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古代历史上,海洋贸易曾出现过市舶贸易、朝贡贸易、商舶贸易等多种形式。研究中国古代海洋贸易史,对于考察古代中国以海洋为媒介的对外关系发展进程、沿海区域经济联系及与周边沿海国家或地区贸易一体化过程中形成的大海洋贸易圈的发展与演进趋势等,  相似文献   

2.
以1998-2011年中俄两国旅游与贸易数据为基础,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俄国出境旅游是进出口贸易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中国进出口贸易是出境旅游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旅游与贸易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俄国出境旅游对进出口中国贸易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并对进口贸易的推动作用要明显强一些;中国进出口贸易对出境俄旅游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要略强一点。俄罗斯断面看,占中国入境旅游比对对华贸易依存度有一定影响;中国断面看,中国对俄贸易依存度对出境俄旅游偏好和占俄入境旅游比影响均较大。两国旅游与贸易的互动性差异特征分析能为两国双边旅游与贸易良性互动发展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李金明、廖大珂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中国的海外贸易,历史悠久,是古代中外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一书,对海外贸易的发生、发展、变化,海外贸...  相似文献   

4.
李博英  尹海涛 《人文地理》2022,37(2):167-172
克罗地亚是马可·波罗的故乡,作为中东欧地区的重要国家、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对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与克罗地亚贸易投资合作数据,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两国的贸易投资合作进展及其贸易投资中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分析。结论发现:中国在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中处于相对核心位置;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更具互补性,竞争性较弱,存在较大合作潜力。目前,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稳步发展,今后可进一步扩大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领域和范围,加强两国在优势产业、基础设施、旅游和服务外包项目等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的前身是中国民族贸易经济研究会,2005年12月,经国务院国资委、商务部、民政部审核同意后,更名为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业务上接受国务院国资委、商务部和国:家民委的指导,为国家一级协会。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前近代社会中外贸易的大宗商品,是中国主动与世界联系的纽带之一。美国建国后开始与中国直接进行茶叶贸易,并很快成为华茶贸易的第二大国,茶叶贸易对美国建国早期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早期中美茶叶贸易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还原近代中美茶叶贸易的兴起与美国茶叶消费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蔡成喜 《百年潮》2001,(11):26-33
日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贸易开始于1950年. 1949年底,日本中日贸易促进会给新中国的贸易部长发出信件,要求与新中国合作,发展中日贸易.1950年2月,中国贸易部副部长沙千里复电表示,欢迎中日贸易促进会来中国洽谈贸易.3月15日,盟军总司令部决定准许日本同中国进行贸易.这样,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暂时中断的中日贸易又逐步恢复起来,到1950年底,中日双边贸易额达470万美元.然而,就在中日贸易刚刚起步之时,朝鲜战争爆发了.10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2月6日,盟军总司令部决定中止中日贸易,并对新中国实行全面的"封锁禁运",刚刚起步的中日贸易又告中断.  相似文献   

8.
《湖南文史》2009,(4):F0002-F0002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的前身是中国民族贸易经济研究会,2005年12月,经国务院国资委、商务部、民政部审核同意后,更名为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业务上接受国务院国资委、商务部和国:家民委的指导,为国家一级协会。  相似文献   

9.
1250年至1350年的100年是中国的宋末元初时代,也是东亚贸易的第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东亚以中国、日本、朝鲜三国之间的贸易体系建立为其特点。此前,东亚贸易主要是中国与高丽之间的贸易,日本并未深入这一体系。但在宋末元初.日本船只访问中国的次数大大增加,以黄金采购中国的丝绸、瓷器、铜钱。其时,日本正进入商品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0.
《南方人物周刊》2012,(8):15-15
汇丰近日公布的一份贸易展望报告显示,中国的贸易将于2014年开始加速,超越美国的增长步伐,并住2016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汇丰环球联系贸易展望》预计,在未来5年中,中国贸易按年增速将达到6.61%,远超3.78%的全球平均水平;美国与日本仍将保持作为中国主要出口目的地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1.
李节传 《世界历史》2004,(1):101-110
开始于 1 96 0年的中加小麦贸易起因于三年困难时期 ,最初并未做长期打算 ,仅为能度过饥荒 ,但不久却变为长期贸易。这是周恩来提出的“以贸易为触角 ,先开展贸易关系 ,进一步发展外交关系”的思想的运用。以小麦贸易促进两国恢复正常贸易 ,并进而促进了政治关系的缓和 ,最终实现建交。在中加小麦贸易的过程中 ,周恩来还利用小麦贸易以及中加关系的改善来促进缓和中美关系 ,特别是利用小麦贸易中与加拿大前农业部长阿尔文·汉密尔顿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 ,请他来调解中美关系 ,不仅促进了中美贸易的恢复 ,也促使中国重返西方贸易市场。因此 ,中加粮食贸易对中国无论是政治或经济意义都很重大。  相似文献   

