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山钟灵,蜀水毓秀,勤劳智慧的巴蜀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巴蜀古文化。誉满中外的四川名酒,就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本溯源,对于开展酒文化的研究,进一步搞好四川名酒的生产建设,无疑是很有必要的。笔者拟就绵、雒两地考古发掘实物资料,结合文化记载,对蜀酒的历史渊源作初步探索。 一、早蜀酒文化的历史印迹 中国古代酿酒的起源,从现在掌握的考古发掘资料看,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当时的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逐步对碳水化合物经过糖化发酵可以转化为酒精有所认识,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步掌握有意识的酿酒技术。“酒”字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古代巴蜀的虎崇拜杨甫旺虎在汉代是阴阳五行说中的“五灵”,“五神”之一。虎崇拜在古代民族图腾中亦很常见。古代巴、蜀是公元前八至六世纪在川东和川西出现的两个奴隶制国家。据史书记载。巴蜀同以虎为图腾和部落族徽。根据近年来四川等地的考古资料,巴蜀文化中有虎形...  相似文献   

3.
陈英 《广西文史》2001,(1):60-62
卷帙浩繁的彝古籍,其中对古代人、事、时、地物的记载,有不少与汉古籍记载内容相同、相通、相应和互相补益之处。兹作如下阐述。1、对天、地、人“三界”的宏观认识。远古先民们认识客观世界,首先是探索天、地、人的产生,彝语叫“慕弭撮道纪”。  相似文献   

4.
彝族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彝文典籍与严谨的治史传统。在各地现存的大量彝文典籍中,可以明显地感到一种追寻万物根源的“探根”与先民足迹的“指路”现象。这种现象,是彝族群众传史、用史传统的具体体现,起到了凝聚、认识、整合、教育的重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一《贵州文史丛刊》1989年第4期刊载的《从发现威宁彝文印章谈夜郎国族属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一文,称《史》、《汉》“西南夷传”中有夜郎、滇、邛都“此皆魅结,耕田,有邑聚”的记载,便认为此处所讲的“魋结”,即彝族的“天菩萨”或“英雄结”,因而将古夜郎的主体居民认定为今彝族的古代先民。其中涉及的问题很多,我们不打算一一讨论,仅就“魋结”这种发式与夜郎的族属关系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船棺葬是战国秦汉间巴蜀地区流行的一种丧葬习俗。本文运用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相结合的方法 ,从船棺葬的发现与地理分布、船棺葬与巴蜀先民生产与生活的关系、船棺葬的特点及其民俗文化内涵等三个方面 ,探讨这一古老的丧葬习俗形成的原因 ,以及它所蕴藏的民俗文化内涵。指出巴蜀船棺葬的产生 ,既是巴蜀先民受到本民族“送魂”意识支配下的产物 ,同时又与古代巴蜀先民的生产活动与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境内的彝族,包括西北、西南在内均以“虎”为图腾。《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有关于黑虎的记载,不过不叫“黑虎”,而叫“罗罗”,这一名称是当地少数民族称呼黑虎名称的汉语译音。(山海经·海外北经)云:“北海内……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清代学者吴任臣的灿海经广注)说Z骄雅》曰:“青虎谓之罗罗,今云南亦人呼虎亦为罗罗”。足见罗罗确为少数民族对黑虎的称呼的汉语音译。古代灿海经)中称黑虎为罗罗的记载,在彝族文化中保留了下来,刘尧汉在(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测(以下简称刘书)中说:“云南彝…  相似文献   

8.
济火是水西彝族历史上颇有影响和具争议的名字。在汉文史志记载中,济火因佐诸葛亮南征有功而受蜀汉政权册封,“令世长其土”,从而开创了水西安氏家族。然而,济火是谁?佐诸葛亮南征有功受封的又是谁?这两个问题在学术界至今尚无统一认识。考证清楚济火的问题,对正确认识水西彝族历史乃至整个彝族的历史都是至关重要的。它牵涉到古代彝族的迁徙、彝族历史的分期断代等诸多问题。正因为如此,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原所长余宏模先生才由衷地指出:“对济火其人的判断,又涉及到研究彝族迁徙、分期的历史科学结论。”①在我从事彝语文教学多年…  相似文献   

9.
西南古代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其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金石档案,迄今仅川、滇、黔三省便发掘到千余方彝文碑刻及部分彝文摩岩、铭文;至于彝族汉文金石铭文更是难以计数。这些碑刻铭文有记载彝族历史事件的,有记录彝族世系源流的,有记述彝族上层文治武功的,有反映历代王朝中央对西南彝区进行统治的。是研究古代彝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可靠记录材料。一、养文金石档案这些金石铭文年代久远,内容丰富,分类论述如下。1.碑刻。有墓碑和纪事碑两种类型。(豆)墓碑。古代彝族先民通行火葬。明清时期,随…  相似文献   

10.
在有规律地调配年、月、日的历法产生以前,中国古代漫长的岁月都是所谓“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观象授时的时代.对上古先民的观象授时,不少典籍都有详略不同的记载.先民将全年各月的天象、气象、物象加以记录,并以此为依据提示人们各月的农事活动.这在当时自有重要意义,后人给以郑重记载,视为经典,也就十分自然.历代学人对观象授时的有关记载认识不同,在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研究中便生出许多疑(?),有关典籍的真实面目反而含混不清,世代相袭,实有澄清必要.  相似文献   

