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广义上讲,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时期美国的大战略,都源自对苏联和中国的共产主义威胁的恐惧。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都延续了杜鲁门遏制战略的基本目标,但是由于对威胁的具体性质和范围的评估有所区别,同时在利用那些资源、如何实施遏制的问题上持有不同见解,从而使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政府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国家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2.
1958至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印尼的“双轨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8—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确立了同时与苏加诺以及印尼陆军发展关系的“双轨”政策。该政策是美国对印尼政策演变的一个重要环节,奠定了美国对苏加诺政权政策的基础。双轨政策是在意识到美国对印尼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有限、美印(尼)关系具有较强不确定性和较多制约性因素的背景下制定的,带有浓厚的过渡色彩。双轨政策的确立,标志着美国开始调整与印尼民族主义的关系。美国对印尼政策的重点由促使印尼走上与西方联合、共同反共的道路,转向了利用印尼民族主义,抑制印尼共,阻止印尼与东方阵营的联合。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西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最新解密文件显示,20世纪70年代美国西藏政策发生了新变化:美国中央情报局虽然继续对西藏分裂势力进行援助,但是削减了援助资金的数额,尼克松政府对待达赖"访美"的立场经历了从拒绝到有条件支持的转变;福特政府时期,随着中美高层互访和交流的深入,西藏问题首次公开进入双边会谈议事议程,并就此拉开中美关于西藏问题对话的序幕。与此同时,美国国会也卷入西藏事务,其对西藏事务的干涉主要包括为达赖集团提供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为日后国会以立法的形式干涉西藏事务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4.
一战后的欧洲安全问题是影响两战之间欧洲政治、经济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实行不介入、不承担政治责任的孤立主义政策。美国的这一政策成为促使欧洲安全问题复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而引起的欧洲动荡局势危及美国的经济利益。因此,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在坚持原有政策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政策调整,以维护其在欧洲的经济利益。主要表现为: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实行官方不参与,不承担政治责任,但以经济的、非官方的形式参与。1925年美国在洛迦诺公约形成过程中的行为充分体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欧洲安全政策。 相似文献
5.
冷战爆发后,杜鲁门政府利用展览诠释马歇尔计划,这表明国际展览开始为冷战政治服务。但囿于文化冷战尚未全面展开以及受制于《史密斯—蒙特法案》,美国政府并未将国际展览作为主要的心理战工具加以系统利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为了反击苏联的"文化攻势",艾森豪威尔政府将国际展览纳入心理宣传战略当中,推出国际贸易博览会项目与文化展现项目。美国展览在全球范围内空前扩张,成为美国政府反击共产主义和塑造自我形象的主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政府的环保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环保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环境保护不再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附属物出现,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有了自己的理论和目标。在迅速发展的环保运动推动下,尼克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影响巨大的环保措施,确立了日后美国环保运动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哲学等多方面原因,1970年之后,尼克松政府在环保政策上有所后退。本文力图通过对尼克松政府环保政策兴衰的探讨,揭示当时美国环保运动发展的某些特点及其与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到60年代,美国对台湾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对台湾的经济援助主要是为了军事援助而服务的。这些援助帮助国民党政府稳定了统治,增强了其军事实力,使其有能力与中共进行长期相抗衡。同时,这些援助政策使得美国获得了台湾这个远东军事基地,使得台湾在未来的经济、外交等对美国的依赖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国家实施了第四点计划。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拉美开展经济援助外交进行历史的纵深考察后可以看出,美国从自身国家安全、繁荣等国家利益出发,将拉美视为其"战略资源库"和"传统盟友",加以严密掌控。但是,这一时期美国对拉美经济援助的重视程度与美苏两国对抗和争夺的激烈程度相关联,服从于美苏争霸的总体战略需要。而援助双方基于国家利益的深刻矛盾,是导致此期美国对拉美经济援助外交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美国妇女从20世纪开始大量进入劳动大军,二战后,美国妇女的就业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种族和不同教育水平的妇女的就业状况的分析,对战后美国妇女的就业状况做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0.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波斯湾地区的国际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持续了一个世纪的海湾霸权已成强弩之末。1968年,英国政府宣布将于1971年从苏伊士运河以东(包括海湾地区)撤出,这为美苏进一步的竞争开辟了新场地。美国并未像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后所为,直接填补真空,而是制定了一项新的海湾政策:“双柱”政策, 相似文献
11.
