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嬴吴氏家族是明清时期莱芜县重要的地方性家族之一,所见的家谱为民国二十二年敦本堂石印本和2004年新修本两种。鉴于明代时吴氏为军籍,推测吴氏并非自发迁往莱芜。到莱芜后,该家族四世吴江开启了家族的为官之路,七世吴来朝是家族的中心人物,"一门三进士,父子五登科"是对其祖孙三代的仕途的精确概括。  相似文献   

2.
沂水刘南宅族谱里收录了较多家族神话,作为族群记忆延续至今,对刘氏家族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深远。这些家族神话之所以能够产生、流传,与刘氏先祖的早期历史及明清时期的社会文化有很大的关联,它既是对易代之际家族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局的应对之举,也是时代宗教文化现象和士人生活、文化惯习的直接反映。通过家族神话,刘氏家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易代之际"移民""贰臣""父子殊途"所造成的身份认同困局,树立了刘应宾及其支脉在家族内外的政治权威,在其家族对当地进行文化控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2—2013年,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调查、发掘了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阖闾村的胥山湾晚唐吴氏家族墓群。同期发掘的吴氏家族墓共8座,均为船形砖室墓,保存基本完好。墓中出土有陶瓷器、钱币、带有"吴墓"铭文的墓砖和有明确纪年的墓志。这批船形墓的形制特殊,且有明确的纪年,可以为船形砖室墓的分期标准提供新的佐证;同时将吴氏家族回迁至无锡的历史从南宋提前到了晚唐,对于研究吴氏家族迁徙历史和唐代吴姓郡望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唐代是北方家族向岭南大量移民的时期。[1]然而在岭南族谱资料中,有关唐代北方家族移民岭南的记载却非常少见。不过广州孔氏族谱可以看成是一个比较罕见的例外,其中明确记载了唐末孔氏从京城长安迁移岭南的过程。此外,明清时期多种广东地方志也记载了唐代孔氏家族的南迁,但是其中讹误较多。本文旨在对相关资料作仔细考辨的基础上,探讨孔氏家族在唐末迁移岭南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以揭示唐代北方移民对岭南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与吴镇有关的家谱、文献、信札及绘画等多种材料,对赵孟頫与吴氏家族的交游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分析。作者通过对其所掌握的八种吴氏家谱的考辨,就吴镇的家世展开全新讨论,尝试扩充吴镇艺术风格形成的社会背景材料。同时,作者研究发现,赵孟頫与宁国吴氏为姻亲,赵、吴两家为世交;而赵孟頫与嘉兴吴氏也有交游,特别是吴森及其后人。  相似文献   

6.
明朝法律虽对军户世袭制度作了非常严格的规定,但在长时段实行过程中,形成了皇帝意志下的非时恩霍与一定程度上可供遵循的豁除常例,反映出明代户籍政策实践中的宽容与弹性。明代军籍身份虽整体上给军户家庭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但在是否豁除军籍时,军户往往会权衡利弊;在乞求豁除军籍后,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极大的感激之情。随着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均徭法和条鞭法先后在部分军卫余丁杂役中实行,但正军军役则始终未能实现以银代役。明朝统治者碍于祖制成宪,又因军籍制度兹事体大,故而更多地秉持“补偏救弊”之方,最终阻碍了法制上军籍的废除。  相似文献   

7.
论文聚焦于华人移民在bilibili网站上发布的以中华文化和中国经济为主题的视频,以及中国民众发表的弹幕点评,对它们进行话语分析与“过程追踪”。研究显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祖籍国网络媒体成为散居者进行族群身份展演、向祖籍国民众寻求情感支持的媒介之一。华人移民在自制视频中运用话语型构,展示自身在传承、传播中华文化与见证、支持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祖籍国民众在观看展演后与移民展开话语互动,对移民所主张的族群身份进行表态,进而深化了自身对民族国家文化与经济的自觉意识。华人移民的这种族群身份展演不仅是一种生存与发展策略,更反映了他们内在的情感需求与身份意识,为我们理解网络化时代散居者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根据有关奏折、广东香山县《吴氏族谱》和方志等资料,结合实地考察,考证可得:一,上海道台吴健彰名为吴天显,号道甫;其胞弟是广东同顺行行商吴天垣,此可纠正长期以来因资料不足而导致的对吴健彰名号及其与吴天显和吴天垣关系的误解。二,吴健彰生于1791年4月8日,卒于1866年7月18日,终年76岁(虚岁)。三,吴健彰为广东香山翠微人。吴氏家族由福建福州府东门外水头村辗转迁徙到广东香山等地,由此繁衍海内外。据此,可纠正相关族谱、方志和文献等资料中的一些误传。  相似文献   

9.
当客家移民家族远离原乡,跨越台湾海峡,到达台湾之后,随即发现与原乡的环境颇有差异。如何在新环境存活,成了当务之急。于是集中家族的人力、物力,设法在新环境立足。在群策群力的奋斗中,个人知觉被融摄到集体知觉之中。族群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养成勤奋、进取并重视集体的族性。移民过程中可以充分体会到:客家家族文化,既具体呈现于祠堂与祭祀活动此类人投身生活环境中的氛围,可视可感;亦可抽象地表现于编修家谱与订定家规族约的文字,家族精神的传承,直接地表露在后代子孙对祖先传说的传述当中。客家移民由原乡到移居地的移民过程,就是不断在定居地建构自身特有的家族文化,从抽象的宗族精神与具体的经济生活着手,没有间断地持续着。  相似文献   

