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位于南京紫金山灵谷塔以西,藏经楼以东的一高阜山上,有一处独特的建筑遗迹。这个建筑的所有墙壁、地基,都是用青石建造。建筑的周围遍植桂花树,每到桂花盛开时节,方圆一公里有余的范围都是桂花飘香。正因如此,这个建筑被称为"桂林石屋"。这处建筑遗迹,原是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别墅,早在1931年,由广州政府捐资3万元,于1933年春建成。建成4年后,石屋便毁在侵华日军的狂轰滥炸之下。  相似文献   

2.
奇特的屯堡人云贵高原上的黔中大地,居住着奇特的电堡人。西出贵阳进入安顺地界,就象进入了石头的王国。那绿色田野上飘泊着的一座座白色小岛,是一个个石头屯堡村落。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屯墙、石头的垣墙、石板盖顶的屋面以及那高耸的石头雕堡,无一不说明它们是石头建筑的杰作。田野里、大路上、集市场坝中人们的音容笑貌,服饰穿戴都让你感到奇特。姑娘们长长的独辫垂于身后,他们身上穿的是宽在大轴的大襟长袍,腰间系织锦丝质长腰带。婚后的妇女修面后则挽着发辔,套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着金银或玉石发售。她们的丝头腰带结节垂于臀…  相似文献   

3.
道帏隆巴的石砌技艺藏族的石砌建筑远可追溯至吐蕃时期的雍布拉康,近可见到高原各地的普通民宅,这些远远近近的碉楼式建筑,演绎着藏民族石砌历史的传承与发展。石砌建筑,这与多山多石的高原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干百年来,石砌作为专门用石块来进行修垒的建筑方式,在整个藏区既普遍存在而又千姿百态。地处积石山脉脚下道帏隆巴的石砌技艺是其中之一。该地方是一个多山多石农牧相间的沟壑,  相似文献   

4.
嫁姑娘寨     
基诺公社巴卡大队有个寨子,名叫巴杯,意思是嫁姑娘寨。这个名字是因这个寨子出嫁了一个姑娘而得名的。从前,基诺山上有一个寨子,姑娘长得特别漂亮,尤其是她们那粉红色的面庞十分逗人喜爱。据说这是造物主阿嫫晓白在造山造平地的途中,被勐养的魔鬼将利刃安放在大红树的扁担上,在挑土时扁担折断,利刃砍断了阿嫫晓白的肩胛,血喷如注,飞溅到这个寨子的土地上,殷红的土地滋润着姑娘们的脸蛋,才使今天姑娘们的脸色更加美丽动人。这个寨子的美丽姑娘当中,出类拔萃  相似文献   

5.
杨永平 《丝绸之路》2010,(23):32-34
进村入户的小道是石头铺成的,墙壁是石头垒的,屋顶是石头搭的,院子里也尽是石头,石头地坪、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围墙……这里完全是一个石头的世界。这里的山水不仅养育树木花草,还生长石头。承载着盖房铺路重任的石头随处可取,取来就用,无需过多的人工改造。这些石头颜色青灰,  相似文献   

6.
三石头 《风景名胜》2016,(11):138-143
沿着杂谷脑河,向群山深处走去,河流在深山中仿佛一根魔线,不紧不慢,逶迤婉转,一头拖着过去,一头连着未来.不知这条河流发源于哪一座山峰,只知道它从群山深处出发,曲曲折折来到了这里,再一路往下,汇入岷江,成为岷江众多的支流之一.就在这群山逶迤中,有一个古老的地方:桃坪,这里还有一个羌寨.不知羌寨古老到什么时候,或许,自从有人类以来,这个寨子就已经存在.这里曾是茶马古道中众多驿站之一,在这里,遥远的时间与苍茫,都刻在山峰的石头上,来来去去的身影,都写在河谷的土地上,远远近近的声音,都融化在寨子的墙壁上.  相似文献   

7.
“踩鸡”是贵州榕江仁里侗家人为鼓励邻寨买“打牛”而进行的活动。“打牛”就是用来打 架的牛。如果某个寨子买了打牛,其他寨子还没有买,那么已买打牛的寨子就组织起来,由一个 德高望重的人牵着打牛,另一些人扛彩旗,打锣,一同进入其它寨子,进寨的人见鸡见鸭就可以 去捉,或用长竹竿裹上粘膏(用一种树皮制成的能粘住雀鸟鸡鸭的膏)去粘,这种活动就叫“踩 鸡”。寨上人家不会生气。讨有买牛寨子姑娘做媳妇的人家或是喜欢打牛的人家都主动把自家养 的鸡鸭用编织的花带捆好,亲自拿来挂在牛角上,也有把鹅、狗、红布、绸缎被…  相似文献   

8.
汶川灾后重建中,濒临湮灭的羌族文化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其保护与传承的迫切性和重要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在羌族文化重建现状以及重建效果分析方面还缺乏深入研究。在灾后重建主要任务基本完成一年后,实地考察汶川县龙溪乡羌语、民居、饮食、服饰、建筑、羌绣等羌族文化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措施与建议。报告对羌族文化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今后能更好的利用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华遗产》2009,(3):12-12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新郑的具茨山上发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城堡遗址群,其规模之大,设施之全,全国罕见。据悉,这一遗址群由2000多间石屋遗址组成,分布成7个中小聚落群。有的聚落群的石屋排列得较整齐,好像精心规划过一样,石屋附近还有狭窄的通道。在城堡附近,有一个石头垒砌的“城墙”,上边还有一个拱形门。  相似文献   

