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学说,本身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和若干不能自圆其说的理论陷阱:一是承认欧美社会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还将继续出现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却在主观上设计避免在中国出现同样性质的阶级斗争;另一是他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斗争的实践是割裂的。从认识论来说,承认欧洲的阶级斗争是唯物主义的,那么,主观上要去防止中国资本主义过程中产生阶级斗争,则是唯心主义的。从孙中山主观上防止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阶级斗争看,他在阶级斗争认识论上是二元论。他在民生观上也体现了这种二元论,唯心主义色彩很明显。  相似文献   

2.
牛棚杂忆     
南口村虽然是一个僻远的山村。风景秀丽,居民和善。但是也决非世外桃源。我们来这里是搞阶级斗争的。虽然极左的那一套年年讲、月月讲、念念不忘阶级斗争,我并不同意。但是,南口村,正如别的地方一样,决不是没有问题的,搞一点“阶级斗争”看来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国家的出现,总是与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紧相联系的,没有阶级和阶级矛盾,国家也就无由产生。因此,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国家产生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原因,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它反映的是国家产生原因的普遍。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封建社会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良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中外历史上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因而吸引不少历史工作者对它进行研究和考察。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阶级斗争的片面理解,史学研究只重视阶级斗争的激化,忽略阶级斗争的缓和;只强调革命,不注意改良。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初,史学界的恶棍戚本禹禀承林彪、“四人帮”的旨意,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打着“为革命而研究历史”的幌子,抛出大毒草《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之后,改良问题也就无人再敢问津了。  相似文献   

5.
<正>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几十年来被扭曲得最严重的,大概要算是阶级斗争理论了。在文革结束前的20多年里,由于贯彻"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指导思想,难以计数的无辜者死于非命,民众在恐惧、紧张当中度日。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过去在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和文革期间阶级斗争的严重扩大化的教训。从此,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6.
在19世纪的革命中,没有一次革命像1848年法国革命这样,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提供那么丰富、那么深刻而又那么广泛的经验和教训。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法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比起其他各国来每一次都达到更加彻底的结局;因而阶级斗争借以进行、阶级斗争的结果借以表现出来的变换不已的政治形式,在那里也表现得最为鲜明。……正因为如此,所以马克思不仅特别偏好地研究了法国过去的历史,而且还考察了法国当前历史(指1848年法国革命的历史——引者注)的一切细节,搜集材料以备将来使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 60年代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是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在一定范围的实践 ,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波折。“前十条”、“后十条”及其修正案以及“二十三条”是指导运动开展的重要文件。由于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理论指导下 ,把不同性质的问题都当做阶级斗争或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 ,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全党搞经济建设的注意力 ,但总体上看 ,社教运动的错误还属于局部性质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日本学者阐释的影响,早期中国思想界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理解各有不同,资产阶级革命派、无政府主义者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传播都带有日本诠释的色彩。中国早期学者以日本为途径吸收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基本普及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中国化打下基础,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准备了条件,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也离不开婚、生、病、死。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人类“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的研究,自然是以人类全部的社会生活为对象,这本是十分清楚的问题。然而综览解放以后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和历史论著,便会发现一个极为明显的偏向,就是注重于社会阶级斗争和反映阶级斗争的经济基础——主要是生产关系的论述。对于社会历史生活;则往往是略而不述或轻描淡写。这种偏向的产生,同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片面性理解和教条主义有关。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学记载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论断的本意只是说,阶级斗争贯穿于人类文明社会历史的始终。然而却被许多史学家错误的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和列宁对这一学说的发展,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治国方针的理论依据。本文在对理论源流加以考证的同时,分析了阶级斗争在实践过程中的扩大化、长期化现象与这种理论及其历史命运之间的关系,从而尝试为当代中国的一系列重大历史经验教训,寻求理论上的解释和认识。结论是:如果不能完全走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那么建设和谐社会便是空话。  相似文献   

11.
从久远的古代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存,是当时人们进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历史见证。在"古为今用"方针的指引下,文物考古工作可以而且确实在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特别是上层建筑领域的阶级斗争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由于许多文物记录了古代生产斗争的情景,凝结着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文物考古工作也具有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考  相似文献   

