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的官箴书与中国行政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脆按年代顺序(《培远堂偶存稿)即如此)。也有一些更专门的亚类,其中判犊选编是最普遍的。公续的内容在质量方面非常不一致,特别是在创新方面更是如此。具体而言,在“告示”亚类中有许多重复,有时听起来像是对各种话题进行文字上的排列,例如“严禁赌博”。“严禁民间斗殴”、“严禁妇女入庙烧香”、“劝戒短见轻生”\“劝民节俭”等等。1684年出的《未信编)虽非公续选编,但也是一部包含文件摘录的州县官指南。在其凡例中,潘构集痛斥出版此类无用的文字。他用如下言词反对这些无用的材料(他说他自己之书当然不是这样):仕…  相似文献   

2.
戴维·伍德沃德主编的《地图学史》第3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地图学史》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地图的定义、发展模式、转型模式、社会背景、科学性、社会功能,以及地图在当时欧洲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分地区对南欧、德意志地区、低地国家、法国、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斯堪的纳维亚、东-中欧、俄罗斯等地的地图学史进行了叙述。该卷所展现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地图学面貌,对比同时代的中国明清时期地图学状况,可以发现地图所呈现的地理知识的形成与层次、地图绘制与使用的群体和制图技术发展的不同步性等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的耕地面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研究中,耕地和人口的变化往往可以做为一个独立的课题,并具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另一个方面,对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来说,由于缺乏若干在今天看来是十分必要的数字统计,耕地和人口统计可以充当量度经济兴衰及其构成因素的基本指标,也就显得格外重要。研究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官方统计数字,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分析数据,一是从了解有关统计机构和计量对象的典章制度入手。如何炳棣所说,这二者是同样重要的。他的《中国人口研究,1368—1953》正是运用后一方法的典范。以致费正清在为该书所写的序中称:“中国的史料不能作为可靠依据,何博士将成为声明这一点的最后一人。”当然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由于中国历史上只留下这样一些统计数字,所以不断有人设想如何更科学更巧妙地利用它们,和重新提起如何看待这些史料的问题。在何炳棣的研究大约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的敦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的敦煌贾俊霞自从一九○○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这座人类文化宝库受到举世瞩目。中外学者纷至沓来,对敦煌遗存(壁画、雕塑、题记、建筑)和藏经洞遗书(敦煌遗书、敦煌卷子)从宗教、艺术、历史、考古、语言等各大面加以研究,形成了以敦煌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上的官场政治中,“门子”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元素。今天,“门子”不存在了,但“门子”的阴魂似乎还在一些地方的某个时候出来游荡。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梅莉晏昌贵龚胜生环境疾病是古今人类都必然面对的环境灾害之一,它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群体的身心健康,而且间接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深层系统。探讨历史时期环境疾病的演变规律,不仅能揭示疾病对区域社会发展影响及区域社会对疾病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西域地区的民族格局上承宋元时期大变动、大迁徙之后,逐步稳定下来。经过东察合台汗国及叶尔羌汗国300多年的渐变,统治西域绝大部分地区的察合台蒙古人最终融入当地土著居民——维吾尔族之中;维吾尔人则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为近代新疆世居主体民族。明末清初,准噶尔汗国兴起,给西域民族格局带来一些新的变化。清朝统一西域后,积极经营新疆,满、汉、锡伯、达斡尔、回等民族相继来此,成为近代新疆世居民族。鸦片战争后,俄罗斯、塔塔尔族亦来到新疆定居。至清末,近代新疆民族格局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是我国中文史上的鼎盛期。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这些都为人文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些“耕读世家”、“书香门第”在社会各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学而优则仕”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读书、藏书成了人们所尊崇的社会行为。一大批文人学士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的国内市场姜守鹏,刘慧文我国正在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和了解明清时期市场的构成、运行及特点,有利于我们掌握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与规律,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列宁说:"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①。市场...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条件,造就了岷县繁茂的森林植被。明清以来,先民与林木关系非常密切,他们采伐林木或满足自用,或外运生财,把林木当作重要的谋生手段,随之森林资源逐渐减少。上世纪森林砍伐与破坏进一步加剧,致使自然灾害频发。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有望改善岷县森林生态资源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的开封商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明清两代开封的商业结构、功能以及空间分布的变化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并依据山陕会馆碑刻资料,对清代中叶开封的商业规模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2.
<正>黄埠墩,系无锡古运河主航道中一小岛,位于吴桥以南,京杭运河无锡城区北塘段。相传战国时,楚相春申君黄歇曾疏浚芙蓉湖,治无锡湖,立无锡塘而留下此岛,后人为纪念黄歇,命此墩为黄埠墩,是无锡历史最为悠久的名胜古迹。本文择要介绍明清时期的黄埠墩。一、黄埠墩氽在水浮面明〔弘治〕《重修无锡县志》载:“黄埠墩在县北五里,有水环其四周,上有水月亭、环翠楼,九龙诸峰并列于前,过客必登览焉。”黄埠墩是明代大运河上重要景观、必游景点,看山观景,顺便歇息。  相似文献   

