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9月15日至16日,“秦汉魏晋时期江淮地域背景中的合肥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推动秦汉魏晋时期江淮地区尤其是合肥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为《合肥通史》的编纂提供学术支撑。会议共收到论文30篇,专家学者们围绕主题,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是关于合肥县设立及秦汉合肥之都会地位或输会地位的形成问题;二是江淮地域历史背景中早期合肥地区历史兴衰问题;三是关于周瑜历史、思想等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一次规模小、讨论集中的地方史或区域史研究的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2.
合肥得名新探宫为之合肥得名的由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合肥地名录》在引证一些古人对合肥得名由来后说:“合肥名称由来待进一步考证。”本文就此略呈己见。“合肥”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邱之后徙寿春,亦一部会也。而合肥受...  相似文献   

3.
皖西古城寿春的历史地位,向为旧史家所重视,司马迁和班固曾在他们的著作中写道:“郢之后徒寿春,亦一都会也。”“寿春、合肥受南北潮(或云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在这里,两人主要是从经济、交通的角度,指出秦汉时期寿春的经济都会地位。对此,本文不拟多加评述,我只想就春秋、战国时期这座古代城市的形成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华泰集团总裁陈先保,从创建“华泰”时就立下誓言:让全中国人了解安徽有个“华泰”,合肥有个“华泰”;更让全世界认识,中国有个“华泰”。  相似文献   

5.
汪炜 《江淮文史》2005,(6):152-159
合肥,地处皖中,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化底蕴的城市.“合肥”二字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是南北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向来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自秦汉置县以来,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这2000余年间,朝代在更替,历史在前进,而合肥的地名演变、行政区划更替、地方官员轮换,也都在随着进行.这一切从何而了解呢?虽然有着浩瀚的历史献资料可以查询,但是最好的证明却是来自地下出土物的自述,那才是最有力的佐证.2003年在合肥西北郊出土的一方墓志,就有力地佐证了合肥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6.
戴健 《江淮文史》2004,(6):153-165
在“合肥龚”中,龚镇洲是一位比较特殊的人物。说他特殊,是因为前我介绍过的龚鼎孳、龚照瑗、龚心湛等多少都还有上辈的“荫庇”;而龚镇洲却是“苦出身”,他是全凭自己奋斗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翁飞 《江淮文史》2005,(5):124-132
从合肥出城驱车向东,过了撮镇再折向南,仅需4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巢湖岸畔的旅游胜地——中庙;如果从城里南淝河码头乘坐水上高速游轮,也只要45分钟即可到达。中庙又名“忠庙”、“圣妃庙”,坐落在距巢湖市48公里的巢湖北岸凤凰矶上,因位居巢县(今巢湖市)、合肥两城之中而得名。  相似文献   

8.
俞乃蕴 《江淮文史》2006,(3):172-176
人,也的确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我的青年、中年时光,大部分是在合肥宿州路南端度过的。后来,经过几次大转移,合肥——北京——合肥——灵璧县尹集公社陈滩大队插队落户——宿县——合肥蜀山路和屯溪路,现在,又到宿州路的北端落户了。在宿州路的南端开始了我的合肥生涯,过了40多年,又将在宿州路的北端度着“夕阳红”的岁月,也许,也将在这里打上我人生的“句号”。前前后后,已越二分之一的世纪,又回到了合肥的“起点站”,这就是“缘分”吧。1951年严冬,皖南、皖北行政区合并,我们一行数十人原属于青年团皖南区工委的机关工作人员,来…  相似文献   

9.
梁科峰 《福建史志》2004,(6):18-21,44
班固在《汉书&;#183;司马迁传》中写道:“自刘向、扬雄搏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两千多年来,凡是称赞《史记》的人,大概都会使用“实录”这个考语。但是,“实录”是否就是机械地记录传主的一生,而忽视人物个性和内在本质的开掘,写成或“年表”式或“鉴定”式.或“诔词”式的传文呢?  相似文献   

10.
清末有一副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乍一看,不知就里,令人如坠云雾中。仔细品味,会发现其中提到了两个人——李鸿章与翁同龢。原来,因李鸿章为合肥人,人们以“地望称”叫他“李合肥”,联中简略为“合肥”。同理,联中“常熟”则指时任户部尚书(司农)的常熟人翁同龢。  相似文献   

11.
冬枫 《成都文物》2006,(1):37-40
我一位战友,家在安徽合肥,相处之中,常以“包公同乡”而感到荣耀,自豪。前年转业,专门录制了包拯唯一的这首五言律诗相赠,并在“清心”“直道”下面,打了重重的记号。  相似文献   

12.
凡亲自到过澳大利亚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旅游的人多。多到什么程度?好象比其本国的公民还要多。于是,包括我在内的“老外”都感慨地说:“这里是旅游者的天堂”。而澳大利亚的“土著”们则说:“这是旅游业的辉煌”。 澳大利亚是个安全可靠并且对来自世界各国游客十分友好的国家。这里有浩瀚的荒野、辽阔的海滩、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旅游  相似文献   

