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旺堆 《中国西藏》2007,(1):80-81
日咯则地区的拉孜县,号称“珠峰北大门”,有“西部粮仓”、“藏刀之乡”、“堆谐之乡”等美誉。“拉孜”藏文意为“神灵之巅”,为神秘领地,俗称“拉雪”,即旭日第一道金光照射的神圣之地。当然,也有学者将“拉孜”译成“风口”。  相似文献   

2.
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县,号称“珠峰北大门”,有“西部粮仓”、“藏刀之乡”、“堆谐之乡”等美誉。“拉孜”藏文意为“神灵之巅”,为神秘领地,俗称“拉雪”,即旭日第一道金光照射的神圣之地。当然,也有学者将“拉孜”译威“风口”。  相似文献   

3.
《西藏人文地理》2013,(1):112-119
2011年8月的一天,我们走进西藏习喀则地区拉孜县拉孜镇拉孜雪村寻找堆谐艺人的后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拉孜雪村的地标——村南边雅鲁藏布江畔突兀而起的拉孜宗山——古时候拉孜地区的行政中心。  相似文献   

4.
帕雄是个村名,它位于西藏波密县境内的帕龙藏布河之源头曲宗藏布河东岸,距波密县城约60公里。该村只有30多户、280多人的小村庄,但它却有一个在波密颇有名气的民间传统艺术节,即帕雄“热巴”  相似文献   

5.
拉孜石窟位于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拉孜镇的木扎山上,学者认为石窟开凿于藏传佛教前弘期,是西藏现存较少的古代文化遗存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宗教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帕雄热巴节     
帕雄是个村名,它位于波密县境内的帕隆藏布河之源头曲宗藏布河之东岸,距波密县城约60公里。该村是只有30多户、280多人的小村庄,但它却有一个在当他颇有名气的民间传统节日即帕雄‘热巴”节。“热巴”藏语字面意为“穿布衣的人”,在这里特指藏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一铃鼓舞。这是一种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族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帕雄热巴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该村老人们说,这一节日起源于藏传佛教噶举派大师米拉日巴及其徒弟日琼巴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文革”后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7.
古老的西藏民族手工艺艺术,是藏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束艺术奇葩,千百年来,盛开在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它集中体现了藏民族鲜明的民族特性,色彩、图案、造型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江孜的地毯,姐德秀的围裙、扎囊的氆氇、浪卡子的藏被、加查的木碗、拉孜的藏刀、拉萨的金银器具、仁布的玉器、定日的石雕等,无不体现出藏民族工匠深厚的技艺功底和艺术才华。  相似文献   

8.
付超 《收藏家》2011,(9):30-34
在故宫收藏的大量珍贵地毯中,其中有一部分是隶属于宁夏地毯的精品之作。它代表着明清时期宁夏贡品,进到皇宫属于御用的地毯,并在宫中众多地毯中有些成为清代地毯精品的代表作。在宫廷御用地毯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闫谅 《风景名胜》2021,(6):0260-0261
文章主要阐述了新疆传统“美术式”地毯中的玫瑰纹样的艺术特征与造型分析。第一部分是探究新疆传统地毯及其织造工艺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新疆传统地毯中对玫瑰纹样进行分析 , 第三部分讲述了对新疆传统地毯中玫瑰纹样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前,抵达冈仁波齐转山大本营塔尔钦主要有三条路线。第一条阿里北线,距拉萨2021千米,距拉孜1670千米。从拉萨出发后,经日喀则-拉孜-措勤-改则-革吉-狮泉河-塔尔钦。这条线路有点绕,不过路上羌塘草原风光十分不错,可作为返程的备选。 第二阿里南线,从拉萨出发,经日喀则-拉孜-萨嘎-仲巴-巴噶-塔尔钦,距拉萨1338千米,跟拉孜847千米。  相似文献   

