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3件南北朝墓葬出土的青瓷莲花尊,其中两件分别出土于湖北武昌刘觊墓和河北景县封氏墓,另一件传为河南上蔡出土。通过与南北方青瓷窑址产品造型、胎釉特征和装饰技法的对比分析,可判断这3件青瓷莲花尊应均为湘阴窑产品,年代为南北朝中期至晚期,即5世纪中晚期到6世纪初中期。同时,根据近年来韩国新出资料推测,青瓷莲花尊除了作为达官显贵的随葬品外,还可能是佛前供奉之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武汉江夏龙泉发掘的三座南朝墓,皆为"凸"字形,是长江中游比较流行的南朝墓葬形制。出土了成组的青瓷日用器,其中青瓷蟾蜍供台是一件比较有特色的器物,为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3.
1978年,兰溪市永昌孔塘村发现一座东晋墓,出土青瓷器9件,陶器1件,均是婺州窑产品,这为研究东晋时期的墓葬制度和婺州窑瓷器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青瓷虎子是汉、六朝墓中常见的随葬品之一.关于它的用途,当今古陶瓷研究界尚有两说:一说是盛溺的亵器,俗称便壶;另一说为盛水器.新版《辞海》“虎子”条下,亦有类似的记载.但笔者根据历年来出土的青瓷虎子,并结合文献资料加以分析,认为它是溺器,而不是水器.一、赤乌十四年青瓷虎子铭文的启示.1955年江苏南京光华门外赵史岗第4号墓中出土的一件三国时代越窑青瓷虎子,器身右侧釉下刻划“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左侧横背近提梁下方还竖刻“矢乃宜”字样.  相似文献   

5.
1977年,兰溪市永昌镇朱村发现一座唐代纪年墓,清理出土了四系罐、青瓷碗、青瓷小碗、磨刀石、铁斗等12件文物。该墓的发现为研究兰溪唐代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6.
1959年1月10日在南京石門坎建筑工地发現花砖墓一个,南京博物院接到通知后,即派人前往调查。墓巳被破坏,形近条状竪井式,长約5米,寬1.2米,人骨架已乱。墓內尚有多件殘青瓷器  相似文献   

7.
杨莉娜  易承平 《南方文物》2010,(4):181-181,180,F0002
<正>2009年5月,九江市开发区十里河整治工程中,在整治工地上发现一座古墓,经九江市博物馆抢救性挖掘清理,发现此座古墓为单室劵顶砖石墓,经专家精心清理,墓中出土了铁剑、匕首、青瓷双系罐、青瓷双唇罐、青瓷钵、青瓷盂、"五铢铜钱"、银环和两面铭文神兽铜镜等器物。根据出土器  相似文献   

8.
马鞍山林里东晋纪年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里东晋纪年墓的发掘为马鞍山地区东晋墓的断代提供了一批标准器,对研究这一时期的墓葬形制、埋葬习俗和青瓷工艺的水平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朱然家族墓是马鞍山地区发现的又一座东吴时期重要墓葬,也是该地区迄今发现唯一一座封门墙内侧设置石门的墓葬。墓中出土一批珍贵的青瓷模型明器和实用器,特别是一件青瓷羊,造型优美,体态丰腴,工艺精湛,被著名陶瓷专家耿宝昌先生称为"羊王"。通过对马鞍山地区已经发掘的几座东吴时期大型墓葬的分析,并结合《三国志.吴书》等史料推断,此墓的墓主可能是朱然之子朱绩。它的发现和发掘,对研究朱然家世和该地区东吴时期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0.
从出土瓷器看北人南迁庐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吉安县南朝齐墓出土一件"茶托子". 此器黄白色胎,茶绿釉,开冰裂纹,器型为浅盏,中有圆圈,凸起约2厘米,盘心浮雕重叠莲瓣纹,托底为圆饼形实足.该墓有确切纪年,为南朝齐永明十一年(493).  相似文献   

11.
流芳唐墓位于武汉市江夏区流芳镇大邱村。为一“亚”字形墓,是南方地区比较流行的唐代墓葬。出土有盘口壶、碗、双唇罐等青瓷器和鐎斗、洗、盘、勺等青铜器。该墓的发掘为研究两湖地区唐墓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2.
刘航宇 《收藏家》2006,(11):23-28
去年,洛阳博物馆从洛阳市宜阳县征集了一批珍贵的北魏文物。共有118件,分别有杨机墓志、夫人梁氏墓志、石器3件、青瓷器11件,余下皆为陶器和彩绘陶俑。该墓出土的青瓷,代表了北方这一时期日用瓷的发展状况;出土石器是北朝墓葬中常见的丧葬用器;较有代表性的,是出土了一较完整组合的陶俑群。有马、驼、牛车、侍俑、女俑、镇墓俑、镇墓兽、步兵俑、甲骑具装俑、动物及生活用具等。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组乐舞俑,他们或奏乐、或舞蹈,真实再现了北魏时期的乐舞场景。现一一介绍以供大家同赏。杨机,字显略,祖籍秦州天水冀县人(今甘肃天水),正史有传…  相似文献   

