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六十年感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光 《百年潮》2009,(10):4-7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包括前30年和后30年,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后30年是在前30年的基础上进行的,取得的成就更大一些,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前30年和后30年也都有各自的失误。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总结,作为今后继续前进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
3.
新中国60年的创新历程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的创新历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并在科技方面展开创新探索;第二阶段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丰富创新成果。新中国60年的创新经验是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共产党领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时俱进,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追求理性,克服盲目冒进。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驻足回望,凝眸历史,伴随着伟大祖国的不平凡历程,华侨华人研究也走过了六十年峥嵘岁月。六十年来,一代代学人筚路蓝缕,潜心向学,薪火相传;六十年来,华侨华人研究不断发展繁荣,成就显著。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本刊特别组织了“建国六十年来的华侨华人研究”主题笔会,邀请国内华侨华人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老中青专家学者和侨务工作者畅谈感言体会,得到了大家的热情响应和积极支持。本专题收录了十九位专家学者的文章,他们有的从宏观角度进行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现代工业不发达,手工业在中国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就当时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它具有生产分散、资金短绌、生产经营的季节性明显、依附性强等特点。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一部分手工行业趋于发展,一部分手工行业趋于衰落。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70年,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发展和不断完善的70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发展和不断完善,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完善和发展,为新中国70年的历史性发展、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刘丽艳 《旅游纵览》2022,(24):73-75
本文在生态旅游发展背景和生态旅游模式的基础上,就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路径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对生态旅游的未来充满希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取决于当地环境、自然资源和其他自然因素,以及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动。只要具备适当的时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长远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种子事业经历了从群众化选育推广到专业化改良普及再到产业化发展转型及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种业发展之路,经历了"户户留种""四自一辅""四化一供"、种业产业化发展及种业现代化发展五个阶段.70多年来,我国种子事业发展之路积累了丰富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科技创新,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完善法律法规,提供种业发展制度保障;坚持多元主体,实现多种途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这样一个落后农业大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奇迹,极大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形成了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正确对待资本等社会主义发展经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最光彩夺目的篇章,系统总结其成就和经验,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前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执政的65年里,尽管存在一些失误和曲折,但总体上抓住和利用了历史机遇,一直在引领中国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抓住苏联答应全面援助中国以重工业为重点的"一五"计划建设的历史机遇,改变了原先重点发展农业、轻工业,相应实行较长时间新民主主义的设想,决定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并提出以"一化三改"为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此后经过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中国用不到30年时间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又抓住美国为集中力量与苏联争霸而对我示好的历史机遇,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为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铺平了道路。70年代后期,国内外形势发生进一步变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开辟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30多年时间使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排序中由第十位上升到第二位,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使中华民族以更大的步伐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潮流。中共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对中国面临的历史机遇进行了新的分析和判断,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全力维护和延长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期,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等教育变革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在《共同纲领》的起草、修改中,强调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先后衔接,共同为提高人民大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服务,从而明确了高等教育在新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发展定位;二是在平、津等大城市解放后,制定实施了稳步改造旧有高等学校的方针政策,并抓住有利时机,彻底将外国势力从新中国的高等学校中清除出去,维护了中国教育的主权;三是在第一届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前后,对建立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做出了重要指示,并领导政务院颁布了相应的法令法规,从制度上保障和巩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变革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百年潮》2009,(8)
2009年6月21日至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研讨会在贵州财经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敦煌契约文书,是卷帙浩博的敦煌遗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借贷、买卖、雇佣、租佃、分书、放书、遗书等类别,总数约300件左右。这批文书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契约制度以及由此所反映出的社会经济活动、法律生活等方面,具有弥足珍贵的重要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外学术界在敦煌契约文书的刊布与研究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笔者整理了1949年以来的中外学者此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作一综合性的评述,以就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14.
认真辨析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史学成就,不仅关系到正确认识中国现代史学发展的道路,澄清人们存在的严重误解,而且关系到认清当前史学发展的方向。"十七年史学"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史学界普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了实事求是、健康向上的学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1957年以后因出现"左"的干扰而产生了教条主义错误,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中国史  相似文献   

15.
祁彤彤 《福建史志》2022,(4):16-23+71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政权建设不健全、党员干部队伍有限的短期困境,福建省积极开展政权接管与建设,通过赋予农民协会部分政治性权力以执行过渡时期“准基层政权”职能的战略设计,普遍废除了旧保甲制度,助力乡村政治秩序、社会权力结构重建,乡村政权建设工作顺利完成过渡。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通过建交谈判、参加日内瓦会议、与印度和缅甸共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亚非会议、参与维护世界和平等活动,以及邀请外国政要、民间团体、新闻工作者来华访问参观等官方和民间外交活动,将和平共处外交政策付诸实践,成功地"自塑"了新中国与各国和平共处的国家形象.同时,中国的和平共处外交政策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政要交往、国际新闻及个人叙述中"他塑"了"中国是真心诚意希望和平共处的""中国最大的愿望就是求得和平""中国已被普遍承认是一支国际力量"及"从长远来看,世界和平的关键很可能在中国"等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和中国史学会于8月27~28日在当代中国研究所联合主办新中国60年历史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朱佳木主持开幕式并作大会发言。大会发言的还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国史学会和中国史  相似文献   

18.
万京华 《百年潮》2013,(9):63-68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迅速从战争年代的党中央通讯社转变成为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与此同时,随着新中国外交工作开展,中国的国际威望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建国60年来党内民主发展的历程、经验及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喜 《攀登》2009,28(4):11-15
发展党内民主不仅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本文以党章的修改为历史视角,研究从其中折射出的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党内民主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而总结了党内民主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经验,并以此历史经验为理论依据,试对党内民主的未来发展走向做出学理性的前瞻。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集群与推进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中小企业集群与小城镇发展的关系入手,以我国已经形成中小企业集群的小城镇为例,分析得出中小企业集群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的结论;另外,分析了小城镇形成中小企业群的区位条件,认为特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起一定的影响作用,并针对目前小城镇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