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艳梅 《福建史志》2012,(1):25-26,35
闽越王无诸,最早见载于《史记·东越列传》:“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上述文字显示,闽越王无诸是秦汉时期人。越王句践的后裔。  相似文献   

2.
《史记·东越传》记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又称东团王一笔者)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骏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问越王,王闽中故地。”可见早在秦统一中国前,无诸已经称王;至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又恢复  相似文献   

3.
《文史天地》2013,(10):93-93
提起“王陆医生”,世人皆认为是无能的庸医。其实并非如此。 据史载:“王、陆”者,乃是唐代名医孙思邈的高徒,一个姓王,一个姓陆,都是孙思邈的得意门生。有个很有趣味的传说故事:有一次,孙思邈八十高龄老母,病发高热,昏迷不醒。孙守在病榻边伺候,午夜时困倦睡熟了,讲梦话,其中有句话:“若为他人母,白虎汤主之。”  相似文献   

4.
闽越是秦汉时期活动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支重要少数民族。《史记·东越列传》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汉书·两粤传》的记载...  相似文献   

5.
《史记·东越列传》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汉书·两粤传》有关东越的内容都袭“东越列传”,唯称闽越都“冶”。《汉书·地理志》“会稽郡”下有“冶”县,《宋书·州郡志》载:“汉武帝世闽越反,灭之,徙其民江淮间,虚其地。后有遁逃山谷者颇出,立为冶县,属会稽。”汉晋史家对地偏东南一隅的闽越历史缺乏完全明确、可靠的记录,使得历代对闽越历史、地理的许多重要问题都难于有统一的认识,其中冶都、冶县县城…  相似文献   

6.
一、《朝野佥载》(中华书1979)1、成王千里使岭南,以缚口大蛇置门限下。州县参谒者,被蛇绕数匝。王良久解之,以为戏笑。又取龟鳖,令人脱衣,纵其啮人体。其人酸痛号叫,王与妾共看,以为玩乐,然后放人。人被试者皆失魂至死,不平复矣。(33页)按:“解之”、“放人”明  相似文献   

7.
理清王统,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运用这个手段来探讨并究明于阗王统,则是打开迄今尚不甚明晰的于阗国史大门的钥匙。因此,自本世纪初以来,在于阗王统这个总题目下,各种论著层出不穷。其中关于五代宋初时期的于阗王统,由于“五代乱世,中国多故,不能抚来四夷。其尝自通中国者仅以名见,其君世、终始,皆不可知”。高居诲使于阗,  相似文献   

8.
要论清初山水画坛,首先应从“四王”说起,所谓“四王”,乃清初的王时敏、王鉴、王石谷、王原祁的合称。一般而言,在清代,“四王”的山水画一直被奉为“正宗”、“正统”,以致朝野仿效,从者如云。直到清末,海派大家吴昌硕尤称:“我原学者宗四王,譬如饮者如同对醇酒”(《缶庐集》)。可见清初“四王”的影响力之大、之深远。虽仅四人,却代表着清朝的画坛主流。  相似文献   

9.
福州新店古城的两次考古发掘证实,该城始建于战国晚期,汉初进行了修补并扩建了外城①。《史记)、(汉书)明确记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可见,闽越王无诸在战国时期曾自封为王。福州新店古城就是闽越王无诸草创时期修筑的城。该城位于古城山峡口陆路进福州的必经之道,东西两侧有两条小溪自北向南流过。该城东西长310米、南北宽285米,呈北高南低的斜坡状。目前,在城内中区七个探方中发现的黑色夯土回廊长达34.3米(两端均未到头),回廊边为黄褐色夯土基址,基址…  相似文献   

10.
说文解字省声类字疑误析辨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慎于其所著《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将汉字中具有表音成份的字分为两类:其一,叫形声字。如:“江、汪、课、院、筠、鞘,阭、汶、俱”等,其声符“工、王、果、完、均、肖、允、文、具”,均为全形汉字。凡如此类者,许氏于《说文》中皆称之为形声字。此类字在汉字  相似文献   

11.
《逸周书·克殷解》篇中有描述武王克商后革殷建周的一段文字 :及期 ,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 ,叔振奏拜假 ,又陈常车。周公把大钺 ,召公把小钺 ,以夹王。泰颠、闳夭皆执轻吕 ,以奏王。王入 ,即位于社 ,太卒之左 ,(晋孔晁注曰 :“执王轻吕当门奏 ,太卒屯兵以卫也。”)群臣毕从。①其正文中“太卒之左”一句 ,清儒及近人的诠释考辨歧义甚多 ,令人莫衷一是。俞樾据孔晁旧注推测 :此句有古人因误读而移句之处 ,不是“太卒之左” ,而应是“社之左”。经文本作 :“泰颠、闳夭 ,皆执轻吕以奏王太卒。王入即位于社之左。”入即位于社之左 ,言王位在社…  相似文献   

