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21年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发掘以来,仰韶文化一直是中国史前考古学关注和重点研究的文化之一。经过80余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有关仰韶文化分期和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日渐深入,但也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认识,如仰韶文化的时空分布问题,就是颇有争议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因此,研究仰韶文化,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仰韶文化的时空范围界定。  相似文献   

2.
仰韶文化是中国第一个被发现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自1921年发现至今已经有90多年的研究历史。同时,她历时两千多年,占据中国腹地,历史地位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仰韶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仰韶文化研究史就是中国考古学研究史的缩影,仰韶文化的研究水平也代表着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水平。本着抚今追昔、继往开来的目的,我们对仰韶文化研究的资深研究者严文明先生做了一次专访,严先生的叙述,引领我们回顾了仰韶文化研究的坎坷历程,触摸了仰韶文化研究的巨大成就,感受了仰韶文化的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3.
1956年发掘的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两期文化遗存,第二期遗存因其文化面貌独特,它既不同于仰韶文化,又有别于龙山文化,因而后来被考古学界命名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几十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人规模展开,该文化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关于其综合性的研究文章也屡有问世。综观这些研究文章,我们可以发现在目前的庙底沟二期文化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中国学者袁复礼等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揭开了仰韶文化发掘与研究的序幕。为纪念仰韶遗址发掘90周年,2011年11月6~8日,仰韶遗址发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渑池县召  相似文献   

5.
刘中伟 《江汉考古》2023,(5):139-144
李济汾河流域考古调查,是以文献记载的晋南是夏王朝初创时期的王都为线索的,其学术目的是为从考古学上重建夏商历史寻找证据并探究中国文化的源头。调查过程中,与夏有关的遗存是工作重点,而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是意外发现。李济发掘西阴村前后,仰韶文化被认为是与小屯文化前后相接的文化遗存,仰韶文化与小屯文化的关系、仰韶文化的年代和仰韶是否为夏的问题,是当时考古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萧林 《中原文物》2007,105(4):48-61
本文对河南灵宝西坡仰韶文化中期遗址2000年和2001年度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了分析,试图复原该区域当时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结果表明,家畜已取代野生动物成为人们肉食消费的主要对象,这一变化与仰韶文化中期该地区人口规模和密度的显著增大同时发生,其深层次原因需从多学科角度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秦安大地湾为中心的西支仰韶文化,从发生初始到发展中期与以“宝鸡——华县——陕县”为中心的中支仰韶文化保持文化交流,文化相似度较高。在距今5500年左右大地湾仰韶文化兴盛发展,自成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也走向文化分流,经由石岭下类型文化过渡为马家窑类型文化,历经变迁。有趣的是这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变迁轨迹与当时的气候变迁轨迹大致相符,甚至可以寻到特定的气候突变事件带来的影响痕迹。文章立足于学者对全新世世界气候、中国气候变化,中国区域性气候差异,甘青地区气候敏感性,甘青境内冷气候事件以及气候突变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等研究,探讨中全新世甘青地区气候变化趋势与冷事件如何影响马家窑类型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影响为何。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仰韶时代,遍布在中华大地上的考古学文化,宛如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位于花心位置的是仰韶文化;花心之外,从内到外,分布着两重花瓣:第一重花瓣分别是仰韶文化东部的大汶口文化、东北方向的红山文化、北部的海生不浪文化,西部的马家窑文化、南部的大溪文化及其后裔屈家岭文化,东南的马家浜文化及其后裔崧泽文化;第二重花瓣至少有东南方向的台湾大坌坑文化、西南方向的卡若文化、东北方向的新开流文化等。我们不妨把这一巨大的重瓣花朵视为一幅辽阔的仰韶地图。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2月5日至7日,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物局和武汉大学共同主办的"盘龙城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黄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的90余位国内外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与会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49篇,议题广泛。会议期间,学者们就盘龙城遗址的发现与研究、盘龙城与中原等不同地区文化关联、其他地区夏商考古研究、以及器物制作工艺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现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河南仰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纪念仰韶文化发现8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广清 《中原文物》2001,2(5):41-52
河南境内仰韶文化可分为庙底沟、大河村、后岗、大司空、下王岗等多种类型.它从裴李岗文化而来,随龙山文化而去,其间与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互有影响.仰韶文化经历了由母系氏族社会逐步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漫长历史长河,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史学理论研究》2007,(1):152-152
2007年10月,第14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将在厦门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重点学科和《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等单位联合举办。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中外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研究、中外史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日前,会议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12.
《史学理论研究》2020,(2):124-124
第23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拟于2020年9月在四川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为“新时代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新进展”。会议研讨的主要问题包括:1.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新探索;2.中国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型;3.外国史学的理论与流派;4.中外史学交流。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史学理论研究》杂志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协办。有意参会的学者可与第23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筹备组联系。  相似文献   

