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江南时 《文史博览》2006,(12):54-54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将美国拖入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内变得对纳粹和日本间谍异常敏感。许多人认为,间谍和破坏分子就藏在自己周围,而且这些人就像苹果里的虫子一样已经钻到了国家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文史博览》2014,(6):42-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最近审理了两批美国间谍在我国进行阴谋破坏活动,危害我国安全的重大犯罪案件。第一个案件的罪犯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驻日本厚木的间谍机关间谍特务分子约翰·托马斯唐奈和理查德·乔治·费克图,  相似文献   

3.
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美国表面声称中立,实际却偏袒日本。战前一再拒绝中、朝两国的调停请求和英国的联合调停建议,默认或怂恿日本发动战争。战争期间,美国外交官作为中日两国侨民的战时保护人,一再逸出国际法合理范围,曲意保护在华日本间谍。作为中日两国的唯一调停者,美国一方面拒绝与欧洲国家联合调停,为日本继续发动战争减轻国际压力,另一方面又单方面劝说清朝政府接受日本的各项侵略要求,帮助日本实现发动战争的目的。美国偏袒日本的原因,主要是希望借日本之手废除中朝宗藩关系,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同时利用日本削弱英国、俄国等在东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抗战初期日谍刺蒋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泽庆 《文史春秋》2007,(10):24-25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最高军政当局曾出现过一系列重大泄密事件,不仅使国民党军队在作战上陷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就连身为国民党最高军事统帅的蒋介石也险些被日本间谍刺杀。经过紧张调查,国民党当局在其内部破获了一个庞大的间谍组织。更令人震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多少秘密被他出卖了?他为何卧底首相府10年才被发现?"引出日本民众这一连串疑问的,就是日前爆出的罕见丑闻——福田康夫首相的身边出了一个俄罗斯间谍。令日本人担忧的是,这个卧底间谍,几乎每天都能与首相碰面……  相似文献   

6.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1894-1895),日军派出为数不少的间谍潜入中国,四面出击。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忍者般潜伏已久的日本间谍,在大清国的内部发动了致命的打击,其影响甚至超出军事层面。不过,日本间谍也因此付出了代价,不少人难逃中国人民张开的恢恢天网,命丧中国,走上了不归路。  相似文献   

7.
83岁的马尔兹曾在美国国安局、中情局工作,并投资4000万创办了世界最大的间谍博物馆美国首都华盛顿的F街800号是一组灰红砖墙的建筑,古朴大方,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但这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门口高挂着的"国际间谍博物馆"的牌子,尤其是"SPY(间谍)"一词,真能让人心跳加快。虽然20美元(1美元约合6.21元人民币)的门票价值不菲,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因为人人都有个间谍梦,而这里就是离梦想最近的地方。饶有趣味的是,这家国际间谍博物馆毗邻的就是美国间谍的大本营——联邦调查局。  相似文献   

8.
赛珍珠,在中国度过青少年时期的美国女作家。《大地》,赛珍珠以中国农村为社会背景创作的文学作品,它一问世,即轰动了国际文坛,备受赞誉。然而,日本间谍却利用这部名著,策划了一个轰炸重庆的阴谋。  相似文献   

9.
论文梳理总结了"华人间谍威胁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其成因和影响展开了分析。近年来,随着中美在科技领域竞争的加强,美国政府关于"华人间谍威胁论"的炒作愈演愈烈。一方面是因为日益增多的中国留学生、科学家"回流"参与中国人才吸引计划,引起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快速发展的担忧;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华人群体所处的社会地位及某些华人个体的不当行为,为"华人间谍威胁论"的出现提供了口实。美国"华人间谍威胁论"的本质是,抱持冷战思维的美国政府以中国为假想敌,通过人为捏造华人"间谍"活动的规模与危害,借以采取措施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对华政治策略。然而,美国"华人间谍威胁论"的影响是双向的。美国政府通过加强反"间谍"起诉,收紧留学生签证政策等方式,一方面阻碍制约了中国科技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美国的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配合其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曾向中国境内派遣了大批的特务、间谍,深入到各地,刺探情报,进行破坏活动。因而反间谍斗争也就成为全面抗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期间,我方先后捕获了三名著名的日本女谍——  相似文献   