11.
关于贝曾经做为一般等价物来使用这个问题,古人在史书中多有记载。所谓“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利,通有无者也”。“先民有作,龟贝为货”。“古者货贝而宝龟”。此外,在甲骨文、金文中也多有记载。现在,大多数的考古学者和钱币学者都接受了这个观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滩北端太乙坝的龙岩,有“怪石墨竹”等文物景观。宋代人的《诗》、明代人的《记》,都有所提及。而“泼水现竹”则在光绪七年《补纂仁寿县原志》才有此记载。但是,对“怪石墨竹”与“泼水现竹”之间的关系及其来龙去脉,至今尚未做深入地溯源探奥。慕名前去的探奇揽胜之士,虽一饱眼福,却往往存疑而归。为了宏扬巴蜀的历史文化、丰富旅游名胜,笔者在历代有关这方面记载的收集辨析的同时,作了实地考察: 龙岩屹立于现在的黑龙滩人工湖的万顷碧波之滨。远望莽莽苍苍。近瞧悬崖峭壁上,有若干碗口大的方形洞孔,(图一)据  相似文献   

13.
火把节源于先民对火的原始敬畏与崇拜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都有这个激情燃烧的节日彝族的火把节,文献记载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并不是只有火把那么简单相传火把节是丰收的节日、驱虫的节日、跳蚤哭泣的节日火把节更是冷热区分的节日、冰雹离去的节日火把节有很多故事……  相似文献   

14.
《山茶》2011,(9):62-63
历史悠久的拉祜族与彝族、纳西族等有着共同的祖先——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他们早期逐牧而居。后来逐渐南迁,至迟在战国时代已活动在云南境内。史书中三国两晋至唐的“乌蛮”集团就是拉祜族、彝族等族裔的先民,彼时拉祜族部落以贡纳形式隶属于彝族主盟部落,后来又曾向南诏、大理和傣族土司纳贡。历史上,拉祜族多次在贡赋增重时选择反抗或举族迁徙,自唐代起,他们的迁徙活动绵延不断,直至清朝才基本在澜沧江流域定居下来。  相似文献   

15.
试论“巴讴”汉晋人著作中 ,言及有所谓“巴讴”、“女翟舞”者 ,是研究古代巴蜀地区文化史的重要材料 ,不可忽视。略引二条 :扬雄《蜀记》 :“蜀之先代人椎髻、左语 ,不晓文字 ,女翟讴歌 ,巴土人之歌也”。左思《三都赋·魏都赋》 :“(巴人 )或  (椎 )结而左言 ,或镂肤而钅赞发 ;或明发而女翟舞 ,或浮冰而卒岁”。“女翟讴歌”简称“女翟讴”、“讴歌” ,既是“巴土人之歌” ,亦可称“巴讴”。“巴讴”是古代巴蜀地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群众文化活动。在人类的原始社会 ,当艺术刚从劳动中产生出来时 ,诗歌、音乐、舞蹈还未发展为独立的…  相似文献   

16.
城坝遗址在商周时期为巴人分支賨人的都城“賨城”,秦灭巴蜀后于此建宕渠县。2005年3月至6月我们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有木椁墓、土坑竖穴墓、灰沟、井、灰坑等大量的遗迹现象;同时出土有大量的铜器、漆器、铁器、陶器等。这次发掘和调查,首次揭露出遗址内存在着连续性清晰的文化层叠压关系;也证实了城坝遗址在汉代及更早时期存在过大型城址的史料记载是可信的。为进一步研究城坝遗址和巴人文化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一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先民与氐羌有渊源关系。彝族先民在狩猎和畜牧经济阶段,由于生活的需要,经常随牧迁徙。历史造成了彝族大分散小聚居、支系繁多的状况,形成今天彝族各支系文学艺术各具特色的状况。彝族男子的服装大体上和汉族的相同,但妇女还基本上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通常成年男子头上缠有包头,包头布长者可达数丈。妇女的包头之大几乎宽过两肩。男子大多穿对襟上衣,着宽大的裤子。妇女均穿无领大襟上衣,长及膝盖,一般都有围腰和腰  相似文献   

18.
布依族简介     
从中华民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之后,汉文献上不断地然而却是零星地记述着布依民先民的片断历史。布依族历史堪称悠久,考诸史籍,布依族先民是古代“百越”族群系统中的“骆越”支系的居民。汉以后,史称“蛮”、“俚”、“僚”、“蕃”、“夷”“仲家”等。本族多自称布依。解放后,人民政府尊重民族意愿,于1953年统一定名为布依族。春秋时期,辖及黔境布依族地区的古牂牁国,是一个正处在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  相似文献   

19.
申夏 《南方文物》2002,(1):105-106
今年是农历壬午年,俗称马年,于是“马”便成了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马为六畜之首,早在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就曾发现过马的骨骼,证明先民在此时就已开始对马的驯化和饲养。到商周时期,马受到人们的特别重视,因为它成了战争和日常生活中驾车、代步的重要工具,《周易》中就有“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的记载。从甲骨卜辞得知,商王朝已设置有马师,出现了马拉的战车。在陕西郿县出土过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驹尊,其铭文中记载  相似文献   

20.
巴蜀造船事业起源甚早。传说夏禹治水所乘的独木舟。就是在四川梓潼制造的,它是各种船只的始祖。在昭化、广汉、巴县等地出土的船棺,长约五米,宽约一米,首尾差别不大,各地相距八、九百里。而出土船棺却有相似之处。再次证明岷江、长江、嘉陵江一船相通。巴蜀先民逐水生息,生前乘船。死后以船为棺。也说明舟船的重要地位。秦人巴蜀,随即在四川大造舟船,以便浮江伐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