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刘孟阳  林爱文 《人文地理》2015,30(6):113-120
通过ArcGIS利用区位商、最近邻距离分析、核密度分析与定向分布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武汉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创意产业总体呈集聚状态,依据发展水平差异可分为核心区、潜力区与待发展区,并主要集聚在汉口"核心圈"与武昌"潜力轴"上。城市内创意产业功能分布与集聚分布主要呈由内向外扩展的演变特征。但根据产业特征、发展基础与发展阶段的不同,不同创意产业部门在不同区域的集聚形态、集聚强度、空间演化过程及发展趋势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与创意人才机构、文化传播设施以及创意交流空间集聚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涂鸦伴随后现代街头文化传入中国,逐渐发展成为融合中西方的文化景观。涂鸦作为以城市公共空间为载体的创作形式,兼具艺术内涵和反叛色彩的双重特性,因此也被视为城市管理的不稳定因素,使其空间的生产常充满了多元主体的冲突。本文运用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通过探究广州城市涂鸦空间的形成演变,透视当代中国城市后现代文化空间的生产及其意义。研究发现,广州城市涂鸦的空间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呈现出以老城区为中心逐步向外围地区扩展的特点。涂鸦手通过建构创作空间、利用资本力量、与政府博弈等手段实现对城市空间的占据,并使涂鸦逐渐成为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后现代文化空间的范例。本文通过广州案例的研究,希望为今后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实践及空间正义的相关讨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皖江经济带城市空间演化态势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空间演化包括两个方面,即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扩展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数量分配比例及空间结构演变。本文首先提出了皖江经济带城市用地扩展的时序特征、类型特点、景观表现和效益特征,并相应分析了其形成机制。然后就皖江经济带及各城市的城市用地结构变化程度、变动方向和类型、与城市职能的关系等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冯汝状  沈静  魏成 《人文地理》2022,37(1):71-80
随着生产方式由福特制向后福特制演变,城市产业空间呈现出特有的格局变化,进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文章在构建后福特生产方式下城市产业空间格局和结构变化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利用2008年和2018年广州服装企业数据,探究其空间格局和结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①广州服装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符合后福特生产影响下的产业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工业空间重组及其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延善玉  张平宇  马延吉  李蕾 《人文地理》2007,22(3):107-111,41
在分析城市工业空间结构演进规律的基础上,对沈阳市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空间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发现沈阳市工业的空间扩散趋势明显,进入工业郊区化的发展阶段。城区传统工业企业外迁,优化了城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近郊工业化成效显著,成为沈阳市新的工业基地。指出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生态城市建设,跨国公司的FDI,文化观念的转变均是影响沈阳市工业空间重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曾桂林 《广西地方志》2007,(5):32-37,26
城市空间的演变与社会变革有着密切关系。清末以后,剧烈的社会变迁导致了柳州城市空间重组,城墙被拆除,并修筑起许多新式道路,同时城市物质空间由城内向城外扩展,河南岸成为城市新的生长点。在经济空间上,因近代工业、交通的兴起,河南一带成为工商业的聚集地,旧城区则经历盛衰起伏,在抗战后期,柳州形成了柳江南北"双中心"的经济空间结构。在社会空间上,柳州以公园、影剧院、公共体育场等新式公共空间取代了庙宇、酒肆茶楼等传统的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7.
兰州城市居民意象空间及其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兰州城市居民的意象空间进行了调查,从266份认知地图中提取和统计相关数据,据此分析了兰州城市居民空间认知的基本类型、构成要素和发展阶段。研究表明,兰州城市居民空间认知的基本类型不仅包括西方学者提出的序列型与空间型,而且还包括单体型;空间认知的构成要素并没有超出Lynch提出的5种: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但各要素所占比重要相对均衡一些;就空间认知的发展阶段而言,初、中级的连接发展阶段和邻里描绘阶段所占比重高达96.61%,说明居民对兰州城市的空间认知水平普遍较低。最后,根据各种地物和要素出现的频率概括出了兰州城市的意象空间结构,发现它与现实中兰州城市空间格局及其重点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8.
