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8午4月,在河南偃师酒流沟水库西岸,发现了一座墓壁嵌有杂剧雕砖的宋墓.这座墓室在发现时,墓顶已经损毁.出土器物只有瓷盘和铁铲.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四角有砖柱,柱头和补间斗栱皆为"把头绞项造",东西两壁都砌有板门和直棂窗,六块雕砖画都嵌砌在北壁上.根据墓室仿木建筑的结构来看,应该是北宋末期的墓葬.目前发现的宋金时代形象化的戏剧资料,有明晋藩旧藏的两幅南宋的杂剧画、天津市博物馆藏的宋画"龙舟图"中的水傀儡戏、天籁阁旧藏宋人傀儡牵机图和1959年1月在山西侯马金大安二年董氏墓中的杂剧砖俑和戏台.另外,1952年在河南禹县白沙宋墓中也发现有杂剧雕砖,它和偃师宋墓杂剧雕砖的时代都应属于十二世纪,比南宋杂剧画和侯马董氏墓的杂剧俑都要早一些.偃师宋墓北壁上的雕砖,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砍鲙、司炉和抱经瓶的侍女,这是供墓主人使役  相似文献   

2.
西安东郊韩森寨汉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11月中旬,红光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在兴修水道过程中在西安东郊约三公里的韩森寨村北,第二职工医院东院墙外,发现砖室墓一座,墓室保存完整.兹将清理经过简述于下:一、墓室结构此墓是由主室、耳室、墓道组合而成,方向正东西,为一土洞砖券墓.墓长方形,东西长4.2、南北宽1.86、高1.82米.西、南、北三壁用砖平砌而成.砖长38、宽18、厚9厘米.由南、北两壁开始起券,越向上越内收,直至顶部成为券洞式的墓顶.砖顶正视为梯形,砖长38、宽18.5厘米,梯形顶端上宽6.5、下宽5.5厘米.左耳室是一土洞,只是在墓室砖壁上券一弓形室顶.耳室长1.1米,宽92、高76厘米.起券砖与主室券顶砖大小同.墓室用条砖铺地,长宽与墓室壁砖尺度同.墓道未作,仅知宽为1.04米,深为7.92米.二、随葬品的位置室内人骨腐朽,只有一些板灰、草木灰及棺钉,在板灰内发现有五铢钱九枚,  相似文献   

3.
1987年春,山西省闻喜县下阳村村民建房取土时,在距1983年春发现的金代纪年墓东北仅17米处又发现1座宋金时期砖雕、壁画墓。县博物馆于当年7月对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在未清理之前墓室已被扰乱,随葬遗物情况不明,从散乱骨骼看应为夫妇合葬,葬式为仰身直肢,男左女右,墓室结构及砖雕、壁画保存尚好。此墓为长方形砖券墓,由墓道、墓门和墓室组成。墓向165°。墓道为土筑竖穴式,已残,长度不明,宽0.8、残高0.5米。墓门及墓室均用长32、宽16、厚5厘米的青砖砌筑。墓室南北长3.02、东西宽  相似文献   

4.
在丝茅冲朱家花园工地,于1955年5月10日发现了编号为M039的大型砖室墓一座,经过三天时间,全部清理完毕。从墓室结构、出土器物以及葬式等方面看,这是湖南以往很少发现过的唐墓。墓上有厚约85厘米的红色细土,清去后即现出墓顶。墓室内积土很多,最高是在前后室相接的地方,约有70厘米深,后室积土较前室少。积土非常细腻,中松空如蜂窠。在墓壁砖缝处有细泥,但未见有存贮过水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2003年5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中石化河南洛阳分公司华欣加油站基建工地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一座墓葬。现简报如下。墓葬为长方形土洞墓,墓向357°。由墓道、墓室两部分组成(图一)。墓道位于墓室南部稍偏东,平面呈梯形。长22、宽06~054、深4米。墓室在墓道北部,墓门用砖封堵,但封门砖不及顶。墓室基本上呈长方形。长22、宽13米。四角略弧,墓顶坍塌。葬具为一棺,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头南脚北。随葬器物多置于墓室西南角。有刻铭砖两块,置于封门砖内侧。随葬器物9件,另有刻铭砖2块。陶女俑2件。模制,形制相同。粉底施朱。高髻,朱唇,穿左衽…  相似文献   

