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论谭嗣同狱中诗──与孔祥吉先生商榷黄彰健戊戌政变爆发后,梁启超逃到日本,创办《清议报》。梁所撰《谭嗣同传卿刊布于《清议报》,并收入光绪二十五年四月出版的《戊戌政变记》内。梁撰《谭嗣同传)}即记有谭氏狱中题壁诗: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交待杜根。我自横刀...  相似文献   

2.
谭嗣同,不仅作为“轰轰烈烈为国流血的大豪杰”①而被后人所称颂,而且由于他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若星”②而为人敬仰。有人说,谭嗣同的死本身就是最大的学问。对于谭嗣同的殉难,以前史学者多从封建忠孝礼节道德标准约束和改良主义消极表现的结果两方面加以分析。本文试从儒佛等学角度探析谭嗣同见难不避,坐求等死的复杂心态,以求方家赐教。文化塑就了人,塑就了人的行为方式、情感方式。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文化环境,尤其是文化传统所影响的,因此其表现背后都有驱动、控制行为的心理动力因素,尤其高层次的目标、信念对个体行为的导…  相似文献   

3.
一切皆死,唯有灵魂不灭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囚于瀛台,并关闭北京城门,出动三千军士搜捕维新派人士,持续百余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危急关头,梁启超找到谭嗣同,劝说好友与自己一同逃亡日本,不料被拒。谭嗣同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第二日,谭嗣同被捕,随后,以他为首的“戊戌六君子”被斩于菜市口。这一年,谭嗣同年仅33岁。  相似文献   

4.
有学者认为:叶名琛死前留下两首"遗诗",自比向戎、苏武,表明他被俘时忍辱不死为的是面见英国国王当面交涉,后见目的不能达到便绝食而亡。其实,这两首诗是由许其光原作改篡而成,叶名琛是病死。许其光的原作对其颇有讥讽之意。  相似文献   

5.
1905年12月8日,湖南青年陈天华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蹈海自杀。他的死是在悲悼一个民族精神的衰亡。他的死是要他的同胞、要我们这个民族在人格上站起来。他死了,但他是用他的生命为民族的新生催生。他的死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个永久的历史问号。在20世纪初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上,湖南曾产生了不少杰出的人物,他们的生命都非常短暂,却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几个人中,谭嗣同(33岁)1898年被慈禧太后砍头,宋教仁(32岁)1913年被袁世凯暗杀,黄兴(42岁)、蔡锷(34岁)则于1916年相继病死,唯有陈天华是自杀。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在杭州收藏品市场,觅得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墨迹扇面一柄,内容是写爱当山和尚发弘愿铸护寺钟上的铭文,笔墨浓重,刚健有力。时乙未(1895年)六月,为谭嗣同在北京寓所寥天一阁所书,盖有“嗣同”印章。扇面送给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谭嗣同年谱》载:1895年谭嗣同三十一岁,春天,他在家乡湖南浏阳,认为变法要从团结志士“作育人才”开始,他于是设立了一个学会,在那里讲时势与救国道理,以集同志讲求磨砺。夏天,谭嗣同到上海,闻知康有为、文廷式在北京创立强学会,他即来到北京,参加维新活动。虽然未能见到康有为,却认识了梁启超,两个青年人意气相投,梁对谭倾倒备至。继  相似文献   

7.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为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铿锵誓言,表达了一位志士不惜以生命作代价来实行变法的决心,为世人留下了一个"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伟丈夫形象。提起"戊戌变法",大概鲜有人不知道谭嗣同,但对  相似文献   

8.
谭嗣同在其著作《仁学》中贯穿着一条思想主线,即资产阶级的平等思想。谭嗣同大胆揭露和批判封建纲常所造成的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不平等,倡导人与人之间关自主、平等。但谭嗣同把最终解决社会不平等的途径寄托在宗教上,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相似文献   

9.
甲午中日战争后,在维新派中出现了一股批判荀子的思潮。其中谭嗣同的批判论调最为激烈。他这样做的原因有三:一,受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强烈刺激,他的思想发生了急剧的转变,从一名中国传统士人转变为一名积极学习西方的维新志士,开始清算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君主专制体制,谭嗣同批判荀子正是出于反对君主专制主义的需要。二,受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影响,谭嗣同把孔子孟子的思想作为中国民主平等思想的来源,他要在孔孟之后的儒家体系中寻找篡改孔孟思想、尊崇君主专制的元凶。三,荀子思想本身存在缺陷,其儒学思想是以君主专制主义为取向,推崇礼治。这成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夏刚 《史学月刊》2006,(7):118-120
清代档案里,关于谭嗣同的材料较少,目前能够见到的,主要是他的履历档案和任职四品军机章京时期留下的一些材料,这些档案,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的关于谭嗣同科举经历、捐纳候补官、擢选及权限的情况,可以使我们对谭嗣同走上维新变法的过程和在“百日维新”中的作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笔依据上述材料,在以往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谭嗣同及同时代人的记载,试对其中的某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不妥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1.
覃一时 《神州》2012,(20):185-186
本文以人物法的模式阐述了谭嗣同的社会思想及其形成,具体来说主要是从谭嗣同所处时代环境背景、时代的主要矛盾及谭嗣同怎样应对其提出的挑战等方面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近代思想伟人梁启超曾这样评价谭嗣同:“冲重重之网罗,造劫劫之慧果,其思想为吾人所不能迭,其言论为吾人所不敢言”。确实,不论是在戊戌维新时期,还是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中,谭嗣同都是一个令人瞩日的特殊人物:他的一生行为富于传奇色彩;他的思想言论锐利激进、惊世骇俗;他在变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堪称中流砥柱;他的英勇就义慷慨悲壮、惊天地泣鬼神。作为当时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人物,谭嗣同尖锐批判传统的封建旧文化,热情宣传先进的西方新文化,执著追求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从而跻  相似文献   

