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家民 《百年潮》2000,(4):38-42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一位英烈,长期“迷失”,被人们重新提起只是近几年的事。正如92岁高龄的遗孀江鲜云所言:“他的确是值得纪念的人,他那种义无反顾的干革命的劲头,办事的那种干练和机警,至今想起来,还像昨天发生的一样。咱们党的事业就是有这么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前仆后继才一步步推向前进的。咱们都不能忘记历史。”这位英烈就是彭干臣。  相似文献   

2.
一个“权”字,导演了千年历史。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的热播重新引发了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思考。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也逃不脱这个“权”字。  相似文献   

3.
李一蠡 《炎黄春秋》2003,(11):42-47
中国大陆的绝大部分中青年人,对胡适这位在20世纪的中国发生过很大影响的学者,有的知其名而不详其生平作为,有的或许连名字也陌生。这并非年轻人之过,而是颇为曲折的中国现代历史造成的。其中,五四运动后,左翼右翼鸿沟日益加深,鲁迅等左翼文化人对胡适的指摘乃至奚落嘲讽,尤其是50年代初大批胡适那阵汹涌浪潮,使人们对胡适的认识已被导向于“定格”,几至要把他淡出历史了。近几年,大陆思想学术界重新研究和认识胡适者逐渐多了,大体上,已经使这位近现代中国著名学人向他应有的历史地位稍稍靠近了。但评价上的纷争未息,估什一时也不大可能停息…  相似文献   

4.
李振宏 《史学月刊》2002,(12):104-110
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人们在总结“化大革命”中“四人帮”践踏史学.将历史科学变成“阴谋史学”、“影射史学”的历史教训的时候,逐渐开始在三个方向上思考问题。一是我们长期以来所奉行的唯物史观,有没有重新检讨的必要:二是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同时,是否应提出建立历史学科自身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于继增 《文史月刊》2005,(11):44-49
郑和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也是打开海上中西交通和贸易往来的第一人。据《明实录》记载,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时间是“永乐三年六月己卯”,即公元1405年7月11日。近代以来,国内外对郑和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随着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成功远航60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这种研究工作和实证考察更趋活跃,并且有了许多新奇的发现及理论建树,使郑和这位“海上巨人”的面貌逐渐清晰,历史上一个个谜团也慢慢解开了。破解这些谜团,包括关注那些新产生“未解之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郑和在28年间七下西洋这一伟大壮举的历史价值,也引起人们无尽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1966年,在中国大地上,卷起“史无前例”的恶浪滔天,将人们一下子打入万丈深渊。叶剑英身处中国历史巨大逆流中,不只岿然不动,更能搏浪进击,其作用有甚于三门峡东岛之“砥柱”。这位无产阶级的政治家,以非凡的革命胆略和高超的斗争艺术,砥柱中流,力挽狂澜,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姚华飞 《文史博览》2009,(12):24-25
随着电影《建国大业》的上映,剧中民盟领导人张澜、罗隆基在特务的严密监视下被成功营救的情节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特别是由陈道明饰演的主持营救工作的国民党军官阎锦文,更是以其酷酷的造型、机智的言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阎锦文在历史上确有其人,1914年出生,早年混迹于上海滩,加入帮会,得以结识帮会头面人物杨虎,被杨虎引为心腹。抗战胜利后,他依靠杨虎的关系进入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稽查处担任第三警备大队大队副。而这个稽查处正是军统(后来的保密局)在上海的公开特务机关,专事执行搜捕共产党和反蒋人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一位历史学家,写了一部历史剧,却为自己及全家以至成千上万人造成了人间悲剧,更为后世留下了一部不堪回首的历史活剧。尽管“导演”这部悲剧的人大都入土了,但是染手此事及热衷此道者都已绝迹和不会再生了吗?这位史学家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人们,再看看这面“镜子”吧!  相似文献   

9.
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中的罪恶勾当由于当事人或有意遮盖,或缺乏忏悔,或出于强烈的羞耻感而淹没在无情的历史中。整整一个甲子过去,朴永心———这位历史图片中展示的“怀孕的慰安妇”终于在正直学者的关注下进入世人的视野,困扰人们多年的历史之谜一一得到破解。  相似文献   

