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遗产》2007,(3):15-15
中华纪年应恢复“黄帝纪年”以黄帝纪年作为中国国家纪年,意义重于泰山:于民而言,黄帝纪年能够让国人在学习历史时不再以耶稣诞生作为划分的标准,可以使炎黄子孙在了解自己民族的文明时感受到亲切的年代记忆;于国而言,黄帝纪年有利于团结全球华人,并极大提高中国人的自信力和国际地位。如果有人问:“请问今年的纪年时间是什么?”希望每一位炎黄子孙都能大声回答:黄帝纪年4705年,西元2007年!  相似文献   

2.
楚国有三种纪年方法,即序数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和大事纪年法。大事纪年法较多见于楚简和铜器铭文,于是许多专家认为大事纪年法始于楚人。但根据西周青铜器铭文资料,西周早期就有以大事纪年的方式,因此大事纪年法并非始于楚人。齐国铜器铭文和陶文中也有不少大事纪年资料。楚国和齐国都继承了周人的大事纪年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到 《中华遗产》2009,(5):14-15
我国的传统纪年,源远流长。除大家普遍熟知的干支纪年法之外,中国历史上曾存在过若干种纪年方法,主要有元首名号纪年法、谥号与元首在位期间改元相结合的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国号纪年法、政体纪年法和用传说或历史人物纪年法等等。其中,用谥号、庙号、年号等纪年的方法均首创于中国。据历史学家们研究发现,在汉武帝以前,中国主要采用包括谥号纪年法在内的元首名号纪年法,历时一千四百年以上;其后,我国则主要采用年号纪年法,历时两干多年。由此可知,年号纪年法和谥号纪年法是中国元素含量最高的纪年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各国的历史沿革、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原因,其纪年方法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国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纪年方法。这种混杂使收藏者难以判断钱币的正确发行年代。现将钱币上常见的纪年以及如何换算到公元的方法,综述于下。豆.东方许多国家,如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在相当一段时期中均使用当时帝王年号纪年。日本至今仍只用平成X年。这是无规律可循的纪年法。只有查对照表才能换算到公元。2.欧美澳各国和其海外殖民地普遍用公元(AD人但欧洲梵蒂冈至今使用当今教皇任期起点纪年是个特例。3.回教影响很大。中东、北非…  相似文献   

5.
楚铜器铭文和楚简中关于以事纪年的材料已发现较多,为了解和研究楚国纪年法提供了重要材料。楚国纪年法情况如何?与周王朝及其诸候国的纪年法关系如何?楚国纪年法有何特点?在楚史、楚文化研究中的作用如何?对这些问题,目前似尚无专文讨论,在此试作简要论述,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楚国纪年法,顾名思义,就是记录楚国历史年代的方式、方法。综观现有的纪年材料,楚国纪年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几种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七年在安徽省阜阳县双古堆两座西汉墓葬中,出土了一批有“汝阴侯”铭文的漆器和铜器。漆器铭文中有“元年”、“三年”、“四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一年”等纪年。《文物》一九七八年第八期上发表了《阜阳双古堆西双汝阴侯墓发掘简报》。读了简报,获益颇多。但简报认为“汉初纪年除了文帝有前元十六年的纪年外,其余纪年都没有超过八年的。因此漆器上的铭文‘十一年’应是文帝前元十一年的纪年”,并认为“双古堆M_1主人是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  相似文献   

7.
我国二十四气及干支纪年的创立,二十八宿距度的确定,在天文历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它们的创立时代,学者意见各不相同。本文论述了三者都是汉文帝时所创,只因改历中辍,当时未能行用。  相似文献   

8.
1970年,郑州西郊自来水厂平整球场时,发现一批窖藏铜造像和一件鎏金铜造像。其中有确切纪年和铭文的七件,无纪年的四件。造像中最大的高43、最小的7.5厘米。按纪年顺序分别予以介绍:1、永安二年造释迦像(图一)造像通高7.5、宽3厘米。高肉髻、面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1978年河南泌阳官庄发现了一批秦墓,其中M_1为同穴双棺椁夫妻合葬墓。由于该墓出土器物多有纪年铭刻和墓主署铭,所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对其年代、器物的国别等问题尚有不同的看法。原报告称铭刻字体为秦篆,三十七年应为始皇纪年(前210年),在秦末。李学勤先生经多方考证,认为纪年应为卫嗣君纪年,二十八年为公元前297年,三十七年为公元前288年,鼎和漆器都是卫国文物。其实上述两种观点均值得商榷。平安君  相似文献   

