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史浩江  周光友 《人文地理》2005,20(5):99-102
本文从中国经济增长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入手,分析了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大量引进外资的深层次原因。采用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中国工业化进展程度的指标对整个90年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的工业化从90年代中期以来实际上长期处于低速徘徊的阶段。大量引进外资导致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的"替代效应",一是"外资替代效应",二是"弱质替代强质"现象。两个"替代效应"对中国工业化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相似文献   

2.
从中外城市群发展看中原经济隆起——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冯德显 《人文地理》2004,19(6):75-78
文章通过对区域城市化发展历程分析和世界城市化发展实践研究,指出了工业化、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过程和结果,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式。我国正经历着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群是未来我国空间经济组织的主导形式。中原城市群将在我国产业布局和中原隆起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优势、问题、空间组织、产业一体化、大郑州都市圈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对快速运输系统、跨黄河发展、政府角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志刚 《世界》2006,(7):10-15
中国在服务业发展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工业化阶段之前中国不存在其他国家几乎都有的商业化阶段;第二、在工业化阶段,服务业水平不仅没有从低位水平上得到稳步的上升,而且还一度出现较大的回落,扣除了因价格影响的因素外,其相对增长速度是非常缓慢的。第三、中国的工业化阶段较单纯地仅仅表现为工业的增长、农业部门产值相对工业部门产值的下降,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和带动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遗产》:在我国这样一个悠久的文明古国和短暂的工业化国家里,工业遗产似乎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遗产类别。忽视的原因除了历史长短之外,还有什么?张廷皓:中国研究工业遗产的人并不多,工业遗产也是近些年才提到日程上。我觉得它不是被忽视的问题,它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落后的产能是要淘汰的,严重影响环境的产业也是要淘汰的,还有大量浪费资源的,淘汰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并不是说我们忽视它。  相似文献   

5.
王海洋 《沧桑》2009,(3):83-84,92
中国食醋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基本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供给市场,但也存在着数量众多但规模偏小等问题。目前食醋产业的发展现状到底如何呢?本文希望通过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按照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对食醋产业进行分析,既能得到比较深入的分析结果,又能使整个分析框架具有系统逻辑性。  相似文献   

6.
史平 《丝绸之路》2013,(8):159-160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学校出现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引起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广泛关注。笔者以所支教学校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历了50多年的由半封建社会向经济超级大国的转变。近10年来,2003-2013年,中国步入了真正的高速发展阶段,中国政府开始面临环境问题。整个氛围吸引了美国景观建筑公司在中国设立工作室。中国为外国公司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本文主要研究美国景观事务所在中国的实践中所获得的利益和困难。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公共博物馆自产生至今已近双甲子,博物馆在此期间获得了飞速发展,其自身功能日益成熟完善。发展文创产业是博物馆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中国博物馆文创产业在经历了探索期、发展期和高峰期三个发展阶段的同时,与之相应的文创产品也大体经历了四种版本演进阶段。在博物馆文创产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诸如创新不足、供需脱节、管理混乱、知识产权纠纷、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若想促使博物馆文创产业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设法解决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珠江三角洲1988、1998、2006年三个时相的建设用地解译数据,定量分析建设用地扩展与工业化之间的耦合关系。从珠江三角洲的经验来看,工业化进程越快,建设用地扩展越剧烈;工业化水平与建设用地空间形态变化之间呈现典型的"U"型曲线关系;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与它所承载的产业活动的经济效率存在紧密关系,建设用地效率的提高过程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过程是高度一致的。由此可见,工业化与土地利用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共同构成"土地-经济"互动系统。必须将用地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以及环境再造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发挥产业集聚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梅 《攀登》2004,23(3):19-21
近些年来,产业集聚在我国发展迅速,特别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聚使诸多产业的成本大幅度降低,竞争力也因此而得到显著提升.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产业竞争力与产业集聚密切相关的阶段.本文正是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就产业集聚效益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发挥的作用及其相关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境污染由来已久。早在14世纪初,英国就注意到了煤烟污染;17世纪伦敦煤烟污染加重时,有人著文提出过改善大气品质的方案。不过直到这时,污染只在少数地方存在,污染物也较少,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尚不至于造成重大危害。环境污染发生质的变化并演变成一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危机,则始于18世纪末叶兴起的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低碳发展"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人类活动造成的能源安全与全球环境变化日益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为特征"低碳"发展模式受到国际社会、政府、环境非政府组织(E-NGOs)等推崇,各界纷纷开展"低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文在简要概述"低碳"发展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从理论研究与价值取向、宏观碳排放及驱动因素、低碳经济性与实现策略、微观碳排放与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发展与空间规划等5个方面对国内外的低碳研究进行回顾,并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究重点的差异、研究尺度的缺失、机制的探讨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展望未来的低碳研究-全面并力求反映现实的、面向未来与强调适应的、全球变化下不确定性的、追求品质与促进公平的低碳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瑞芳 《安徽史学》2012,(1):77-82,104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是新中国环保事业起步的标志。因环境污染主要是"三废"造成的,故环境保护的重点首先集中于"三废"综合利用,党和政府提出了"三十二字"方针,出台了"三同时"政策。随着对环境保护概念理解的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开始从环境污染治理转向环境管理,进而转向自然环境保护。环境治理模式从单纯的行政手段,逐步转变为立法、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并行,而以立法手段为主。把宣传教育同追究行政责任、经济责任直至刑事责任结合起来,成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治理环境污染经历了从治标到治本、从"三废"利用到环境保护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环境逐渐恶化及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引起的,因此要求必须对环境保护进行全国性的总体规划,使环保工作计划化、制度化和法律化。  相似文献   

