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满族是一个以智慧和勇敢著称于中国历史的少数民族。这个民族在历史上曾两度问鼎中原,开拓了舆图仅次于元代但统治强度远胜于元代的广阔疆域,前后统治时间畏达三百八十多年(金代119年;清代268年)。 满族不仅以卓著的武功彪炳青史,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长期以来,由于绝大多数满族已通用汉语、汉文,所以客观上造成了这样一种误解:满族没有语言文字。甚至许多满族人自己都不知道本民族曾有过语言文字。实际情况是:满族不仅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而且拥有使用这种语言文字创作的大量的口头与书面的文化遗产。作为满族人本身以及研究满族问题的同志们,有必要了解满族的文化史,其中包括语言和文字。 满语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满族的先世就出现在汉文古籍中,当时被称作“肃慎”、“息慎”或“稷  相似文献   

2.
满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满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和巩固,曾做出过重要贡献。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了解、正确评价历史上满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诸问题,了解早期满族人名的样式及其变化规律,是我们研究满族文化和民俗的一项内容。本文即对历史上满族人怎样起名的问题谈一下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后,国民党政府接管了北平。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摧垮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满族人民也得到了新生。北京的满族人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成了新中国的主人。随着满族少数民族地位得到承认,北京的满族人民意气风发地投入到祖国各项建设事业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 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将沦陷时期日伪更名的“北京”,又改称北平。国民党政府名为接收,实为劫收,对北平人民进行搜括和掠夺,1946年,国民党统治下的北平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人民重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民党回来了,排满仇满的情绪也抬头了,北平市人民痛苦深重,满族人民的处境就更加悲惨了。遭杀戮之残、忍隐名之羞、受歧谬之恻,这三句话典型地说出了国民党统治时期满族人的状况。以海淀区正黄旗村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满族聚居村,该村满族人的先辈是清朝雍正二年修理园明园时从内城中的上三旗中迁来的,属正黄旗。当年迁出旗兵500户,经过二百多年仅剩55户,仅等于迁入总户数的11%,80%以上的满族人均四散逃亡了。有的在军阀混战中当了兵,糊里糊涂丧了命;有的跑到张家口外的察哈尔去谋生,许多人冻死饿死在外地;  相似文献   

4.
瀛生 《北京文史》2005,(1):51-53
掼跤是满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其源久远。清代初年满族人将它带入北京,又成为老北京满族的一项群众性体育活动。掼跤在清代还是一项练武科目,有军事实战意义,是八旗兵必须学练精熟的武术课程。  相似文献   

5.
《清语人名译汉》由满族宗室爱新觉罗·奕赓所作,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满族人名及其含义。通过书中的内容能够发掘满族人命名的特点,由此进一步了解满族的生态文化、精神文化以及文化融合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如意,我国民间历来作为吉祥之物。普通一点的,用竹、木、铁、石制作;高贵一点的,作为高档的陈设和礼品,就用金、银、珊瑚、犀角、玉石,或熔铸或雕琢,精工细作。可是谁知道,如意的鼻祖竟然是“痒痒挠”,或者叫“不求人”、“搔手”。如意早在秦汉时代就已经问世,用竹子制成,小玩艺儿一个,派的用场就是为人搔痒痒。出身可谓低微,不过替人搔痒  相似文献   

7.
满族歌谣,是满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族及其先人的口头诗歌创作。它以自己丰富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风格、浓郁的民族特色,在满族人民中世代流传。它是满族民间话语的集中显现,由满族歌谣的流变、满族歌谣在本民族的定位两大方面,让我们走近这个民族,对其做近距离观照并与其对话。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二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字中,共有满族人口四百三十万。这个数字与清朝末年满族人丁最兴旺时期的数字基本持平,而较之国民党统治中国时期的一百五十万左右的满族人口,则猛增几近三百万。 辽宁是满族的发祥之地,也是我国满族人口最密聚的省份。一九八二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有满族人口一百九十九万,占当时全国满族总人口的46%强。八年之后,即一九九○年,辽宁的满族人口已越四百万大关,实有人口为四百九十五万之众。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相似文献   

9.
清康熙朝,皇室派人到清东陵(河北遵化县)成立了“东陵引善老会”,后来,成为满族民间音乐团体,称为“皇会”,又叫“花会”。每逢活动,棚上便悬挂“清音嘹亮”四个大字。 清西陵(河北易县)于乾隆朝由内务府上三旗的满族人组成“金花盛会”,是个百余人的乐队,本文前边已略作介绍,他们所演奏的乐曲留传下来的多是金、元时期的“北曲散曲”、清宫廷音乐和北方长期流传的民间乐曲。其中有一些是满族及其先世  相似文献   

10.
满族入关前后的萨满教张树卿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不仅哺育了勤劳、勇敢,智慧的满族,也孕育了具有其鲜明特点的民族文化──萨满教。萨满教在满族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仅就满族人关前后的萨滴教变化,发表一下个人看法。一、满族入关前的萨满教满族入关前是指1...  相似文献   

