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东汉晚期,温州陶瓷工匠烧制出成熟瓷器。因古属东瓯,瓷窑主要分布在瓯江流域,故温州早期瓷窑被后人称为瓯窑。东晋是温州重要的发展历史时期,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置永嘉郡。郡治永宁县,郡城徙瓯江南岸,即今鹿城区所在地。这一时期,北方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王羲之、刘怀之等文人、名宦担任郡守、郡吏,倡文立教,促进了永嘉郡  相似文献   

2.
王鑫义 《安徽史学》2015,(5):163-165
<正>一、东汉末年谯县"九酝酒"的酿造工艺及其源头初探建安元年(196)九月,曹操迎自长安东逃的汉献帝迁都许县(治今河南许昌市东)。此后不久,曹操即向汉献帝《奏上九酝酒法》1:臣县故令南阳郭芝,有九酝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清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酿法饮。曰譬诸虫,虽久多完,三日一酿,满九斛米止。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若以九酝苦难饮,增为十酿,差甘易饮,不病。今谨上献2。  相似文献   

3.
梁陆鸿 《百年潮》2013,(7):71-72
建屏和平山,历史上均属平山县。1940年8月7日,将冶河以东,滹沱河以南,平汉(今京广)线以西,正太(今石太)线以北的广大游击区划为建屏县俗称"东建屏"。1945年10月撤销东建屏。同时,以石羊沟与青杨树,郭苏与柏里之间的自然山岭为界,东部划为平山县,西部新设建屏县,俗称"西建屏"。中共中央驻西柏坡期间,西柏坡属建屏县管辖。  相似文献   

4.
金康法 《神州》2014,(2):29+31
<正>一、概述松阳高腔是我国地方戏曲的剧种只一,属高腔系统的一支,是开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大地上的艺苑奇葩,被行家誉为"戏曲界的活化石"。她就在松阳县玉岩镇的两个村里。据民国十年的《松阳县志》记载是"白沙冈之土调"。其实,松阳高腔是数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松阳山歌、民谣和音乐融合了永嘉杂剧的产物,是历代高腔艺人呕心沥血的精华,她既有松阳山歌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戏的优美清亮,别具一格的松阳高腔正如雍正十三年松阳古市《叶氏宗谱〈修谱编次〉》中写的"括郡之梨,独别之,曰‘娥’,而笛萧之音异于凡乐",概括地总结了松阳高腔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瓯窑是指分布于温州瓯江流域的青瓷窑址,也指古代瓯窑生产的青瓷瓷器,因瓯江和温州的简称"瓯"而得名。瓯窑创烧于东汉中晚期,是浙江乃至中国最早的青瓷窑口之一,是越窑系中一个有着鲜明地方特色的青瓷窑口,目前已知的古窑址就有200多处。古代瓯窑的窑火从东汉经三国吴、西晋、六朝一直连续燃烧到唐宋时期,薪火相传越千年,随着瓯江上游龙泉青瓷和相邻闽北黑釉建盏的异军突起而渐趋衰落。瓯窑之瓯,不但是地域学概念,而且也是我国古窑中唯一的器物学概念,即瓯器,其中包括饮茶之器(茶瓯)和饮酒之器(酒瓯)。唐宋时期的"茶瓯"曾在浙南闽北大放异彩,并与中国的茶文化和唐诗宋词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史记》、《汉书》中有关"丰"建县史料的进一步解读,论证了"丰"建县之前虽是沛县的一个乡邑,但却有着与沛县城一样规模的城池,这样,在沛县就形成"一县两城"的局面,也使"丰"有了另外置县的基础。到了汉高祖时期,"丰沛"分离,"丰"终于立县。由此,以上论证对有关论著中将"丰"建县时间提前至秦末的观点也进行了反驳。  相似文献   

7.
《受禅表》碑,坐落在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汉献帝庙内,与《上尊号奏》碑东西并列。镇南城墙上有“受禅台“遗址。繁城镇古称繁昌,南距临颍县城15公里,北距许昌市12.5公里,是汉魏之际曹丕为取代汉献帝正式建立曹魏政权而筑坛受禅的地方。《受禅表》碑就是当年(三国魏黄初元年,即220年)为纪念这一受禅大典而建的。此碑石料为青蓝包鲕状石灰岩,质地坚硬呈颗粒状,俗称“鱼  相似文献   

