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家围龙屋:天人合一的中国典型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民居是客家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一种凝回的艺术.客家民居类型多样,有围龙屋、围屋、土楼、五风楼、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著名。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广西的“干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称为中国五大传统特色民居、  相似文献   

2.
在广东省蕉岭县北礤镇石寨村,有两座建筑形制独特的客家民居——土楼,好似两座雕堡雄踞村中。土楼为方形建筑。旧土楼称“方楼”,为郭姓五世祖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400余年;新土楼称“树德楼”,为郭姓十世祖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约300年。  相似文献   

3.
福建土楼,萌芽于中国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的生土夯筑建筑,是伴随着唐宋时期大量中原士民的辗转南迁,与福建地方文化交流融合,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大型民居建筑,明清以来渐趋普遍。在福建的九个设区市所辖范围内皆有发现,尤以永定县、南靖县、华安县最为集中。1999年12月,福建省境内的武夷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给八闽大地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热流与诸多的启迪,尤其是带来了大量来自国际社会对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管理理念。这也引起了久居土楼的人们的高度关注。一个将“福建土楼”作为整体申报世界遗产的方案,几经酝酿日趋成熟。为此,福建省加大了土楼的保护力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土楼内外环境的整治,对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土楼进行了维修,抢救保护了一批濒临危险的土  相似文献   

4.
天圆地方     
晓蕾 《旅游纵览》2014,(3):28-33
田园地方,是土楼给我留下的印象,我被它的建筑构造深深折服,“天、地、人”三方的紧密结合,在土楼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种艺术。身处土楼之中,在并不宽敞的民居中支起摄影设备,天与地,建筑与居民,我用镜头寻找不一样的“东方明珠”。  相似文献   

5.
土楼是福建西南部以永定为中心的客家人的民居。这种民居非常特殊,有方形、园形。多为四层,中间为庭院。居民多属同族、同宗、同姓。它是北方因战乱而南迁的移民带来的。在东汉以后。北方战乱,大姓士绅多聚居建成坞壁,作为保护自己。客家人南迁到福建西南,在少数民族与荒野之中,也采取这种形式建筑以适应防守需要。永居的土楼在当地环境亦有发展,特别是园形土楼,形成独特形式。由于客家人聚族迁移此地,土楼既适应其特殊环境,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客家人以耕读为中心的强大内聚力的文化的发展。因此,土楼既是客家文化的一种外在景观,又是其文化内涵的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6.
黄兆宏 《丝绸之路》2006,(12):16-18
在我国闽西南苍苍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客家人传统民居——土楼,它不仅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还吸引着许多专家、学前来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7.
土楼是闽西南和粤东的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关于它的起源,素有客家独创之说,因而称之为"客家土楼",又有漳州始创之说,而称之为"漳州圆寨"。本文通过实物考察与文献勾稽,认为土楼因明中叶福建沿海抗倭而起,由土城、土堡与宗族聚居相结合而形成,后因博平岭东西两麓客家人与福佬人的矛盾斗争,这种既有很强防御功能又适合宗族聚居的民居建筑得到普遍发展,而客家人对于丰富土楼文化的内涵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福建土楼     
核心价值概述 福建土楼产生于11-13世纪(宋元时期),经过14-16世纪(明代的早、中期)的发展,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期,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世界民居建筑中,福建土楼以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而著称于世;以颇为合理的土楼聚落布局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选址理念而备受瞩目;以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聚居方式而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9.
土楼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民居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唯美的艺术形式。从入选“世遗”的南靖“两群两楼”共20座土楼来看,其祖先都是“客籍人”(又称客家人)。根据土楼家族的迁徙资料,客家人所在南靖的部分地区,现在成了河洛人的势力范围,被河洛人同化,如有的客家人,其客家方言逐步被河洛同化,这是客家、河洛两个族群互动的结果,是客家变迁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0.
近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中国“福建土楼”与江西三清山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1.
聚奎楼又称朵桥土楼,坐落在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朵桥村,由傅方升、傅方进两兄弟建于清康熙年间。整体造形为中间方形土楼、左右两侧各建有一座三落五开间的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两种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群。本文对聚奎楼的建筑概况、建筑特色与价值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福建土楼、闽南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营造等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摄影作品见封三) 福建省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屹立着 一座座圆形、方形的民居古建筑群── “生土楼”。它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的 汗水,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登高 一望,星罗棋布的土楼犹如碧海中的颗颗 明珠,璀璨夺目。这种土楼在闽西、闽南 山区各县都有,但以永定县为最多,多达 150多座。据历史记载,这些特殊的楼房大 都建于清代,尚有少数建于明代。据考证, 这种土楼的创造发明者是西晋年间从中 原黄河畔逃难来此的“客家人”。当时,这 些“客家”农民为了防备匪盗的劫掠与官 府的迫害,把简易的泥瓦房改建成厚墙牢 固的土楼;把分…  相似文献   

