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事宝典     
《中国西藏》2009,(1):86-87
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藏语意为“母子宫”,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也是西藏最早的建筑之一。它位于山南地区泽当镇东南,高耸于雅砻河东岸扎西次日山顶。相传苯教徒在公元前2世纪为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建造,后来成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山南的夏宫。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迁都拉萨,雍布拉康也逐渐演变成了一座佛殿,后来改为黄教佛寺。  相似文献   

2.
一个春夏之交的日子里,我来到藏南重镇──泽当。泽当,藏语,意思是“猴子玩耍之地”。泽当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景秀丽,的确是一处极富蛙力的地方。站在贡布山上向喇叭形的雅隆河谷望去,只见吁陌纵横,河网交错,麦浪翻滚,绿树成荫,不由得为藏族先民在此建都的好眼力所折月匠。雍布拉康,雪域第一宫泽当东南5公里外,在雅隆河东岸路旁的一座小山上,矗立着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它是西藏第一代赞普的王宫,传说文成公主进藏后,曾在这里住过。三层的殿堂早在五世达赖时就做过大规模的维修,80年代初,西藏文物部门又…  相似文献   

3.
雅隆文化中的民族交融段宝林雅隆文化是西藏文化的上源。有一首歌谣说得很好:地方莫早于雅隆,农田莫早于泽当,藏王莫早于聂赤赞普,房屋莫早于雍布拉康。确实如此,美丽富饶的雅隆河谷,有许许多多西藏古文化圣地。在琼结县邦嘎村的新石器遗址,其时代可推算到一两万年...  相似文献   

4.
喜琳 《旅游纵览》2016,(9):96-101
正这是我第一次到西藏。雍布拉康,孤然屹立在扎西次仁山顶,翻过冈巴拉山口,圣湖羊卓雍措就在眼前,九九八十一道弯的山脚下,到达勒布沟,满目苍翠的树林,潺潺的飞瀑,犹如世外桃源,桑耶寺屋顶金光闪耀,黑、白、红、绿4座佛塔各据一方。第一次西藏之行集中在山南。山南地区是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众多为人称道的第一,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第一座佛堂、第一片王田、第一座  相似文献   

5.
正雍布拉康是聂赤赞普在雅砻建造的宫殿。2019年初夏,我再次来到雍布拉康。其实,这个时间点参观雍布拉康并不是个好时节,因为始于2017年的维修还没有全部结束。我来到雍布拉康,更多的是想了解雍布拉康下的牵马人。白马的主人叫其米央宗晨光伊始,雍布拉康所处的扎西次日山脚下,几十匹马儿正悠闲吃草,它们的主人大多在不远处的茶馆外聊天、掷骰子,见我们询问的目光,几个闲坐的牵马人走了过来,我挑了一匹白马,它身上搭着彩色羊毛编织的马鞍,很是神俊。  相似文献   

6.
藏王故里     
正聂赤赞普作为藏族历史的开端,他是传说中吐蕃历史上的第一位赞普,也就是藏地第一位"王",留下有确切记载、完整的王统世系,传到松赞干布时已是第33代。藏地文明的许多"第一",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源头。他修建了藏地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几乎在所有藏地史书中都会被提到。在藏地人心中,那就是藏族文明的起源。  相似文献   

7.
祖先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先崇拜是藏民族一种古老的习俗。它源于吐蕃赞普时代。据传说吐蕃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是由苯教教徒拥立起来的,当时吐蕃流传着自称或称为“天神之子”的说法,其祖先特别崇拜的是天神。天神是苯教最大的崇拜神。每  相似文献   

8.
赵莉 《丝绸之路》2008,(1):45-48
如果想真正了解西藏,仅去布达拉宫是不够的。如果说在布达拉宫看到是西藏的文明和恢弘,那么,山南则是西藏历史和文化的发祥地,因为这里产生了西藏的三个“第一”;第一个村庄、第一座宫殿、第一位藏王。但当地人说,还应该加上两个“第一”,那就是第一片农田和第一座神殿。山南是藏民最早的诞生地,喝了清冽的甘泉,我才知道,这也是西藏的第一口泉。这里还有第一个创作藏戏的村庄,有着第一位藏王的坟墓,还有第一座保存喇嘛遗体的灵骨宝塔……算来算去,这里的“第一”有十几个,所以,将其称之为“藏族文化的摇篮”,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9.
藏事宝典     
《中国西藏》2011,(4):91-91
藏王墓 藏王墓位于西藏山南琼结县宗山的西南方,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吐蕃王朝时期第29代赞普至第40代(末代)赞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总面积385平方米,共发现墓葬16座,是西藏迄今发现的最大的藏王墓群。各陵墓封土高大,为土垒成的高台丘墓。其上层土墩为椭圆形,墩顶极平坦,东西长约130米;下层为长方形土台,周边不齐整。  相似文献   

10.
正在距离桑耶寺渡口不远的地方,有一条与拉萨至山南的柏油公路相交的乡间公路可以通向扎囊县城,但是,路口的标志牌上,却用藏、汉两种文字写着"扎塘寺由此去",可见这座寺院的名气要远比县城大得多。十多年前,我曾经在西藏文物普查工作中慕名寻访过这座著名的寺院。西藏佛教"前宏期"(即吐蕃时期佛教)由于末代吐蕃赞普朗达玛的灭佛运动而遭到毁灭性打击之后,其  相似文献   