13.
为制定临安水丘氏墓出土的三件唐代越窑青瓷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对其病害状态进行分类,结合对同期、同类青瓷标本进行微观形貌观察、瓷釉XRF分析、瓷器表面附着物的XRF及离子色谱分析等,以期对这三件越窑青瓷文物的病害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批出土越窑青瓷在烧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生烧的器物,其胎和釉比一般瓷器较为疏松,更易受考古出土环境中可溶盐的侵蚀.存在的裂隙甚至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加剧.在此基础上,定义并且绘制病害图例,对其病害类型进行区分,以利于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修复措施,使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更具科学性、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江苏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铜器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2年9月,丹徒县大港公社赵庄大队采石场工人在乔木山上的母子墩取土时发现一件青铜簋,随后送交镇江博物馆。博物馆当即派员会同丹徒县文管会,对母子墩作了发掘清理。经发掘证实是一座大型土墩墓,出土一批珍贵青铜器,另外还有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器。母子墩位于大港镇南乔木山的山脊上,东距1954年发现的烟墩山宜侯矢墓和1982  相似文献   

15.
临海市沿江镇麻车村发现一座古墓,出土文物十余件(套),种类包括瓷器、铜器及铁器等。通过对出土器物的考察,作者认为该墓年代为孙吴中晚期(238-280)。墓内所出青瓷器质量较高,属同时期青瓷制品中的精品。从地区瓷器生产情况及青瓷器特征两方面来看,这批青瓷应为本地溪口窑烧制。  相似文献   

16.
在不少有关早期青瓷的考古资料中,常见一种三足、或四足、六足不等)的盘形器,它们被称为盘、座或盂(有盖)。如: 1.1957年考古学报第4期罗宗真"江苏宜兴晋墓发掘报告"一文中关于墓中出土的青瓷器中说:"有盖盂一件。……盖上有网纹和弦纹,底有三只熊足,遍体施釉,釉色匀整光润,是这批青瓷器最好的一件。径11.8,高6.5厘米。" 2.1958年考古学报第1期浙江省文管会"黄岩秀岭水庫古墓发掘报告"中说晋墓中出土:"三足盘二件,出自墓10、22。外施淡青色釉,盘内无釉,露灰白色胎,高4.4,口径12.8,底径13.4厘米。"  相似文献   

17.
蒲江发现后蜀李才和北宋魏训买地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后蜀李才买地券,1977年9月於蒲江县东北乡干柏村9组一座砖室墓内出土。该墓为券拱单室,长2.5米,宽1米。砖全用黄泥粘接。墓内出土陶碗1件,白釉,饼足,底径6.2厘米,高5厘米,口径19厘米。陶碟1件,饼足,底径4厘米,高2.5厘米,口径11厘米。四系青瓷罐1件,通高29厘米,底径16.5厘米,口径12厘米。双耳青瓷罐1件,高10厘米,底径4厘米,口径5.5厘米。豆青瓷碗1件,饼足,底径7厘米,高8厘米,口径18.5厘米。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元月,三台县老马乡和里程乡的公安派出所向县文物管理所移交了一批1997年冬天出土的被盗文物,这些文物都出土于两乡的崖墓之中,其中有青釉瓷器40件,铜镜1件。青瓷中有虎子1件、盖罐1件、唾壶1件、盘口壶14件、碗和钵23件。现介绍比较完整和有特色的文物。一、青瓷1.虎子里程乡出士。圆口、平唇,圆筒形直颈上仰45度角,器身略呈蚕茧形,背有圆条提梁,尾上翘与提梁会二为一,有四兽足,前两足上蹲,后两足爪着地。颈上部堆贴二眉,二眼和一具,眼鼻随口上仰。整个器形呈卧虎状,胎色灰白。通过施釉,釉色黄里透绿,釉质润亮。高1…  相似文献   

19.
张建仕 《南方文物》2014,(4):215-216
<正>1978年樟树市临江中学教师黄德华捐赠了一批文物到博物馆,其中有三件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纪年墓中的珍品。1.南宋建窑兔毫盏。敞口,斜腹,假圈足,盏里表施黑釉,口沿器身再辅以酱褐釉加以修饰点缀,特别是酱褐色的兔毫纹是此器的一大特色。瓷质,黑釉,铁胎,釉不及底。轮制工艺。口径12.1厘米,足径4厘米,高6.7厘米,重281克。建窑在今福建省建阳县永吉镇。唐至五代烧青瓷,宋代以烧黑瓷为主,后来形成以建  相似文献   

20.
1973年4至5月,江宁县六郎、铜井公社出土一批文物,其中绝大多数是青瓷。六郎公社出土的有青瓷香薰、青瓷狮和青瓷镇墓兽等,及元康二年(292年)和九年(299年)的纪年墓砖(图一)。其中: 青瓷香薰一件。高15.5、径13厘米。球形香笼,钮饰飞鸟,腹镂孔,下有三熊足,遍体施青釉,釉色莹润(图二)。青瓷狮一件。长18、高12厘米。负"背筒",内注口,腹空。遍体施青釉,釉色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