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任改丽 《沧桑》2009,(5):36-37,39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学生运动,是指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为了彻底改造美国社会,以激进运动的方式,针对美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教育制度、社会问题、伦理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掀起的一场全面的社会批判和改造运动。本文试图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环境、文化走向、教育制度、社会问题等多个角度,解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为什么会兴起一场声势浩大的青年学生运动。研究认为,这一运动的经济根源、政治根源、思想文化根源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孕育了60年代美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青年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2.
论文采取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实地考察的形式,从经济生活、政治参与、社会交往、文化认同四个方面,对美国密西根州老年华人和老年墨西哥人这两个移民群体的社会融入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两个群体的就业参与率、公民投票率等量化指标要远远低于外来移民的平均水平,文化认同上表现出对母国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坚守,社会交往呈现出族群内交往的特征。而两者相比较,老年华人的社会融入程度比老年墨西哥人更低。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是导致老年华人和老年墨西哥人社会融入程度偏低的外部原因,老年华人与老年墨西哥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民族特性是导致其社会融入程度偏低的内部原因。他们往往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政治权利,坚守文化认同而疏于社会参与,缺乏融入美国社会的环境和动力,从而形成了美国社会中的"隔坨"和"平行社会"。  相似文献   

3.
墨西哥移民在美国移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3今美国最大的移民群体.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墨西哥人向美国较大规模的移民开始于20世纪初前后,概而观之,除20世纪30年代因大萧条而短暂中断外,墨西哥移民一直呈现出持续的高水平特征.墨西哥人移民美国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四次移民浪潮:第一次浪潮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第二次移民浪潮从1942年美墨双方签署<布拉塞洛计划>到1964年该计划终结;第三次浪潮从1965年移民法颁布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间大量墨西哥无证件移民流入美国;第四次浪潮从<1986年移民改革与控制法>颁布至今.墨西哥人移民美国源于一系列历史、地理、经济和社会因素,根植于关墨两国总体社会经济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移民在美国移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今美国最大的移民群体。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墨西哥人向美国较大规模的移民开始于20世纪初前后,概而观之,除20世纪30年代因大萧条而短暂中断外,墨西哥移民一直呈现出持续的高水平特征。墨西哥人移民美国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四次移民浪潮:第一次浪潮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第二次移民浪潮从1942年美墨双方签署《布拉塞洛计划55301964年该计划终结;第三次浪潮从1965年移民法颁布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间大量墨西哥无证件移民流入美国;第四次浪潮从《1986年移民改革与控制法》颁布至今。墨西哥人移民美国源于一系列历史、地理、经济和社会因素,根植于美墨两国总体社会经济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5.
评《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嬉皮士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动荡的时期.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反叛运动与其他社会运动,如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新左派运动等相互交织,对美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提出质疑和挑战,对美国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丁见民 《历史研究》2012,(6):174-188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在族裔政治、①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美国的印第安人史研究在研究视角、路径和范式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使这一领域形成不断发展和持续繁荣的局面。不过,对于族裔政治和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美国学者还缺少足够关注,也没有充分注意到印第安人史研究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潮之间的关系。②就中国学术界而言,虽有少数论著涉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革命史学思潮的发展趋势与革命后墨西哥经济、政治、思想和学术潮流的变化密不可分。革命期间到20世纪30年代,各革命派系皆站在自身的立场上评价墨西哥革命;30年代后,为了促进国家的统一,在墨西哥政府和执政党的直接倡导和参与下,创立了墨西哥革命的官方史学;四五十年代后,特别是1968年特拉特洛尔科事件后,随着墨西哥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奇迹的终结,以及国内历史学科的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影响,产生了修正派史学。然而,80年代以后,修正派史学在某些方面也受到一定的质疑。  相似文献   

8.
移民通过美国化 (Americanization)融入主流社会这一现象通常被看成是美国生活最成功的一个方面。到 2 0世纪 60年代 ,文化多元主义的倾向又使得一些美国学者和政治家提出 ,“熔炉”现象其实并不存在 ,美国社会各族群之间从来都有鲜明的界限。这种思想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美国主流社会历来大力提倡移民全盘美国化这一至今并未改变的事实。美国人自己对移民美国化问题的认识构成思想史上一个有趣的片段 ,其中奥雷斯蒂斯·布朗森对 1 9世纪天主教移民美国化所发表的见解是美国文化的重要遗产。其核心内容是 :移民应该认同美国宪法 ,参与民主政治 ,对激进的社会变革和意识形态持怀疑态度 ,以天主教信仰促进民主和公民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伴随着如火如荼的黑人民权运动、学生反战运动,美国女权主义者为推进女性解放,争取平等权利,掀起了一场"新女权运动"。这次运动具有与当时的美国民权运动相结合、思想理论空前活跃与完备、组织建设大有提高、斗争策略更加灵活多样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美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地位,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反主流文化运动——嬉皮士运动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主流文化运动(Counte Culture)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一场大规模的青年造反运动,是当代美国社会令人瞩目的事件。美国青年以其独特的方式反对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权力结构。它同当时的学生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妇女运动互相交织,形成冲击美国社会的巨大浪潮,对美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As metropolitan Miami's population has experienced a radical change in its ethnic composition since Fidel Castro's revolution in Cuba in 1959, it has become a second homeland for the United States Cuban-American population. This article documents the ethnic change that has taken place in Miami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As evidence of the emergence of Miami as a homeland in absentia the following topics are discussed: the growth and dispersion of the city's Cubans, Miami as a magnet for Cubans living elsewhere in the U.S., the Hispanic economic enclave that has developed in Miami, the emergence of Cubans as a major political force, the development ofmunicipios in exile in Miami,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 return to Cuba by Cuban Americans if the current communist government were to fall in their island of origin.  相似文献   

