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郑州纪公庙是供奉秦汉名将纪信的庙宇。纪信为汉刘邦诳楚诈降而被项羽火焚,其誓死为主的忠烈精神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郑州是纪信事件的发生地,郑州纪公庙前庙后墓,庙内的28品碑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探讨了纪信墓的真伪、各地纪公庙的创建,以及庙内刻文字、书法艺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城隍神信仰是我国汉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信仰。这种民间信仰很有来历,龙神职能的变化与它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对此进行初步探讨。城隍神即城市的保护神,这是“城隍神”一词的基本涵义。这种民间信仰产生以后,有所衍变和发展。后来,人们不只是把城隍神当作城市的保护神,而是把城隍神当作一般意义上的保护神。在汉族地区,城隍神信仰非常普遍,人们总是把当地城隍庙里所供奉的城隍老爷当作自己的保护神进行崇拜,祈求避邪御凶、吉祥幸福。文献记载保存了不少魏晋南北朝时期城隍神信仰的材料。据宋代赵与时《宾退录》记载:…  相似文献   

3.
纪信故里     
楚汉相争时,汉将军纪信在兴汉灭楚方面立下了大功,荥阳城舍身救主,后人将它编成《纪信替死》的戏剧搬上舞台,至今深受人们的欢迎。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项羽率兵围攻汉荥阳,月余,城内粮缺,朝不保夕,将士也筋疲力竭,汉王刘邦十分着急。五月,将军纪信见情况十分危急,便对汉王说:“事急矣,臣请诳楚。”  相似文献   

4.
中华书局1962年版点校本12册《汉书》中的《韩彭英卢吴传》中有如下一段记载: “项籍入关,王诸侯,还归,越众万余人无所属。齐王田荣叛项王,汉乃使人赐越将军印,使下济阴以击楚”。这段记载“汉乃使人赐越将军印”一句中的“汉”字明显为衍文,当删。实际上授于彭越将军印的是齐王田荣而非汉王刘邦。谨按《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记载“项籍入关,王诸侯,还归,彭越  相似文献   

5.
辛人 《神州民俗》2006,(5):36-37
旧时,凡县治所在之地,城中必建有一所神祠,俗称城隍庙,为供奉祭祀一地的城隍神所用。城隍,民间传说是主管某个城的神,故凡“祈雨、求晴、禳灾诸事”“公私每有祈祷”。古人还认为:“生而为英,殁而为灵”,故天下之城隍,往往生前实有其人。  相似文献   

6.
宋莉 《文物世界》2011,(1):50-53
“城隍”在《说文解字》中的原意是护城的壕沟,后来演变为守护城池之神,道教尊城隍为“剪恶除凶,护国保邦,监察幽冥,保安黎庶”之神,因而护城佑民、掌管冥界的城隍神就成了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神祗之一,  相似文献   

7.
梧木 《贵阳文史》2006,(1):54-56
文明书院是贵阳最早设立的书院,存在于元、明两朝,历时约257年,在历史上对贵阳文化教育的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文明书院的地址在今南明区市府路15号,即市人民政府迁往金阳新区前的所在地。文明书院始建于元朝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由教授何成禄创办。贵州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说:“文明书院,在治城内忠烈桥西,即元顺元路儒学故址,皇庆间教授何成禄建。今废。”忠烈桥即现的市府桥,因桥近忠烈宫(今达德学校旧址),明朝称为忠烈桥。顺元路儒学是贵阳最早的学校,始建于元朝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文明书院在顺元路儒…  相似文献   

8.
"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当战场的硝烟已散,归于平静时;当战斗的胜利到来,军民同乐时;当战争的尾声结束,普天同庆时,战场上逝去的英魂有多少人还会记得他们?他们以报效国家,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为己任,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将永远记载在人民共和国的史册,牢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原云南保山军分区司令员刘斌同志,全家卫国,满门忠烈,被人们称为当代"杨家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城隍"物象的典籍记载入手,结合小说中"城隍"内容,分析小说中涉及"城隍"庙祠、"神明、塑像等篇章的隐喻。由此揭示小说特定"城隍"形象背后所暗含的官员压榨、百姓恐惧、世人求荣图利等清代社会状貌,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城隍"塑像,指出清代女性在封建家庭中的脆弱本质。在隐喻价值层面,指明蒲松龄通过"城隍"形象所表达的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以及他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分析"城隍"塑像与清代家庭的联系,指出蒲松龄关注女性生活的救世苦心。  相似文献   

10.
张传勇 《民俗研究》2005,939(2):151-158
自邓嗣禹作《城隍考》始,研究城隍信仰的论著不可谓少,城隍信仰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所涉及。其中,城隍神的起源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对神祗源流的追溯,是民间信仰研究的基础。但与其相对应的另一个问题,即城隍信仰在20世纪上半叶逐步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的原因,却很少有人问津。这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作为民间信仰,城隍信仰同其他民间信仰一样,经历了清末以来基于“破除迷信”的历次运动,  相似文献   

