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堪培拉,1913年选作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首都,1926年建成.是个不到百年的新城市。这里没有远古传说,却有传奇故事。她的定都、建城、成名,更富戏剧性。  相似文献   

2.
在香格里拉松赞林寺下的松赞绿谷酒店里,朱哲琴脱了鞋子,盘腿坐在卡垫(藏族人家坐靠的棉垫)上,和我谈她的旅行。朱哲琴是个很特别的音乐人。她成名多年,但你几乎看不到她的花边八卦,也很少在电视晚会上看到她;如果她上了电视,你会看到只有她一个人穿着素色衣服在唱,没有花红柳绿伴舞的演员。唱到酣畅处她便脱下鞋子。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她是个傻子,甘心情愿拿自己的钱去填虎口;有人说她自不量力,一个人揽了一个民族该干的事;也有很多人嘲讽她“是为了出名”……本可以过上安逸生活的全莉,却斥巨资在南非建起“老虎谷”,走上一条艰辛的路——拯救中国虎。  相似文献   

4.
很多到过印度的人都有时而置身地狱、时而置身天堂的强烈感受。肮脏而圣洁,喧嚣而懒散,刁蛮而正直……她的多变令人捉摸不透,却又欲罢不能。沉积六千年的文明,让印度散发肴一种魔幻般的浓烈气质,也让我的心情,在整个旅程中像过山车般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5.
杨澜是个热爱旅游的人。工作如此忙碌,她喜欢通过旅行,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同时她也把旅行当成了对孩子教育的一部分。但是一开始,她却犯了跟很多家长一样的错……  相似文献   

6.
李义 《文史月刊》2008,(10):26-29
她生在帝王之家,却尝尽人世间种种磨难;她一生中曾与四个男人结合,却没有留下一个孩子。她最真挚地渴望真爱,可她惟一用心爱着的人却离她而去。这个不幸的女子,就是被人称为“末代皇姑”的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三妹—肇桂荣。  相似文献   

7.
浦熙修,一位成名较早、才华横溢的新闻记者,一位爱憎分明、政治责任感强烈的社会活动家,却在其生命历程的最后十年承受政治迫害之苦。费孝通先生曾高度评价她留下的所有文章“也是一生为人的真凭实据”。《浦熙修当“旧闻记者”的岁月》和《忆女中豪杰浦熙修》记述的正是浦熙修两段重要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8.
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人物,凌叔华的个性和故事显然都不够重口味。至于文学上的成就,在文采斐然的民国,很容易就被几位领袖人物掩盖过去。本书最后说:“一位优秀的女性,她裹着自己,没有给世人以清晰面貌就成了远去的古人。”“她裹着自己”,结果是,在民国历史中,她经常是作为他人故事的配角出现,其中有两件至关重大的事件绕不过去。  相似文献   

9.
森林,无疑,她象征着绿色、寂静以及从容,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终极的归宿。而城市,这个现代社会的产物,是骚动的、欲望的,人们依赖城市,却渴望逃离。当森林与城市这两个反差巨大的事物合并成一不名词的时候,我们脑海中出现的,将是怎样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她成名于1920年代,曾与冰心被合誉为"冰雪聪明",又与凌叔华、袁昌英共享"珞珈三杰"之美名,在大陆文坛,却长期不为人知;她生性节俭,连一块抹布都不肯轻易丢弃,却在抗战时期,慷慨捐出生平积蓄的50两黄金;她与胡适先生虽有十年师生关系,却连同拍照片也"不敢请",但在他人"谤议"先生时,敢于第一个站出来打抱不平,撰文反击。她是谁,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请看张昌华先生独家提供给本刊的苏雪林的七封信,从中或能一探端倪。  相似文献   

11.
在她的画里,男人都很苍白,女人却强有力。她觉得社会上一般都是男人看女人,但她要把两性之间的种种问题颠倒过来看过申玲作品的人,一定能从她大胆豪迈的笔触、浓烈的色彩中,感受到她饱满的激情和强烈的个性;认识申玲的人,又会从她那里感受到一个坦率、质朴、透明、热情的女人所带来的那份愉悦。她是一个不仅自己快乐,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申玲的家乡位于辽宁省南部的一个濒海小镇。海的宽广博大,造就了申玲性格中大度和率真的气质。小时候她常常赤着脚,踩在松软的沙滩上拾贝壳、堆沙堡、捉螃蟹。当她极目远眺,总是看到太阳在下落之前恋恋不舍地在海面上漫舞。  相似文献   