12.
作为"缓和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尼克松政府对东西方贸易政策做出了战略调整。在"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指导下,尼克松政府不仅全面推进和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以及同中国的贸易,而且从一般商品物资的"自由化"进一步扩展到战略性的技术贸易领域,放宽和取消了对巴统战略性敏感技术所实施的严格出口管制的政策。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自由化"政策是尼克松时期美中和解的具体表现。在美国取消对中国贸易管制、取消巴统对中国的战略禁运以及取消"中国差别"的背景下,中国开始从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大量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这些先进设备的引进、建设和投产所产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政策、技术和物资的基础,打开了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的大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贸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日本曾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日贸易额在2006年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在对华直接投资中,日本仅次于港澳台地区。但中日贸易结构仍较落后。日本的对华直接投资能否有助于中日贸易结构的改善和中日贸易增长方式的改变,促进中日贸易更好地发展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对中国实行全面贸易禁运,企图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但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判断美国贸易禁运是否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减弱了参加朝鲜战争的能力可以考察中国1950~1959年的GNP或GDP。把1959年作为考察截止日期是因为那一年西欧和日本实质上已放弃了贸易禁运而急切地恢复了对华贸易。1950~1952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没有受到贸易禁  相似文献   

15.
<正> 一 中国对外关系与贸易史上之转折点 中国既是亚洲东部大陆大国,也是太平洋西岸海岸古国。早在上古就发生民间海上交通与贸易,到了西汉,中央政府也直接派官吏进行较大规模的海外贸易,标志着海外贸易正式成立,包  相似文献   

16.
闽台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属边疆区城,开发较晚。近代以降闽台贸易增长迅速。日据台时期闽台区间贸易骤变为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仍无法抹煞闽台贸易的互补性。该地域的边疆区域贸易生命力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闫丽敏 《沧桑》2008,(1):150-151
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相对滞后,不能为国家的对外贸易管理提供有效信息。在此背景下,如何克服薄弱的统计体系、建立相对完善的适合对外贸易发展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就成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文章简述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分析了世界上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工作的现状,指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唐清云 《神州》2013,(31):276-276
最近几年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出现了顺差,美国也以此为借口,不时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这也影响到了两国的关系。如何看待,中美之间既有合作,又有摩擦的这种贸易关系呢?从中美关系改善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相似文献   

19.
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近十年间里,中国的对外贸易急剧增长,“呈扶摇直上之势”。据中国对外贸易的总值来看,从1918年的十亿四千多万海关两增长到1927年的十九亿三千多万海关两,增长幅度是惊人的。再从当时进出中国各港口的外贸船只的吨位数来看,大战期间一直维持在两千万吨左右,而到1927年,已经达到四千多万吨,有倍数之增。战后英美日三国对华掠夺性贸易的增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中国对外贸易连年巨额入超。这是掠夺性贸易增长的最显著的表现,帝国主义在华扩张贸易势力,目的是对中同进行经济掠夺,列强通过控制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经营权,操纵进出口商品价格以及倾销过剩商品,对中国进行了疯狂的掠夺性贸易,使中国的入口贸易激增。假定1913的入口贸易总指数为100,则1919年为114,到1927年更增至177.7。而同时期内,中国的出口贸易虽有增长,但比较平稳,且远赶不上入口贸易的增长。下表所示是1914—1927年间中国的净进口货值和净出口货值(单位:千海关两):  相似文献   

20.
华人网络与文化距离对中国食品行业贸易地理网络的形成与演化具有显著影响.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首先展示中国各省份食品贸易地理网络格局及其演化趋势,研究发现我国东部省份以东亚和北美为主要出口目的地,中西部省份贸易网络的空间不均衡性较强,且各省份食品出口均有贸易联系强化和目的国多样化特征.其次,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