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馆,亦称"茶肆"、"茶寮"、"茶楼"、"茶坊"、"茶屋"、"茶舍"等。茶馆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晋南北朝,专供喝茶住宿的茶寮是茶馆的雏形。茶馆这个名词,直到明代才出现于文献典籍中,清代才成为惯称。在三国和两晋时期,茶叶的饮用和生产已开始流传到江南和浙江沿海的东部地区。到东晋时,茶叶已成为建康(今南京)和三吴(相当于今天的镇江、苏州、湖  相似文献   

2.
李盈盈  于祥 《旅游》2012,(2):84-87
有一种说法,一个城市茶馆的数量和它的节奏成反比,茶馆多,说明这个城市的人们愿意把一部分时间拿出来,品茶聊天消磨时光。游走苏州,大大小小的茶馆遍布大街小巷,自成一景。泡茶馆,苏州人谓之"孵"。单从字面上就可以意会,"孵茶"是一个需要花点时间才能办到的事。或许正是因为这里的人们喜爱喝茶,上苍才眷顾地把绿茶中的精品碧螺春洒在苏州。  相似文献   

3.
<正>旧时镇江茶馆颇多,茶饮之风尤盛,可谓"处处桥头见茶肆,条条小街有茶馆"。一些稍具规模的茶馆中还设置了书场、面饼摊点等,所以除集聚本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外,还吸引了众多南来北往的商贾游客。镇江上了年纪的老人大都记得,当时的茶馆有荤、素之分。荤茶馆集中在城外大西路一带商业区,大商号的老板同客商洽谈生意,一般喜好在荤茶馆,一来可边品茶,边谈生意,二来还便于摆酒宴招待。素茶坊则遍及全城,除春节停业数日外,每天均供应  相似文献   

4.
陈海儒 《文史博览》2007,(10):49-51
汪曾祺说:"如果我现在还算一个写小说的人,那么我这个小说家是在昆明的茶馆里泡出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也常自称他是"茶馆里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昆剧和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曾经并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而今,后二者已经消逝,只剩下中国昆剧还在舞台上孤独地残存。在苏州昆剧研习所古旧的老方桌前,有着"昆曲国宝元老"之称的顾笃璜老先生不无感慨地说:"昆曲从来就没有成为一种大众文艺,从来它就是小众的,昆曲的悲哀是后来小众也不参加了……"  相似文献   

6.
茶馆李妈     
叶子烟浓厚稠密的烟雾和焦苦刺鼻的烟味儿弥漫在空气里,加上昏黄黄的灯光、竹靠椅、小方桌,还有大红桌、长条凳,白瓷盖碗、长嘴锡壶,再加上小八桂跑堂添水的应答、瞎子的说唱讲古。这是李妈的茶馆,与这份热闹相衬的,还有李妈的古道热肠。兴隆东巷的茶馆就是李妈家堂屋。抗战期间,"坐茶馆"成了新贵阳人(抗战时期避难来到贵阳的人们)的一种特别嗜好,他们怀想叨念故乡之时,茶馆是最解思乡愁之绝佳处了。那时,贵阳的茶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兴隆东巷当然也不例外。李妈茶馆的独特,是外面的茶馆没法比的。因为她家每天都有瞎子来  相似文献   

7.
“吃讲茶”:成都茶馆、袍哥与地方政治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公共空间的茶馆成为袍哥的活动中心,他们在那里联络、聚集和开会,成为袍哥社会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袍哥在茶馆里活动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语言和行为,"摆茶碗阵"便是他们经常使用的联络方法。茶馆作为地方政治空间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不过,"吃讲茶"仍然是最为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活动,这个实践显示了市民的相对自治状态,他们试图在没有官方介入的情况下解决冲突,说明一种国家之外社会力量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罗腾 《巴蜀史志》2006,(3):57-59
成都茶馆历史悠久,不仅数量众多,且富有个性,茶馆名称、茶叶品质、茶具桌椅、馆内堂倌等都有独到之处,流连茶馆与成都人的个性密不可分。目前,中低档茶馆仍是成都茶馆市场的主体,传统茶馆仍受大众欢迎。  相似文献   

9.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是王笛继《街头文化》之后又一研究公共生活的力作。该书分别考察了茶馆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怎样在近代中国不断被国家现代化所吸纳并随之变化的"强国家驾驭弱社会"画面。本文分别对这三个部分进行分析并剖析作者的研究倾向。  相似文献   

