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年潮》1999,(11)
1958年,中苏关系由于“长波电台”、“共同舰队”等问题而渐趋紧张。1959年,赫鲁晓夫从戴维营回来,帮助美国和印度讲话,引发了两党领导人之间的激烈争吵。1960年,赫鲁晓夫策动欧洲各国共产党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向中共发难,随后又单方面撤走全部援华专家,中止了一切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按照通常的说法,从此之后,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破裂了。但是,颇为引人注目的是,1961年6月,美苏两国首脑再度会谈,赫鲁晓夫的态度却好像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重又帮起中国说话来了。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两党矛盾激化。但在1964年时因赫鲁晓夫下台,中共认为有了令两党两国关系出现转机的可能,为此周恩来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前往莫斯科。然而这次访苏是一次地道的踏雷之行,其结果是彻底终结了两党的关系,并成了中苏两国高层领导最后一次的集体会面,导致中苏关系笼罩在战争阴影之下25年之久。《1964年莫斯科中苏两党会谈的破裂》一文披露了经过。  相似文献   

3.
从1957年到60年代前半期,中苏两党进行了大论战。在这场斗争中,邓小平展示了他卓越的外交才华。“和平过渡”之争1957年11月,邓小平随同毛泽东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和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邓小平的主要任务是代表中共中央主持起草《莫斯科宣言》。邓小平一行到达莫斯科后,苏共中央将他们起草的《莫斯科宣言》交给了中共代表团。邓小平一看,感到失望,因为自苏共二十大以来,中苏两党在很多问题上有分歧,其中,主要分歧是关于和平过渡问题。苏共强调,由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完全有可能通过合法的议…  相似文献   

4.
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互相支持,反对美国推行侵略政策,在世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50年代中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嬗变,由结盟到对抗,其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交锋可谓尖锐复杂,惊心动魄,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5.
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互相支持,反对美国推行侵略政策,在世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50年代中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嬗变,由结盟到对抗,其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交锋可谓尖锐复杂,惊心动魄,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6.
徐秉君 《百年潮》2014,(11):51-58
正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外交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通过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先后访问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赢得了苏联对新中国的大量援助。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中苏两党严重的分歧,再加上后来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突然撤走援华的全部专家,从而导致中苏关系破裂并一度走向对立。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中苏两国才再度开展军事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7.
尹航 《百年潮》2013,(11):61-64
中苏关系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恶化,由意识形态上的分歧逐步发展到两党、两国关系的全面破裂。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和铁列克提发生的武装冲突使两国的对抗达到了顶峰,甚至走到了发生战争的边缘。其后,苏联在中苏、中蒙边界陈兵百万,形成对中国的强大军事威胁。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一生中八次到苏联,其中七次都是与时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打交道。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苏两党逐渐产生分歧,进而在60年代演变为空前规模的大论战,并最终导致两党关系的中断和两国关系的严重倒退。为加强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团结,邓小平往返于中苏两国,以其聪明的才智,为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苏论战中,邓小平作为中方主帅之一,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苏联撤走援华专家被认为是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从此以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但是,中苏关系破裂远远早于1960年的苏联撤走专家一事。中苏分歧从最初两党意识形态之争扩展到了两国国家利益冲突的层面,两党分歧逐渐公开化,两国关系迅速恶化,这直接导致日后两国关系的完全破裂。  相似文献   

10.
1960年10月~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是在中苏关系日趋恶化的情况下召开的。尤其是赫鲁晓夫在1960年6月布加勒斯特会议上发动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突然攻击,随后又在一个月内撤走了全部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单方面撕毁了中苏两国政府签订的几百个协议和合同,中断了援建项目。把两党在意识形态的分歧扩大到国家...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两国两党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毛泽东开始不满意赫鲁晓夫的某些观点和做法,赫鲁晓夫也对中国这时发生的政治运动持怀疑态度。苏联资深外交家、汉学家顾达寿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作为苏联外交部特使在中国工作了12年,见证了中苏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1960年10月~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是在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召开的。特别是赫鲁晓夫在1960年6月布加勒斯特会议上发动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突然袭击,随后又在一个月内撤走了全部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单方面撕毁了中苏两国政府签订的几百个协议和合同,中断了援建项目,把两党在意识形态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上,使中苏关系处于破裂的边缘。  相似文献   

