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讯     
正明长城九边重镇防御体系与军事聚落李严、张玉坤、解丹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定价:58元。本书从宏观至微观依次探讨军事聚落的时空分布规律、防御性特征、层次与规模、系统内部构成因素四方面内容,叙述明长城军事聚落兴筑较为集中的三个阶段,探寻九边重镇军事聚落的总体空间分布规律。结合现场踏勘和史料印证,剖析军事聚落选址"因地形用险置塞"的防御性特征和军堡自身的内、外两层防御功能。军事聚落在都  相似文献   

2.
明长城作为古代军事工程设施,如何针对当时的军事设施和武器条件,选择与利用有利的自然地形,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军事防御功能,是其布局和选址的首要关注点。对长城军事功能运作的深入理解是准确认知其选址布局和建造特征,进而制定合理的保护策略的重要前提。从军事功能运作的角度,以辽宁明代锥子山长城小河口段长城本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军事地形学理论,在实地调研和采集GPS数据的基础上,通过Global Mapper和Arc Map等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对地形的走势和坡度,以及长城本体及其附属设施的间距、视域范围、武器射程等进行分析,论述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城墙、空心敌台及马面、烽火台的选址和布局特征。  相似文献   

3.
长城是一个由点(关堡、烽燧、驿站)—线(长城本体、讯息传递线路)—带(军事防御、文化交流及物资交换所在的长城防区)—层次体系(防御体系的层级关系)构成的地理尺度的空间实体和文化遗存。长城的价值并非仅仅是单纯的"长长"的墙体,而是"横向分段、纵向分层"的严密、庞大的防御体系。基于对长城"防御体系"的整体性认识,提出长城的保护要遵循从整体—层次体系—防御工事单体—协同管理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在山西左云县的长城边上,有一处非常独特的景观,高高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座尖尖的西洋式教堂,旁边就是长长的土夯长城,蜿蜒向上直至山顶。山是死火山,山脚是一个古老的村落,名叫"八台子",附近还有明长城的军堡宁鲁堡、威鲁堡(古称"宁虏堡""威虏堡")等,以及山西长城沿线罕见完好的"镇宁  相似文献   

5.
正第四部分东山碉堡(下)黑驼大方碉黑驼大方碉是一座典型的围寨式防御设施。位于小店区北营街道办事处黑驼村村西南北走向的山梁上。它与阎军其他碉堡不同,更像一座晋北长城边随处可见的明代军堡,四四方方的形制,夯土构建的堡墙,墙外砌有石条,每边长30米,寨内建有6个石窑,窑顶与寨墙铺平。单就外形而言,把它称为大方堡似乎更确切一些。大方碉四周挖有三四米深的护堡深沟,再加上5米高的堡墙,而且壕沟里杂草丛生,无处下脚,没有梯子或其他攀爬设施,登攀堡顶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嘉峪关,历史上被称为“河西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也是丝路文化与长城文化的唯一交汇点,与长城内外的许多防御设施、兵力布置、通信交通、指挥中心等构成了完整的军事保障。嘉峪关的修建,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形成了“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长城墙体,其修建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文章就嘉峪关修建的历史沿革展开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保安堡是一处明长城军堡遗址。根据《三云筹俎考》记载,保安堡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土筑,万历元年(1573年)砖包。"本堡设在极边,地势平衍,与破、灭二堡相为唇齿。"所谓"保安",大约蕴含着"保国安民"的初衷。以上这段文献中所提到的"破、灭二堡",即"破虏堡""灭虏堡",从字面上看,这俩名字颇有杀气腾腾的味道。灭虏堡也是明大同长城沿线的一个军堡,今天大部分堡墙尚存,也衍生出了一个古村落,但"灭虏堡"这三个字在今天的行政区划地图上是找不到的,因为它早已经改  相似文献   

8.
正新平堡位于大同市天镇县北26.5公里,东经114°04′20″,北纬40°39′25″交汇处。西邻内蒙古兴和县,北傍西洋河,东面是西阳河堡,向南翻过山是瓦窑口堡。新平堡原是明大同镇的军堡,明清时期在西洋河两岸方圆近百里的众多村庄里一直都有"老大"的地位。如果把中国的明长城看作是一条长龙,那么大同长城正是这条龙的"七寸",而新平堡就是这个"七寸"的喉尖。新平堡的长城如今依然壮观,残高数米,多是土夯墙。这里是明大同镇下辖阳  相似文献   

9.
环县在北宋时期是宋夏边境,境内既有北宋防御西夏的古城遗存,也有西夏前沿堡寨遗址。西夏占领清远军后对北宋环庆路构成巨大威胁,对宋作战多以此为突破口。为对西夏进行有效防御,范仲淹任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时确定了"堡寨防御"战略,在环州境内建立了一系列城、堡、寨,构建了环州防御系统,与今华池县境内的大顺城防御系统和怀安防御系统共同构成了环庆路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明长城资源调查,天津市明长城本体的分布、构成、体量均有了翔实、科学的记载,天津市明长城虽然很短,其防御体系却很完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明长城防御体系一个具体而微的代表。本文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剖析,以物见人,以物证事,结合文献,以长城墙体、敌台、烽火台及关城、寨堡等设施为载体,将天津市明长城防御体系划分为侦查预警、前线防卫、信号传递、增援策应、前线指挥、后勤保障六大部分,并揭示了有明一代"边有墙、墙有关、关内有堡、堡内有兵"的防御思想.形成了从侦查预警到前线防卫、从信号传递到增援策应、从前线指挥到后勤保障的一整套以防为主、防守兼备、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的完整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公元5世纪初,柔然崛起于大漠。在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其威胁的情况下,为了防御柔然的侵扰,北魏先后3次大规模修筑长城。但是,长城作为单一的防线无法长久地阻挡柔然的骚扰和南侵,因此,北魏设置了众多军镇,构成统一有效的长城——军镇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在大同市新荣区,有两道东西走向的明长城。当地的人把南边新荣镇旁的那道称作"内长城"(也称"二边"或"二道边"),与此对应的得胜堡旁的那道是"外长城"(也称"大边"或"头道边")。这两道长城的长墙、墩台、城堡等在明代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边境防御体系。但新荣区的"内外长城",和通常人们整体认识晋冀蒙京长城的"内、外长城"是两回事,  相似文献   

