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对博物馆文物保护理念的深入理解,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规划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文物保护科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点领域。本文结合成都博物馆建设初期开展的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规划研究和实践工作,在博物馆微环境监测调控、文物防震方面针对具体文物做了大量的分析设计:文物保护应注重预防性保护手段的改进与优化,特别在地震多发区应建立文物防震应急管理机制和配套措施,重视环境监测、博物馆馆舍动力检测等数据的积累,提出了基于文物安全的立体式、全系统防震安全理念框架,以动力检测数据为依据针对展陈和每件珍贵文物开展防震设计,并采取适宜成都博物馆的防震措施和装备。  相似文献   

2.
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已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就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而言,对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提升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的风险预控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缓环境因素对文物材料的破坏作用,是预防性保护珍贵文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是我国主要文物收集单位,肩负着珍贵文物保护、修复的责任与义务,博物馆做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意义重大。但是近年来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工作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都是现阶段博物馆继续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试阐述博物馆文化保护工作的意义,分析目前博物馆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建议,旨在通过采取有效的文物保护措施,让我国珍贵文物得以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4.
随着文化大繁荣和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展际交流渐成博物馆展览工作的常态。文物的利用率和流动性大大增强,文物安全开始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理念出发,主张从加强环境、人为、自然灾害三方面控制因素入手,通过结合博物馆工作实际,建立展际交流工作的文物预防性保护体系,从而消除影响文物安全的各种隐患,使文物保护成果真正长久地为人类所共享。  相似文献   

5.
周杰 《文物天地》2023,(S2):22-26
博物馆临时展览需要践行做好上展品的风险管理。在临时展览文物保护中践行“稳定”理论,从深入了解临时展览文物所处大小环境出发,为上展品“量身定制”临时展览文物所处微环境,将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贯穿于整个展览始末,提出临时展览文物保护工作技术路线,是成都博物馆现阶段临时展览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科技的发展促成许多新兴技术手段诞生,预防性建设作为其中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博物馆文物中。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是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展示、服务工作的必由之路,它既带来了一系列优势,同时也产生了些许问题。文章从预防性建设对博物馆文物的保护与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浅析,对当下预防性建设中所带来的优势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前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保护文化遗产已成为国际大趋势,现代科学仪器技术对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支撑作用日益凸现。甘肃省博物馆有着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藏品,由于腐蚀病害在各类文物中普遍存在,其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研究基础亟待改善和强化。利用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改造扩建的发展时机,以"适应需求、满足功能、体现特性、技术先进、标准适中、总量控制"为原则,通过提升甘肃全省馆藏文物保护科技研究基础,来提高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和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是展示社会历史文明的窗口。将大量可移动文物集中到博物馆中保存,有利于文物保护修复和日常防护管理,但同时也增加了在突发灾害下文物大规模损毁的风险。通过对中国一、二级博物馆分布情况与中国地震裂度区划进行对比分析,我们会发现中国大部分博物馆都位于地震带上,有不少博物馆甚至位于7度以上高烈度的地震区。我们国家并没有针对文物的防震制定一个规范体系。实际上,现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博物馆想做防震,但因为没有规范体系作为依据,也就得不到资金支持,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文物防震保护目前是处于一个空白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护唐山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在文物管理中引入数字化技术。文章就唐山博物馆的文物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揭示了数字化保护对于唐山博物馆文物保护、展示和宣传的重要性。通过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具体问题的对策,重点突出了数字化展示、文物数字化保护和公众参与三个方面,并对唐山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主体角色重塑、推动因素和未来展望进行了讨论,让读者对当前文物数字化保护有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馆藏文物防震规范》WW/T 0069-2015,基于馆藏文物防震安全提出馆舍、展陈和文物全系统防震安全理念、设计方法和具体措施。本研究针对馆藏文物防震设计方法、适用范围、展柜及文物安全性判别等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了"地震波+馆舍+展柜+文物"的全过程全系统防震设计理念;其次,针对浮放展柜及文物,进行地震作用下安全性分析研究;第三,与Getty博物馆研究成果对比,验证本研究理论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分析得出:文物防震安全与文物高宽比、支撑接触面摩擦系数、安放处加速度峰值等因素有关;引入了抗滑动安全系数和抗倾覆安全系数进行设计,可充分保证文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对文物的保护研究是文化传承与相关领域研究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并且对于各项研究工作的开展有着较大的价值。博物馆肩负文物征集、陈列以及保护的职责,既能够向大众提供展示、交流及研究等服务,也能够保障各项文物在不同领域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发展大国,并且所拥有的文物保存量也是世界第一,应进一步继承并弘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民族的振兴发展,提升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意义。文章主要根据我国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不足展开分析,探究相关的文物陈列与保管设施手段,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性,并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避免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出现遗失、人为或环境因素导致文物损坏,使文物能够得到及时的保护与修复,保障文物自身所具有的价值能够不断实现。  相似文献   

