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疑有建文帝灵塔的名山2007年春,贵定阳宝山入选第二届中华“一百座人文与生态名山”。消息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香港中国城市研究院、亚太环境保护协会等多家机构联合调研、评价完成后在香港发布。初始,一些人对阳宝山“入百”有些不太理解,但如果上溯600年,阳宝山与云南鸡足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西南佛教三大名山”,其光环比如今更为耀眼。现在的阳宝山,经恢复重建后再现了当年的弘大规模,而十多年前却还是一片废墟。  相似文献   

2.
不访名山     
我酷爱旅游、却有一个原则:不访名山。不是不想去,而是不敢。 名山名气之大,自古就有诗人做诗做赋赞美它是如何的鬼斧神功。如今科技发达,一幅幅美如仙境的画片,更是使得名山美名远扬。 正是名山名气太大,不免产生一种名人效应。就如歌星成为追星一族的偶像,但看到偶像的庐山真面目之后,他们嘴里不说,可在心里却对他们的偶像大打折扣。名山又何尝不是,画片上看到的总是人间仙境。走进去,会不会多了某些人为的垃圾。不敢大言不惭地说名山欺客,毕竟未身临其境。 因为并未身临其境,所以在心中总可保持一幅美好的画卷。出游不必过…  相似文献   

3.
天目山考     
天目山是江南名山,古称浮玉山,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与天目山有关的名词有浮玉山、天目山脉、天目山区、天目山中山、天目名山、东天目山、西天目山、南天目、北天目等等。天目山作为客观实体与人发生关系,并不断地被人利用,被人认识,其名称和内涵也随时间而变化,弄清楚它的历史面目非常困难,但了解掌握天目山的历史,对促进天目山区的环境保护、经济开发和旅游发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名山     
山以气而灵,以人而胜。中国的名山,讲究的是人气。中华名山,不是地理坐标,而是文化家园和精神象征。中华名山不容被今天几个人几句话所“颠覆”。名山不是被评出来的,不是一朝一夕而就的,而是由历史来说话;不仅是自然风光,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门票20元/人,参观辽、元、清代蜡像馆,门票分别另收5元。交通:锦州火车站前乘旅游专线车前往,车程约2小时。间山,满语意为翠绿的山,位于辽宁省北镇县境内,是五岳五镇十大名山之北镇,与千山、长白山并称为东北三大名山。闾山为舜封全国十二大名山之一,隋文帝杨坚、唐  相似文献   

6.
《名山县志》(1986——2000)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穿改革开放主线,全面翔实地记述了名山15年间政治、经济、化、社会等的发展变化,突出经济,重视人,资料全面、详尽、真实,为名山最新县情百科全书。较新修《名山县志》(简称前志,下同),《名山县志》(1986—2000)继承其优良传统,在编纂方式方法、装帧设计等方面均有继承和突破,下面仅就志书体例、篇目设计、内容编排、体现地方特色等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荣凯元 《收藏家》2000,(3):28-32
钱名山(1875—1944),名振锽,字梦鲸,号谪星,后更号名山,别号藏之、庸人、海上羞客等,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时世多难,屡上书言事,均留中不用。宣统元年(1909年),愤然写下了“可怜一梦十年迟,何处晓风残月酒醒时!”的词句,弃官归里,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隐居生活。辛亥革命后,他绝意仕途,束发着道家装,全身心地投入读书、教书、著书和书法艺术之中。钱名山自幼颖慧过人,十岁即能诗,十六岁中秀才,十八岁时即刊印了《快雪轩诗》。他一生著述甚多,如《名山集》一至九集、《名山文约》、《名山诗集》四卷、《良心书》、《课徒草》、《文省》等,是位多  相似文献   

8.
山不在高,有景则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湘西凤凰县城北面的擂草坡,就是一座钟灵毓秀人未识的名山。  相似文献   

9.
《风景名胜》2008,(8):129-130
泰山——"名车登名山、五岳迎五环"7月4日至5日,由五岳联合举办的"名车登名山、五岳迎五环"巡游车队到达东岳泰山,12辆车共计50余人。在岱庙正阳门前,泰山景区管委会举行了隆重的欢  相似文献   