11.
索穷 《中国西藏》2005,(3):84-87
拉敏·益西楚臣,祖籍西藏拉孜,1912年出生于后藏贵族拉敏家,8岁进私塾读书,17岁时只身一人进入拉萨色拉寺学经,1934年奉九世班禅之命赴南京,先后担任班禅侍读、“孜仲列赞”(执事僧官)、班禅行辕藏文秘书、班禅堪布会议厅秘书长,是藏族著名的爱国上层人士。西藏和平解放后,历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政协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2.
被藏族人民称为母亲河的雅鲁藏布江是西藏第一大河,不仅是藏民族的摇篮和藏传佛教文化的发祥地,拥有风采迷人的风俗人情、古老的人文景观及绚丽灿烂的文化遗产,也以其独特多姿的地理是观。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及众多引人入胜的奇是异象而为世人所瞩目。世界最高的的大河雅鲁藏布江亦称“藏布”,在拉孜以西统称卓喀布,拉孜附近称羊确藏布,至曲水一带称雅鲁。它自西向东横贯西藏高原南部,流经日喀则、拉萨。山南及林芝等地区(市),于米林县派(地名)附近折向南,出国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过印度后于孟加拉国境内汇合恒河,注入印度…  相似文献   

13.
明朝初期规定,地方官员进京晋见京官,必须送礼,“具一书一帕”,即送一本书,一个手帕,故名“书帕”。清人姚之胭《元明事类钞·书帕长安》中引用赵南星疏:“司选者每遇退朝,群遮留讲陧讲调;至署则公书私书,同户盈几,所谓面皮世界、书帕长安也。”书帕规定最初的本意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的礼节而已,但是随着明朝官场的日益腐败,书帕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公贿”行动。吴晗在《灯下集·唐顺之论明代刻书》一文中写道:“行贿用书陪衬,显得雅一些,  相似文献   

14.
《山茶》2011,(8):36-36
蜂桶鼓舞是双江地区布朗族独具风格的传统舞蹈,因以蜂桶鼓——这种在形状上描摹民间养蜂所用蜂桶的打击乐器为主要道具而得名。演出时,两名年轻男女双手各持一条“帕节”(即毛巾)在前面跳“帕节舞”引导。舞蹈动作主要是甩毛巾。  相似文献   

15.
孟庆重 《收藏家》2016,(7):68-72
地毯的使用在中国由来已久,根据现有考古发现,2000多年前地毯便从西域逐渐传入中原。由于其柔软舒适、防冷隔潮的特点,加之编织技艺精湛、图案丰富,很长时间地毯一直属于上层社会追求的奢侈物品。白居易在《红线毯》中的"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便讽刺了当时为讨好皇帝不遗余力织造地毯的情况,但从另一面也能看出当时人们对于精美地毯的崇尚之风。  相似文献   

16.
“日喀则高温!拉孜高温!定日高温!”2009年7月25日,西藏全区各地站点的数据陆续传回自治区气象局,就在前一天,拉萨、尼木和隆子三地气温刚刚突破了历史极值。两天之内,6个站点的温度超历史极值,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黄晓清说,这是西藏有气象记载以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7.
封面故事     
正羊毛,是历史上西藏对外出口的最大宗产品,同样也是地毯编织的原料。经年累月地梳理羊毛是江孜城固有的生活节奏,纺织工背后繁复的地毯纹样,暗示地毯在历史上是关系江孜人生计的物品,是商贸之都江孜的代表,更在默默中传达出江孜历史悠远的独特美感。经纬交织中的美丽图案显现的是江孜的魅力,更是一部编织史,折射出藏民族古老的智慧与文明之光。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的祖先画像,通常画面上是正面端坐的男女,服饰华贵,有时画面下部绘以地毯,人们习惯地将其称为“影像”。此外,还有一种较为传统,也更加确切的称谓,即“追影”,其意为“追回祖先的身影”。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董地毯被业内人士称作“软黄金”,它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又不似瓷器,玉器般坚固,极易朽损,故而尤为珍贵。可惜这种古董在中国的市场一直低迷,乏人青睐。不妨听听故宫的专家从宫廷地毯的故事讲起,引领我们来欣赏这向来被人们忽略的“地面上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流动的时光     
在时光里,追寻你流动的影子:此去经年,留下帕廓无数风情。围绕大昭寺的这条拉萨著名的转经道被人们习惯称为“八角街”,而它确切的藏文发音是“帕廓街”,“帕”意为中,“廓”意为转,这是拉萨主要的三条转经道中,中间的一条。而另外两条分别足在夫昭寺内的“囊廓”,意为小转.以及沿现在的江苏路、德吉路、林廓路、林聚路一周的大转经道,称“林廓”。这条古老的转经道,每天有无以计数的人按神指引的方向顺时针旋转着,簇拥着大昭寺这座神圣的殴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