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开历史的篇章,每一面都隐藏着一张与众不同的脸,它让你喜,让你恨,让你赞,让你听……“包公”有一张铁面无私的脸,所以他的铡刀下没有冤死的鬼魂,只有正气永久的回荡。他信奉的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所以在人们心中摆放了他的位置。“李白”有一张不与稗官野史同流合污的脸,仕途不遇他便“访名山”,大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告别了官场,他便与好友举杯告酌,写下“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千古佳句。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豪言壮语,更让他这张  相似文献   

2.
《贵州文史丛刊》一九八五年第一期载李从军同志的《论苏轼的婉约词》一文,对苏轼的婉约词从多方面作了分析和评价,读后获益甚多。但其中有的论点,鄙意以为尚可商榷。李文在“苏轼对婉约词的继承”一节中,首先品评了苏轼在婉约词人中的地位,说:“苏轼的文集中,留下了三百多首词,婉约词占了大半。这就使他完全可以置身于大家的行列而和第一流的婉约词人相抗衡。”接着举苏轼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为例,而引清人王士祯《花草蒙拾》中的话:“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以为佐证。  相似文献   

3.
苏轼与砚     
朱思红  徐蕊 《文博》2004,(5):70-71
苏轼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文化巨人。他精于策论诗赋,文字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后世所称颂。他又擅于书法绘画,以“不践古人”、“能自创新意”而自成一家。其丰实多彩的文事生涯,使他与文房四宝结下了特别的情缘,流下了不少千古佳话。然而在以往的苏轼研究中,人们更多地重视的是他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对他在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的研究则相对不足,有的甚至是空白。  相似文献   

4.
苏轼和章惇     
苏轼和章停是好友,早年章悖对苏轼极为推重,曾致书苏轼劝诫他慎言。有一次,两人一起出游,走到一根独木桥前.木桥下面是万丈深渊。章悖提议一起走过去,在壁上题字。苏轼感到恐惧,不敢过去。章停笑着陕步走过,在石壁上写下“苏轼、章悖来”的字样,然后从容走回来。苏轼说,老兄以后可以杀人。章悼问何出此言。苏轼笑说,你连自己的命都不顾,更何况是别人的。  相似文献   

5.
《南京史志》2014,(8):90-90
宋朝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一日,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事过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之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相似文献   

6.
北宋的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 ,被称为“三苏” ,他们都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正因为这个缘故 ,“三苏坟”便成为人们凭吊的一项古迹。“三苏坟”在河南郏县。据 1932年重修的《郏县志》载 ,在郏县城西北4 5里的地方 ,有一座小峨眉山。山南麓有一所院落 ,院中隆起三坟 ,这就是“三苏坟”。居中的是苏洵墓 ,苏轼和苏辙墓分列于左右。三苏是四川眉山人 ,死后 ,却葬在河南郏县。为什么 ?若想弄清其中缘由 ,我们有必要简单地了解一下苏轼一生中的坎坷遭遇。苏轼差不多一辈子都在贬谪中过日子。北宋哲宗绍圣元年 (公元10 94年 ) ,他受到…  相似文献   

7.
苏轼虽曾一再表示过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倾慕之情,但实际上他对陶、白二人的接受态度是有所不同的。苏轼既受白居易的影响,主要将陶渊明当作是精神上的“导师”,而不取其贫寒困顿的一面;又将白居易所开其端绪的“中隐”化心态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苏轼之能成为中国封建士大夫人的一个“标本”式的人物,与他对陶、白二人的这种接受态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道思想是大乘佛教般若学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它以“缘起性空”为理论前提,以“无分别”为破除执的方法,以否定“边见”,“不落二边”为核心思想,是一种不执于矛盾任何一方,最终使人达到解脱的辩证思维方法和人生智慧。中道思想在苏轼诗中多有体现,对于苏轼儒、释、道三教圆融的人格建构具有重要的整合作用,并促成了苏轼超越有无之间、不即不离、无往而不乐的人生审美化境界。  相似文献   

9.
《文史月刊》2013,(12):68-69
苏轼平时就喜欢与歌妓开玩笑,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第10卷就载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苏轼在钱塘时,有两位歌妓要求脱籍从良,这本是好事,苏轼当时也正大权在握,暂时代理知州职务(因知州正值出差),对两位歌妓的请求,苏轼的判词却仍然是善谑多才:一位歌妓因“人老珠黄”,没什么太多的观赏价值,就称之为“九尾野狐”,随你的心愿从良就便;而另一位则因色艺俱佳,  相似文献   

10.
“你们未来可能面对着社会的变革,你将如何选择?当你做出选择的时候,你是不是一个明白人?”丛日云教授在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一门“西方文明通论”的通识课程,讲解西方文明的演进与特征,当然也少不了比照中国的历史进程。对低年级的本科生们来讲,听他的课“受启发”和“毁三观”大概是同一个心理过程,有学生觉得“耳目一新”,有学生“脆弱的民族感情受了伤害”.有的还向学校打小报告。  相似文献   

