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的亚太战略与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国政 《人文地理》2001,16(2):26-30
俄罗斯作为苏联解体后的当然继承国,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目前俄罗斯承袭了苏联后期的亚太战略,并在某种程度上使其有所发展。本文在分析苏联后期实施亚太战略与政策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俄罗斯目前实施亚太政治经济战略的新东方政策与措施,并对其远东同亚太各国的经济联系的近期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论述了中俄关系对实施其亚太战略的重要性;指出中俄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完全符合两国各自的地缘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后期,日本的亚太经济合作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的背景,是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世界和亚太格局的变化。简单归纳起来主要是:美国经济实力的衰落导致了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高涨,日本作为世界新的力量中心之一成长为世界性经济超级大国;西方世界三极体制的固定化、美欧都致力于本身经济集团化,并要求日本承担“国际义务”;社会主义各国纷纷开始经济改革、新的长期共存、和平竞争的国际政治  相似文献   

3.
90年代日本的安全战略与亚太关系徐世刚王强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为了适应冷战体制结束后的世界政治、军事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和日本国家战略的需要,对其军事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日本军事安全战略的一系列调整已引起了世界和亚洲各国的严重关注。本文拟就日本调整...  相似文献   

4.
廖政军 《环球人物》2013,(28):52-53
意在推动美国与亚太盟国的关系,实施"重返亚太"战略10月16日上午,在美国夏威夷珍珠港海军基地,一场交接仪式正在举行。美军太平洋舰队士官长拉米尔兹郑重宣布,即日起由小哈里·哈里斯(下文称哈里斯)接替塞西尔·哈尼(下文称哈尼)担任第六十一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同时,哈里斯也获得了第四颗将星,即由海军中将晋升为海军上将。人们知道,海军对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至关重要,其号称世界最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地缘政治特点与中韩经贸合作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平 《人文地理》1997,12(1):29-34
本文在简述亚太及东北亚地区战略格局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的两个特点,探讨评价了中韩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原因,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指出了两国今后经贸合作的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6.
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的战略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俊元 《人文地理》2014,29(4):98-103
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将对世界和中国产生深远的战略影响。北极航道的开通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的海洋交通格局,在给中国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战略上的被动性。北极资源开发可行性的增大给中国增添了新的资源采购地选择和地缘经济参与机遇,同时也将带来新的挑战。北极地区地缘政治地位的上升将改变现有的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产生新的地缘战略关系,给中国带来复杂的战略影响,中国需加强筹划应对。  相似文献   

7.
蒙古国地缘特性及其国际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俊元 《人文地理》2000,15(4):38-41
在国际关系格局中,从力量和影响来看,蒙古不是一个十分有地位的国家。然而,由于蒙古国的地缘政治位置的特殊性,在大国战略关系中,蒙古就象一个砝码,它能使亚太战略结构的天平产生倾斜。蒙古对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大国均有重大战略价值,它的对外政策取向将对这些大国之间构成的复杂的战略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同时,蒙古处于有关大国之间形成的地缘政治结构中,蒙古的国家战略和对外关系受到大国关系的严重制约,具有清晰的地缘政治特点与模式。  相似文献   

8.
孟雪萍  李娟 《神州》2014,(2):180+228
毛泽东主席于上世纪7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际外交战略划分。该理论的提出,成为当时中国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它对打破当时僵死的"两个阵营"世界格局,对我国国际地位的跃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从分析"三个世界"外交战略划分理论提出的背景和原因入手,着重探讨它对当时新的世界格局的促成和中国国际地位跃升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们即将送走一个历尽劫难、风云变幻的百年世纪,迎接一个充满希望的新世纪的来临。我们正处在一个告别过去,迎接未来的重要的历史时刻。世纪交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战后主导国际关系可达40余年的两极战略格局解体后,世界进入了由两极体制向一极多强体制过渡的转折时期。两极格局的解体,给世界各主要战略力量带来了空前巨大的震荡,促使它们加紧调整各自的战略和政策,以在分分合合的世界新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正是在这样一种新的历史背景下,中美两个大国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政治走向及其相互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政府为分享亚洲经济增长红利,维持亚太地区势力均衡,服务于维护美国亚太和全球领导地位的总体目标,实施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奥巴马政府对"再平衡"进行了四个方面的调整:从侧重军事转向侧重经济;从接受"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表述到随后反应消极;在区域内进行从亚太到"印太"的再平衡;在全球战略中从关注亚太到回望中东。美国实施"再平衡"战略的主要措施包括:强化亚太核心同盟关系,深化亚太军事布局;深化同亚太新兴国家的双边关系;增加对地区多边机构的外交投入;主导并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等。本文利用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审视了中国和亚太在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认为"亚太再平衡"言过其实,实际进展远未达到其倡导者的预期。奥巴马时期美国全球战略的主要关注点和外交重点仍停留在中东和欧洲,亚太排在其后。美国的"再平衡"战略对中国造成了一定的战略压力,也给亚太总体形势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也应看到"再平衡"的两面性、局限性及其面临的障碍,不应夸大其作用和对中国的挑战。目前来看,尽管美国新总统特朗普的战略思想和内外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中东和欧洲等地区的问题也会继续牵扯美国大量精力,但随着亚太地区本身重要性的上升,特别是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持续增长,特朗普政府有可能继续将其战略重点向亚太地区转移。虽然"再平衡"战略的口号及其中的某些内容已被特朗普政府放弃,但可能会以其他形式继续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1.
自去年奥巴马政府提出所谓"重返亚太战略"以来,这一概念不断充实、丰满,日益清晰地浮出水面。对于该战略的表述,美国政府从最初的打造"亚洲小北约",到后来的"亚太转轴",然后又到不久前的"亚太再平衡",尽管措辞几经变化,但其内核和主张都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确保其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主导权,从中获取巨大的战略和  相似文献   