13.
回到天上去     
小安 《南方人物周刊》2011,(36):110-110
天 天 天是我的爹 天会照顾我 上面这几句,是一个叫小招的人写的诗,小招已经死了。我曾在成都的一问酒吧见过他,他带着他的诗到处走,会诗访友。他来到成都,一大帮诗人请他喝酒吃饭。他喝醉了,大声读自己写的诗,双臂张成一字,  相似文献   

14.
正家书是家人亲友之间沟通信息、表达情感的工具,它除了叙述家庭琐事外,也记载了时代的社会风云、历史事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笔者撷取几位抗战英雄的家书,去触摸一段段血与火的历史,感悟先辈们英勇无畏的家国情怀。"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共产党员、著名爱国抗日将领吉鸿昌临刑前以手指为笔,用血写下的一首气吞山河的就义诗。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丈夫,改名“臾生”1883年农历四月初三十八岁的李闰与谭嗣同在湖北武昌举行了婚礼。李闰于1865年4月出生于京师,原籍长沙望城县杉木桥。自幼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她和谭嗣同成亲后,与其维新思想、改革主张并不合拍。  相似文献   

16.
谭嗣同与盛宣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戊戌维新时期,谭嗣同与盛宣怀之间,围绕开发湖南煤矿问题曾发生过一段交往。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后,急于在湖南寻找煤矿,以供炼焦炭之用。他邀请谭嗣同协助办矿,是想利用谭在湖南的关系和影响,为其汉阳铁厂服务。而当时在南京任候补知府的谭嗣同,主动承担赴湘开矿之责,其目的是藉此机会,返湘参加维新活动,并与梁启超赴湘讲学相配合,积极推动湖南的维新变法。由于陈宝箴对聘请外国矿师及成立商办矿务公司,存在顾虑;也由于湘煤当时的状况难以满足汉阳铁厂的需要,促使盛宣怀决定舍湘煤而用赣煤,致使谭嗣同的湖南之行无功而返。谭、盛交往,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揭示了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湖南维新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7.
南宋建炎三年,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具舟从江宁前往芜湖,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写下了著名的《夏日绝句》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最终乌江自刎的说法长期以来深入人心。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在解读《史记》过程中,对项羽最后的身死之地产生“和县乌江说”和“定远说”两种学术分歧。刘云鹤的文章持后一种观点,作者认为项羽身死东城,即今安徽定远县。为鼓励学术争鸣,本刊发表该文,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相似文献   

18.
维新派启蒙思想家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等人在国家危亡之际,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构建了一个超越中国传统的小生产平均理想的大同社会.康有为在所著<大同书>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消灭了私有制, 没有剥削、压迫,实现人人平等、独立、自由.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设计了一个中西结合的理想社会.严复在<原强>和<原强修订稿>中也描绘了一个"至治极盛"和"太平"的盛世.维新派理想社会模式有两大特点:都是以爱国救亡为目的, 都分成若干级理想社会层次, 需要若干年才能实现.此外维新派的理想社会模式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维新派启蒙思想家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等人在国家危亡之际,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构建了一个超越中国传统的小生产平均理想的大同社会。康有为在所著《大同书》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消灭了私有制,没有剥削、压迫,实现人人平等、独立、自由。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设计了一个中西结合的理想社会。严复在《原强》和《原强修订稿》中也描绘了一个“至治极盛”和“太平”的盛世。维新派理想社会模式有两大特点:都是以爱国救亡为目的,都分成若干级理想社会层次,需要若干年才能实现。此外维新派的理想社会模式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季音 《炎黄春秋》2013,(1):35-35
近日,在整理旧书稿中,偶尔翻出了冯雪峰在1963年蒙难的日子里写的两首旧体感怀诗。这是作者在1957年那场政治灾难里,被逐出终生为之奋斗的革命文艺队伍之后,在内心极度痛苦中写出的。这两首旧体诗过去没有发表过,也不可能公开发表,它只在少数知心朋友间传读。我是在一个与冯雪峰同在上饶集中营里共过患难的战友那里读到的,并抄录了下来。虽然时光已逝去半个世纪,今日重读,依然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两首诗都写于1963年,一首是8月30日,题为《塞童》:天赐塞翁千里驹/塞童驰骋乐如痴/只因不学疏御术/立即颠身变缺肢/从此永除壮士籍/徒然怅望将军旗/男儿不得沙场死/祸福玄谈只自欺另一首诗写于9月18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