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宴席又叫会饮、酒席、筵席、宴会和酒会,是人们为了某种社交目的需要,根据接待规格和礼仪而精心编制的的一整套菜品。宴席可分两大部分,第一是我国传统的宴席,第二是酒会席。 传统宴席是我国民族形式的正宗宴席,其特点:形式典雅,气氛隆重。整套菜由冷盘、热炒菜、大菜、点心、甜菜、水果等组成,而以热菜为主。  相似文献   

2.
青海海东农业区的藏族人民,对羊圈看的十分贵重。在过去,娶嫁婚事时,要把羊圈扫填干净,铺上毡条被子,周围置放木板当席。羊圈的左旮旯为大,阿舅、媒人依次入席,成为摆宴席的净地场所。  相似文献   

3.
镇与古代生活习俗董彦文在出土文物中,“镇”屡有发现。占文献中关于“镇”的记载也不少。根据考古发掘,镇在古代应该有三种用途:镇压席四隅;置于博枰之上;镇魔压邪。可见镇的产生与古代起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席、枰密切相关,也与古人求神祈福保宅安的思想有关。一、...  相似文献   

4.
<正>上帝的"餐桌"桌山(Table Mountain)国家公园地处南非的三大首都之一——开普敦。因为一座临海的山峰顶如桌面而得名,站在桌山上,可俯瞰开普敦市和桌湾。很多人把它形容为一位端坐在大西洋边的历史老人,见证着南非近四百年的现代史。桌山所代表的开普花区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其实桌山并不是指仅仅一座山,而是环抱开普敦的一组群山的总称,由于这些山的山顶都比较平,其中还有一段的几  相似文献   

5.
传统、标准的"端坐"适应于公开、正式的场合,在私下、非正式场合可以"箕踞"。席地而坐之外,也有垂足坐几等情形,板凳在汉代也已出现。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鸿门宴"的座次顺序有误,在"东向西向"形式的宴席上,"北向坐"为次席,刘邦在"鸿门宴"上受到项羽的礼遇。在分案而餐的同时,也存在共案合餐现象。  相似文献   

6.
灵宝张湾汉墓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72年,我馆为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在河南省灵宝县张湾发掘了一批古代墓葬(图一)。其中有四座汉墓(编号为墓2—墓5),当是东汉后期弘农杨姓豪强地主的墓葬,出土了一批精致的绿釉陶明器,如楼阁、仓房等建筑模型,制作出色,特别是陶桌和箸、棋完整的六博俑,均属罕见。陶桌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桌的明器。现将这四座汉墓的具体情况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7.
被列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自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藏历第十三绕迥之土牛年)由第一世嘉木样·洛桑坚参(1648~1721年)择吉建寺以来,经200多年的发展,成为具有六大学院、48座佛殿和昂欠、500多座僧院的大寺,是安多地区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之一,有“卫藏第二”之称.在这座名闻遐迩的寺院中,人材济济,名僧辈出,活佛众多.据解放前夕的统计,该寺僧众有3424人,多为藏族和蒙古族,也有土族、裕固族、羌族和汉族.全寺有活佛近百人,内以嘉木样、色赤、堪布、侧席等不同等级相分,其中最著名的是嘉木样活佛系统和“四大色赤”活佛系统.在嘉木样活佛系统中,第三世嘉木样·罗桑图丹久美嘉措是一位杰出的土族高僧.  相似文献   

8.
刘洁 《黑龙江史志》2008,(14):41-42
本文通过对汉赋所涉的古席之考证与我见,再现一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文明。笔者经文化与文学的交叉研究,一为还原古代尤其是两汉的生活、文明制度;一为展现文学创作之物质文化背景,从而全面深入地解读汉赋中的文化原型及文学内涵。本文共五大部分:绪言里,首述汉赋所见之席类与古席研究之意义;其后四部分,则分别论述古席的历史源流、种类、功用、座次习俗及礼仪文化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9.
2009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吉工业园区建设所涉及的9座土墩进行抢救性发掘,其中第八号墩为一座墓坑为方形的墓葬,编号D8M1。墓葬共出土41件随葬品,种类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玉器、漆器等。年代在新莽至东汉初。D8M1一椁双棺的葬俗,为研究两汉时期的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解放初期,政和县的群众文化活动十分活跃。究其原因首先是广大劳动人民刚从“三座大山”压迫下解放出来.民间文艺活动是人民群众抒发翻身做主人心情的好形式;其次,解放初,百废待兴,文艺正是教育人民、凝聚民心的一种重要手段;第三,大批南下干部和外地教师带来了新思想、新文化,诸如话剧、歌剧、活报剧及秧歌、腰鼓等相继传人政和。本文根据笔者的一些回忆及考证部分史料,对上世纪50年代政和县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过程及特点作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上帝的"餐桌"桌山(Table Mountain)国家公园地处南非的三大首都之一——开普敦。因为一座临海的山峰顶如桌面而得名,站在桌山上,可俯瞰开普敦市和桌湾。很多人把它形容为一位端坐在大西洋边的历史老人,见证着南非近四百年的现代史。桌山所代表的开普花区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其实桌山并不是指仅仅一座山,而是环抱开普敦的一组群山的总称,由于这些山的山顶都比较平,其中还有一段的几  相似文献   