10.
《旅游》2009,(5)
我与羌族文化 5.12汶川大地震让世界的目光开始关注中华民族这块根性的土地。然而十分之一的人遇难,包括3位老释比在内的100多位羌族文化人的离去,给这个原本就处于文化经济孤岛的民族带来更加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1.
串寨调     
一、会面女你们可吃过晚饭?你们可关好{Jli?j圈?只全着十五月亮}习,士乏快出来玩.!今晚我们寨子很热闹,是因为姑娘从远方来串寨。要嗽白就要脸对脸,要唱歌就要心贴心。今晚姑娘来串寨,我们寨子会有红芋长出来;今晚姑娘来串寨,我们寨子会有桂花开起来。男丫尔们串到我们寨,我们心里真高兴。不是我们不愿下晒台,我们的心事你们摸不准。出来嗽一嗽,出来串一小,嗽的是白话,串的是伙伴。个晚结娘来串寨,过了半夜我们磕睡也不来;今晚姑娘来串寨,就是做梦我们也会笑起来。有心串寨不怕路遥远,有心唱改不怕惹人烦,‘脚杆了包断也情愿,喉咙“昌哑也…  相似文献   

12.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张子凡的拉祜青年,他生得英俊,人也诚实、勤劳,寨子里的姑娘都很爱慕他。后来他挑选了一个心地善良、美貌的姑娘做妻子。小两口互敬互爱,勤俭过活,日子虽清苦点,但很和睦幸福。可惜好景不长,就在他们成亲不久,张子凡不幸被卡西派到很远的地方去挑盐。  相似文献   

13.
1 你是锋利的长刀, 我是漂亮的刀鞘。你是挺拔的金竹, 我是翠绿的竹梢。相好的心只有一颗, 相爱的人只有一个。 2 森林中树木这么多, 我找最笔直的一棵。山坡上鲜花这么多, 我找最美丽的一朵。寨子里姑娘这么多, 我找最勤劳的一个。 3 我们舂的是雪白的米, 我们织的是黑亮的布, 我们犁的是肥沃的地,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南部小镇阿尔贝罗贝洛位于巴里东南60公里,这里保存着1000多座圆顶石屋,是真正的“圆顶石屋之家”。1996年,阿尔贝罗贝洛圆顶石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座只有一万人口的宁静小镇有着奇特的建筑和纯朴的民风,蓝天、白墙、灰瓦、圆顶屋,一切恍如童话,浪漫的意大利人还惊叹其为“旅行中不能错过的白色艳遇”,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5.
正据黄陂大余湾《余氏宗谱》记载,大余湾先人系余姓大户,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从江西婺源、德兴一带迁徙而来。其祖先余秀山以"勤俭能创千秋业,耕读尚开富贵花"为家训,开启了大余湾在"龙传龙人人和人上下五千年"大幕下,"石砌石屋屋挨屋绵延六百载"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6.
郑屹 《丝绸之路》2005,(5):25-29
羌族是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民族,居住在四川省岷江城山谷地区的羌族保留了3000年古老的习俗,在漫长的历史中为了防御外敌和自己发展的需要,羌族建筑逐渐形成了防御堡垒的形式,而桃坪羌寨古堡集中反映了这种特点。  相似文献   

17.
羌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自殷商时期,羌族就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唐宋以后,羌族多被汉族或其他民族融合,只有部分居于偏远的、较封闭地区的羌人,陆续从西北南迁,定居于岷江上游一带。他们与秦末汉初就有的当地羌人形成了今天羌族的祖先。然而,对这历数千年之久仍保留着其古老的传统文化的民族,史籍所载甚少。溯其服饰渊源,《后汉书·西羌传》言,羌人"披发覆面","食肉衣  相似文献   

18.
在贡山县丙中洛西北面,高高耸立着一座大悬崖,远远望去,象一个披头散发的怒族姑娘。她面对深深的怒江水好象在倾诉着什么;又象站在高处注视着她脚下那条来往不息的大道。人们把这座山崖称为吉娜木让,说它是一个名叫吉娜的怒族姑娘变的,她正站在高处,等待着狩猎归来的丈夫哩。每当这岩子上披云戴雾时,大爹大妈们就说:吉娜姑娘又要伤心落泪,哭她那个永远不会归来的丈夫了。……相传很早以前,闪打寨子有一对善良的怒族老夫妇。老两口鬓发都染上了白霜,可  相似文献   

19.
羌乡行走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散记王国基997年10月下旬,在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和“’97四川国际熊猫节”期间,我赴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茂县和汶川县,就羌族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和社会、经济现状进行了考察。现就具有羌民族文化特色的几个片断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由成都穿过都江堰,向西北经汶川进入杂谷脑河大峡谷之中,滔滔岷江从山底流过,阳光暖暖地斜投在峡谷中,又迅速回照到江岸山坡的羌寨上。在专家、学者们冷静而理性的目光中,这片区域的碉楼建筑是羌族人民在高山峡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以最原始的天然石块和粘土等建筑材料,以非凡的智慧,创造出来的独树一帜的建筑防御体系和建筑艺术。这些人类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碉楼建筑,以及由这些建筑群构成的村落,不但丰富了我国和世界的建筑文化,同时也成为人类物质文明遗产中的一个瑰宝。它们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民族学、人类学及历史学的内涵,更是承载羌族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不可代替的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