13.
<正>烽燧,又称烽堠、烽火、烽表、烽铺、烽堡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事警备通讯设施。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周,在《墨子》中的《城备门》、《号令》、《杂守》等篇中已明确提到"烽火"、"烽表"、"积薪"、"举烽"诸事。司马迁《史记》中也有对周幽王骊山"烽火戏诸侯"的生动描绘。实际上烽燧制度的真正形成在于汉代,一直沿用至明清。我们现在所说的烽燧多是指烽燧中的建筑物,这种建筑的出现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即与长城密切结合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4.
金州地处辽东半岛南部的"地峡"区域,西控渤海金州湾、东制黄海大连湾,是明代辽南海防之枢纽要冲。石河烽燧台、二十里堡烽燧台是金州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两座明代石砌方型烽燧台,是研究14-17世纪中国东北沿海地区军事布防和基础设施的典型实例。在文献分析和实地勘察的基础上,以RE和GIS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从地理空间与战略关联、信息传递与选址布局、自身防御与建造特点三个方面对遗址形制的研究显示,两座烽火台在整体海防战略和冷兵器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形成对"金州地峡"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警戒和控制,是兼有"墩台"和"路台"特征的海防型烽燧台,揭示了明代辽东镇海防传烽系统设施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得胜堡     
正得胜堡位于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乡。得胜堡是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它是由"一口三堡",即得胜口、得胜堡、镇羌堡、四城堡组成的古堡群。得胜堡平面近方形,只有一个出口南门。南门外建有瓮城、瓮城外还有月城,形成了三道城门的防御体系。四城堡位于得胜堡北0.5公里处,是明清时期著名的马市交易市场。得  相似文献   

16.
水作为地理线索与地形标志,以及生产生活、戍边防卫必需品,影响了长城的位置、走向、形态,塑造了覆盖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层级化空间防御网络并影响城乡格局至今;水也是研究和保护大运河、黄河甚至长征等线性遗产不可忽视的内在要素。明代九边中的宣府镇、蓟镇两防区东屏京畿、西接山陕,两镇均属于海河水系流域,以此代表性区段解构长城的"水培体系",揭示水与长城的紧密关联。利用水系—长城的耦合空间网络,保护散落各地的遗产点、发掘隐含的遗产价值及其背后的民族智慧、再现已逝的历史场景、整合周边自然资源及现有零散旅游景区,有助于建构完整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对其他遗产公园建设、群体连片成网,以及国家文化公园治理体系的凝练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金朝的发展时期,为了防御敌人的进攻,修筑长城是主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可以有效的防御敌方的进攻。长城界壕防御工程、军事聚落防御工程和信息传递工程共同构成了长城防御系统。其中的界壕防御工程主要是由长城壕堑、壕墙以及墙体上的马面和女墙等部分组成,虽然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但是在建筑形式上却大不相同。金界壕始建于辽代契丹人,后由女真族增筑和扩展,今天的"金代长城"亦是女真族增筑的万里长城,这道古长城均为土筑。金界壕在金朝发挥了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对于研究金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文章通过对现有的资料对于壕的使用情况,界壕的形成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研究金朝的历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而山西的长城文物保有量位居全国前列。根据山西省文物局数据,截止到2016年年底,从战国到明清,山西11个地市中,8市40县(区)共有4276处长城遗存,总长度达3500公里。尤其是明代"九边重镇"中,山西以"大同镇""山西镇"独占其二。在今天的大同、朔州、忻州等地,依然能够看到长墙蜿蜒、烽燧林立、城堡密集的壮美景观。而伴随长城历史积淀深厚的长城文化,更是历史遗留给山西的宝贵财富。大同政协委员、长城文化学者刘媛,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和宣传长城,她克服种种困难,实地踏勘了山西所有的明长城遗址及相关军堡衍生的古村落,被媒体誉为"长城玫瑰"。她边走边学、边写边讲,搜集史料,参阅文献、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对长城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一个长城爱好者成长为一名长城学者。本刊将连载其专著《走笔长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文化遗产领域已普遍开始使用无人机低空航测手段以部分替代人工踏勘测量作业。对于长城这样的大型线路遗产,低空航测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以短时间、高效率外业过程,获得长城及周边微地形高精度三维数据;利用细腻的三维数据能够对长城空间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得到所需的调查结论。通过无人机低空测绘技术的分类、功能局限,以及三维数据在长城保护研究中的多层面利用,以及通过点云进行病害查清、空间分析、规划设计的软件、方法及基本流程的介绍,提出长城资源调查是长城全线地理化的宏观数据,主要目的是理清长城资源家底、建立整体数据库;低空航测获得的数据是三维化、实景化的微地形精细数据,主要目的是服务特定区段的长城周期性普查、修缮设计、选址分析等任务,两者的融合利用可达到最佳效费比。  相似文献   

20.
刘媛 《文史月刊》2023,(4):19-23
<正>土木堡,又称土木驿堡,是明宣镇所辖的一座军堡,遗址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土木堡村,是明长城防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明朝正统年间一场事关大明国运转折的著名战事——“土木之变”发生在这里,此前这座并无特殊地位的军堡开始广为人知,以至于后人凡提到明史就会想到这座土木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