13.
郭常英 《史学月刊》2005,(4):115-120
在津、徐两地召开的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研究留学生的会议——“留学生与中外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法、日、韩等国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一百多位学就“留学生与中外化”问题提交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会议体现了如下特点:对留学史的研究对象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了新的拓展;对留学生群体和个案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在研究方法上,体现了现代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学术理念上,则淡出了意识形态的制约,体现了研究的纯学术性;史料的运用也呈现出推陈出新的景象。选题视角开阔、观点新颖,体现了学术的创新精神以及同现实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4.
张力刚 《丝绸之路》2014,(18):16-19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史前聚落遗址,文化类型多且内涵丰富,文化层堆积厚,延续时间长,基本涵盖了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以及常山下层类型等。它犹如一部黄河上游地区的史前史,既填补了甘肃史前考古的空白,也为泾、渭流域仰韶文化的分期树立了一杆标尺。本文仅从已被各方认可的六项考古之最,来管窥博大精深的大地湾文化。  相似文献   

15.
吴欧 《华夏地理》2007,(11):23-23
这只其貌不扬的手工粗砂陶器.有可能帮助人们了解5600年前的人们如何保存火种。这只陶罐最近出土于河南洛阳.当地的考古工作者在对孟津县寨:{E5600年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了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史前半坡文化的鱼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幼萍 《文博》2002,(5):13-17,21
在我国史前文化中,距今7000年——5000年前的渭河流域地区,主要是陕西关中地区和甘肃东部、河南西部的部分地区,处于考古学文化的仰韶文化时期,并且在这一时段中先后经历了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半坡晚期类型等,为论证的方便,本文在此暂将这样一个连续的文化系列称为半坡文化。  相似文献   

17.
鱼化寨遗址位于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寨街道鱼化寨村西北侧、皂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上。2002~2004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2885平方米,获得了一批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存。鱼化寨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可分为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半坡晚期类型三个时期,其中半坡类型又可划分为三段,其第一段遗存为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鱼化寨遗址的发掘,为关中地区仰韶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拓展了对仰韶文化发展阶段的认识;同时,遗址的聚落形态、居民的经济生活等方面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相似文献   

18.
魏兴涛 《华夏考古》2012,(2):25-46,155,156
本文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河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主要调查、发掘工作,对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李家沟文化、中期的裴李岗文化和晚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等的主要考古发现和基本研究历程、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有些方面还略作评议。在总结以往发现与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指出今后既要继续重视基础性的文化研究,又要更加广泛深入地运用聚落考古等方法,加强对古代社会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以期河南新石器时代考古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宝鸡北首岭遗址的发掘及其报告的出版。在仰韶文化研究方面,大大丰富了文化内涵,增加了人们的认识,为研究关中地区的仰韶文化的面貌及其分期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0.
唐墓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0月20—24日在古都西安市召开。国内外近五十家单位的96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提交了论文74篇。会议共设立了3个研讨主题:l.唐墓壁画与唐代历史文化研究;2.壁画艺术及艺术史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