10.
西周纪年是中国古史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司马迁作《史记》时,就苦于无历谱资料依据,难以考订周年。他作古史年表,始于共和元年。共和以前,著有三代世表,表中仅记夏、商、周世系,而无具体纪年。汉代以来,文人学士著书立说,探讨研究,不厌其烦,然终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结果。然而西周纪年的解决,不仅直接关系到西周史的研究,还关联着商代乃至夏代的纪年,它是史学期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纪年体系受到了很大冲击,知识分子提出了各种革新纪年的方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重审"废止旧历,普用国历"。由于"耶稣纪年"本身所具有的"洋历"和"宗教"色彩,影响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因而消解"耶稣纪年"的宗教色彩和"西方"局限,重构其"普遍性"则成为时人的重要考虑。近代中国现代性追求中的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政府政治权威的建构与民众习俗的改造,时间计量方式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因素影响了纪年变革,最终促使"耶稣纪年"蜕变为"公元纪年",并确立了"公元纪年"在近代中国社会时间计量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来室家乘>是民国时期满族学者杨钟羲自订的家谱兼年谱.本谱的纪年方式与通常的纪年方式相比,表现得非常简略.本谱的纪年分为三种,一种是某年号某年,当同一年号下的另一年份出现时,不写年号,只写某年;第二种是某年号某年某甲子;第三种是只写甲子.这三种对应的时间分别是清初至光绪末年、宣统元年到宣统三年、清朝亡国后第二年到作者逝世.通常年谱开头都以"某年号某年,某人几岁"为常例.但这个常例在本谱仅出现一次,即"宣统三年,钟羲年四十七".这仅有的一次常例在本谱显得很突兀,令人思考作者的弦外之音,由此抽丝剥茧.其遗民情结也就昭然若揭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唐以前纪年砖铭文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砖是中国从古至今运用最广的建筑材料之一,表示年次语句的砖,特称为“纪年铭砖”或“纪年砖”。中国的纪年砖始于汉,延续至今。考察纪年砖是考察当时历史文化所不可忽略的资料,并且,在砖上施以纪年铭这种形式本身也是昭示古代中国文化的地区差异的指标之一。本文例举了大量的实物资料,用实证法对唐以前纪年砖的铭文作了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4.
正上古时期,华夏先民观天文地理,察万物变化气机,创天干地支纪年法。其中的生肖纪年法,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依次代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属相)循环纪年,如2020年庚子年为鼠年。生肖民俗,春秋时已存在。《诗经·小雅》"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庚午吉日良辰,宜骑马出猎)中,将午(时)与马相对  相似文献   

15.
辽代的纪时法建立在中原历法基础之上,由于史料缺略,其记载多见于金石文字中,但其种类繁多、错误不断,究其原因,是碑志铭记的作者多为下层知识分子。辽代的纪时法由纪年法、纪月法、纪日法和纪时法四部分组成。纪年法主要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还有十二辰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和生肖纪年法;纪月法分为:四季纪月法、序数纪月法、十二支纪月法、干支纪月法、律吕纪月法、专名纪月法及其他异名纪月法;纪日法共分为干支纪日法、蓂荚纪日法、月相纪日法和五行纪日法;纪时法有三种:地支纪时法、特殊的天干纪时法和干支纪时法。对碑志铭记中的纪时法进行研究,对了解辽代"纪时内容"作用巨大,也能纠正因碑石残泐而产生的误释现象。  相似文献   

16.
漫谈中国农历纪年和十二属相文\费企和中国古代沿用迄今的农历纪年办法,据传始于黄帝。在封建时代,纪年系按照皇帝登基的庙号开元的。如:康熙元年、乾隆元年等.换了一个朝代,便重新开元,缺乏统一的便于计算的纪年办法。有的皇朝先后采用几个庙号,计算便更有困难。...  相似文献   

17.
最近,霞浦方厝城村(位处古县洋)首次发现“元康”纪年墓砖。墓砖一侧有“元康”、“富贵”和“万年”、“神君”八字。“元康”、“富贵”用钱纹隔开,“万年”、“神君”用人像隔开,这丽组图文又用篦梳纹隔开。据考古专家介绍,出土纪年砖上“纪年+吉祥语”这种形式文字,西晋以前曾在铜镜等器物上出现,到西晋时期才出现在纪年墓砖上。  相似文献   

18.
《陕西史志》2004,(6):45-45
晚清时期,随着封建王朝的日益没落,延续了2000多年的传统帝王纪年法也受到了挑战和批判。据钱玄同总结,那时的学共提出四种代替帝王法的新的纪年法。即康有为主张的孔子纪年法;章太炎主张的西周共和纪年法;刘师培与宋教仁等主张的黄帝纪年法;高梦旦主张的世界通用耶稣纪年法。  相似文献   

19.
《吴虎鼎》铭记时清楚,为西周宣王十八年十三月既生霸丙戌。一般认为宣王时已有确切纪年,因此,宣王纪年的准确定点,宣王时诸器依吴虎鼎而校正相关纪年,就有了可依凭的重要根据。西周宣王元年我们可依据三个学术观点而取两个值,依此二值来测吴虎鼎纪时是否准确。我们的研究月相从四分说。第一个观点,无共和纪年,共和执政之事件在宣工积年之中,宣王元年即相当于人们所说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士1年(下称A值)。查张培瑜《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合朔满月表》(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以下各值均取校于本表),吴虎鼎取值B.C825…  相似文献   

20.
田国敏 《文物天地》2020,(2):126-126
一古代中国人的纪年方法岁星纪年,是先秦时期开始我国使用的一种纪年方法。当时人们称木星为“岁星”,通过观察木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发现它自西向东运行,约12年运行一周天。于是,古人将周天分为12分,每分一个位置,每年的同一时刻,古人在地球上观测到木星行经一处位置,以此来纪年。但是,古人经长期观测发现,每过80多年,木星的实际位置将超过理想计算位置一次,称为“岁星超辰”,这就会引发纪年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