Book reviewed:
Salim Yaqub. Containing Arab Nationalism: The Eisenhower Doctrine in the Middle East . Chapel Hill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4. xiii + 377 pp. Illus., maps, notes, bibliography, index. $59.95 (cloth), $22.50 (paper). 相似文献
Salim Yaqub. Containing Arab Nationalism: The Eisenhower Doctrine in the Middle East . Chapel Hill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4. xiii + 377 pp. Illus., maps, notes, bibliography, index. $59.95 (cloth), $22.50 (paper).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对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美国外层空间政策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在冷战背景下 ,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带来的冲击和人类对一个全新领域的初次涉入使艾政府的外空政策经历了几次反复 ,最终确立了具备一定指导意义、较为普遍适用的美国国家外层空间政策 相似文献
14.
Externalizing the burden of war: the Obama Doctrine and US foreign policy in the Middle East
下载免费PDF全文

ANDREAS KRIEG 《International affairs》2016,92(1):97-113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Arab Spring the Middle East has plunged into a state of instability. The United States has responded to these rising insecurities in a region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with hesitation or half‐hearted commitments.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plagued by th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decision of defining America's role in an apolar world while managing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egacy of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has relied on a policy of delegation. Obama neither refrained from military options nor showed any willingness to commit American ground troops to one of the strategically and operationally most complex environments of the world. Instead, Obama's preferred way of war is one relying on surrogates—both human and technological—that allow the United States to externalize, partially or wholly, the strategic, operational and tactical burden of warfare. Unlike any other previous US administration surrogate warfare has become the principal means of protecting US interests in the Middle East that are perceived to be all but vital. The need for deniability and legitimacy, cost–benefit considerations as well as the lack of capability have made warfare by surrogate a preferred option in the Middle East. The consequences for US policy in the region are profound, as the lack of control and oversight have empowered surrogates whose long‐term interests are not compatible with those of the United States. More severely, the US might have jeopardized its standing as the traditional guarantor of security in the Middle East— something that partners and adversaries alike have exploited. 相似文献
15.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遏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手段进一步升级和多样化,由此导致冷战加速向第三世界、边缘地区和中立国家扩散。艾森豪威尔政府芬兰政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国家安全委员会5403文件标志着艾森豪威尔政府芬兰政策的确立。5914系列文件和6024文件则是对这一政策的调整,同时也体现了该政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承认苏芬关系特殊性的前提下,艾森豪威尔政府力图以适当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促进芬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增强芬兰对内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对外抵制苏联政治和经济压力的能力。这些政策的推行,加强了芬兰的亲西方倾向,稳定和增强了北约的北翼战线,并对芬兰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Michael J. Cohen 《国际历史评论》2013,35(2):339-347
RAMI GINAT. The Soviet Union and Egypt, 1945–1955. London: Frank Cass, dist. Portland, OR: ISBS, 1993. Pp. xii, 268. $45.00 (US); ABRAHAM BEN-ZVL The United States and Israel: The Limits of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xi, 312. $35.00 (US). 相似文献
18.
Anita Fbos 《Domes : digest of Middle East studies》2015,24(1):96-110
The field of Refugee Studies is relatively unfamiliar to Middle East area specialists despite the significance of refugees in the region. The strong policy orientation of much of the work in the field has often shaped the way refugee issues are framed by scholars as well as practitioners. Concerns and discourses about refugee‐producing regions in general, and the Arab Middle East in particular, have tended to reflect Western notions of belonging, citizenship, and the state; and in recent years, have been seen through a lens of securitization in the region.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the subject of displacement and dispossession in the Arab Middle East from a Western perspective, the significant role that Arab cities play as sites for hosting refugees, and the challenges presented by the continued existence of Palestinian refugees.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