12.
对博物馆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控,是预防性保护珍贵文物的有效途径。为广泛发挥物联网在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监控方面的作用,阐述了基于"洁净"概念的博物馆环境及其预防性保护内涵,分析了博物馆环境温湿度、污染气体、光辐射、有害生物四方面监控的特点与需求,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几项重大文物展览活动中的有效应用情况,指出大力加强博物馆环境适宜的监测技术研发,是实现博物馆环境风险预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文物安全隐患与文物数量是成正比的,尤其是近些年来,盗掘、倒卖、走私、破坏文物的消息层出不穷,博物馆文物安全防卫工作受到了各方面的挑战。本文从对文物保护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文物保护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博物馆免费开放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博物馆文物保护经费严重不足四个方面剖析了博物馆文物安全防卫工作中的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于飞 《沧桑》2010,(1):150-151
文物安全隐患与文物数量是成正比的,尤其是近些年来,盗掘、倒卖、走私、破坏文物的消息层出不穷,博物馆文物安全防卫工作受到了各方面的挑战。本文从对文物保护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文物保护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博物馆免费开放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博物馆文物保护经费严重不足四个方面剖析了博物馆文物安全防卫工作中的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中国博物馆事业将面临更多、更新的挑战。博物馆要做到与时俱进,首先要做的就是开拓思路,从理念上谋求创新。在策展理念上,深层次提升区域间博物馆合作办展水平,加强博物馆策划主题性原创展览的能力,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策展理念的拓展和更新;在社教理念上,采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丰富服务方式,并且要运用新媒体等手段宣传和讲解;在文物保护理念上,应更多地运用预防性保护系统提供的数据信息,适当采用数字化手段,但应警惕"饥饿营销"式的文物展出;在藏品征集上,博物馆应更加重视征集对博物馆未来展示和传播具有重要价值的当今时代的纪念物。  相似文献   

16.
前言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也称为博物馆环境、文物保存微环境,主要是指与博物馆、纪念馆及其他文物收藏单位的库房、陈列室、储藏柜、展柜等室内环境中可移动文物本身具有直接而密切关系的温湿度、污染气体、光辐射、虫害和霉菌等外在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对文物长久保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开展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科技研究,对博物馆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调控、评价和整治,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作用,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的安全生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乃至最终劣化,预防性地从源头上保护珍贵文物,促进中华文明传播,是我国馆藏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领域十分迫切、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威 《东方收藏》2020,(3):106-107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多种文化,还产生了多种器物,如今这些已成为我们研究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物。博物馆则是保存这些历史文物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数量在逐年增加,如何有效保护这些文物、充分发挥其价值就是博物馆应深入探析的问题。本文探析了博物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及博物馆文物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8.
对漆木竹器的霉害问题,应从预防性保护理念出发.坚持文物保护的最小干预和安全性、科学性等原则,从环境、微生物两方面着手,开展防霉材料和环境的研究,尽快摸索出适合馆藏漆木竹器防霉治霉的针对性强、效率高的新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护珍贵文物的价值,延长文物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文物是表现文化、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所具有的不仅是经济价值,更多的是历史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科学价值。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自然与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保护文物是其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其他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在有效保护文物不受损失、损害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探讨与实践如何不断提升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分析了当前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现状,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提升博物馆文物保护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对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是收集、珍藏、陈列遗迹探究文物价值的关键所在,在文物的保护、传承、研究各环节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如何实施好文物保护措施,已变成文博行业高度重视的内容。本文就以信息环境下博物馆的文物特点入手,从多种角度对信息时代环境下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必要措施进行分析,希望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