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栅栏形符号("■")在巴蜀文化中的使用时间是在战国中期延至秦代,集中于战国晚期这一时段内;栅栏形符号主要发现于巴人的墓葬中,可能主要是巴人所使用的一种符号;"■"形成常见的组合关系;栅栏形符号比较集中的出现于峡江地区的冬笋坝墓地与小田溪墓地,其所出墓葬的等级说明墓主在墓地内处于社会阶层的上层。  相似文献   

2.
施劲松 《四川文物》2020,(3):112-118
对于东周秦汉时期流行于四川盆地的巴蜀符号,除了研究其自身的形态、种类、组合外,考察它们产生、流行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出土背景应有助于认识符号的性质以及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巴蜀符号可能是族徽,四川盆地内重要墓葬出土的符号显示出它们产生和分布的特点,以及各区域之间的关联。由巴蜀符号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构建四川盆地战国秦汉时期的文化与社会图景。  相似文献   

3.
于孟洲  黄娟 《南方文物》2023,(2):225-242
四川盆地战国至西汉初期墓葬出土的铜璜形饰与其他地区表现出大体同步的发展趋势。借鉴了广义中原文化体系中的铜璜形饰,但加上具有地区性特点的纹饰,甚至其形制亦被纳入巴蜀符号体系,使得四川盆地已发现的多数铜璜形饰都可以归入巴蜀系铜器范畴。这充分体现了巴蜀地区在物质文化交流上的超强吸纳与融合能力。因地理环境及对外交流上具有不同特点,成都平原和渝东地区在铜璜形饰的使用种类上也存在一定差异。西汉中晚期以后铜两头动物形饰的流行区域仅限于渝东区域,再一次说明了两地在丧葬习俗和文化发展特点上的差异始终存在,这也是巴蜀文化地区差异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四川出土青铜晚期印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时期,四川存在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从史料记载看,该文化可追溯至西周和春秋时代。这种地方文化,学者们称之为巴蜀文化。巴蜀文化主要表现在她那独特的文字、柳叶形剑、圆刃插窝式钺、三角戈、船棺葬、桥形币和刻有尚未辨识其文字的青铜印章,以及如虎形纹那样特殊的文化符号。大多数考古材料表明,巴蜀文化的时间从战国中期到晚期,以致延续至西汉。自春秋时期巴蜀文化达到鼎盛以后,巴蜀两国政治和军事实力衰落,在战国最后200年,这一地方性文化趋于消失,致使四川所有重要  相似文献   

5.
巴蜀符号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四川地区战国时期的器物上,经常可见一些图形符号(本文称作“巴蜀符号”),其形奇异与常见的纹饰不同,也与汉文字大相径庭。对于这种“巴蜀符号”,不少学者都以为是巴蜀古族用来记录自己语言的工具,或称之为“巴蜀图语”,或称之为“巴蜀文字”,有学者甚至还这样认为:“巴蜀符号”不仅是文字,而且已是有音符和意符之分的进步文字了。  相似文献   

6.
巴蜀符号主要发现在东周时期巴蜀青铜兵器、青铜工具和青铜印章上面。依据不同载体,分析了巴蜀符号的特征与演变。不同功能的器物上的巴蜀符号类型差异明显,当时的人们在使用这些符号的时候是有明确的区分,说明它们的性质、功能应该有所区别。青铜兵器上巴蜀符号可能与古蜀的古老传说和信仰密切相关,当时的人们相信其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增强兵器的神奇威力。印章上的符号可能象征吉祥的喻意,活人佩戴有护身符的性质,随葬于墓中有护佑死者的作用。青铜工具上的符号最大可能是代表所有者或生产者标识性徽记。  相似文献   

7.
《江汉考古》2021,(4):97-101
成都双元村M154大墓出土骨印背面并立两罍两钟或两罍的形象,是巴蜀文化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罍与钟的象形。罍与钟是是蜀人礼乐文化的最重要的象征。拥有钟、罍这二种蜀文化礼制核心器物并拥有祭祀权者,无疑是蜀文化社会中的上层权贵。印上的罍、钟的形象组合应该可以视作巴蜀印章上""与""符号组合的实物表现,双元村骨印可能处在巴蜀符号创制过程中由实物向符号过渡的阶段,在讨论巴蜀符号的生成与发展过程的课题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印章符号及墓葬器物组合等,本文认为双元村M154墓与马家大墓、成都商业街大墓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巴蜀符号印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巴蜀时期的印章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汉字印和巴蜀符号印。前者由于出土于具有巴蜀文化特色的遗存单位,或有共存的巴蜀文物,而得以确定其归属;后者由于独特的符号内容而与一般的先秦"肖形玺"或"图形玺"相区分。三十多年来,出土的巴蜀印章续有增加,但目前系统的整理研究工作还作得不够。巴蜀符号印章的源流如何?它们与汉字印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功用怎样?它们在"巴蜀符号"整体系统中有什么意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待解决。本文  相似文献   