10.
1932年4月,上海警备司令杨虎(啸天)住在南京屈指可数的中央饭店,将他的连襟杨德超叫去密谈。杨回到自己的房间后,主动将杨虎和他交谈的情况向我说了一遍。杨德超是我们贵州人,是黔军一个团长,当年四十多岁,他与我相交甚笃。据杨说,他与杨虎是至亲,相互信任,杨虎要他物色二三个可靠的人同去上海,有要事委托。至于什么要事,要到上海再说,并要求作好准备,行前由杨虎和大家见面。杨德超征求我的意见,是否同意。如同意,务请我再物色一二个可靠人。我由于不明其意,不但盲目同意了他的要求,而且找到了军校时的同学本仁威,并将…  相似文献   

11.
邱鹏  何礼  王伟 《文史精华》2006,(2):45-50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李立三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人们久闻其名, 主要是通过“立三路线”, 对这位人物的反面印象比较深,都知道他是我党历史上一个反面教员。长期以来,由于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人们很少能客观公正地认识党的真正历史,也就很少能全面客观了解这样一个有着巨大贡献的忠诚的共产党员。其  相似文献   

12.
“舜”为上古五帝之一,其事迹屡见于各种典籍文献之中,历代人们对于他“至孝”的美德,以及“尧舜禅让”的圣王之治亦多所称美。而这位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儒墨学者的极力推崇,在后人的心目中,便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代表人物之一,并逐渐“定型化”为上古的“先圣先王”。  相似文献   

13.
林蕴晖 《百年潮》2002,(4):50-54
陈云1978年11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首先提出薄一波等六十一人案、陶铸、彭德怀、天安门事件等六个历史遗留问题,为党中央全面平反历史冤案揭开了序幕,陈云的这一历史功绩早已是人所共知。1979年他又第一个向中央提出,重新复查潘汉年冤案问题,这在有关潘汉年的书中也早有披露,为人们耳熟。唯陈云提议为西路军摘掉“张国焘分裂主义”的帽子这件事,还鲜为人知。请  相似文献   

14.
魏禧,一个忠于明王朝而又无力复明的读书人,一个不曾带过兵却又写下了不少军事著作的军事理论家。拂拭尘封的历史,去认识“易堂九子”中的这位首要人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原史时代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耀鹏 《文博》2002,(2):12-16,80
在考古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研究日渐成为重要的学术课题之一。但在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过程中,又产生了一些新的理论困惑,即如“文明”与“史前”的概念冲突等等。因此,人们不得不重新检讨以文字或文字制度为标准的史前与历史时代这一划分方案的准确性,并由此引发了有关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以划分“原史时代”必要性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首卷名为《青年杂志》),并非一创刊就名扬天下,但它却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中间又经历了什么?今天我们重新拾起那些碎片,尽可能“重返”五四前后的历史现场,“还原”《新青年》的历史本相,去辨析百年前那些“青年们”的梦想,去怀念那些不甘为时代裹挟勇于为梦想而奋斗的人们。  相似文献   

17.
这位曾经的最佳辩手,因为跨界当主持人,又重新走红了。已近知天命的年纪,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做让自己比较舒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张琴秋在西路军兵败祁连、陕北十年和“文革”浩劫等几个历史时期的活动和遭际 ,记述了这位中国现代女中豪杰的三次婚恋和她坎坷而光辉的人生经历。文字朴实无华 ,内容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9.
1994年中亚史研究综述贾依肯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中亚格局发生了变化,国际关系重新调整。中亚这个曾经是历史上东西交往的枢纽,文化熔汇的聚点,在古丝绸之路衰落,沉寂了几个世纪之后,今天再度成为世界瞩目的一个焦点。新“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开通后,人们...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有种长期居主流地位的看法:“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国民党“一大”《宣言》,“区分了三民主义的两个历史时代”。在这之前,“是旧三民主义”。在这以后,“是新三民主义”。“这种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