10.
晚清民国时期的茶馆戏园,作为公共空间为大众提供娱乐,从中除了可以了解人们在茶馆戏园的日常生活外,还可以看到改良精英和地方政府竭力改革戏曲作为控制大众娱乐的一部分,把他们的政治灌输在表演的节目之中,把他们所认为的"新的"、"进步的"情节加入到传统戏曲中,以"教育"民众.精英和国家对茶馆戏园的改良和控制揭示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与国家文化的同一模式之间的斗争.在国家权力及其文化霸权之下,大众娱乐不可避免地被改变了.但国家要达到控制的目的远非轻而易举,从晚清改革到国民政府的崩溃,成都地方文化和习惯堡垒顽固地坚守着它们的防线,充分显示了近代中国文化变化与持续性同时并存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1.
包树芳 《民国档案》2016,(4):129-136
抗战胜利至解放前是一个非常时期,内战爆发、经济凋敝、通货膨胀。对上海茶馆业来说,面临着一个十分严峻的生存环境。茶馆店主在政府盘剥、物价飞涨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如燃料短缺、茶价调整问题、较高的税收等。在生存压力下,茶馆店主有着独特的生存方式:依托茶会、聚赌抽头、私印茶券、逃税等。即使如此,茶馆店主也只能维持生计。生存艰难、收入微薄是对这一时期茶馆店主生存状态的恰当形容。茶馆业及茶馆店主的生存状况也是当时小商业及小商业者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杨子华 《古今谈》2000,(1):40-41
杭州的茶馆起于南宋,至清末,有些街道茶馆鳞次栉比,全城多达两百多家,简直成了一座茶馆城市。杭州凭借西湖之胜、龙井之茶,形成了以赏景、品茗、娱乐为特色的茶馆文化。  相似文献   

13.
王笛 《史学月刊》2014,(4):85-96
从晚清到民国,茶馆都是成都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设施。1949年共产革命的胜利,不仅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改变,也造成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化。本文通过考察1950年代成都茶馆的衰落过程,来分析新生政权对待茶馆这类公共空间的态度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政府怎样加强对小商业的控制,其政策怎样导致茶馆业走向衰落,但人们在1950年代仍然能进行茶馆生活。不过对共产党来说,休闲茶馆的存在,与建设现代工业城市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由于政府对茶馆这种公共空间的密切介入,市民利用这种空间的机会日益缩小。因此,茶馆的逐步衰落,与公共生活的缩小是同步发生的。  相似文献   

14.
以茶水供客的茶馆,开设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钱大尹智勘绯衣梦》中“自家茶博士,开了这茶坊”的台词,恐怕是关于茶馆的最早记载吧.茶馆亦称茶坊、茶社、茶肆、茶庄、茶园、茶楼等等.自唐宋以来,中国人饮茶日益普及,到清末民初时,到茶馆品茗聊天成为一种时尚,因此,茶馆业十分兴盛.九省通衢的武汉,商业贸易发达,千余家茶馆分布在三镇的大街小巷,供人们休憩、品茗、歇脚、候友、洽谈生意,联络私谊.武汉的茶馆,按其规模的大小,设施的好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户型.一般较大的茶馆,象汉口的楼外楼、江南春、怡心楼、一洞天、武汉第一楼,临城等茶馆,为了雅致、舒适,都设在楼上,大茶馆设有  相似文献   

15.
吴若峰 《旅游》2007,(9):78-83
临涣茶馆有着自己的消费群体,这是江淮农民自个打造出的休闲场所。庄稼人进茶馆,只消花上三毛、五角,便可不计时辰地泡在茶馆里。常年茶客基本都有自己固定的茶馆,至于外面世界轰轰烈烈的变革,在这里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数百年前茶馆鼎盛时的风貌,被临涣人固执地坚守到如今。时间在这里仿佛已经凝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重庆传统茶馆具有久远的发展历史,承载着重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饮茶文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旧城更新的大规模推进,大众化的重庆传统茶馆不再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究其原因,停滞发展导致重庆传统茶馆不适宜市民新的生活方式。基于重庆传统茶馆的发展困境,本文提出了其现代性复兴的四个策略:丰富公共服务、结合山水特色、营造茶馆文化和提升设施水平。  相似文献   

17.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是王笛先生继《街头文化:成都的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之后的另一部力作。该文既对中国近代城市史进行了深度剖析,也对大众文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索,深刻地反映出在20世纪中前叶"天府之国"—成都的茶馆文化和城市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乃是一部现代版和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19,(11)
<正>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故乡扬州,崇尚吃茶的风气很盛。朱自清就写有一篇《扬州茶馆》,生动的描述了扬州人的早茶生活。扬州有句俗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就是早上去茶馆吃个早茶,晚上到澡堂泡个小澡,扬州人悠闲惬意的一天就这样开始又这样结束了,由此可见饮茶对扬州文化的影响之深。唐代扬州依靠东到大海,南临长江,紧靠运河的地理位置而富裕甲天下,人称"扬一益二"。到唐天宝以后,  相似文献   

19.
川茶飘香     
刘乾坤  王永 《旅游》2007,(5):42-47
茶文化在四川已经被演变成独具巴蜀特色的“茶馆文化”。有谚语说:四川“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 四川的茶馆一直以来都极为兴盛。不论是风景名胜之地,还是闹市街巷之中,到处都可看到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间茶馆。这些茶馆收费低廉,服务周到,顾客往往一杯香茗,一碟小吃,便可坐上半日。在与亲友纵论畅谈之中,巴蜀大地的茶文化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杜青洋 《风景名胜》2021,(4):0348-0348
本文以老舍剧作《茶馆》为文本,以茶馆这一清末重要公共活动空间为切入点,研究文中所述从清末民初、军阀混战、至建国前夕三个年代近五十年北京公共空间及生活的变迁,探索茶馆中的“老北京”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