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影 《东方收藏》2022,(8):22-24
陶瓷在宋代发展迅速,当时官窑民窑竞相发展,不仅釉色品种质量高,装饰题材也极其丰富。在北宋早期的陶瓷花卉装饰图案中,莲花纹为重要的组成,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婴戏莲花、荷塘风光和莲池水禽等组合图案,不仅富有民间生活气息,也带动了宋代陶瓷的多样化发展。本文将简述宋代莲花纹样陶瓷的发展情况,然后分析其风格特征,最后对莲花纹样陶瓷的表现形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宋代茶文化简述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古老的饮料,我们祖先很早就知道饮茶的好处,初为药用,继为茶饮。历史上,以茶汁当饮料,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把饮茶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则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奠定了茶道的形式和内容,饮茶由此开始讲究境界,强调饮茶体验人生的茶道,茶文化也逐渐形成,并迅速传入日本、  相似文献   

3.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青瓷名窑之一.经过唐代和五代数百年的发展,到北宋中期,其烧制技术日益精湛,产品更趋完美,影响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北方瓷窑系统——耀州窑系.耀窑陶瓷的造型、装饰技法和装饰纹样作为一种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宋代以来的艺术理论的延续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宋代及其前代的艺术理论,对耀窑陶瓷装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耀瓷装饰与宋代艺术理论之间的关系作一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4.
唐和五代是我国陶瓷生产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我国海上交通海外贸易迅猛发展、全面开放的时代.象征着唐、五代瓷业发展高峰的重要事实是:至迟从九世纪下半叶,我国陶瓷继丝绸和茶叶之后成为重要的外销商品而大量出口.为宋代大规模的陶瓷外销开了先河.现代世界性考古成果表明,不管是陆上丝路所到的西亚,还是海上丝路东西洋航线所经历的每一处古址,都发现了大量的唐、宋时期完整瓷器和瓷片.日本陶瓷专家三上次男先生把这条海上运输的航线称为“陶瓷之路”.正是这些五彩缤纷的瓷片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弥补了史书失记的不足,为我们勾勒了唐宋时期我国外销陶瓷的重要口岸和航路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史兆利 《丝绸之路》2013,(16):20-21
在我国陶瓷史上,宋代是一个承先启后、空前兴盛的时代。其陶瓷艺术在造型上的多种多样曾经有过"唐八百、宋三千"之说,不仅形式优美、品格高雅,装饰技法也以面貌多样而著称。宋代陶瓷虽承袭唐代,但在风格上已有了较大变化,由唐代的流光溢彩转为自然清淡,将装饰性渗透于色彩中,是艺术美与技术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中国陶瓷艺术在宋代达到顶峰,社会大环境的相对稳定,茶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与之相对的茶具也呈现出繁荣姿态,以建窑、吉州窑产品为代表的黑釉茶盏风行一时。文章以两窑口中的代表产品为主线,试分析黑釉茶盏在宋代流行的原因及烧制工艺。  相似文献   

7.
也谈宋代广西仿耀青瓷与耀州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陶瓷刻划和模印纹饰最盛行的时期,以定窑白瓷和耀州窑青瓷为代表的两个系统同时相互影响、发展和传播并迅速波及各地.远在岭南的广西青瓷和青白瓷窑场都几乎同时受到这股潮流的影响,也生产出大  相似文献   

8.
建窑是宋代著名黑釉瓷窑之一,遗址在今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池墩村。它是应宋代“建茶”(龙凤团茶)的风行而兴起的以烧造茶盏为业的瓷窑。它烧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结晶釉,纹如兔毫,称为“兔毫盏”。 二十世纪初,建窑遗址出土的兔毫茶盏东传日本,在陶瓷学界激起了“天目茶碗”的研究热潮。其结果,在日本的陶瓷研究大系中,建立了一个以宋代建窑为主,包括同时代中国、朝鲜、日本其它瓷窑生产的黑釉瓷碗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天目’。 . 晚清以来,建窑遗址出土了底足刻有“供御”,“进(王戋)”字样的兔毫盏实物,说明宋代建窑曾经烧制过供宫廷御用的茶盏,这是建窑史上一件前所未闻的大事。其后,随着人们对这一著名瓷窑的实物遗存有了更多的了解,提出了一系列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其中  相似文献   

9.
燕俊峰 《神州》2020,(4):62-62
钧瓷不仅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也是世界陶瓷中蕴藏着很多科技奥秘的奇珍异宝。钧瓷的出现丰富了中国陶瓷博大精深的科学文化内涵,给人们带来了极其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2017,(4)
<正>3.宋代吉州窑、建窑的黑釉宋代江西吉州窑、福建建窑是两个独特的地方窑,为我国陶瓷美学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宋代是我国制瓷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南北方瓷窑广泛兴起。有为了满足皇室贵族、上层社会需要而设立的官窑,也有大量满足普通百姓生活需要的民窑。全国各地的瓷窑产品反映出各自不同的地域风格,因而宋代瓷器品种丰富,有的窑口续烧至元、明、清(如磁州窑),有的名瓷被元、明、清历代仿制(如五大名窑),但吉州窑、建窑生产的黑釉茶盏,  相似文献   