曹迪 《风景名胜》2021,(8):0232-0234
通过对历史地图、卫星地图等研究材料的梳理与分析 , 结合历史总体发展进程,进行布鲁日城市二维空间形态变迁的研究与探讨。文章首先梳理了布鲁日的城市历史起源与演变,研究了影响城市早期变化的背景环境,随后结合城市各阶段历史地图的比对,对布鲁日的整体历史发展进行定性分析,最后采用历史地图与卫星地图转译的手法,提取出城市街区、水系、路网、绿地等空间要素,对布鲁日自近代以来的城市演变进行形态化比对分析,得出布鲁日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对历史的延续与城市演变的价值变化。  相似文献   

9.
汪丽  王兴中 《人文地理》2008,23(2):43-48
基于学术界共识的后工业化大城市社会空间中产阶层化的理念,本文首次提出社会阶层化的概念并指出社会阶层化主要研究在社会阶层的生活行为扩散和变化规律下,所构建的城市日常居住社区体系和日常生活行为场所体系的时空模式,以此探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研究认为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其对应有不同主导阶层的社会阶层化空间结构。进一步从解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动态角度,研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下,社会阶层化与城市娱乐产业的对偶空间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大遗址周边社会空间为研究对象,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安地区已开展保护性利用的大遗址周边发展情况进行规律性总结,以空间生产三元辩证法作为分析框架,以三次资本循环为逻辑主线,分析大遗址保护性利用与周边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空间生产理论由于其分析社会与空间的双向互馈优势,研究大遗址周边空间实现了精神性、物质性、社会性的统一;保护性利用影响了大遗址周边地区固有社会空间结构,直接动因在于空间资本化驱使下的物质调整;在空间功能演替与生产方式变革驱使下居民社会关系不断嬗变;文物保护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加剧了大遗址周边社会空间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地铁与城市商业地域的结构存在极大关系。实地调查获取广州15个地铁站点商圈零售商业营业面积、地铁网络等数据,利用栅格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地铁站点的可达性程度的差异性。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地铁站点可达性、客流与站点商圈零售商业空间结构的相关关系。以广州天河市级商业中心为例,微观上分析地铁站点客流对商业中心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站点交通可达性、客流量与站点零售商业营业面积存在较强关联性,但换乘站点的可达优势与客流优势在商业上未能完全体现;地铁客流与较高等级的商业存在较大的相关性,而与低等级的商业相关性小,甚至负相关;客流的增加促进了地铁附近的商业形态从传统零售业向更高级业种演化。  相似文献   

12.
微观权力视角下的游船空间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构雄  戴光全 《人文地理》2018,33(1):137-142
研究以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微观权力学说为理论基础,收集了多元文本/话语资料,采用批评话语分析为研究方法,对珠江广州城区段上的游船空间进行解读。研究发现:①游船空间权力的对象转变促使新的权力文化的诞生,游船空间中物的使用价值让位于符号价值;②游船空间的分层体现出类型学秩序,座位的排列则渗透着等级性秩序,由此生产出不同性质的社会空间及社会关系;权力对时间的分解及序列化,确保能最大限度地使用稍纵即逝的时间来创造利润;话语的编织及渗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心理控制场;对身体的安置,能提升权力支配及管理的效率。最后,微观权力视角下的游船空间,体现出的是资本与权力在空间中相互串谋而引发的旅游空间异化。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技术应用对零售业空间组织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技术应用对零售业空间组织的影响已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热点。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互联网技术应用对零售业空间组织结构、零售企业区位选择与布局、市场空间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并提出了未来人文地理学须进一步强化的研究内容。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技术应用对零售业空间组织影响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且涉及到经济地理学和商业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主要以定性为主,且定量研究日益增多,但对互联网技术应用对传统零售业区位选择和销售腹地的影响、中小网络零售企业空间组织、运输距离对网络零售企业销售空间影响以及出口跨境网络零售企业销售空间格局等方面研究还需完善,未来研究应注重吸收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强化实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城市游憩商业区作为城市中一种新的功能区已逐渐成为城市新的空间要素,为旅游者、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居民承担着提供旅游、休闲、娱乐、购物等功能,并作为城市游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初具规模的广州城市RBD--天河城地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城市RBD的形成过程和发展特点,总结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刘昆 《人文地理》2015,30(1):50-55