11.
南朝官制继承晋制而有所变革 ,在禁卫武官制度中 ,直将军是南朝初年产生而又在南北朝及隋代延续一个半世纪的一项颇具特色的制度。正史官志中仅有梁代朱衣直将军品级的一条记载 ,本文全面钩稽南朝诸史纪传及《资治通鉴》有关记载 ,对南朝直将军的出现及定型 ,直将军的地位与职掌 ,直将军与南朝政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认为 :宋孝武帝初年以中下级禁卫武官“直”之制 ,到宋齐之际定型为专职禁卫武官直将军 ,其地位相当于四、五品左右 ,其职掌为入直省、侍卫君主 ,属君主最亲近的禁卫武官之列 ,直将军对南朝政治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休城隍雇     
“城”一般用指城池,“隍”本意指没有水的护城壕,于是“城”和“隍”被人神化为城市的守护神。道教把城隍纳入自己的体系,奉他为翦除元凶、镇恶惩邪、护国安邦、保城靖境之神,并司管理阴问亡魂之职。显然.城隍是正义的化身,理应得到神、鬼、人三界的尊崇。  相似文献   

13.
省城隍庙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传勇 《清史研究》2004,(3):115-120
省城隍庙为建于省城供省级官员拜谒的城隍庙。自邓嗣禹作《城隍考》至今六十余年 ,迄无专文探讨。笔者不揣浅陋 ,试从始建时间、建立始末及称都城隍庙问题三个方面 ,对省城隍庙的历史作一简要考察 ,以就正于方家。一省城隍庙始建于何时 ,史无明文。从文献资料看 ,清初始有省城隍庙的记载 ,顺治《祥符县志》所记河南“省城隍庙” ,为文献所见较早的一座。这是否为省城隍庙之始 ?有文献说明代无省城隍庙 ,比如田艺蘅《留青日札》(成于隆庆年间 )记载 ,天下布政司 (省 )无城隍庙 ,省城隍神皆配享于京都城隍庙。① 朱国桢《涌幢小品》 (成于天启…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忠烈故事:1630年抗清大将军袁崇焕被崇祯帝冤杀,贴身保镖佘义士冒死偷葬袁帅首级,并立世训:代代为将军守墓。300多年过去,佘家第17代传人佘幼芝老人仍守着袁将军的墓。美联社一记者知后泪花飞溅:我们美国立国才200多年,而你们佘家却为一个人守墓近400年,可敬可赞!  相似文献   

15.
首先,正史中未提及此事.根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先主(刘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我们可以看出,刘关张三人的关系一直都是很好的,这一点我们必须给予肯定.但关羽在回答张辽的问话中,却说:“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关羽对刘备的称呼不是“兄长”,而是“刘将军”.  相似文献   

16.
左权将军,湖南醴陵县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深造于苏联陆军大学。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要职,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在反扫荡中壮烈牺牲于辽县麻田之役。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表彰忠烈激励抗日群众,1942年8月26日,发布“边民行字第90号”《通令》,内称:“左将军对抗战事业及根据地建立有特殊功劳,特决定改辽县为左权县以资纪念。”并于“九一八”在辽县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改名典礼。 今在临汾收藏的这份《通令》,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拯救民族危亡的实物见证。其为粉连纸蜡版油印,高19厘米,宽13.5厘米,…  相似文献   

17.
四川綦江县,曾为抗日献身的烈士建有忠烈祠堂。在三百多阵亡官兵中,第一个要数杨怀将军。杨怀(1897——1938),字绍卿,重庆市綦江县扶坝乡人。出生贫农家庭,从小在家务农,青少年时曾为人担煤。1925年,川东天旱大饥,杨怀为求生存,拉起一伙大胆的青壮年在川黔交界抢劫过往富商,当地人称杨“棚子”(即土匪帮伙)。后为四川地方部队收编,任上校团长。  相似文献   

18.
张天 《文史春秋》2002,(9):45-48
这是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忠烈故事:1630年。抗清大将军袁崇焕在北京被崇祯帝冤杀。贴身保镖余义士冒死偷葬袁帅首级。并立世训:代代为将军守墓。300多年过去了。余家第17代传人余幼芝老人仍守着袁将军的墓。一位美联社记采访守墓人后泪花飞溅。说:我们美国立国才200多年。而你们余家却为一个人守了近400年的墓。可敬可赞!有人问究竟为了什么。余幼芝说:不为别的。就为“忠义”两字!近日。笔特意赶赴北京。几经周折。见到了余幼芝老人。首次独家全方位采访了这位女守墓人。走进了一个惨烈而感人的真实的曲折故事。  相似文献   

19.
泉州市博物馆“泉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陈列一块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欧阳将军忠节祠记”碑.碑文记载一位不为人知的明代抗倭英雄欧阳深及其英雄事迹。该碑系石灰岩,通高2米.宽0.95米,厚0.1米。  相似文献   

20.
青州兵镇江抗英传说浅析李凤琪,李葵第一次鸦片战争,青州驻防八旗出兵镇江,抗击英帝国主义侵略,誓死捍卫国土,用鲜血谱写了一曲壮烈的战歌.山东青州博物馆现存有两方道光年间镌刻的石碑,一方是《钞刻镇江府建立青州驻防八旗忠烈词石碑》(简称“忠烈碑”);一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