11.
蒋蕾  荆红 《旅游》2007,(8):32-39
作为满族的发祥地,白山松水间处处留下满族历史文化的痕迹。在民间传说中,努尔哈赤是长白山天池的仙女吞仙果怀孕所生:康熙祭祖时,登上了吉林市的小白山……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与清代历史发生过密切的关联,许多满族人至今仍然按照祖先留下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那些古老的习俗“活”在他们身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吕萍 《满族研究》2012,(2):84-89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满族及其先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吉林省是满族的故乡,长白山更是满族的发祥地。在吉林省满族文化中,传统绣品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枕头顶,还是烟荷包等,都反映了满族的日常生活和风土人情。满族人的渔猎生活、宗教信仰、尚白等民俗文化,在传统绣品中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展示。  相似文献   

13.
满族与京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剧产生于清代.与满族上层及满族人的喜好、审美情趣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满族人不仅喜欢京剧,而且还直接参与了京剧的创作、改革与演出。从清代至今,在满族人中间产生了一大批京剧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满族人的生活与化在京剧中也有所反映,其中满语唱词在京剧中仍有遗存。  相似文献   

14.
研究北京郊区的满族应该抓三个点:外三营、王公园寝和庄头。外三营一火器营、健锐营、圆明园是满族的聚居点,是最具典型的地方。王公园寝(东西二陵不算郊区)的苏拉(满语“散差”)因为看守墓地的关系,多年来也在当地落户聚居。人数自然较营房为少,但也是较为典型的地方。庄头的情形则比较复杂,自始就有投充庄头在内,满族虽有,但远不如前二者的严密和集中。在三个点中不能算是重点。以上所谈情形是民国初年的状况。 我写此文,是因《满族历史与生活》发表后,受到北京研究这方面的学者的督促。我生长京中而母家又在郊区营房里,这种条件不是任何一位满族人都具有的,理当将亲身见闻贡献出来。唯迄今已发表的有关满族的著作,和我亲见亲闻,差距太大。比如有的著作中所宣扬的满族的缺点,我以为正是他们的优点。许多著作喜欢写满族上层,我以为光上层不能就代表满族,重点应该了解满族下层。不少著作边  相似文献   

15.
皮影戏是深受满族人喜爱的戏剧之一。皮影戏是“影戏”(又称“平面傀儡”)的一种,是我国汉族所创造的一种古老戏剧。它起萌于汉代,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清代。在长期流传中,不断革新,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并在一些地区发展成不同形式的地方戏剧。“影戏”在国外也广为流传,并对近代电影艺术的发明,起到了促进作用。 谈到皮影戏,我们不能忽略满族人所做的贡献。相传,影响甚广的滦州影戏是十六世纪未在沈阳形成的(因而有人认为中国影戏即起源于此)。这与满族人人爱好不无关  相似文献   

16.
满族民歌是满族人社会生产的产物,从中可以看到满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子。作为精神文化成果,这些民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反映了满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有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与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7.
冰雪文化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冰雪所获得的全部成就的总和,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地处白山黑水的满族人与冰雪结下不解之缘,所创造的冰雪文化从内容上看:冰雪娱乐和运动的习俗是满族冰雪文化的核心。满族冰雪文化具有地域性、观赏性、包容性、军体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的满族渊远流长,从金代时起,这里的山山水水就留下了满族先人女真人的足迹。现有满族人十七万。满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现在,丰宁满族人民广泛流行的满族民歌,经过近年来挖掘、搜集到的不下百余首,有的收集在县、地区、省的《民间歌谣集成》里和《满族民歌集》,内容丰富多彩,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风格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是,和东北满族发祥地的民歌现有相同之处,又有演变中新的内容。入关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吸取兄弟民族民歌中的营养,满族民歌也在不断提高和演变之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就跑马占圈谣真实地反映了丰宁满族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其他们的欢乐、痛苦。  相似文献   

19.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俭朴、智慧,富有创造性的民族。17世纪中叶,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大批满族人陆续来到宽城定居。300多年来,宽城满族和蒙古、汉、回各族人民一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一、清朝时期 宽城,位于长城北侧——喜(峰)、冷二口外。据《热河省县旗事情》和大石柱子乡西梨园村乾隆年间的地界碑及满族家谱相互考证:这里元代时期是蒙古人居住地域,后朱元璋起兵将蒙古人击退至关外,即将沿长城以北200华里之地划为中立地带,蒙、汉两族人皆不得在此居住,清初,朝廷为解决旗人生计问题,于顺治八年始开北口,令八旗人等各占地土,宽城一带“成为旗人居住地域”。从而,在荒寒的塞外,满族在长达260多年的时间里,为开发宽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满族发祥于我国东北地区,辽宁是她的故乡,现有人数700多万,占全国满族人口半数以上,是满族最聚居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故地新宾,故都辽阳、沈阳,还有岫岩、凤城、清原、桓仁、北镇五个满族自治县。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清初入关后,迅速吸收了汉族文化,其医药卫生认识也同样受到中医理论影响,没有形成完整体系。但经笔者实地调查、采访、深入研究后发现,他们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过程中,除了早期宗教(萨满教)疾病认识观及中医药治疗外,满族又结合民俗、生活习惯、地区物产,总结出一些药膳与食疗方面经验。这些经验,在疾病防治及促进康复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以下分别叙述。 (一)、药膳补益 (1)、植物药类:(1)、人参。满语称“沃尔霍达”,是满族人最为崇拜一味草药,有关它的传说和民间故事比比皆是。早在努尔哈赤时就发明了“蒸晒参”,以后又有了煮、炖、煎、熬各种炮制技艺。其中流传民间较深的有制做“人参羹”和”棒槌子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