12.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interest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trans-oceanic canal in Central America. In 1820, William Davis Robinson published a book, Memoirs of the Mexican Revolution, which contained an appendix discussing the practicability of building a trans-oceanic canal including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 routes for its construction. The appendix sparked a lively debate among Americ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eaders. This debate would not abate until the enormity of the financial and engineering realities of the project coupled with the continuing political instability of Mexico, Greater Colombia, and the Republic of Central America dampened investor enthusiasm.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多样化的种族/民族构成一直是美国人口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外来移民始终是改变美国人口结构和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十年以来,墨西哥裔人成为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族群之一,这部分人口主要由两种成分组成:出生于美国的墨西哥裔人和来自墨西哥的移民。作为拉美裔群体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墨西哥裔占全部拉美裔人口2/3左右;目前,墨西哥移民在美国全部外来人口中所占份额最大,达到30%;墨裔人在美国总人口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墨裔人口不断膨胀源于其较高的生育率和移民的持续增加。墨西哥移民增加了美国的外国出生人口的数量;改变了美国人口的种族/民族构成,给美国带来了空前的族群异质性;人口多元化还影响到种族/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conspicuous by its absence from most studies of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The reasons for this omission are essentially twofold: America is a ‘nation of immigrants’, and therefore clearly lacks the ethnic homogeneity that sustains many modern European nations; more importantly, the focus, the core of the American nation has,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become obscured as American society has continued to diversify and expand. In those studies which do examine the American case, an over-concentration on the colonial and revolutionary periods has led both scholars of nationalism and historians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miss the most crucial perio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merican nation, the early to mid-nineteenth century. Evidence is offered here that this period witnessed an identifiable process of ‘nation building’.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is, the period 1854 through 1856 has been isolated for particular attention, since those years witnessed the emergence of a new political party, the Republicans, whose ideology and rhetoric were aggressively national, yet whose appeal was essentially sectional.  相似文献   

15.
廖小健 《史学集刊》2006,32(6):44-50
后冷战时期,马来西亚与美国展开一连串激烈交锋,两国关系一度非常紧张。马来西亚对美采取强硬政策的原因,包括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美国东南亚政策的改变,以及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的政治和经济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等。但马美经贸关系继续发展,美国还跃升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出口市场和外资来源,这与马来西亚成功的外交谋略不无关系。对美政策有效地捍卫了马来西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提高了马来西亚的国际地位,基本体现了马来西亚当时的国家利益,充分显示了小国外交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论文概述了美国印度裔族群艰难的移民历程,分析了其族裔人口在新时期快速增长的原因,并着重探讨了它近年来的经济成就和成功的动因。作为当今美国的一个新兴少数族裔群体,印度裔族群已发展为仅次于美国华人的第二大亚裔族群。尽管其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开启于美国1965年新移民法案的出台,但它却在短短四十余年间逐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并在收入、商务、个人发展等方面得到了清晰的展现。美国印度裔族群杰出经济成就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与它族裔整体上的精英特性密切相关,这一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其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和对美国主流社会的平稳融入。  相似文献   

17.
从19世纪末叶以来,美国外交思想经历了从孤立主义向所谓的“国际主义”的转变,这种转变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基本完成,其核心内容是美国借助着强大的经济、军事和化力量,大踏步地迈向国际政治竞技场,实现这一时期绝大多数美国领导人梦寐以求的世界领袖地位。然而,这种转变在国内外遇到了强大的阻力,最终把美国的世界领袖梦想化为烟云。不过,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等利益已经使美国无可解脱地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就美国外交而言,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人厌恶卷入大洋之外政治事务的传统心态由此正发生着变化,这也预示着美国力图充任世界领袖的时代正在缓慢地到来。  相似文献   

18.
《外交史》1997,21(2):307-316
Eldon Kenworthy. America/Américas: Myth in the Making of U.S. Policy towards Latin America
Martha L. Cottam. Images and Intervention: U.S. Policies in Latin America
James William Park. Latin American Underdevelopment: A History of Perspect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 1870–1965
John A. Britton. Revolution and Ideology: Images of the Mexican Revolu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Frederick B. Pike. FDR's Good Neighbor Policy: Sixty Years of Gently chaotic Chaos  相似文献   

19.
石庆环 《史学月刊》2007,2(7):70-76
19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以文官制度的逐步完善为契机,文官群体的政治角色、经济地位、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影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朝着成为美国社会中的一个独立阶层的方向发展。首先,从"政治附庸"发展到"行政主管",文官群体的政治角色发生转换,其政治势力得以迅速膨胀;其次,从收入菲薄到待遇优厚,文官群体的经济地位得到提升,政府的财政负担也随之加重;再次,从"官本位"发展到"权本位",文官群体形成了带有现代官僚特征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开始蜕变为一个有人格缺失的群体;最后,从声名狼藉到公众认可,文官群体不仅扩大了社会影响,而且也在新的层面上形成了真正的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20.
《Political Geography》2006,25(2):123-150
Aggregate turnout rates are among the central indicators of democratic performance in the American polity. Despite the considerable implications of macro turnout, however, most studies of turnout focus instead on the micro level. As a consequence, we know little about how local,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influences have impacted turnout over the course of American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result is a somewhat impoverished conception of turnout that often removes the political from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for a new, macro-level perspective that highlights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of turnout by placing turnout in the local political settings in which it has taken place. I contrast two competing explanations of macro turnout variation across local electorates, a political account and Elazar's cultural thesis, and discus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of macro turnout in American electoral history. I then examine this political geography by employing a local indicator of spatial association (a LISA statistic)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structuring of macro turnout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828 through 2000. I demonstrate that a political perspective provides greater leverage than Elazar's 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xplaining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of macro turnout in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