6.
《文物》1960,(5)
1959年2月间,西安北郊石碑寨村因基建发现一座砖室墓,该墓曾经被盗过,同时墓顶与墓道已被破坏,部分随葬品也移动了位置.现将清理情况,略述于后.墓葬形制这座墓为一砖券墓.墓室通长6.3、宽2-2.7米,由前室、主室、耳室、墓道等部分组成.墓室墙壁都是用长33、宽16、厚6厘米的长条砖平砌而成,仅封门砖为横竖交砌成倒立的人字形.墓底系用同样大小的长条砖相错铺地,在主室和北耳室底部并铺有薄薄的一层石灰.墓室中有两具人骨架,分别放置在主室与耳室内,皆已腐朽.在人架处,发现有大小棺钉、铜刀、铜钱等遗物,其他随葬品均散布在墓室各部(图1).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江汉考古》2006,(3):37-49,F0002,F0003
2001年4月至10月间,我们在西安市南郊马腾空清理了15座唐代墓葬。所有墓葬皆为南北向,单室墓室,墓道在南,墓室居北。墓葬形制可分为A、B、C三型。可以看清的几例葬具、葬式皆为单棺单人,仰身直肢。随葬品以陶俑最为丰富,计有镇墓俑、男俑、女俑、动物俑等,其中男俑、女俑的中的半身俑时代特征明显,女俑的发式新颖奇特,造型生动,在隋唐考古中较为少见。加之又出土了四盒墓志,具有明确的纪年,可以作为判断其年代的标形器。这批墓葬的发掘为关中地区唐墓谱系的建立增加了新资料,同时对其它地区唐墓的研究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房地产公司开发工程进行考古勘探,发掘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1座西晋墓(C1M8632)位于上阳路西南,涧河与洛河交汇处的东北角,西距涧河约300米。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C1M8632为土洞墓,墓向190°。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南部,平面长方形。长2、宽0.7、深2.7米。墓门用砖封堵,封门砖不及顶,残高0.36米。墓室在墓道北部,梯形,长1.6、宽1.2~1.4米。墓室内偏西侧有一已朽骨架,葬具不明。与其并行,墓室的中部有一陶棺,长0.9、宽0.3、高0.28米。棺内有一具小孩骨架,已腐朽。葬式均为仰身直肢,头…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市北宋村清理了两座汉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夏季,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員会为了配合石家庄市建設工程,在市东郊北宋村清理了汉墓两座。第一号墓墓室已被破坏,只西耳室未塌,因此沒有进行发掘墓道的工作。墓室計有前室、中室、主室及二耳室,共五间。各室間均有过道相通(图1)。墓室頂部用扇形砖作成单层的圓拱券,券頂用白灰灌浆。墓室墙壁都是用长42.8、寬21.6、厚10厘米的大条砖砌成的,砌法除中室为三横一竪外,其余都是两横一竪或一横一竪。紧貼中室的东西墙外及主室北壁外,各有用扇形砖大小头相互并排平鋪的护墙一座,用來封堵券頂两头。墓底用大条砖相錯順鋪三层,地面鋪厚約1.5米的白灰一层,每层砖下面也鋪同样厚度的白灰用以防潮。室內积土与碎砖厚达2.5米,其中并杂有木炭块及少許陶片。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发掘了一座单室砖墓,由长斜坡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封门、墓室等组成,墓壁原有壁画。随葬品有墓志、瓷罐、陶罐,以及陶风帽俑、幞头俑、仕女俑、鞍马、骆驼、猪、狗、鸡等。根据墓志,墓主为卒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的大唐奚国质子热瓌。  相似文献   

11.
1989年1月2日至29日,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在市区西南隅焦作电厂三期扩建工程施工中,发掘清理了一座有确切纪年的金代雕砖墓。墓室被扰乱,东壁已被损坏,由于墓内积水过深,葬具、葬式不详。现简报如下:一、墓室结构这是一座用小砖砌筑的八角形仿木结构彩绘雕砖单室墓。该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图一)。墓砖一般长30、宽15、厚6厘米。墓坐北面南,南偏东3°。墓道:呈长方形,台阶式,坡度为50°。深3.88米,上窄下宽。上部台阶处宽0.40、下部平面处宽1米。台阶9级,一般高0.35~0.40、宽0.40~0.55米最下台阶距墓门2.94  相似文献   

12.
江西清江经楼南朝纪年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2年11月,清江县博物馆在经楼镇江背村发现一座南朝陈至德二年(584年)纪年墓,并进行了清理。此墓位于江背村西约200米的丘陵山坡地上。由于长年遭雨水冲刷,墓室的一部分已露出地面。清理后得知,墓为砖室,无墓道,券顶用刀形砖起券,成船棚形,已下塌,室内塞满残断的刀形砖和淤土。墓葬方向为北偏东30度。墓室分前后室,两室之间用一排纵砌平铺的砖分开,前室低于后室20厘米。通长5.9、宽1.3、残存深度0.94米。墓  相似文献   

