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听说在美国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孩子是通过父母来到这个世界的,却不是为了父母而来的。是的,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们应该属于社会,属于世界。众所周知,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永远利用“家长”的职权去安排孩子的一切,用“家长”的威严去征服孩子的反抗,却不知,孩子需要理解,需要尊重,我相信“家长制”的父母将逐步被“朋友式”的父母所代替。  相似文献   

2.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家长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但是,令大多数父母感到头痛的是,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却总不以为然,还常常视父母的谆谆教导为没有意义的唠叨,甚至拒绝与父母交谈。那么,父母该怎样与孩子谈话呢?  相似文献   

3.
郭颖颖 《神州》2014,(9):241-241
儿童发展的研究中,我们需要重视俄狄浦斯情结对于3~5岁孩子情感发展的重要作用。父母对孩子的理解能极大地帮助孩子成功解决在这个年龄段遇到的冲突。让我们接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特殊环节,让他们平静而又健康的往正确方向发展,这是每个父母都必须不断学习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父母都非常忙碌,与子女在家庭中接触的时间减少。为了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本刊特推出了"亲子作文"栏目。定期提出一个话题,让父母和孩子共同来完成。本期话题是"亲子阅读",即父母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共写读后感。  相似文献   

5.
望子成龙加上社会竞争意识的强化,让年轻的父母习惯于用最优秀的做榜样来约束孩子的思想和行动。殊不知,脱离孩子的个体实际,过分强求比对,只会让孩子失去信心。本文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善于反思,边育儿边探索的精神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6.
《南京史志》2014,(2):103-103
孩子是稚嫩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行为,给父母添乱甚至造成损失,父母往往忍不住指责埋怨。天长日久,结果却是无论大事小事父母喋喋不休,孩子置若罔闻;父母指责更加严厉,孩子对抗不断升级;父母生气上火,孩子心灵也受到巨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社会传统往往把好孩子的标准定为"乖"。何为"乖"呢?那就是听话,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但若我们一向以听话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又怎能指望孩子在需要他们  相似文献   

8.
正那天,在QQ群里,有人抱怨:"每晚都要强打精神给孩子讲故事,累死了,当父母不容易啊。"一向不按常规出牌的冷月说:"我女儿识字了,我懒得给她讲故事,我让她自己看故事书,看完了还要讲给我听。"群里马上有人指责她这个当妈的偷懒,不尽职。我却很赞赏她这个颠覆传统的方法,父母能给孩子讲故事,为啥孩子就不能给父母讲故事呢?我马上实施,原本每晚都是我给儿子讲故事,现在,我要求他给我讲故事。  相似文献   

9.
何珍 《神州》2011,(29):37-38
寻求快乐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应当关注幼儿的深层需求。民族地区幼儿园在进行快乐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地方特色,湘西民族民间文化中所渗透出来的精神实质与快乐教育理念的精髓不谋而合,因此幼儿园在开展本土课程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民族精神中的"快乐因素",结合本土资源深入开发快乐教育课程是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内在发展的需要和外在条件变化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一种自我中心倾向。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完全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问题,意识不到别人特别是孩子对同一问题的态  相似文献   

11.
如今在不少家庭,尤其是在那些经济富裕的家庭中,孩子"称霸"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孩子无休止地向父母提要求,甚至承受不了半个"不"字。这种孩子什么  相似文献   

12.
许多父母疑问:为什么孩子在家里好好的,一上幼儿园就变得"体弱多病"了呢?究其根本,一是父母"过度"照顾,导致孩子抗寒能力差;二是孩子没有集体生活的经历,平时较  相似文献   

13.
童晖 《南京史志》2011,(23):30-31
孩子到了初中,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已经进入成长的敏感期,很多孩子逆反心理比较重,呈现出"叛逆"的性格特征。但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很多事情还需要父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我们看看下面几位家长是怎样帮助孩子和老师沟通的吧。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幼儿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满足每个孩子发展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包装设计理念中,需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意识,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关注用户实际感受。随着民众可支配收入的逐步提到,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本文从产品包装设计着手,探索包装设计过程中所蕴含的人性化理念思考。  相似文献   

16.
如今的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倾其所有,希望孩子将来即使不能成为什么“家”,至少也能受个高等教育,摆脱就业的危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坎坷、一帆风顺。我们也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希望孩子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出类拔萃。因此,在孩子牙牙学语的年龄,我们就选择了与孩子一同成长的教子方法。孩子从小是人工喂养,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的抗原体能力有所下降,上学后,感冒发烧的现象时有出现,并逐渐影响到正常学习。二年级结束后,针对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们加强对其体能方面的训练,为他在二十一世纪业余篮球学校报了名。一周三次的训练,虽然很苦很累,但我们始终陪同孩子参加训练。  相似文献   

17.
在有些家庭,孩子听父母的话,能自觉地将家长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学习和成长的内在需要,父母对他们似乎不需要操多少心。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亲子关系密切,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有比较高的威信,孩子喜欢家长,自然,家长的话就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容易转化为孩子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8.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从始至终都要保持一致,不要有例外。父母往往在给孩子提出要求之后,如果孩子以哭闹来威胁,或者父母心情好,就会对  相似文献   

19.
欧阳灵睿 《神州》2011,(14):127
教育学里有一句话:"没有笨的学生,只有不得法的老师。"孩子永远看起来都是一张白纸,他们需要的是循循善诱,而班主任是孩子除了父母之外最受尊敬的人,班主任对孩子的影响有时是一生的。  相似文献   

20.
在武汉市武昌区工读学校从事特殊教育25年的区级优秀班主任龚贞智,向父母们传授了他的教育经验:扭转极度叛逆的孩子,需要"耐心 认可 鼓励"。龚老师称,这些极度叛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