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展览与空间密不可分,成功的展览应与其所在空间的特性协调统一。在名人祠堂古建中进行展览工作,即应考虑展览、祠堂、古建三者的融合。通过展览的方式,讲述祠堂所祀先贤的事迹,彰显其精神品质。考虑祠堂的基本功能,在展览中设置满足祭祀功能的陈设。注意展览逻辑与古建格局相适应,形式设计与古建风格相符合,保证展陈施工对古建本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卢虹 《文物天地》2023,(S1):103-112
本次“望江楼公园文物保护区展陈提升改造项目”实践,探析了如何利用展陈设计手段介入古建筑的保护与更新。通过剖析古建展陈疑难,策划重组展览内容,优化空间游览路线,合理利用古建空间布局,重塑展览定位及风格,创新展示陈列手段等措施,推动望江公园文物保护区由单一文保型古建筑群转向复合多职型展览馆群。由此得见,以博物馆的构建思维与展陈设计的角度介入,可助力实现保护与更新古建筑、弘扬地域性城市文化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刘泽群 《风景名胜》2021,(4):0208-0208
剖析刘氏祠堂建筑的空间特点,试图在现有遗迹中找寻空间特性,以此角度来诠释空间特征。将祠堂建筑空间与宗族权利、环境空间相联系,尝试从空间的角度对此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4.
祠堂曾经是佛山标志性的文化景观,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祠堂文化景观也发生了改变。在对佛山市区现存祠堂景观全面普查的基础上,选择位于城乡边缘带和城中村的典型社区进行深度访谈。研究表明,佛山传统祠堂文化景观在空间和功能上都发生明显变化。尽管其呈现出现代化、多元化的倾向,但通过集体记忆和怀旧空间的地方形塑,仍然强化了以祠堂为中心的地方认同感。而且,在快速城市化、全球化过程中,地方与认同的关系既受到外生文化渗透的影响,又有内生文化认同作用的增强。祠堂文化景观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地方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与之相应,地方认同也正在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5.
木结构古建筑展览需要考虑将自身作为展场和将自身作为展品两类情况。当其作为展场时,根据空间特性的不同,原状复原和空间改造这两类不同的展示形式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也将不同;当其作为展品时,现有的案例又呈现出让观众行走在建筑空间内和建筑空间外两类不同的展示实践。两种情况都需要处理展览内容、建筑空间原本的遗产价值以及现代展览需求这三方面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周连华 《民俗研究》2024,(2):30-39+157
祠堂是地方宗族社会当中历史文化与群体认同的核心公共空间,其被视为宗族的外在象征与情感纽带。近年来,居于鲁中淄博市淄川区大窎桥村的王氏宗族通过积极联合、协调村落多元力量,公私兼顾观念下复建起宗族祠堂,显现出北方村落多姓杂居的深层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7.
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栋梁·山西站——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展览”成功举办。文章分为五部分对该展览进行介绍:第一部分介绍展览的设计定位,阐释办展的初衷;第二部分讲述展陈纲要设计,阐述展览九个单元的设计思路与特色;第三部分讲述展览的创新——“出发吧,古建考察团”小程序的开发及“北京、太原、武汉”三地六专家的连线直播;第四部分讲述文创、研学对展览的助益;第五部分是对博物馆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赵祎君 《东南文化》2021,(4):151-157
受"叙事转向"思潮影响,展览叙事日渐成为博物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如何判定展览的叙事性"这一关键问题仍然有待厘清.这既需要避免"泛叙事观"对叙事概念的消解,又需要考虑展览传播特性对叙事表征的限定.由整合叙事学、广义叙述学、电影理论三者的观点可知,人物、事件、因果、冲突、价值五要素可在内容层面成为判定文本叙事性(属性与程度层面)的重要依据;而信息以实物和空间为媒介载体,以陈列语言为主要传播方式则应成为展览形式层面叙事性的判定标准.由此,可在学理上为澄清三组含混概念——叙事与非叙事、强叙事与弱叙事、整体叙事与局部叙事——提供一条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展览形式与观众认知是相互联动、互为因果的关系,观众需求是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民族博物馆因其自身的"民族性"特征,在展览形式与观众认知关系方面有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在形式设计方面应考虑观众的感觉与认知系统,观众的自然特征差异、参观心理与行为特征会影响展览形式与内容设计,观众构成、参观目的与时代变化也会促使展览形式产生新变。本文以裕固族博物馆的布展为例,就此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黄翀宇 《东南文化》2023,(1):157-163
“一米线”是博物馆运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现代工业设计产品。博物馆是否设置、如何设置“一米线”,既影响博物馆的展览效果和观众的观展体验,也涉及博物馆的观众需求、观众注意、观众态度、观众行为等一系列观众心理与行为的问题研究。“一米线”在博物馆的文物展示空间、互动教育空间、公共服务空间中,其功能与效果各有利弊。从人群行为控制理论观点出发,博物馆应兼顾展览效果与观众感受,利用视觉设计解决观众视觉引导的问题,在展示空间中利用群体结构控制,合理设计“一米线”及其使用形式,从而实现观众群体需求和使用感受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具体介绍了聚沙塔维修设计的种种思路以及实际应用结果,并就古建维修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讨论,指出古建维修设计应尽量采用直接依据,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古建维修后的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以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提升展览的传播效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其他媒体相比,博物馆学习是观众在特定空间行走、站立过程中,通过对展物的观察、体验和参与而学习,因此以观众学习的认知特征为前提制定的传播策略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博物馆展览策展人与设计者应该着重考虑加强对展品实物的阐释,增强展览的叙事能力,帮助观众适应以实物为介质的学习;采用相应的技术增强故事线的逻辑性,更好地营造信息空间,帮助观众在特定空间的站立与行走中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引入多种媒体,充分作用于多种感官,以提升观众的学习效益。  相似文献   