11.
正象棋子有人也称为棋钱。象棋始于何时并无定论,但定型于宋代。宋代宫廷象棋为象牙质,而民间多以铜质为主,也有陶瓷等。象棋外形仿圆钱,中间多数无孔,也有方孔者,但少见。将马钱又称打马格钱、马钱,打马格钱兴盛于宋代。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曾写有打马文三篇,即《打马图经序》、《打马赋》及《打马图经命词》。打马格钱面背多以名将名马为图案。选仙钱又称选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瓷器落款,始自宋代,它与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书画上的题名一样,后来都被称之为“款识”颜师古注曰:“款,刻也;识,记也.”款识作为作品上的文字标记,便成了后人鉴别作品真伪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以往,按照文献记载,我们了解到景德镇窑以窑帝年号命名官窑纪年款,始自宋真宗景德年间,但以“景德年制”为款识的景德镇宋官窑实物,至今未发现,事实上,我们今大所能见到的宋瓷,包括“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器,也几乎未见款识.因此,宋代窑器上究竟有否款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成了一桩悬案 最近,从著名陶瓷学家熊寥新著《中国历代款识大典》中看到宋瓷款识三则,心里一亮,大喜过望,便一口气通读到底.中国古陶瓷遗存、流传至今的,数以万计的这些古物中,元瓷落款比较少.明代瓷器,从永乐年间开始,以当朝皇帝年号命名的纪年款,便普遍出现于官窑器和民窑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饮茶习俗,自汉、唐以来已有2000年的历史,其极盛时期为宋代。宋代茶叶生产兴盛,饮茶之风普及,品饮方式愈益讲究,鉴赏水平不断提高,“斗茶”之风随之而起。“斗茶”,即一种赛茶活动,参赛者献出各自的精制茶叶,以轮流品尝的方式鉴别、评定其色、香、味、形的优次等级,决出胜负名次。宋代斗茶比较普及,与当朝皇帝爱茶嗜茶关系密切,同时,与宋代瓷器发展也密不可分。不少文人高士和茶专家也爱好斗茶。可以说,宋代“斗茶”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精制香茗与精美茶具的和谐组合。一、名人茶事中国历代帝王喜好饮茶,研究茶学…  相似文献   

14.
邢窑刍议     
"邢窑"是我国陶瓷史上驰名古今、蜚声中外的一处窑场,也是悬而未决的一个疑团。尽管早在唐人李肇、陆羽,皮日休等的诗文里都曾提到过它的烧造地点和器物特征,多年来人们根据文献到河北内丘去寻访,始终未能找见其窑址。五年前河北邯郸陶瓷公司曾派人去它的邻县临城南程村一带调查,找到过大批白瓷残片及窑具,送来故宫博物院鉴定其年代。鉴定结果虽属宋代之物,但我们认为很有可能发现更早的唐代白瓷。  相似文献   

15.
宋代湖田窑影青瓷从初创到名扬天下,经历了一场华丽的嬗变。宋代湖田窑产品种类丰富,涵盖普通瓷器、粗陶瓷器、制瓷工具、窑具等四大类,应有尽有,品种之全是宋代诸窑所烧造之冠。影青瓷属于石灰釉,用瓷石和釉灰配成。湖田窑影青瓷把陶瓷的材料、造型和装饰有机结合,创造出实用美观的陶瓷佳品。  相似文献   

16.
秦大树 《中华遗产》2009,(10):170-183
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宋代,中国的陶瓷艺术终于迎来了一次爆发式的高峰:技术炉火纯青,艺术空间绝后,窑址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最富盛名的莫过于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也许是老天刁难,它们身上都有着或深或浅的历史谜题,它们究竟产自哪里?它们始烧的确切年代是何时?为何会在宋代掀起一个陶瓷制造的高峰?  相似文献   

17.
2016年8—12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宋代窑址进行了重点调查。其中,桂平罗秀伟杨窑、北流平政岭垌窑、钦州浦北土东窑是时代上前后相继的三处青白瓷窑址,反映了广西青白瓷不同时期的烧造技术特点。桂平蒙圩顺东窑为广西地区宋代青瓷窑场的分布提供了新资料。本次调查不仅丰富了广西地区宋代陶瓷考古资料,也为瓷器外销和区域文化交流等研究提供了可资对比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武胜县谷坝村宋代陶瓷器窖藏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安市武胜县沿口镇泰山片区谷坝村村民在秧田培肥时发现宋代陶瓷器窖藏,出土陶瓷器、银、铜、铁器共47件,均系生活、生产用品。这批宋代窖藏物的出土,为研究川东地区陶瓷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陶瓷史上,唐代长沙窑与宋代磁州窑的釉下彩绘,均为其发展开创过新纪元时代。但是由于处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两座著名瓷窑,在装饰题材及装饰技法上,也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本文试图通过这种不同特征的对比研究,揭示出社会风尚对陶瓷装饰的影响所在。  相似文献   

20.
马希桂  马琛 《收藏家》2012,(11):13-20
宋代是我国陶瓷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名窑辈出,争奇斗艳,在我国陶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