13.
赫鲁晓夫的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1894年出生于一个矿工之家的,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历任苏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斯大林逝世后,曾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64年被迫“辞职”。赫鲁晓夫举止比较粗鲁,脾气暴躁,在外交场合常常莽撞失礼。但他头脑反应比较灵敏,善于思考,点子不少。他当政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曾先后访问苏联,赫鲁晓夫也曾三次访问中国。此间,他和邓小平有过多次接触。特别是中苏两党论战期间,两人有过面对面…  相似文献   

14.
援助与限制:苏联与中国的核武器研制(1949—196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 0年代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表现出一种既要给予援助又要进行限制的复杂心态 :中苏军事同盟的存在决定了苏联必须在核武器方面帮助中国 ,提供核保护或者核技术 ;由于赫鲁晓夫在政治上有求于中共 ,苏联不断地提高对中国核援助的层次和力度 ,而这是中国能在短短十年内制造出原子弹的重要原因之一 ;赫鲁晓夫在内心深处对毛泽东的不信任 ,特别是中苏在核战略和核政策以及处理国际事务等方面的分歧不断显露 ,构成了苏联核援助的限度和制约条件 ;中苏关系刚出现一丝分歧的迹象 ,苏联首先关闭的就是核援助的大门。  相似文献   

15.
阎明复 《百年潮》2010,(2):13-18
中苏关系在恶化中出现缓和迹象 从1958年起,中苏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导致关系恶化的事件。1958年7月,赫鲁晓夫通过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向毛泽东提出建立“共同舰队”的建议,引起毛泽东、中共中央的坚决抵制。毛泽东指出,赫鲁晓夫“旧病复发”,  相似文献   

16.
周晓沛 《百年潮》2015,(1):29-36
<正>中国西北、东北地区与苏联接壤,边界线长达7600公里。两国存在边界问题历史久远,但中苏友好时期边境上一直是安宁的。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日益紧张,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中苏边界纠纷不断。为了缓和边境紧张局势和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从1964年2月开始,中苏两国进行了边界谈判。这场谈判谈了断,断了谈,断断续续,先后历经40年,  相似文献   

17.
1949年7至8月,刘少奇率领中共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这是中苏两党的高层领导第一次进行全面深入的会谈,建立了两党两国合作的基础。从此开始了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共产党国家之间的蜜月时期, 为毛泽东开国后正式访问苏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掀开了中共外交史上重要的一页。欲知详情,请读《刘少奇秘密出访苏联纪实》  相似文献   

18.
《历史研究》2007,(6):82-109
新近披露的档案文献和当事人回忆史料表明,召开1957年莫斯科会议以及在会议上发表共同宣言的主张,都是首先由中共提出来的。在此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莫斯科会议标志着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达到了顶峰,《莫斯科宣言》则是中苏两党紧密配合的经典之作。同时,这次会议也反映和暴露了中苏之间的分歧,特别是苏共在社会主义阵营传统的领导地位受到挑战,因而使其成为中苏关系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1959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问美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关系发展史上一重要历史事件。它不仅影响到美苏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深刻地影响到中苏关系的发展。赫鲁晓夫在访美期间高调宣扬“和平共处”的缓和外交,力图同美国共治世界,实现世界霸权;中国政府高度关注赫鲁晓夫的美国之行,对其所宣扬的外交政策及对世界局势的错误认识感到不满;随后在中国进行的会谈中,中苏双方也没有消除在对美国政策方面的分歧,反而使分歧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20.
<正>1949年初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阿纳斯塔斯·米高扬(A.И.Микоян)秘密访问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这在中苏关系历史上,特别是在中苏结盟的过程中,无疑是一件最具重要意义的事件。这次会谈,是毛泽东第一次与苏共领导人正面接触,也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第一次与苏共中央全面沟通。其结果,不仅奠定了中苏两党、两国结成同盟关系的政治基础,而且为新中国建立后制定一系列政策方针确定了方向。因此可以说,未来中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