10.
陈玮 《北方文物》2017,(1):61-68
洛阳邙山新出、归藏于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之《大周故陈府君墓志铭》为近年来出土之罕见入唐百济移民墓志。志文主要记载了陈法子先世源流、其曾祖以下的家族世系、显赫仕途及其本人入唐前后的仕宦经历。墓志为研究百济教育制度、官制、政区、族群结构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补史之阙。从中亦可管窥唐廷对百济移民的安置政策、百济移民于唐代军事系统之融入以及百济移民在唐代士民社会中的族裔感知、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徽州历史上的土地关系、宗族组织及商人集团,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依据徽商吴氏宗族的有关资料,试对上述问题略作考察。《歙西溪南吴氏先茔志》(简称《吴氏先茔志》),初修于南宋嘉定年间,其后历经重修、续修,至明崇祯末年始有刊本传世。笔者所见,为清康熙年间的刻本及道光年间的续刻本,全一帙六册,另附抄稿二十六页。此书详细记述自吴氏始祖至三十一世吴(全长)一支的历代茔山、墓田之沿革及经营状况,“始序文,次凡例,次行实、生殁、娶葬、传赞、墓图、历朝经理、册税分装、文券、禁约、茔记、修墓诸事”,收录各种契约、合同、文书、图册、批据及碑传等一千余件,为研究有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从身份政治的研究视角,对移民认同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认为移民认同问题的研究包括三个主题:族群身份层面的文化认同主题、民族身份层面的国家认同主题和全球化时期多重身份层面的全球认同主题。国际移民身份政治研究在时间线索上依据从单一到多维的趋势发生和发展;新的自变量的介入导致研究模型随之发生变异,以保持对后来出现的经验实际事件的有效解释和预测;移民身份政治研究可以提供多领域研究之间的共同理解的基本框架,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吴大澂是清代晚期著名金石书画家,其笔下的猫题材绘画不仅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的社会风俗,也与吴氏家族酷爱玩猫有直接联系。文章通过对深圳博物馆所藏的一幅《猫石牡丹图》的解读,梳理了吴氏家族收藏和创作猫画的历史,并对古代画猫的习俗流变作出一定考证。此外,通过研究这幅画的创作方式及流传经历,也展现出清末民初苏州地区文人之间的艺术互动和雅趣。  相似文献   

14.
余漆冰 《东方收藏》2023,(9):106-108
河南南阳春秋楚彭氏家族墓地为研究春秋楚贵族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墓地中M1、M2为夫妻异穴合葬墓,实际埋葬三人,分别为彭啟、彭啟妻及一殉葬者。文章分析殉葬者身份,通过对比两墓规模、随葬品、陪葬坑等,从性别考古的角度看南阳春秋楚彭氏家族墓地M1、M2,以研究春秋楚彭氏家族墓地所表现出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明代官籍一词多指武官及其家庭的户籍,主要用作武官家庭子弟应考科举时的籍类标记。明代官籍是世籍世役制度下的产物,以亲人为官与身份世袭为前提,是明代户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品官之家的概念既有共性又相区分。明代官籍作为带有酬功性质的身份户类,其来源较为多元,从户籍来源看,军、民、匠、医等籍都有凭借某种功绩转化为官籍的可能,尤以军籍为主体,军功为主流;从分布上看,卫所、州县、特殊机构都存在官籍群体,以卫所分布为大宗。官籍是某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官籍与民籍、军籍等户籍之间的转化演变还是探测明代户籍制度与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里,跨国移民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亚、非、拉已经取代欧洲成为主要的移民迁出地。移民越来越全球化,移民成分也越来越多样化,以改变身份为目的的新移民最为突出,非法迁移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农村汉族社会,女性在其生长的血缘亲属体系中被看作“外人”,其最突出的显示语境是春节期间的祖先祭典活动,“外人”禁忌使这种身份被极端强化。绝大多数妇女通过婚姻完成从自己血缘家族到夫家家族的身份转换,并据此确立在亲属体系中的地位。血缘家族体系中的“外人”身份使得女性的家族身份因失去先赋性而带有被动色彩,影响其家庭、家族乃至社会地位的确立。榆钱村的调查可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个案。  相似文献   

18.
试论明代的清军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明代的清军制度曾国庆明代的清军,亦称清戎,是朱明统治者,为巩固封建统治基础,维护建立在世袭军籍上的卫所兵制,防范、解决军伍空虚和军籍管理淆乱,对军伍实行清理、勾补,旨在确保有兵可用的一项大政要务。清军不啻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而且还是涉及当时政治、经...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江宁区胡村南朝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9月,在南京市区北部的郭家山西麓发掘了三座东晋时期砖室墓。根据 M12发现的温式之墓志,可以确认此处为东晋名臣温峤的家族墓地。温氏家族墓的发现,对研究东晋早期大型穹隆顶砖室墓的形制、墓葬等级、墓主身份及丧葬制度等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寻找东晋帝陵的位置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文献对明清之前广西移民简史以及地方志对玉林地区客家人的记载进行梳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广西玉林一客家家族村落族谱的剖析,考察其祖先从广东移居广西玉林的历史,并分析保留至今的家族围龙屋和祠堂与家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以族谱、围龙屋和祠堂为代表的家族物质文化使家族成员的血缘观念得到强化,重要的家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也由此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