12.
对演员来说,最快乐的就是能把心里的壳扒开,能把自己心里面最真实的东西放在角色身上28岁的汤唯笑声很嗲,却又很自然,典型的江南妹子,"侬侬"的上海口音让人感觉很舒服,那一端是未曾谋面的陌生记者,却似她多年的闺中密友,汤唯,没有一丝做作。  相似文献   

13.
僜人写真     
他们没有被承认是一个民族,却又不属于哪一个民族。他们没有文字,却有自己的语言。他们深居密林,刀耕火种,结绳记事,靠采集和狩猎为生。他们不信神,却崇拜鬼。人居住在我国西藏东南部的额曲河、察隅曲河、格多曲河和社莱曲河流域,约1万多人。在察隅县境内有1450人,ZM户,他们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届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佳人尚未经国家进行识别正式批准承认为一个民族,目前把他们称为澄人。漫漫长路的大迁徙楼人没有统一的族称,他们自古形成风俗习惯相同、婚姻相通而语言不同的两个部分,一部分自称“达江”,一部分自称“…  相似文献   

14.
万箭穿心     
父亲出轨的家庭,孩子一般会对父母双方持什么态度?我本以为这是个简单的问题,直到碰见一位母亲。跟她一起来相亲的是她妈妈。普通的农妇。‘张嘴说话.极重的烟嗓。她对自己的女儿极力肯定:“离婚她没有一点锴!”指指她,“男的在外面‘尬伙’人。”——“尬伙”人是青岛方言,意为出轨、乱搞男女关系,很轻蔑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论个性     
做人要有个性,但决不能任性!任性而为之人,往往人生不顺,命运乖张。人都是有个性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个性的人。个性就是个别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人人都有个性,但每个人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人多愁善感,有的人活泼开朗;有的人深沉稳重,有的人草率浮躁;有的人文雅细腻,有的人鲁莽粗犷。有的人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给别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而有的人尽管长期与人相处,却从未在人们的心目中掀起波澜。有如世界上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这世界上也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相似文献   

16.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的勤劳善良,有的愚昧麻木,有的尖酸刻薄,有的冷漠自私。但相同的是,在他们身上都演绎过一个个真实的悲剧。祥林嫂似乎所有的不幸都与她沾边,丈夫的早亡,婆母的虐待,像货物一样被卖,再婚的失败,爱子的夭折将她一次又一次推向精神崩溃的边缘,她选择了反抗——出逃、自杀、捐门槛,看似可笑的举动却寄托着对命运的希望,但她似乎不知道抗争些什么,只会在“贞洁观”的愚昧中愈陷愈深,最终走向绝望。没有了希望便没有了生命,剩下的只是等死。她抗争了一生,却什么也没有改变。在她的身上,我看到的只是旧社会  相似文献   

17.
《南方人物周刊》2013,(44):14-14
丹麦女首相施密特是一个非典型的政客。她虽然是一名政客,所作所为却丝毫不掩饰个性.  相似文献   

18.
那年她22岁,是部队文工团的演员,男友是驻中蒙边境上的军人。追求她的人很多,有个高干子弟,人长得英俊,还能让她留在北京。她动心了。那年年底,有个慰问演出要去他那个连。她准备告诉他,别等了。出发那天,下着大雪,到内蒙古时她都冻得不行了。可此时,车却陷在了泥泞中。同行的男同志很少,她们只能自己找石头,然后一块块往泥水里垫……车子终于出来了。她记得  相似文献   

19.
郑板桥是一位充满个性的艺术家,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一生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位在江苏的土地上成长和成名的艺术家,是江苏人民的骄傲,因其在潍县任知县七年期间政绩非凡,所以在潍县人的眼  相似文献   

20.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已成为大多数现代人的口头禅。这本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因为它反映了现代人追求个性自由的心理。可是,这句张扬个性的名言却变了味,竟成了某些人的遮阳伞,潜台词变成了:我走我的路,您请回吧! 悲!如果不是这样的“个性张扬”、“独辟蹊径”,也许很多不必要的悲剧不会发生。南京,六朝古都,可是南京的建筑竟没有一样可以拿得出手的。是南京的电视塔吗?不,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