9.
释■——兼释续、渎 窦、(卖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印文里有一个写作■、■等形的字: (1)长■ 汇 0860 (2)□■ 汇 3461 (3)■■ 汇 3264 (4)梁■ 汇 1703罗福颐先生主编的《古玺文编》均入于附录。按这个字可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从新都蜀王墓中漆耳杯双科斗文谈起1980年3月,新都县马家场发现了一座战国木停墓。由于腰坑中发现188件成组成套的铜器,考古界倾向于定为开明氏蜀国的某代蜀王墓。墓中还出土一件3.5厘米见方的方形铜印,印文图语显示了王玉的风范。笔者根据墓中盖铭为“邵之鼎”的铜鼎,推测墓主蜀王名为“开明邵”①。值得注意的是,墓中还出土一件漆耳杯,耳部张开如双翼,杯心还绘有一个巴蜀文字符号(图一):两个并列的科斗形,下有波浪纹两道。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巴蜀漆器,具有地方独特的风格②。漆耳杯上的“双科斗文”,在巴蜀印章中屡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巴蜀墓葬资料的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可知是否随葬巴蜀印章与墓葬的形制、大小、葬式、随葬品数量的多寡及种类、性别等无关;巴蜀印章应非墓主身份等级、财富的标志,而可能是表示其所有者从事某种职业或具有某种技能。巴蜀印章的分布以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为核心区域。战国早期发现虽少,但已较为成熟;战国晚期形制多样化、复杂化。各地出土巴蜀印章的墓中,多见铜饰件,其在未出土印章的墓中甚为少见,应与印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用冥币随葬,主要流行于战国至汉,以湖南较多。湖南、湖北战国楚墓冥币有铅、锡、泥、骨质,分饼、版、贝、蚁鼻钱形。湖南主要是铅、泥质,湖北则各种质地均有;湖南多泥版,湖北反不见版形;湖北在战国早期即以冥币随葬,湖南为战国早期到中期偏早。战国时楚国随葬冥币习俗首先产生于湖北江陵地区,再向湖南传播,湖南遂逐步发展,一直沿至西汉。战国时随葬冥币不多,湖南二千余楚墓中出冥币  相似文献   

13.
说■     
战国楚文字中有一■字,该字的释读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学界对其构形问题意见尚不统一,因此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我们认为■字构形与卿、卯二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云贵高原李家山、石寨山、羊甫头、石碑村、赫章可乐、中水等战国秦汉时期典型墓地出土铁器的种类、器形以及时代、数量的变化,表明云贵高原的铁器化进程经历了初始(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早期)、发展(西汉中晚期)、普及(东汉时期)三个阶段;出土铁器的区域分布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主要分布于黔西及滇东北、滇池及滇东南、滇西及滇西北的三大区域;出土铁器的种类、器形以及纹饰特征,特别是广为流行的铜铁合制器和输入与仿制的铁器制品,可以看出云贵高原早期铁器时代与相邻区域在铁文化领域的交流与传播,特别是北方地区、中原地区、巴蜀地区的铁器和制作技术的传入对云贵高原的铁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巴蜀符号研究中,有学者根据虎纹戈等戈铭的特殊性认为巴蜀符号可分为两个系统,据之提出两系说。通过对6件虎纹直行铭文戈的对比分析,参照上海博物馆藏戈,可知万县新田乡戈、云阳李家坝戈、渠县城坝戈、湖南省博物馆藏戈援部的铭文很可能是相同的汉字。这些戈铭不属于巴蜀符号,应从巴蜀符号中剔除。如此,学者提出的"巴蜀符号两系说"中的一系并不存在。因此,巴蜀符号两系说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6.
《文博》2021,(2)
S形饰最早出现于春秋晚期,流行于战国中晚期,到秦代之后消失。从其器形、纹饰、涂锡工艺、在秦墓中所占的比例、分布的区域等方面推测,S形饰为戎人特有的器物,这支戎人与秦人交好。S形饰的结构、与长冠的拟合、出土信息等表明,其为悬挂在腰间的明器化腰带饰。  相似文献   

17.
巴蜀地区的移民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蜀地区的移民墓研究江章华在四川发掘的战国秦汉墓中,有一类墓葬其文化内涵与同时期的巴蜀墓葬迥异,其族属当是秦通过强制手段向巴蜀地区的移民。因此对这些墓葬在文化因素等方面作一些分析,对弄清移民的成份及一些相关历史间题无疑上有所帮助的。本文讨论所依据的主...  相似文献   

18.
船棺葬是战国秦汉间巴蜀地区流行的一种丧葬习俗。本文运用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相结合的方法 ,从船棺葬的发现与地理分布、船棺葬与巴蜀先民生产与生活的关系、船棺葬的特点及其民俗文化内涵等三个方面 ,探讨这一古老的丧葬习俗形成的原因 ,以及它所蕴藏的民俗文化内涵。指出巴蜀船棺葬的产生 ,既是巴蜀先民受到本民族“送魂”意识支配下的产物 ,同时又与古代巴蜀先民的生产活动与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二一页下:■,■木初生也,象■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用为■字,读若彻。”按:“■”,是象形字,其形于甲骨文正象一株草,“■”的本义就是■术之,非是古文用为■。  相似文献   

20.
战国■叶楚国的青铜礼器《■陵君鉴》,■原木,口径54厘米,平唇折沿,圆底,内部略内凹.颈下部有一道细褶线。它于一九七三年与四件《■陵■豆》及一回。一洗■出土于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县前测■高■湾,经冯■庸先生的抢救,得以妥善保存,现收■南京博物院。(材料见《文物》1980年八期)■的出土,铜器本身所具有的浓厚“美国文化”的色彩,以及器物所反映的当时衡钊,都为研究战国史的同志们所关注。在铜器的颈部外壁,刻有铭文三十字,为件《■陵君且》也皆有同样的铭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