12.
伏羊节     
农历每年的六月初六为伏羊节.2017年伏羊节为公历6月29日. 彭祖时代,徐州地区普遍有食羊之习俗.《汉书》中有“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的记载宋朝之前,宫廷宴席上大都以羊肉为主.伏天食用羊肉,暗合“天人合一”的质朴养生理念,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  相似文献   

13.
2018年8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联合在西安市长安区航天产业基地清理了15座墓葬,其中M13是一座竖穴墓道单室土洞墓,随葬品有墓志、镇墓砖、瓷盏、陶人俑、陶鞍马等。根据墓志,墓主为卒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的上清大洞法师姜希晃。此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唐代道士丧葬习俗和道教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腊月旧话     
井石 《中国土族》2022,(1):45-47
<正>“腊八”三重奏腊月是正月的前奏曲,是总结当年,迎接来年的日子。过去到了腊月,庄稼人的繁杂事儿很多,为此,民间关于腊月的俗话、民谣就很多,第一条,就是“忙腊月,闲正月”。进入腊月的第一个重要日子,就是“过腊八”。为写这篇东西,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腊八”这一民间节日中,至少糅进了三种原来相互独立的习俗:一、冰祭,古时献冰的习俗;二、蜡祭,古时祭祀百神的习俗;三、吃腊八饭,从印度传进来为纪念释迦牟尼成佛日,吃腊八粥的习俗。  相似文献   

15.
“束腰”和“托腮”——漫话古代家具和建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古代,日用家具和建筑的关系极为密切。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房屋室内空间的加大以及起居习俗的变化,人们改变了席地起居的习俗,在南北朝时已出现了高形坐具,唐代更出现了高形的桌、椅和屏风等新型家具;这些家具经五代到宋逐渐定型化,丰富多采的明式家具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新型家具的制造,往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沧桑》1993,(4)
戏剧博物馆 1970年,天津建造一座广东会馆,会馆的主体结构是歌舞台。1986年,在那里建起我国第一座戏剧博物馆。馆内展出剧本、道具、布景、人物、服饰、灯光等各种设施,让游人形象地了解戏剧的历史面貌、发展状况。民俗博物馆山西省襄汾县的“丁村文化”遗址上,于1985年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馆内陈列品,反映汉民族的风俗习惯。那一件件展品,记录着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习俗、礼仪、风貌、特点等。古墓博物馆河南省洛阳市,建成中国第一座古墓博物馆。馆内陈列从西汉到北宋22座典型的古墓,四面八方的游人,参观古墓,可以直观了解历史。  相似文献   

17.
北宋大科学家苏颂所著天文学名著《新仪象法要》一书,由海峡两岸苏颂学术研究专家合力校注问世.这是《新仪象法要》成书890余年之后,中国第一个校注刊行本.苏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科学家、博物学家,1093年,他主持创制了世界第一座天文钟——水运仪象台.  相似文献   

18.
在民主党成了和自民党没有多大区别的一个政党,“饭+咖喱”和“咖喱+饭”而已12月16日举行的目本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获得480个议席中的294个,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党代表、前首相安倍晋三将会再次担任首相;执政民主党的席位则急剧下降到57席,失去了3年前获得的政权。而在2009年8月举行的第4S次众议院选举中,民主党曾获得历史性的308席,二战后第一次由非自民党的政党单独组阁。当时人们对之寄予厚望,称之为“2009年体制”,也就是希望民主党能成为和自民党旗鼓相当的政治势力,建立一种有日本特色的两党制。  相似文献   

19.
太湖渔民以船为家,终年在湖上捕鱼为生,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 衣 太湖渔民的服饰讲究实用,对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服装特别青睐。男子普遍穿包裤。包裤又称“笼裤”,用窄幅蓝土布制作,深裆大腰,大裤脚管,前后有密裥,束在外衣上。正反可穿,蹲站舒适,避脏通风不挂缠。腰下有空插袋,伸手可放钱物,缩手又可保暖。全年有三季都可穿。夏天穿上布用拷皮染成赭色  相似文献   

20.
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河津市,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以白面为大宗食品饮食习俗。河津人的主食是面食,此外还有拌菜、醪糟、杏仁饭等多种特色饮食,讲究干饭和稀饭的结合。节日饮食做法讲究,品种繁多,主要有饺子、油糕、津糕以及各种不同规格的花馍。"一面百样,一面百味"是对河津面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