8.
本文梳理了雍正年间山西临晋、虞乡分县的原委、过程和结果。雍正年间蒲州地方特殊的政情、民情下发生了民众抗粮"闹县"的事件,随之产生了分县提议的出台,分县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大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力度,而非地方开发所致。其间临晋、虞乡县民又因分县迭次闹县,透露出地方社会多种矛盾的纠葛与交织,这包括学额分配、湖滩开发、劳役负担等方面,分县看似偶然,实则具有地方历史长期发展的内在逻辑。这一分县案例也表明,传统时代政区调整中国家政治力量的"刚性"介入,会抹杀底层民众的声音。政治因素"填充"地理空间的过程是强制和坚决的,而非平和、柔性的互动,尤其是在地方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割黄冈、麻城、黄陂三县之地设黄安县。新县设置是朝廷"量地置邑"的结果,黄安建县缘起地方盗匪难靖,其实质不外乎朝廷加强统治的举措。但黄安县的设置又与他邑有所不同,是由以地方士绅为中心的地方势力自下而上呈请设置。新县设置处于朝廷党派斗争的政治背景下,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但通过建县,呈现出的是地方士绅的利益诉求,士绅通过婚姻、师生等关系联结社交网络,在建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直接影响上层的决策,黄安建县,折射出地方势力对地方行政区划设置有着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曹植与东阿     
三国魏诗人曹植 ,字子建 ,沛国谯 (今安徽省亳县 )人 ,汉献帝初平三年 (192年 )生于兖州东郡东武阳 (故城在今山东省莘县朝城西南 )。时其父曹操任东郡太守 ,治所于东武阳 ,眷属随之。曹植天资聪颖 ,才思敏捷 ,下笔成章 ,甚得曹操喜爱。他青少年时数次随父出征 ,曾东临沧海、北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建宁县建县(升永安场为建宁县)时间,1995年建宁首部新编《建宁县志》确定为"南唐中兴元年(958年)"。该志出版后,"中兴元年"建县说被社会广泛使用。但明嘉靖、清康熙、乾隆《建宁县志》所载时间均为南唐中兴三年(即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笔者就此问题对古今图书记载做了初步梳理,所见有"中兴元年"、"中兴三年(即宋建隆元年)"和"宋建隆二年"三种说法。本文经分析,排除了"中兴元年"说,并就有关问题请教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四三○《李方子传》载:"李方子,字公晦,昭武人。"(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790页)卷四五五《马伸传附何兑传》云:"何兑者,昭武人,受学于伸。"(第13368页)按:以上两处"昭武",皆当为"邵武"。宋承唐制,置昭武军于利州,景祐四年(1037),改称宁武军,治今四川省广元市。太平兴国五年(980),以建州邵武县升建邵武军,领邵武、光泽、泰宁、建宁四县,治今福建省邵武市。李方子与何兑皆系今福建人,而非今四川人。  相似文献   

13.
正光泽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北段,山清水秀,素有闽赣咽喉,武夷腹地、闽江源头之称。全县总面积2240平方千米,下辖8个乡(镇)、9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6.43万人。是光荣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荣获全国唯一"中国生态食品名城"称号,是中国厚朴之乡、中国特色竹乡,南平市首批省级生态县,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历史悠久才人辈出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光泽建县。光泽建县虽只有一千多年,但在这片土地上的历  相似文献   

14.
<正> 灵寿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山区,太行山东麓,南近平山县,北与阜平、新乐县相邻,东南距石家庄市约40公里。灵寿地形呈窄条状,西北高东南低,境内由山区、丘陵、平原三部分组成,县城居东南部平原区。水系主要以慈河为主,其次有松阳河及无名支系水流数条遍布整个县境。 据考在春秋战国之际灵寿属鲜虞中山国版图,赵灭中山属赵国领地。据灵寿县志载“在今县城西15里建赵王城即灵寿故城”。近  相似文献   

15.
楚汉战争时期太原郡归属代国,而非西魏国。相关文献中所谓"五十二县(城)"是指曹参"下魏破代"所得城邑,包括西魏国以及代国太原郡所辖的城邑。刘邦高帝六年、七年先后封韩王信、刘仲为代王,二人的代国均包括太原郡。由于对边地控制范围不同,二人的代国分别辖有31县、53县。汉朝灭陈余后未封代王,但保留了代国的建置。这些都体现出楚汉之际代国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朝代有年号,一般认为始于汉武帝。此后,每个皇帝均要建元立号,直至中华民国。大多有关兰溪的志书记述兰溪建县于唐咸亨五年(674年),但各种权威工具书都认定公元674年乃上元元年。而且实际上,唐咸亨只有四年,并没有五年。武则天于674年改帝号为"上元",并从这年的八月开始了她的"天后"时期。兰溪的建县时间,恰好在这年的八月,正好进入了上元元年。文章认为,大概是当时的史官站在正统观念上,对武氏女皇执政,心存腹诽,因而长期不愿改用新的年号记事,故而将兰溪建县时间记为咸亨五年。  相似文献   

17.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的第三子,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被誉为"建安之杰"。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因而后人  相似文献   

18.
赵仕法 《沧桑》2014,(6):103-106
"丽水"作为地名专词,在古代文献中,大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作为河流名称,"丽水"主要是指金沙江,元朝设置的丽江路(今云南省丽江市)缘此得名。除此之外,在史籍中至少还指称三条河流:浙南的好溪,甘肃的逆水和广东的铜鼓江。丽水作为政区名称,专指浙南处州府丽水县(今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丽水县是浙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的建置,肇始于隋朝的栝苍县,因栝苍山为名。"丽水"得名始于唐朝,县名缘于县治东的好溪,而非某权威地名词典所认为的县北丽阳溪。属于山水地名,也是避讳地名。  相似文献   

19.
倪士毅 《浙江方志》2002,(6):26-27,45
乐清地处东海之滨,南濒瓯江,背山面海,是浙江省的一个中等县市。传说春秋周灵王时,太子晋成仙后乘鹤至乐清县西山(今名箫台山)筑台吹箫,乐声悠扬。又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之说。由于这个神话故事,东晋宁康二年(374)(一作宁康三年),遂以乐成名县,  相似文献   

20.
泰州、东台的历代志书以及《江苏省志》均将东台从泰州析出单独建县的时间记载为"乾隆三十三年"即1768年,而《清史稿》《清实录》《嘉庆重修一统志》三部清代国家级权威性文献载其为"乾隆三十二年"即1767年,文章分析了造成地方志误记的可能因素,认为地方志今后应对东台建县时间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