的身份和来意。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自觉无趣,且生硬的人。有一次,一位女性采访对象被我激怒了,她掌管着一家几十人的投资公司。她猛地站起来,转身离开。  相似文献   

14.
大海的方向     
《南方人物周刊》2010,(2):66-66
我是大一的学生,刚进入大学不久,就发现自己问题不少。我家不富裕,为了能赶上别人,只有通过读书改变自己,所以学习的压力很大。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一个女孩,可能是她那种气质打动了我。我没办法忘记她,每天闲上眼都是她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当我死了吧     
"喂喂,问你点儿事儿。""哦。""没听出我是准?"怎么会听不出。她的语气好像刚跟我吃了饭分开没5分钟那么亲热。事实上我们上次说话是在3年前,她也说问我点儿事儿。儿话音重,是在故意显得热络。  相似文献   

16.
蒋涵箴 《炎黄春秋》2003,(11):60-65
1999年10月我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最要紧的一件事是去采访李克林。此时的她已85岁高龄,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这种老年病会发展得很快,我要趁她在头脑尚十分清醒的时刻记录下她的思维,也许对后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新闻工作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写完此稿,她坚决不让发表,她的理由是李克林不是什么名人、名记者,一生还做过很多错事,不值得发表。但是她用颤抖的手对稿子作了精心的修改,(也许这是她一生中修改的最后一篇稿子,是写她自己的稿子)显然她还是愿意在适当的时候把她的肺腑之言告诉后人。当我完成这篇采访笔记后不久,她就失语了,但是…  相似文献   

17.
三访孔荡村     
徐卫凤 《铁军》2020,(2):28-31
我的牵挂,和一个农妇有关。提到孔荡村,我心里始终牵挂着一个人,那个在几年前我曾经采访过的一个农妇。我的记忆中一直留着她愁苦的神色,一直留着她最后在乡村小路上送我的情形。我记得那一回为她的愁苦,为她的生活的不幸,我动容,恻隐,很想从口袋掏出一张人民币给她,最后却没掏得出来,好像自己做好事也很羞涩。她叫周为华,是一个坚强的女人,我称她是乡野上的一棵经霜的红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最优秀的运动员迈出了她政治生涯最大的一步官员邓亚萍要采访邓亚萍的时候,她的丈夫这样答复:"过去我可以替她做主,现在不行。她是领导干部了,得按组织程序来报批。"  相似文献   

19.
正白玛乔老师是我的前辈,但在这次采访之前,我与她没有什么交集,在我眼里她只是一位谦虚低调的老大姐。听了她的故事,特别是她轻描淡写的那些真实经历,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她其实并不普通,在安逸与磨砺之间,她能够义无反顾地选择后者,本身就是个勇敢的决定。她的人生经历告诉我,有些人的梦想是用一生守候的。这样的人,不管最终是否收获了什么,都是令人尊敬的。糊里糊涂中决定了一生的职业1960年是白玛乔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年,她  相似文献   

20.
2011年4月,章子怡在北京一家酒店接受媒体群访,为电影《最爱》做宣传。之前不久,她刚经历了“泼墨门”和“诈捐”事件。文字与摄影采访分别被安排在两个房间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