12.
评1945—1949年的美国对东南亚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亚政治舞台上美国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以致于宏观地评论美国的亚太战略、微观地分析越南战争都成了世界史、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在研究中,史学界往往把1945—1949年的美国对东南亚政策完全等同于50年代后的政策,下一个“从冷战格局出发,企图建立反苏反华的半月形包围圈”的结论,或者干脆略而不谈。实际上,这一时期正值美国在东南亚奠定其扩张基础,无论从介入的目的还是从介入的方式来看,都与50年代后有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不能轻易地略而不谈。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整个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发展 ,提出不同时期的全球战略思想 ,毛泽东依据世界格局的变化 ,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 ,并从战略高度及时调整了我国的内外政策 ;邓小平分析了当代世界格局的新变动 ,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理论 ,进一步调整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江泽民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国际环境 ,提出了“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的战略方针 ,开创了面向新世纪的外交新局面。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战略到六七十年代的“一条线”战略 ,从“一条线”战略再到 80年代确立的不当头、不结盟的战略方针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全球战略观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 ,即都始终坚持了独立自主和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立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深邃敏锐的世界历史眼光和对世界历史进程的自觉把握。  相似文献   

14.
后冷战时期东盟国家地区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冷战时期东盟国家地区安全战略孙福生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国际社会各种力量重新组合,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新格局正在形成的过渡阶段。在新形势下,由于内外战略环境的改变,东盟国家的地区安全战略也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这无疑将对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  相似文献   

15.
关于均势理论的研究与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均势理论的研究与运用于春苓在国家对外战略理论研究中,均势学说是最古老、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其涵义、作用的争论经久不衰。80年代末,世界格局的转换又推动和热化了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人们试图探索其在世界格局转变中的规律,为国家对...  相似文献   

16.
宫力 《百年潮》2003,(12):25-32
毛泽东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战略家,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方针的主要奠基者。他一生始终关注着世界风云的变幻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并且及时根据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调整中国的对外政策和策略。毛泽东在中国国际战略和中国外交方面的建树,体现了一个革命领袖的远  相似文献   

17.
郭梅花 《攀登》2006,25(4):54-57
美中印都是对亚太事务有着重要影响的大国。冷战时期,美国的冷战结盟政策成为影响中美印间关系的主要因素。冷战结束后,随着亚太战略形势的变化,中美印渐形成了三角互动关系。三国间如何互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8.
持久的不均衡:战后美日、美韩联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伟民 《史学集刊》2006,8(5):47-57
美日、美韩联盟自其在冷战中形成以来,便在美国的亚太联盟战略考量中具有不均衡的地位。美日联盟长期以来是美国亚太战略的核心,具有更高的战略和政治价值,而美韩联盟则更多的是一种军事联盟,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付直接的军事威胁。缘此,在后冷战时代,美日、美韩联盟继续呈现出不同的演变方式,美日联盟继续深化扩展,而美韩联盟则表现出越来越漂移不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日本侵华的历史文化渊源由来已久,发生在19世纪末的甲午中日战争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改变了战后国际战略格局。深入思考钓鱼岛主权问题争议,积极探求解决方案,有利于深化对历史分歧的认识,有利于廓清历史是非,也有利于中日邦交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欣 《安徽史学》2023,(3):124-133
从美国印度洋战略的起源来看,国际格局和亚太地缘形势的演变在其中发挥着深刻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军方提出“战略岛屿概念”并试图循着这一思路在印度洋构建起可靠的战略支点,但美国高层未能形成共识。中印边境战争及其结果强化了美国的“中国威胁”认知,其间美国又因在印度洋缺乏可靠军事存在而在对印度提供军事援助时颇感压力。在原有的南亚政策难以为继后,为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对南亚的渗透和保障自身地缘战略地位,美国决定在印度洋建立起实质性且具威慑力的军事存在。在1963年至1966年,美国筹划并实施印度洋航母特遣队计划,于1964年4月派遣“协和中队”首次巡航印度洋;同时启动印度洋战略岛屿开发计划,于1965年、1966年相继取得关键进展。总之,1963年至1966年是美国印度洋战略的奠基时期,印度洋航母特遣队计划和印度洋战略岛屿开发计划是其核心内容,一体两面。美国自此逐步进入全面战略布局印度洋的新阶段,印度洋渐从美国全球战略的边缘移向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