10.
邹松林 《南方文物》2012,(4):206-213
位于萍乡城北部的杨岐山,是一座"岩拖锦障"、"涧朴银河"、"群峰四合"的风景名山。萍乡人称之为"祖脉"所在。俗语云"自古名山僧占多",自唐代禅宗荷泽神会的弟子乘广禅师和江西马祖道一的弟子甄叔禅师来到此开山创寺,宋代临济石霜楚圆的弟子方会禅师在此山普通禅寺创立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杨岐宗,二百余年间,这里成了一座举  相似文献   

11.
“雁荡荒凉落海陬,舆图却在东南僻”,因地处险僻,交通阻塞,雁荡山曾经湮没累代。但雁荡山毕竟是名山,它既有1亿多年的自然科学史,又有近1600年的天下名山史,自古以来还是世人向往的地方。很久以前就被排在十大名山行列,以“山水奇秀”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寰中绝胜”、“海上名山”。  相似文献   

12.
名山古寺觅回文文/葛磊在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时,喜留意碑刻诗文楹联,从中领略古人对大自然美的追求。在看到众多的碑刻中,最使人陶醉的是那些巧织妙编的回文诗。回文诗,回环往复,正读倒诵,皆成美文。古之文人骚客面对名山古寺宜人风光,壮丽景观,诗兴大...  相似文献   

13.
明代武当山的兴盛和苏州人的大规模武当进香旅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术片《武当》和《木棉戒裟》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武当拳发源地,道教名山武当山的雄奇景色和道教宫观的宏伟规模。今天,大多数人已经不知道武当山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比“五岳”名山更为显著的名号和地位。更不知道,四百余年前的苏州府地区曾经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武当进香旅行。其庞大  相似文献   

14.
梁红新 《南方文物》2004,(4):122-123,121
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名山。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  相似文献   

15.
宗教文化与旅游资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历史上因宗教活动而遗存下来的具象性、精神性的东西,几千年来就一直是人们观光的对象,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下名山僧占多”的俗语,点明了宗教与旅游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名山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一直是人们游览的胜地。宗教与旅游资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是人所熟知的,但熟知的东西常常不是人们所真知的,即古语中所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从熟知走向真知的途中迈出一大步,是本文的意图所在,但能否达到或达到什么程度,就不容我自己评说了。  相似文献   

16.
兰安乐 《文史月刊》2007,(12):F0003-F0003
傅山(1609-1684),太原阳曲县(今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西村人。初名鼎臣,改名山,原字青竹,后改青主,亦作青渚,一字仁伸。其名、字、号甚负,  相似文献   

17.
陈特 《风景名胜》2010,(1):44-46
都说去佛陀名山许愿,需要用眼看、用口诵、用手拜、用心读,但千山可能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18.
中国除了五岳名山之外,应有五大佛教名山。现存文献中,仅有四大名山四大道场,即东有浙江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西有四川峨嵋山(普贤菩萨道场),北有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中有安徽九华山(金地藏菩萨道场)。南方佛教名山与弥勒菩萨道场一向没有定论。本文试图揭开这一谜底。  相似文献   

19.
名山,是仙茶故乡,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名山县志》(1986—2000)设茶业、旅游二类目,“因地制宜地突出了‘茶业’和‘旅游’,这些部分文字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润饰,较好地展示了名山县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和蒙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地方色彩”(方志出版社周均美终审意见)。  相似文献   

20.
名山研究是一个广阔的学术天地,可以采取多视角、多学科的研究方式.而泰山,作为一座驰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山,要探讨其名山特色,就不能忽视文化学研究.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群体(主要是民族)中反复出现,通过各种符号和形象所获得并予传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艾略特说过:“可以从某一方面把某种宗教看成是某一民族的整个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就是民族的文化.”(《基督教与文化》中译本第110页)泰山,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具有突出的宗教神学风貌.从这个意义上说,泰山传统文化主要就是宗教神学文化.但本文所着力论证的,不是泰山宗教的教义、教律和派别等,而是泰山宗教所体现的文化模式,是从文化学角度,“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马克思《论犹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