11.
西方学者认为,间谍鼻祖是公元前10世纪名叫娣莱拉的菲利斯女人,事实上,中国在公元前16世纪的夏末就出现了间谍,其名字叫伊尹。间谍出现这么早,间谍工具自然不会落后,其中有四种为国际情报界人士瞩目.可谓间谍史上“四大发明”。  相似文献   

12.
刘晓蕾 《文史精华》2013,(2):29-36,1
抗战期间,国民党军统局在蒋介石的亲自授意下,由戴笠策划,向汪伪政权最高军事当局派遣了一名少将级的高级间谍。这名间谍活跃于伪政权的上层,成功地猎取了大量的军事政治情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伪政权的军事走向。在日本投降时,这名间谍又成为汪伪首都南京风云一时的人物。其后又在国民党高层活动,  相似文献   

13.
似乎在一夜之间,"中国间谍"开始在西方各国四处"现身":"中国网络间谍攻击美英法政府网站","中国技术间谍盗窃德国高科技情报","中国航天间谍在俄罗斯吸纳航天科技情报"……2007年,"中国间谍"从年初就被热炒,到岁末仍是焦点。  相似文献   

14.
蒋益文 《文史月刊》2010,(12):15-17
<正>中国现代史上鲜为人知的日本籍中共党员、战略间谍、日本人中西功,公开身份是日本社会活动家、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作家。曾打入日本侵华日军的心脏部门和战略情报中心"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在隐蔽战线作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40年代,以美国国务院驻中国迪化领事馆副领事身份为掩护的中情局间谍马克南在中国新疆从事秘密谍报活动,并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率一行五人队伍自中国新疆秘密入藏。但《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却矢口否认马克南的间谍身份,并指责"中国的宣传机器在制造美国特务案例"。美国媒体对马克南入藏事件的报道是历史真实与谎言的混合体,其报道内容的缺失,直接影响了美国民众对事实真相的全面了解和客观判断,对今日美国人"西藏观"的形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逮捕了一对儿美国间谍,妻子劝丈夫交待了吧 1951年7月,北京市公安局逮捕了一对儿美国间谍,男的叫李克(中国名字),女的叫李又安(中国名字),两人都是受美国情报部门派遣来到中国的。李克、李又安夫妇被抓后,北京市公安局侦讯处预审员齐超立即对他们进行了提审。李克被押到预审室,样子十分傲慢。齐超是第一次审外国人,心里没有底。  相似文献   

17.
吴化 《文史博览》2007,(9):24-26
公审美国间谍1951年到1954年期间,美国及蒋介石集团,先后派遣飞机偷越我国大陆领空,在我国各地先后空投下大批武装特务匪徒。我各地人民公安机关、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在民兵和  相似文献   

18.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文学名著《大地》问世后,震动整个国际文坛,深受赞誉。然而,日军间谍却盗用这部珍贵著作的词句变为密码,策划着一椿诡密的侵略阴谋……赛珍珠出生于美国,可她刚出生3个月就随父母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她在中国生活了23年,对淮阴有着特别的“故乡”之情。  相似文献   

19.
近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宣称经过长达10年的调查取证,终于破获了一个俄罗斯在美国的间谍网络,并且提出起诉。最终起诉嫌疑人高达11人,其中多数已经在美国生活了近1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刊中人     
秘密,谎言和美国间谍 斯诺登抖落出来的美国大规模监控民众通讯的事件,说明在一个民主国家搞侦查活动,其合法性有赖于知情同意,而非盲目的信任委托。或许有人会认为,监控者只是尽了他们的份内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