11.
正在雍布拉康脚下、雅砻河的谷地,有一座村居叫做"克松"这里是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也是西藏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民主改革之前,克松"谿卡"(庄园)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噶伦索康·旺青格勒在山南的六个庄园之一。庄园内有农奴(分差巴、堆穷、朗生三种)59户、302人。据有关历史著作和当地老人口述,这里的农奴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身份低下、生活穷苦,常年要为庄园主支差劳动。身为四代朗生的其美措姆老阿妈直到民主改革,从没住过房子,没穿过鞋袜,没吃过饱饭,没穿过一  相似文献   

12.
夏日的山南,山青水秀,田野碧绿。树木成荫。藏族史书记载,这里是高原民族的发源地,自然条件果然宜人。早闻山南地区有西藏历史上的许多第一,而第一古利桑耶寺就在扎囊县的江北边,“只要到山南一定去桑耶寺看看’的心愿,这次算是圆了。桑耶寺全名为秦耶敏久伦吉朱白祖拉康,意即不变自成桑耶寺,还有无边寺、存想寺、超出意想寺等别名。准确地说,寺庙位于泽当镇(山南行署所在地)38公里,就在扎囊县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日山南侧,周围也是国家级雅隆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赞普赤松德赞时…  相似文献   

13.
在藏族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传说第一位藏王聂赤赞普是作为天神之子通过一条天梯下凡来的。他降临人间后,在一座山脊下被牧人看见。牧人问他从何处来,他闭口不语,以手指天。霎时间,天上的白云翻卷致意,地面的山峦摇身叩拜。众牧人见他相貌  相似文献   

14.
山南小行散记李娜文并摄影西藏的山南,相传是藏族的发祥地。在离藏返京的前一周,忙里偷闲,我从拉萨来到山南地区,游览了久仰的几处名胜古迹。雍布拉康,骑车探源要说西藏高原长冬无夏,并不确切,实际上只是一日之内温差很大而已。六七月间,只要太阳出来,热得完全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藏》2014,(5):91-91
拉加里王宫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曲松县城南侧,海拔3880米。拉加里王系是西藏历史上一支独立的地方割据势力,其先祖为吐蕃王室后裔鄂松的嫡系。公元10世纪后,该王系在山南曲松一带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历经萨迦王朝和帕竹王朝统治时期,仍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方统治特权。  相似文献   

16.
藏传佛教与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界享用的甘露,偶然滴落到人间。国王宫中烹茶叶,众生亦能获吉祥。”藏族著名史籍《汉藏文书》中的这几句赞语,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西藏原不产茶,人们不知茶为何物。一天,吐蕃赞普赤都松(公元676—704年在位)在后宫养病,偶然捡到小鸟衔来的一条树枝,枝上嫩绿清香的叶片十分诱人,赞普不觉摘下一些放入口中,谁知咀嚼一阵后,原本精神委顿,心烦意乱的赞普感到神清气爽,身体一下好了许多,于是命令大臣四处去寻求这  相似文献   

17.
藏事宝典     
《中国西藏》2009,(6):87-87
西藏最早的佛殿——昌珠寺 昌珠寺位于西藏山南雅砻河东岸,乃东县的乡间。公元7世纪,由吐蕃王赞普松赞千布主持建造,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最早的佛殿。昌珠,藏语意为“鹏与龙”。昌珠寺与大昭寺是同时期建筑,风格相近。该寺共二层,砖木结构。底层供奉松赞干布像。  相似文献   

18.
农牧业生产技术是西藏古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天锁发表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二三期合刊上的文章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一、远古时期的农牧业生产技术。在藏族人种形成之初,便会播种、耕田。在《国王遗教》和《西藏王臣记》等书中记载,藏族人种形成之初,就已会撒种、垦田,可以认为,那时西藏已出现原始农业。藏文"蕃"字,在古代藏语中有农业的意思。其理由一是据传说,二是据记载,三是根据发掘的文化遗址及其实物遗存表明西藏远占时期已出现农牧业。二、悉补野王统世系时期的农牧业生产技术。聂赤赞普时期,已有…  相似文献   

19.
正山南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这里是神猴与罗刹女传说中藏族祖先的诞生地。大约在四、五万年以前,雅砻一带就有藏族先民繁衍生息。藏族先民们在鸟兽群集、果木丛生的雅砻河谷过着以树叶为衣、野果为食的群居采集生活。经过漫长岁月,逐渐学会了制作弓箭、石器等工具,学会了饲养牦牛等动物,种植青稞等作物。约在公元前2世纪初叶,居住在雅砻一带的人们逐渐形成部落,早期悉补野部落的首领第一代赞普聂赤统一牦牛部落,建立联盟政权,  相似文献   

20.
桑耶寺乌孜大殿南墙上有一块旧石碑,刻着古老的藏文,据说是三十七代藏王赤松德赞亲笔题写,记载了桑耶寺的建造历史。这块四角已经严重剥蚀的石碑,究竟是不是赤松德赞书写,对我和大多数人而言并没有任何意义,但桑耶寺和赤松德赞的深厚缘分,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后世把赤松德赞与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并称为“三尊法王”(护持佛法的国王),他们在西藏历史上为藏传佛教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