12.
阶级认同与民族认同是两个不同的认同范畴。民族主义与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相伴而生,因而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属性。苏联、东欧集团的解体和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所犯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严重错误,使全球化进程中阶级斗争学说的话语权被极大地削弱,但阶级矛盾依然存在。全球化形势下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南北”矛盾既有民族矛盾的属性,也有阶级矛盾的属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按中国社会性质和特点写出一本更好的中国通史,目前史学界已开始注意到封建社会内部的分期问题。许多同志主张以阶级斗争的性质和特点作为分期的主要标志,这是值得注意的意见。尽管有的同志还不同意这种看法。但,探讨农民战争、阶级斗争的性质和特点对处理封建社会内部分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似乎是应当肯定的。因此,在讨论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分期问题的同时,对中国农民战争,阶级斗争的发展和特点也应当来个热烈的讨论。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谨迭择隋末、唐末两个比较富有代表性而且对分期具有重要意义的农民战争,发表几点极不成熟的意见,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阶级合作的特征及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是认识阶级社会历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在对阶级社会的历史研究中,我们运用这一理论着力探讨的是阶级斗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斗争性和统一性是事物矛盾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属性,二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斗争性不能脱离统一性而存在。因而,脱离统一性,片面地研究阶级斗争,就会忽视或否认阶级合作。  相似文献   

15.
阶级斗争理论在古希腊提出后,通过神学家的译著在中世纪得到了传播。而在雏科的《新科学》中,这一理论继亚里士多德之后第一次用来分析历史上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理论的发展则主要是通过圣西门的政治理论和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理论实现的。圣西门不仅突破了阶级划分的传统标准,而且提出了新的阶级概念。更为重要的是,他重视和强调经济因素的作用,提出了所有制的概念。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则使传统的说明由具体上升为一般,将阶级划分标准和阶级斗争爆发的原因概括为“利益关系”,并在阶级斗争的功用问题上提出了动力理论。  相似文献   

16.
工运史学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工人运动史研究,我们比较习惯于一种理论及方法,即阶级斗争理论。不容置疑,阶级分析、阶级斗争理论,对18、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矛盾、劳资斗争以及工人运动,作出了非常深刻的分析和阐述。但是,社会在发展,资本主义本身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当中,整个世界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垂死的资本主义”,不但没有灭亡,反而显现出一定的生命力。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7.
正二十世纪的中国,充满着动荡和变迁,它是一个古老文明浴火重生的战场,也是各种各样的革命运动最活跃的舞台。近年来,在一度经历"告别革命"思潮席卷的中国史学界,"革命"又悄悄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引入社会史、文化史、历史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方法和视野研究中国革命的论著层出不穷,"新革命史"研究已蔚然成风。与传统革命史研究以阶级斗争作为历史变迁的核心动力和历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同,"新革命史"力图摆脱阶级斗争的解释模式,注重从政治结构、社会动员、革命  相似文献   

18.
关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圣福 《史学月刊》2004,(2):124-128
“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提出的号召,“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成为妇孺皆知的“最高指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人们反思共和国历史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笔者认为,这是把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9.
李永忠 《湖南文史》2014,(12):66-66
“文革”时期,在我的老家湖南湘西,以阶级斗争为主线的各项运动层出不穷,高潮迭起,讲要紧跟形势,讲要紧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这样势必形成群众参与度高与农民识字率低的矛盾。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呢?台上照本宣科,台下鹦鹉学舌。宣讲者也多半只有半桶水,加之方言土语的,念起报纸来难免荒腔跑调。学舌者更是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20.
正杜光写的《阶级斗争:历史、理论和实践》(《炎黄春秋》2015年第9期),清理了阶级斗争理论的混乱状态,归纳了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内涵,论证了新阶段理论的三个错位,指出了原为理论武器,变形为内斗工具,掉进封建专制主义泥坑,同专制暴力混为一体,扩大化、暴力化、野蛮化的事实。文章打破禁区,进行理论批判,很有力度,使人深受启发和鼓舞。改革开放后,许多重大政策已经改变,但道理上始终未搞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