13.
《旅游》1998,(5)
群星落九州———中国各族民居撷奇中国是一个传统民居类型多、造型奇的国家,如藏族碉房、维吾尔族阿以旺、西北土窑洞、徽州民宅、福建土楼、云南一颗印等。传统民居是指集中于土生土长的乡村之中,伴随着各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形成的村寨和住宅。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华民族建...  相似文献   

14.
围屋民居与围屋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闽粤边山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赣南围屋,闽西土楼,粤东围拢屋,分别代表了各自的民居特色。其基本特征都是聚族而居,注重防卫,中轴线对称布局,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映成辉。共同构成了客家民居的奇异文化景观。然而,过去言客家民居,必称土楼、围拢屋,论其建筑文化则必谓闽粤,而不及赣南客家围屋,有鉴于此,本文试将围屋的基本状况,成因和文化背景,作一初步的分析,似神人们全面正确地认识客家围楼民居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一、围屋的概况和建筑艺术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了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每间房子的承重外墙…  相似文献   

15.
客家传统民居.或宛如城堡的土楼.或殿堂及游龙环抱似的围屋,其外观形制、内部布局、建筑方法及居住习俗.皆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中原传统文化,为世人所称奇。  相似文献   

16.
南靖是闽南沿海与闽西及粤东交界的山区县份,虽然建县(1332年)的历史并不太长,但在短短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却留下了15000多座形状各异的夯土版筑土楼,并被誉为“土楼王国”。这些土楼自公元13世纪50年代延续至今,形成世界独一无二的山村建筑模式,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古代汉族建筑文化传统中独树一帜。由于地处闽西南交接处,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在这里不停碰撞融合形成一种新的闽西南双重文化,其在建筑、风俗以及宗族方面所带有的双重文化烙印,使南靖土楼成为土楼文化中最具特色地带。  相似文献   

17.
南靖土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靖县位于福建省西南,九龙江西溪上游,地貌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境内大小河流72条。低山丘陵和山间河谷地带是建造土楼的最好地方。早在公元11世纪,南靖人民便完整地、创造性地继承了黄河流域汉族建筑文化传统,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在各聚居点创建了奇特的山村民居建筑模式——土楼。这里现存500年历史以上的土楼有20多座。大造型围合武的土楼2000多座,其中三层以上的圆楼386座,方楼1751座,其它变异式土楼100多座,主要分布在书洋镇和梅林镇。其中书洋镇有方楼278座、圆楼169座;梅林镇  相似文献   

18.
古老的土楼文化如秋阳般暖暖地静静地洒落在闽西南不起眼的各个角落里,任凭有心人去捡拾那些瑰宝流金。 从闽南到闽西,从南靖到永定。“土楼探访小组”辗转颠簸,虽有车马劳顿之苦,但是土楼隽永悠长的古老韵味已在每个人的胸中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9.
让人称奇的是,无论在民居中怎样行走,转来转去之后都可以找到出发的原点,单门独户的上百座民居相互围绕着,形成一个找不到缺口的圆圈,这与土楼的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此绝妙建筑,继述堂堪称中国民居的顶尖之作了。容膝居照壁上的“可谈风月”四个醒目大字,带给了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想想它在150多年前带给人们的冲击,那一定是骇世惊俗的。那个时代对性的态度能开放到如此程度,这激发了不少参观者的想象——“容膝居”是不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这种可能性实在不小。  相似文献   

20.
潮汕传统民居是潮汕文化的主要载体,体现潮汕文化的特质。潮汕民居不仅显示中国古典传统建筑的中轴线特征,具有与中原民居相类似的文化内涵。并且无论是在布局上,还是在伦理功能的调控上。潮汕民居更显示一种以“中心”为基点的“向心围合”特征,蕴含潮汕人民“北极崇拜”的天人合一文化思想,曲折展示潮人崇宗敬祖,追求和谐的民系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