国内的城市经历了时空压缩且缺乏节制的重建式更新,诸如城市的现代化、与传统的断离以及土地被切分并合法的交换与出售等等,足以表明城市更新在资本化的空间生产中热衷于形而上的景观物化和空间政治经济学的塑造。文章因此以空间的生产为视角,揭示了景观社会中的种种拼贴现象;以"空间矩阵"、"局限性"等概念分析了城市空间的非均衡性及缺少地域类型学严谨的发展。并且认为,空间的生产所生发的社会关系与结构的疏离、景观形式的恣意化以及建成环境的异化等,均是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症候。最后指出,城市及其景观应当回到日常的自然,思考空间环境的修复与再生不是简单化的拼贴术,而是在于对既有环境的局限性和差异性关注之后的渐进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资本、权力与空间:“空间的生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洁  罗小龙 《人文地理》2012,27(2):12-16,11
全球化时期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和权力是城市空间产生和演化的主要动力。它们分别展现了不同的作用范围、形式及效果:资本主要作用于物质的、社会—经济空间的生产,而权力主要作用于抽象的、政治—制度空间的生产。这两个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交织。本文将"空间的生产"理论与城市空间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转型中国语境下的解析,尝试提供一个研究我国城市与区域空间重构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  相似文献   

17.
唐蜜  罗小龙  王绍博 《人文地理》2022,37(2):103-111
本文结合中央—地方政府管治特征,以临沪地区为实证案例,提出大都市区跨界地区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协调治理下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现阶段发展目标和治理主体均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在区县级地方政府和省市级地方政府以提升地区竞争力为目标的企业型治理下,跨界地区逐渐兴起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央政府运动型治理下,跨界地区进入以协调区域功能为主的发展阶段。随着跨界发展不断深入,跨界地区空间结构由散点式分布转为以开发区为核心的产城融合空间,最终转型为融入中心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研究总结了大都市区跨界地区各阶段发展的时空格局,提出跨界地区发展的治理逻辑及其动力机制,对区域协同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冯健  叶宝源 《人文地理》2013,28(3):20-26
作为一种分散型城市化,郊区化始于20世纪20年代,盛于二战后的发达国家。西方早期的郊区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郊区化的发展浪潮,郊区化的界定方法、发展机制、后果和政府调控等方面,90年代所提出的"新郊区化"概念将郊区化与边缘城市、郊区次级就业中心的发展联系在一起。21世纪以来,社会空间成为西方郊区化研究者最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近年西方学者关于郊区化研究的最新文献,从郊区化与居住空间重构、郊区化与住房选择和分异、郊区化与居民通勤行为、郊区化与居民生活空间、郊区化的社会影响等方面总结了西方学者在社会空间视角下的郊区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然后,分析了西方研究议题转变和研究方法创新对中国郊区化研究所带来的启示。最后,从研究视角拓展、定性方法应用、微观机理探讨、多重互动模式建构等方面对未来中国郊区化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解析信息社会流动空间的概念、属性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数字技术革命,围绕信息而产生的概念被广泛纳入到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研究框架中。流动空间是全球化进程中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信息技术、经济和空间的共同作用改变了传统的时间、空间和距离的概念,产生了全新的流动空间场。为了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流动空间这一概念,在把握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流动空间的概念,认为其具有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二元属性,提出流动空间具有流动性、共享性、高时效性、空间弹性和高级网络性五大特征。在信息时代,对于流动空间的概念、属性与特征的研究强调了流动空间作为区别地方空间的一种新空间形式的内涵,突显出信息技术改变我们居住、生活空间的同时,将使我们主动地迎接空间转变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