13.
与“长期停滞论”的说法相反,明清时期中国经济有着十分可观的发展。举例来说,明清时期的500年间,中国耕地的拓展可能与前2000年的成绩约略相当;而人口约近三倍的增加,显示出经济尚有超出一般土地开垦之外高水平发展的一面,因而受到当代学者的特别关注。早在公元前200年国家初次统一前后,中国经济已有相当的进步,农业进入精耕细作,成为一种市场经济,空前统一的秦、汉国家又拥有接近明清时代的版图,这就很容易使人误解,在其后的2000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并无什么进步可言,走的是一个“长期停滞”的“不正常”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历史上皇木的采办由来已久,从秦汉至唐宋,都有记载。但采木时间延续之长、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对当时及后来的社会和自然影响之深远,莫过于明清两朝了。目前学术界对明清时期的采造中的采矿、采珠、烧制砖瓦、织造等问题有较多的研究,但对于采造中“最巨且难”的皇木采办及其影响却还缺乏系统研究,这种状况与皇木采办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不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的商业习俗王芳明清时期的商业习俗,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的商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同一种习俗在不同的地区还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这些习俗决不简单是大量琐细的行为,而是包括了当时商人的经营方式和基于这些方式所创造出的事事物物,其中体现着他们的社会心...  相似文献   

16.
<正> 滹沱河是海河五大水系之一子牙河水系的主要河流,在历史时期变迁很大,以”善淤”“善决”而闻名,有“小黄河”之称。至明清时期泛滥加剧,变迁更为频繁。 滹沱河源于山西繁峙县,进入河北平山县境后,汇入冶河,  相似文献   

17.
“雕者,以形显神、以灵势真也。拟天地、山水、草木、鱼虫于心,以形取势,以力应场,以态显道也;乐者喜之、观者会之、识者化之。”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套由刘建民先生主编的《晋商史料集成》丛书,共计88卷本,被视为国内首部全面反映晋商生意往来、日常生活、家规店训、起家守业等内容的史料集大成者。凡是晋商在经营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种种原始文书资料,如来往信函、贸易账册、生意手折、经商契据、商业合约、商人著述、行商规程、商品广告、生活杂记、家庭家族等等,都记录在案,类型庞杂,数量巨大,全面呈现了明清至民国时期山西晋商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19.
<正> 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民谚的出现及盛传,确认了以江汉一洞庭平原为中心的湖广经济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引人注目的是,随后有关长江流城内人口大迁徙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民谚也流传开来。这两句内涵丰富生动  相似文献   

20.
黄雅玲 《攀登》2009,28(3):98-100
本文从西方铜版画艺术在明清时期传入中国引发的西画东渐入手,分析了西方铜版画在华从传播到出版的历程,最终揭示了外来文化艺术熔融于中国社会的关键所在:即必须建立在适合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