13.
魏晋墓壁画砖以生动、鲜明的墓室壁画,表现了魏晋时期的美学概念,是魏晋时期艺术的重要载体,也是研究魏晋时期美学的重要依据.文章从果园墓群魏晋墓壁画砖形成的文化环境为切入点,研究魏晋时期酒泉地区附近河西走廊的文化环境及墓室壁画形成的原因,深入分析了果园墓群为祭墓壁画砖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两宋时期江西地区道、佛等宗教流行,墓葬中成批出土的陶瓷俑已较有规律,表现出浓重的神怪色彩,其中有"天曹""地府"中的神祇偶像、墓主人及其侍卫仪仗等。[1]笔者就江西宋墓出土的墓主人俑进行了梳理,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六座墓葬进行简单的分析整理。一江西宋墓出土的墓主人俑1.1966年景德镇市东郊古城舒家庄生产队北宋治平二年(1065)舒氏墓[2]舒氏墓为砖室宋墓,出土有女坐俑、文吏俑、生肖俑、武士俑、男女侍俑、四神俑及轿子模型等,另有墓志一方。其中女坐俑袖手端坐于圆座椅上,失头部,残高19.8厘米,其服饰形象与1976年景德镇市郊出土素胎女坐俑(图一)几乎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5.
西夏墓葬可分为土洞墓室和砖室,砖室墓多为汉人墓,而党项人墓几乎均为土洞墓室,党项人墓代表着西夏墓葬的形制特点。西夏党项人墓的墓葬结构和葬俗,既反映了党项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唐末、佛教文化因素,表现出西夏文化的多源性。  相似文献   

16.
满城县四道口东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1986年9月10日,在满城县城关镇四道口街,满城县银行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座砖室墓,我处于11日至16日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此墓为多室砖墓,早年被盗,甬道及各室内都充满淤土,随葬器物大多已失去原来位置。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室概况 该墓位于满城县城外四道口街十字路口东南角,座北向南(见图一)。自南向北由墓道(未清理)、墓门、甬道、前室、东、西两耳室、中室、后室等构成。墓砖为长方形、扇形两种。砖是青灰色,澄浆泥烘成,火候很好。墓室各门和室顶均为半圆式券,券已全部拆除或塌坏。前、中、后室壁直立,  相似文献   

17.
湖北秭归望江墓群是三峡库区一处以晚唐北宋为主并可早到六朝前期的墓群。墓群以小型土坑墓为主,并有少量土洞墓,中型墓均为砖室或石室墓。瓷器是望江墓群的主要随葬品,器形包括碗、罐、壶等十多种,并有青、青白、黑、白等多种釉色,分别来自湖南长沙窑、武昌青山窑及四川地区的窑场,表明中唐以后迄宋代,三峡地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与外界的经济化交流已很频繁。  相似文献   

18.
卢青峰  张鸿亮  严辉  李继鹏 《文物》2012,(12):38-51,1
2009年3~8月,原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朱仓村清理了一批北魏时期的墓葬,其中在朱仓遗址区发掘北魏墓15座,在朱仓东段发掘北魏墓8座。23座墓葬均为中型或小型墓,依据墓室形制分为方形单室砖券墓、铲形或方形单室土洞墓、刀形单室土洞墓三类。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种类有人物俑、动物模型、日用器以及灶、井、磨等模型,此外还有瓷器、银器、铜器、铁器等。  相似文献   

19.
山西运城西里庄元代壁画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初,在山西省运城市东北约15公里的西里庄村南,当地农民取土时发现一座元代壁画墓。运城市博物馆闻讯后,即派人进行调查。同年8月,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对此墓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概况此墓为长方形单室砖券墓。墓向正北。墓道、墓门及墓顶大部已毁。墓室长2.3、宽1.32、残高约1.3米。墓门开在墓室南壁,宽0.8、残高1米,用条砖封堵。墓室地面经夯打,未铺砖。墓壁均用条砖单层砌  相似文献   

20.
1971年2月,方城县古庄店公社金汤寨大队社员在距县城东10公里的金汤寨内西南的高地上发现一座宋墓。我馆作了调查和清理。墓为砖砌单室墓。南有墓道。墓室长5.5、宽4米。后壁有径约1米的盗洞。由于墓顶早被损毁,墓室全貌不明。墓砖有四种:1.小薄砖,长28.5、宽14、厚3.5厘米,用于封堵墓门。2.方形砖,素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