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法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这个学派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强调功利与实用,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崇尚实力,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贵族阶层,驱民以农战,以强有力的国家干预来实现富国强兵。法家在中国历史上既有好名声,也有坏名声,且坏名声远远多于好名声。法家人物残忍与刻薄之性格,形成了残忍与刻薄之思想,此种思想之实践导致了秦朝二世而亡。纵观帝制中国两千余年的历史,明确赞赏法家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始终存在。法家人物公正诚信的法治精神、法家学说的务实品格以及法家学派的历史功绩,成为后世法家历史好名声的主要内容。法家以君权或国家权力为核心、以稳定的社会秩序为前提来谋划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成功塑造了一个“强国家”传统。法家有关人类政治的深刻思考,使得帝制中国每一时代的统治者都不得不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2.
耿雪 《神州》2011,(7):3-4
儒家经典《论语》中集中阐释的"仁"的概念和基督教《圣经》中"爱"的思想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者既有共通之处,又有相异之点。研究二者异同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融、加速全球化进程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宋以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进入了它的转型期.这一时期里,一方面,代表中国封建中世纪后期正统思想的朱熹理学出现并逐渐确立了它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两股大的具鲜明的反经学和理学倾向的革新思潮,这便是事功学与心学.事功学与心学均以浙江为主要发祥地,并一开始便在浙江形成深厚的思想与学术基础,构成南宋以后浙东学术的主流.而宋明浙东思想与学术主流的流变过程,其实也就是事功学与心学各自发展与相互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耿雪 《神州》2011,(14):3-4
儒家经典《论语》中集中阐释的"仁"的概念和基督教《圣经》中"爱"的思想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者既有共通之处,又有相异之点。研究二者异同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融、加速全球化进程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思想史》这两本文化经典书籍的目录中可以看出对于中国古代一大思想学派的法家,两本书都不约而同地对其进行了简化式的阐述,本文从法家的历史地位和后世影响来为法家思想正名,并试图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法家思想被一些学者或书籍简化性叙述的原因。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老先生对于儒家及道家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详细阐述,或者说这也与两者在中国哲学历史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管子·禁藏》篇错简复原作了三点补充论述。并认为全篇有一个主题思想,即提倡君主心中保持自我克制的思想;表现在治国理念上,又有三条思想线索,即以法治国、以时施政、以利劝民。最后指出《侈靡》篇与本篇思想上的联系最为密切,既有很大差别,又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法家思想的基本概况,着重讨论了其中的法、术、势学说,以此为切入点,联系了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法家思想与企业管理的相通之处并探讨了其对企业管理的借鉴之处。以期能从传统文化中找到一条适合我国本土企业的管理理念,使传统文化能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唐浩明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信息的曾国藩家书详加评点,认为曾国藩是传统中国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者,曾氏将传统文化全方位地运用到居官为政、统驭军队、教育子弟等各方面,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贡献。评点曾氏家书的目的是揭示其给后人的“启迪性和昭示性”,并进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唐浩明对曾氏家书既有肯定赞扬,又有批判、否定。  相似文献   

9.
《商君书》是商鞅及商鞅学派法学论著的一部总集,成书于商鞅变法至秦统一六国期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商君书》中的一些主要理论,如变法思想与立法原则、以法治国与农战学说、赏刑法约与德生于刑、整饬吏治与以法为教等等,均被秦国的统治阶级奉为变法革新与立法建制的指导思想。作为先秦法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商鞅及商鞅学派的法治理论,又是先秦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法治学说的主要思想渊源之一,值得一论。  相似文献   

10.
王月 《文史月刊》2007,(8):54-56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是体现法家思想成就的最高形式,也是法家学派被称为"显学"的突出标志,即使秦王以后儒家学派占据了统治地位,法家所奉行的法治精神,也依旧长远地影响着后世。先  相似文献   

11.
战国初期墨学兴起于宋、鲁地区 ,以墨子本人及其弟子的活动为中心 ,墨家提倡“兼爱”、“非攻”,并以身践行。随着墨子及其门人弟子游学活动范围的扩大 ,墨学得以传到周边国家和相对边远的地区。活动于各地的墨家后学 ,由于受到当地社会风俗、文化背景、政治环境的影响 ,对墨子的思想均有不同程度的变革 ,从而使得墨学的区域性特点更趋鲜明 :楚墨行事“任侠”,秦墨“重法”,齐墨“好辩”。  相似文献   