13.
清末有一副流行民间的著名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里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他在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清政府内政、外交、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事务,相当于宰相之职;常熟指翁同稣(江苏常熟人),官至户部尚书,掌钱谷、民政之事,汉代称司农。  相似文献   

14.
许知为 《江淮文史》2008,(3):138-157
“小侯爷”李玉良 李玉良是芜湖李府志勤堂的主人,李鸿章的嫡系曾孙,可能就是经述的孙子,家字辈(据《合肥李文安公世系简况》,李玉良名家瑾,系李经述三子李国煦之长子,李国煦自幼双目失明——编者注)。他在芜湖长街有大批房地产,在合肥有大量田地和庄房。青少年时期住合肥,  相似文献   

15.
高翔 《收藏家》2004,(9):43-46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讲的是聚会的“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而印章收藏亦有四美:名手治印,篆刻精妙,石料珍贵,大家收藏。四美齐具,难之又难,“此事古难全”!可是,旅美书法家张充和先生就有这样一批四美具的印章收藏。张充和的生平,已经多次见诸报刊,此处仅简要介绍一下。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安徽合肥。曾祖张树声曾任两广总督。父亲张冀牖是教育  相似文献   

16.
人生在世,总难免有许多憾事。清人陆文皋总结了历史上的五大憾事:项羽未能杀刘邦于鸿门宴,此一憾;李广战功累累不能封侯,此二憾;嵇康的“广陵散”未能成为绝唱,此三憾;陆放翁没有看到“王师北定中原日”此四憾;梁山伯、祝英台生生不能成婚,此五憾。其实,人生远远不止这五憾。每一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都会遇到憾事。名人有撼,常人也有憾。难怪人们有“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之论。力不从心,财不随意,好高骛远,志大才疏,心想事不成,好梦难以成真,其实并不算什么憾事。譬如杨国忠想“摄天下绝色而淫之”,石崇想“攫天下之财而聚之”,此乃痴心妄想,事难遂心那是理所当然,那谈得上什么遗憾。生活中真正令人遗憾的,大体有这么几种情况:没有抓住该自己得到的机遇,与其失之交臂;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而别人抢先一步拿到奖杯;因一念之差而致一路顺风行船逆转;一时自律不严失足成千古之恨;很容易的一件事、一道题,因麻痹大意,办砸、做错;相爱多年的有情人未成  相似文献   

17.
“都乡” “都乡”一词,不见史诗,而六朝墓葬文字中却时有出现。如“湘州始安郡始安县都乡都唐里”、“南阳郡涅阳县都乡上文里”、“丹阳石城都乡”、“兰陵郡兰陵县都乡中都里”、“豫章南昌都乡吉阳里”等,可见都乡之制广存于当时。六朝时县以下设亭、乡、里,《晋书·职官志》和《通考》皆有载。按“都乡”之义同于乡乎?都,就城市言,初多指国都。《左传》庄二十八年云:“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释名·释州国》曰:“国城曰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汉以后渐指一般城市,《华严经音义》释“都,城也。”是又有都会、都市之称。都乡,余以为即都市之乡。  相似文献   

18.
《百年潮》1998,(4)
经历过“文革”时代的人,对“天天读”都会记忆犹新。那时,神州大地,不论是办公室、车间、商店,抑或是军营、教室、田野,只要是有人群的地方,天天早晨都会出现这样的景象:人人手捧“红宝书”,或朗朗诵读,或默默研习,时间或长或短,读完之后才各做各  相似文献   

19.
热词     
《南方人物周刊》2011,(44):20-20
破坏性试验 有一种安全事故叫作“破坏性试验”。12月5日上午,合肥包河大道高架跨繁华大道下穿桥一截在建“贝雷梁”发生险情,重达三百多吨的“贝雷梁”发生倾斜,导致在梁内施工的十多位工人受惊,其中3人已入院,1人因手臂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官方称:从目前来看,发生倾斜的贝雷梁属于一次正常的破坏性试验。有媒体对此评论称,一些部门面对社会事件的回应,其“想象力”之丰富、“创造力”之澎湃,已严重脱离公众的基本认知和社会常识,且越来越没有底线,而无需照顾公众的智商。  相似文献   

20.
《江淮文史》2005,(6):F0002-F0002
冯璐:1996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校,同年分配到合肥师范附属学校工作至今。参加工作以来,她坚持以培养学生兴趣和发展思维能力为出发点,始终把素质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由“被动型学习”变为“探索、研究、发现”的主动型学习,“让权”、“让学”于学生。中央电教馆原副馆长周君达等现代教育技术专家认为,冯璐建构的新型教学模式摆脱了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很好地渗透了“建构主义”理论,为学生的自主发展独辟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