12.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云“太原王济好谈,病老庄,尝云:‘见弼《易注》,所悟者多’”,《南齐书·陆澄传》载《与王俭书》则曰“王济云‘弼所悟者多’,何必能顿废前儒”,王应麟《郑氏易序》所引,“悟”则作“误”。对此,汤用彤先生《王弼大衍义略释》辨析说:“但玩陆、王二书语气,‘悟’必为‘误’之讹。”“悟”字实不讹。古代汉语语法中,“所-者”乃是名词性短语,《王弼传》“见弼《易注》”与“所悟者多”主语皆为王济,与上句“弼注《老子》”云云意思相承,正面评价王弼学术成就,“然弼为人”为转折句,与下文“初与王…  相似文献   

13.
Patrol途乐——“沙漠之王”继挑战沙漠越野极限后,以君临之势挑战长白山冰雪极寒,再次以顶级的越野性能实现全地形的强悍征服,彰显“天下路,皆通途”的越野王者气魄。  相似文献   

14.
王夸布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今泉币辞典》4425著录一枚罕见的三孔园足布,铭文或释“王夸”。原件藏北京市首都博物馆,曾于1990年亚运会艺术节期间公开展览。 地名“王夸”,典籍未见。但典籍“望诸”、“望都”似与“王夸”有关。 “王”、“望”古音均属阳部,音近可通。战国古玺“望”作“(臣王)”(《古玺文编》8.5),从“臣”从“王”,“王”为声符是其佳证。 “夸”、“诸”古音均属鱼部,音近可通。《战国策·西周策》“樗里疾”,《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索隐引《纪年》作“楮里疾”,一本“楮”作“褚”。《庄子·让王》“原宪华冠”,《韩诗外传》一“华”作“褚”。以上“夸”、“樗、“华”均从“亏”(于)声,此“亏”声系与“者”声系可以通假之确证。  相似文献   

15.
马红英 《沧桑》2009,(4):156-157
古往今来,性别歧视这一历史文化积淀的“人造顽石”在西方文明中俯拾皆是,且习焉不察。本文试图简略概述西方文明中的性别歧视话语,以及女性的“他者”处境。无论是在古希腊、基督教的文明里,还是在日耳曼的文明里,女性皆是被歧视的性别,是“第二性”;从柏拉图到圣·托马斯,从卢梭到黑格尔,从叔本华到尼采,皆认为女性是低于男性的劣等公民,是“他者”,被置于边缘。  相似文献   

16.
“禺邗王”铭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多年前、河南辉县附近曾出土春秋末叶的一对青铜圆壶,壶盖外缘四周有铭文19字:禺邗王于黄池,为赵孟(广介)(介),邗王之惕(锡)金,台(以)为祠器.近代金文诸家对此壶铭文中的一些字考(?)不一,特别是对“禺邗王”之“禺”字释读不一.主要有两种意见:一者认为“禺者吴也”(1).另者认为“禺当读为遇”.由于释读不同,故称此壶之名也不同.认为禺是吴的,  相似文献   

17.
武家璧 《文博》2009,(1):42-45
传世良渚文化王器上刻有鸟、山等图象,其鸟形与布谷乌非常相似,可称为“鸠山图”或者“鸠杖山图”。鸟立于木杖者,相当于“隼”字;无木杖者可释为“崔”字。这些图象可能与氏族社会的敬老习俗及“权杖”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德符之思     
李红霞 《收藏家》2006,(5):16-18
“古人辨玉,首德而次符。说文曰:玉,石之美,有五德……是玉与石所异惟德耳。管子云:玉有九德。聘义云:君子比德于玉。其说视汉儒尤详焉。若言符,则王逸王部论以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脂肪黑如纯漆为玉之符是已。于今思之,言德尚矣,言符末也。后世有膏(窃)玉之名而不知其非者,皆符为之也。故玉贵德不贵符,然此亦惟为知玉者言之,必执是以为衡。……名玉者愈多,则玉之真愈掩。”—《石雅》章鸿钊第一次接触到“首德次符”与“忽德重符”这两个词是在杨伯达先生的文章中,推崇前者、批评后者。笔者望文生义的将“德”与“符”的含义理解为玉文化的…  相似文献   

19.
“杂治”一词,屡见诸两汉史乘。它是一种典制用语,后代治史者对其已不甚瞭然。唐代颜师古注《汉书·杜延年传》时,也仅说“交杂共同治之”而已,对杂治的对象、事由等均无说明。南宋徐天麟编纂《西汉会要》《东汉会要》也未将有关杂治的史料钩稽为专条。 《中文大辞典》倒收有“杂治”辞目,其释文说: 诸事皆治也。《史记·准南衡山王赐传》:“与沛郡杂治王。”《汉书、楚元王传》:“杂  相似文献   

20.
有清一代,著力保护洛阳古迹者,当属雍正初河南知府张汉。清乾隆《洛阳县志》、《河南府志》、嘉庆《洛阳县志》,皆列张汉为“名宦”、“循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