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古代史家素重文笔,曾巩在《南齐书目录序》中说,史书应做到“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把史书的“文”,与“明”、“道”、“智”相并列,意即文笔与观点、内容、编纂等等,都是有着同样重要的。刘知几说史有三长。他所说的“才”,与文笔也有很大的关系。章学诚在《史德》篇中,也说“非才无以善其文”,明确指出了文笔生动与否乃是表现史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史书的文笔,主要表现在写入能否使读者如见其面,写事能否使读者如临其境。特别是对于历史上那种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更是考验史家文笔的最关紧要处。有些史  相似文献   

2.
理论火花     
“夫天地长久,风俗元恒,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而作者皆怯书今语,勇 效昔言,不其惑乎?” [唐]刘知几:《史通》 “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 [宋]曾巩:《南齐书序》 “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 [清]章学诚:《报孙渊如书》  相似文献   

3.
“所谓科学方法,一曰不忽细微,一曰善于解剖,一曰必有证据。”“所谓博学者,谓明白事理多,非记事多也。”  相似文献   

4.
清小横香室主人辑《清朝野史大观》卷五“年羹尧之兵法”条云:“年征西藏时,一夜漏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飞惊起也。'”  相似文献   

5.
石亚东 《沧桑》2009,(3):21-22,25
本文以史实为依据,分别介绍了刘基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思想、张居正的“富国强兵”思想以及杰出科学家徐光启的“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的重农、富国、强兵思想。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中国迎新春必有“联语”,过元宵必有“谜语”,这两种文化现象充分体现了汉字的神妙,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7.
汉晋解除文与道家方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古代的解除活动是避除祸殃的方术。《论衡·解除》云:“世信祭祀,谓祭把必有福,又然解除,谓解除必去凶。”解除与祭祀并举,祭祀为了求福,解除为了去灾。相传解除起源于古代的滩。《论衡·解除》云:“解除之法,缘古逐疫之礼也。”《吕氏春秋·季冬》云:“命有司大滩。”高注:“大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而此项活动相传始自商代先王上甲微,太平御览》卷五二九礼仪部“五把”引《世本》曰:“微作五祀。”雷学淇校辑本作“微作五祀。”《礼记·郊特程》云:“乡人。”郑注:“,疆鬼也;谓时…  相似文献   

8.
朱国良 《古今谈》2006,(1):42-43
世界万物,所面遇的命运,不少时候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的。非典是人类的一场灾难,是世人的一次劫难,但对野生动物而言则是前所未有的大幸,那是人类遭受报应,接受教训的“痛定思痛”。人之不幸,可能会带来有幸,自己有幸,可能也会带给他人不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同门,利害为邻,因而“塞翁失马”的故事所说明的“祸福相倚”的道理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9.
孙荣耒 《民俗研究》2006,(2):166-174
明刘宗周《人谱类记》有一则:“王曾之父生平见字纸遗弃,必拾而以香汤洗之,然后焚化。一夕梦至圣抚其背曰:‘汝何敬重吾字之勤也。恨汝老矣,无可成就,当遣曾参来生汝家。’未几生一男,即沂公也。三元及第,为宋名相。”王曾的父亲“见字纸遗弃,必拾而以香汤洗之,然后焚化”的行为,叫做“敬惜字纸”。宋代三元状元、状元宰相王曾的故事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成为家喻户晓的敬惜字纸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谢建平 《文史天地》2012,(11):94-94
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对徐州已完成包围,有识之士纷纷料定蒋家王朝必覆。因此当孙科出面组阁,另称“和平内阁”时,《益世报》一位编辑便在该报副刊上写一篇杂文:《为孙内阁算命》。此文将“科”字拆为“禾”“斗”,断曰:孙内阁的八字为“欲和无口,欲斗无门”。盖和无诚意,有口难开;士无斗志,即欲斗无门;而且翁孙是一家,翁文灏组阁,不久下台,称为“短命内阁”:而有其“翁”,必有其“孙”,也逃不出“短命内阁”之命运。  相似文献   

11.
板胡,民间也有称作“胡胡儿”、“大壳子”、“小壳子”的,普遍仍称作“板胡”。青海民间板胡的使用非常普遍。器乐合奏、戏曲表演、曲艺演唱、社火歌舞等均离不开板胡的伴奏,甚至只有两三个人的小乐队中,也必有板胡。因而,演奏板胡的民间乐手也非常多。在这些众多的板胡演奏者中,就演奏水平来说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做事向来注重细节,如老子就有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庸》则日:“致广大而尽精微。”其实,不仅中国人注重细节,外国人也同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白虎通.三军.论受兵还兵》:“王命法年卅受兵何?重绝人世也。师行不必反,战不必胜,故须其有世嗣也。”陈立《疏证》:“故未至三十不受兵者,所以重绝人世也。”  相似文献   

14.
存真求实撰信史云南省大关县志办公室陶有乾“存真求实”是修志者必须遵循的修志原则。只有实事求是,忠于事实,才能真正修出信史。在修志实践中,究竟如何确定“真”,怎样判定“实”?笔者认为:所谓“真”,必以客观存在为真,所谓“实”,必以历史本来面目为实。以此...  相似文献   

15.
1.从“兵强必灭”说起我站在秦始皇兵马俑宏大军阵面前,有四个大字呈现于脑海而无法驱除:“兵强必灭”。历史事实是,推行法家耕战主张兵强马壮的秦国,灭掉了老子的父母之帮楚国。培育出老子和伟大诗人屈原的楚国被灭掉了。不仅如此,先秦儒、墨、名、法、阴阳、道德诸子全部出自关东诸国,秦国一个文化名人也没有,然而东方诸国全被秦国灭掉了。由此看来,《老子》书中“兵强必灭”的断言是靠不住的。可是,秦灭六国建立的一统天下只存在了14年,便被手持棍棒的陈胜、吴广  相似文献   

16.
《毛诗序》说:“然则《关睢》《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用公”。又说:“《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放系之召公”。对这种区分方法,人们很难理解。周南、召南是周公、召公的封地,两人都位列三公,为什么周南就是“王者之风”,召南就是“诸侯之风”?且“诸侯之风”是“先王之所以教”.那么“王者之风”是谁教的呢?先王又是指谁?孔颖达解释说:“王者之风,文王之所以教民也。王者必圣,周公圣人,故系之周公。”“诸侯之风.先王太工王季所以教化民也。诸侯必贤,召公贤之,故系之召公。”“感文王之化…  相似文献   

17.
地方志是一个巨大的载体,其所载为一方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极为广泛。因此,历史上博得了“博物之书”和“一方之全史”的盛誉,当代也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称。 当代修志,有人提出志书记载的内容必  相似文献   

18.
“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 ——阿拉伯古书  相似文献   

19.
谈韬晦     
“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行迹。”──《辞海》对韬晦的解释。“切当韬晦,勿露圭角。”──《宋稗类钞》载杜正贤告戒门生的话。《淮南子·缪称训》提醒人们:“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铄,虎豹之文来射,猿猱之捷来猎,故子路以勇死,苌宏以智困。能以智知,而未能以智不知也。”显赫的名声、聪明、漂亮、敏捷,都会招来灾难;勇敢、智慧也不妙,勇敢会导致死亡,智慧能引来杀身之祸。谚云:“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高名名丧人。”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亦即人们长说的:枪打出头鸟”,“…  相似文献   

20.
徐文惠 《纵横》2010,(8):16-20
关于徐海东,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曾经这样写道:“在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而蒋介石和毛泽东对他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蒋介石曾经称徐海东为“文明社会的一大害”,必欲除之而后快;毛泽东则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