13.
维修设计:不改变原状,各有侧重,先救命,后治病 设计关乎古建维修工程的全局。考虑西藏古建维修力量不足的情况,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内技术力量最强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河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等分别承担三处古建筑的维修设计。  相似文献   

14.
姚远 《文物世界》2014,(4):47-49
<正>晋祠是一个集佛教、道教、儒家多种文化影响的综合性祠堂,它汲取中国古建的精粹、融合多种文化,建筑格局随地形的多变而因势利导,形成了错落有致、独具特色的多元建筑文化格局。位于晋祠南部的十方奉圣禅寺和相连的浮图院是佛教文化的典型例证。本文拟从浮图的起源和演变、舍利生生塔的建筑构造等两方面谈谈对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故宫博物院院刊》复刊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出版《院刊》,院内同志们欢迎,文物、博物馆、历史和考古界等方面的同志们支持,也是许多国外朋友一直盼望的。建国以来,故宫博物院做了不少工作,在接待观众、维修古建、举办陈列展览、整理过去  相似文献   

16.
梅庵是肇庆市的宝贵文物资源,具有多重价值。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文物古建保护工作也越来越被重视,梅庵古建的保护和利用也已经成为肇庆人的共识。基于此,文章在对古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肇庆梅庵古建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肇庆梅庵古建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作者希望对肇庆梅庵古建进行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使肇庆的人文历史被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肇庆以及梅庵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王焕然 《文物天地》2023,(S2):35-39
展览的观看就是一种现场性的阅读。展览中的阅读内容在空间中有效的传达与呈现,要依靠展品展示节奏、信息图文结构、展览情境语言等的视觉规划与整体设计。本文旨在探讨“展览阅读”这一理念为展览整体设计所提供的新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发展考古学的语境化阐释,考古主题展览的策划不断创新,“空间”概念或为此提供多元路径。以复旦大学博物馆“御街行——考古发现中的南宋临安”展览为例,该展览作为高校博物馆的“教学型”策展成果,在策展过程中对考古主题展览的空间构建问题进行实验探索。通过物的空间叙事、地的空间再现以及人的空间体验,策展团队从内容策划、展示设计和阐释规划等方面切入对空间的构建考量。将空间的概念思路融入考古主题展览策划,或可完善人、地、物关系在展览中的传播,以兼具专业水准和公众响应为目标,优化拓展考古学视野下的展览语境化阐释。  相似文献   

19.
尹菱  魏一凡 《文物天地》2023,(S1):79-84
在博物馆历史文物的展览中嵌入当代艺术品并不鲜见,但是成功案例不多。2022年开幕的“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在此做了非常有价值的尝试。该展览走出线性时间叙述的窠臼,以一种空间铺陈的叙述手法深入挖掘中国古今文人的内在气质,并将考古的学术精神应用在展览中,剥丝抽茧,逐渐显露出展览的“魂”。以该展览为例,借鉴美术史学家巫鸿关于“总体空间”的基本思想,阐述空间叙述在古今融汇的展览中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室即墓室     
《文物》1996年第7期刊载的周保平《徐州的几座再葬汉画像石墓研究——兼谈汉画像石墓中的再葬现象》一文,将徐州发现的东汉元和三年画像石题记中的“石室”和另一块画像石题记中的“室”解释为“‘室’与‘石室’都是指墓葬的附属建筑,非指地下的墓室,汉代的墓室一般称为冢”。“这两方带有铭文的汉画像石非但不是出自同一个墓室,很可能来自不同的石室祠堂或墓前石龛”。我们认为此解与史实不合。周文引《汉书·张禹传》:“年老,自治冢茔,起祠堂。”两汉文献中提到“祠堂”之处甚多,无需枚举。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出,汉人对祠堂一般直称“祠堂”。祠堂画像石题记中对其称呼有;“祠堂”、“庙祠”、“食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