12.
胡安国是两宋之际名的经学家、理学家,其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他一生不畏权贵.个性鲜明。其政治思想多秉承春秋大义,主张尊王攘夷、尊君抑臣;反对对金和议,关心国家命运;反对朋党,主张树立正常的用人风气;与秦桧一度关系密切,但贤奸迥异,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律文献中六处简文提出不同于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注译的解读意见,重新探讨秦人的立法意图,寻求揭示秦法制相关内容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学术界所指的战国秦昭王长城,其实是战国秦、统一秦和西汉前期等三个时代前后相继,经过沿用、修缮、新建等各种形式建造后所存留下的长城;文献中屡见的汉"故塞"长城是西汉在战国秦长城的基础上加以利用新建而成的;战国秦长城的结构和体系不是我们习见的明长城模式,呈现出早期长城体系不完备的共同特征。究明布纹筒瓦的渊源及在秦地的传播过程,是判断长城时代属性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In the famous chapters on the flaws of the Qin (221–207 BCE) dynasty, Jia Yi (200–168 BCE) deals with the reasons for the Qin’s defeat. This article, grounded in previous scholarship, will analyze Jia Yi’s discussion of the fall of the Qin and will show that the negative depiction of Qin policies was part of Jia Yi’s strategy for implementing the political agenda of the Han. Moreover I argue that the Guo Qin lun, or “To Surpass the Qin,” is not simply a historical analysis, but a political treatise that also deals with: (1) heeding the advice of meritorious ministers; (2) persuading the emperor to apply policies to bring tranquility to the people.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记载、考古发掘资料和实地考察对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大夏国都统万城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认为统万城是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来的 ,今统万城东城遗址即当时的外郭城 ,西城即内城 ,而内城之西南部别有一个宫城 ,从而形成三重城垣的城市形态。关于统万城东城与西城的城垣、马面和城门问题 ,目前所见的有关调查报告记载的数据颇多分歧 ,除了毁圮和风沙掩盖等多种因素外 ,也与考察者方位判断的差异有关。统万城的主要宫殿西宫位于内城西南部 ,今统万城西城南部中央有高大的台基遗址 ,为城内最高之建筑遗址 ,应当就是当时西宫正殿即路寝 (永安殿、永安台 )所在。统万城内城 (西城 )的东南部另有一个东宫 ,西宫之北有别殿 ,离宫在城南 ,西宫之中还有温宫、凉殿 ,社、稷在内城 (西城 )之南部 ,内城北部为苑囿区。至于外郭城 (东城 ) ,目前仅可推测其东部偏北处有一官署区存在 ,居民区估计主要是在该城的西部及南部。统万城的城市形态与内部布局 ,很明显是受到了汉长安城即后秦长安城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谁是鲁国的始封之君 ,周公旦抑或其子伯禽 ?自古至今聚讼未决。今天的学者多主“伯禽封鲁”说 ,其主要依据为《鲁颂·宫》与《左传》定公四年所载的两条材料 ,但这两条材料明显有可疑之处。“伯禽封鲁”说之所以影响大 ,盖由崔述的鼓荡所致 ,然而崔氏的考证远非一贯正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鲁”是“文之昭”,这是一条铁证 ,证明了周公旦是鲁国的始封之君。历史上 ,周公旦曾两次封于鲁。但由于他是武王、成王两代人的助手 ,所以两次受封均不曾就国 ,而是由其长子伯禽代就封 ,故有“伯禽封鲁”说  相似文献   

18.
秦襄公东进关中,在秦早期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但就其东拓之路线,史书没有明确记载。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表明,秦襄公东进关中所走的路线是由甘肃张川县的秦邑,经秦家塬至陕西陇县汧邑的“秦汧道”。从秦邑到汧邑全程约113公里,其中甘肃境内约50公里,陕西境内约63公里,陇山山区约70余公里。  相似文献   

19.
刘超 《安徽史学》2015,(2):72-78
1935年,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以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丑诋岳飞,推崇秦桧"为由而责令修改;有人以此控告商务印书馆与吕思勉,法院决定不起诉。《白话本国史》中的岳飞叙述,不利于在民族危机中激发民族意识来抵抗日本侵略;但其中反军阀思想,有利于国民党加强中央权力,又为南京政府所需要。该案的处理方式反映了国民党政府对民族英雄叙述的尺度:尊崇岳飞为民族英雄,突出其反抗外族侵略的一面,希望借助其抗金形象来振发国民志气;同时把岳飞叙述限制于抗金事迹中,弱化其武将身份,警惕其对军阀政治的影响,以加强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20.
秦内史置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秦县的研究,恩师史念海曾在上世纪30年代写过一篇《秦县考》。从此后很少有人问津,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史料缺乏,随着近些年关于秦县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才使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成为可能。本文仅就秦在内史地区的置县加以研究,作为对先生文章的补充。并以此文作为对先生辞世三周年的沉痛悼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