11.
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际遇,中国画在当代的发展,充满了活力。细细看去,不难发现,这是以“动态”为基本结构的发展态势,使中国画在承前启后的“转型”与“嬗变”中,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此同时,又在时间的磨砺中培养了一批具有潜质的青年画家,他们正是未来画坛的新星,他们代表了中国画的希望。青年山水画家陈一耕正是其中一位佼佼者,并因此而引起我们的关注。陈一耕以脚踏实地、甘于寂寞的勤奋精神为人称道。多年来,笔耕不辍,日积月累,分明表现出他的执著。在他的作品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处处体现着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热情,而且,他…  相似文献   

12.
【阅读导航】 自从去年七月,在猫扑网上突然有人发了一张一名非主流男子吃面的图片,图片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有网友相继模仿“哥X的不是X,是寂寞”的句式,“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哥上的不是网,是寂寞”“哥写的不是字,是寂寞”……一种集体性撒娇迅即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13.
雍正帝在位十三年(1722—1735年),进行了多方面的社会改革。他实行“摊丁入亩”制度,将千百年来人们直接交纳的人头税改从土地税中征收,使贫穷人民不再有人口税的义务;他制定“耗羡归公”政策,把明朝以来的官吏私征火耗,制约在一定程度以内,以减轻税民负担,他推行“改土归流”方针,克服西南地区元明以来土司制带来的政令不一的弊病;他实施开豁贱民的政策,使沉沦数百年的贱民不再遭受不应有的歧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苏轼的词体观念的分析,指出苏轼的词学观是传统的,并没有有意识地革新词体,“以诗为词”不过是其创作实践对词坛造成的冲击,事实上,他的大多数词作仍然走的是传统路线。文章还指出苏轼轻视词体的思想根源在于思想意识上的雅俗观念。总之,苏轼在主观上并没有提出“以诗为词”的尊体思想。  相似文献   

15.
马秋月 《神州》2013,(21):39-39
《赤壁赋》是苏轼的传世名作,《赤壁赋》第四段中的哲理蕴涵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蕴含苏轼内心深刻的儒释道三家思想的高度体现。“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正是苏轼人生态度的表现;其言辞的豪放,思想的豁达,也正表现了他令世人欣羡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本文主要以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思想观点。重点讨论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的思想渊源,分析“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的哲理蕴涵。  相似文献   

16.
马鑫  任天宇  孟鑫 《神州》2013,(24):21-21
苏轼两次被贬杭州,他在杭州上任时作了大量的山水诗。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生涯是苏轼人政治之低谷,却为其思想性格之高境文学成就之颠峰。从这些诗歌中可以看出他山水诗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也可以了解到这些山水诗是他在杭州生活的缩影,更重要的是从中可以窥见他“登山有道。观水有术”以及融入自然又超脱自然的情感特质。  相似文献   

17.
沈括这个人,论学术成就,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也少有出其右者。他精通数学、化学、物理、水利、天文、地理等等,几乎囊括自然科学的全部领域。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尊敬地称他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他的笔记作品《梦溪笔谈》更是了不得,要没有这本书的记载,中国的“四大发明”就变成“三大发明”了——平民毕舁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恐怕就被无情的历史风沙淹没了。但是作家余秋雨却说,沈括的人品有问题,曾经中伤过中国文学史上的极品人物苏轼,是一个检举揭发专业户,小人之尤。其实话不能这么说。沈括和苏轼分属于不同的政治派别。苏轼比较保守,算是旧党。而沈括却是一个王安石旗下的改革派。他们政见不同,摩擦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8.
何绍基是晚清宋诗派中最有成就的诗论家和诗人,其诗歌创作中呈现出的师承渊源非常丰富。何绍基一生不论为人、治学还是写诗作文皆服膺苏轼,苏轼忠孝节义的道义心性,旷达乐观、洒落超迈的胸襟,格物致知的进取精神与谐趣睿智的人格魅力对他产生深刻的影响。何绍基的诗作中除了对苏轼诗句的借用、比喻手法的吸收以及大量次苏韵等表象外,还在谐趣、理趣、儒者伦理的追求等方面得苏诗之神韵。随着阅历的变化,何绍基寄韵白居易,创作了讽喻诗,语言平易流利,不避口语俗语。晚年的何绍基心境较为黯淡,师法对象再次发生转移,“自将诗心比郊岛”,企望“敲诗”“苦吟”而达到“人夸奇想自天来”,寒瘦之诗成又一风貌。  相似文献   

19.
900多年前的北宋,杭州暴发了一场瘟疫。已在官场浮沉十年的苏轼,正好任职于此。眼看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衣食无着,他心急如焚却临危不乱,迅速开启了一系列救灾行动。兴趣广泛的苏轼,对医书有所涉猎。此时,他想起了一副名为“圣散子”的秘方,立马将其公开,并印制成册。同时分发医药,鼓励民间医师行医,打压做黑心买卖的药铺。  相似文献   

20.
何亮亮 《世界》2006,(1):58-59
陈寅恪和他的弟子们都是寂寞的,也唯有守得住这份 寂寞,方能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