14.
This research report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Japanese use of chemical weapons against the Chines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which caused serious casualties and mass destruction. In addition, it also elaborates on the discarded chemical weapons' injuries to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ir negative effects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ording to the Chemical Weapons Convention (CWC), which became effective in 1997, Japan should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destroying all chemical weapons abandoned on Chinese territory.  相似文献   

15.
强小安 《人文地理》2005,20(1):90-94
生态税收是政府通过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征收相应数量的税收,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或对保护环境的行为的税收支出,以保持生态平衡的一种税收体系。中国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生态税制的缺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以及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迫切要求构建我国的生态税收体系。因此,制定完备的《生态税法》;改革旧税种,创立新税种完善税收体系;奖惩并重、税收征收与支出并举,就成为构建我国生态税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States have developed an array of environmental programs in response to a variety of politic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ree state clean air programs—setting ambient standards, ambient 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and shows how each program has a distinct set of empirical determinants, reflecting the programs' diverse purposes. States' ambient standards policies allocate resources among competing claimants, and consequently they reflect the balance of environmental politics in each state. Ambient monitoring programs reflect the degree to which states need and can process information about air pollution problems. The level of states' enforcement programs reflects the scope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each state.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80年代河北省的污水灌溉经历了起步、曲折发展和步入科学化三个阶段。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一方面是污水资源化的体现,另一方面是污水无害化处理的措施,是解决环境问题很重要的举措之一,更是一种廉价的污水处理方法。工业化产生的大量污水日夜不息地排放,决定了利用土地净化污水方式存在的必然性。历史表明,这一时期的污水灌溉发展仍不成熟,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新污染问题的不断出现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实际上在走城乡二元发展的道路,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生。消费需求的三次升级,一方面刺激了经济增长,使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快速扩展,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外资和技术的引进。浙江的民营企业加专业市场是中国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范,江苏的集体经济加开发区建设是政府主导城市化发展的一种模式。本文重点探讨中国改革开放25年来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机制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进行浙江、江苏城市化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中国“乡村病”的科学内涵、形成机制及调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小玉  刘彦随 《人文地理》2018,33(2):100-106
“乡村病”是指在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乡村发展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乡村发展系统与周围环境互动失衡导致乡村发展系统失去了自适应、自调节能力而导致乡村发展受阻甚至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的现象。“乡村病”的成因包括乡村资源禀赋及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制度与政策因素、技术因素等。“乡村病”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以及由其扰动形成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产生,其产生根源在于城乡二元体制以及“重城轻乡”政策等所构成的制度与政策约束。最后,从制度与政策创新、城镇化与乡村化协调均衡发展、村镇建设新格局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乡村病”的调控策略,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认识和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Hamstrung by weak institutions that undermine conventional 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tools, policymak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ly turning to voluntary approaches. To date, however, there have appeared few evaluations of these policy experiments. To help fill this gap, we summariz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the use of voluntary regul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review the nascent literature on the topic, and present case studies of agreements negotiated between regulators and leather tanners in an industrial city in Mexico, 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audit program in Mexico, and a national public disclosure program in India. Admittedly few in number, these three case studies nevertheless suggest that although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a risky endeavor, it is by no means doomed to failure. The risks can be minimized by emphasiz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pollution and pollution abatement options and by avoiding voluntary approaches in certain situations—those where regulatory and nonregulatory pressures for improve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re weak and where polluters can block quantified targets, individual sanctions for noncompliance, and other widely accepted prerequisites of effective voluntary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