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遒 《收藏家》2014,(4):88-88
<正>长沙市博物馆藏有一件明代《朱士瑛设色山水人物图扇面》。这件扇面是由易元九先生于1982年捐赠给长沙市文物工作队(现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986年经市文物工作队移交长沙市博物馆保管部至今,为国家二级文物。易元九(1911-2000年),字家勋,号元九,湖南长沙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他精通诗词书画、篆刻,同时也是一位鉴赏家和收藏家,曾多次把自己的藏品捐赠给国家,化私为公,充实了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书画收藏。朱士瑛(生卒年月不详),字文友,明末画家,传世作品少,有《西园雅集扇》现藏故宫博物院。《朱士瑛设色山水人物图折扇面》纵17、横51厘米,纸本设色,为写意兼工笔画。扇面  相似文献   

2.
<正>馆藏砚墨文物概述砚台文物是天津博物馆颇具特色的一类收藏,以其品类齐全、形式多样、质美工精享誉国内外。馆藏砚台文物一千三百余方,以明清两代传世品为主,兼有汉、唐、宋、辽、元以及近现代作品。这些砚台大都来自天津著名古文物收藏、鉴赏家徐世章先生的捐赠。徐世章先生收藏古砚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终其一生。其收藏古砚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是从京津沪三地著名的文物古玩店(如博雅斋、达文斋、纯古阁、大罗天等)  相似文献   

3.
老拙 《收藏家》2000,(3):63-64
书画家多收藏书画,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也不例外。因为被画名所掩,至今似无人称张大千为收藏家、鉴赏家。其实,张大千收藏古代书画,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当代名列前茅,说他是大收藏家、大鉴赏家,名副其实,并非过誉。应该说,张大千收藏古代书画有其过人之处,有的颇富传奇色彩,足资后人借鉴。八十年前,青年张大千由上海回四川,在重庆用三千银元向收藏家卢雪堂购得元倪瓒《岸南双树图》,这是有记录可查的张大千收藏的第一幅古代名画。后来他把画带到上海给老师曾熙看,曾熙称赞其眼力。翌年,他在上海看中了一位江西画家收藏的几件书画,议定价格一千二百元。他交了四百元定金,正在等待四川老家汇款,而江西画家急于回原  相似文献   

4.
殷凤琴 《收藏家》2002,(6):6-10
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有数万件历代精美的传世文物,除古色古香的历代书画,青翠欲滴的瓷器,温润晶莹的玉雕,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砚台等文物外,紫砂器的收藏亦颇多稀世之珍,文化部新颁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中《一级文物定级标  相似文献   

5.
云希正 《收藏家》2012,(10):10-18
我和刘哓雄先生结识多年,他在我心目中是既有实战经验又有相当水平的鉴赏家。他痴迷于收藏事业二十多年,有着良好的心态,不断学习进取,不追求牟利,崇尚探究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如今他收藏文物的品类、数量、质量成就了他成为卓有成效、颇具实力的藏家。刘先生始终抱着良好的心愿:"收藏首当真,力求精,长期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  相似文献   

6.
《沧桑》1994,(4)
王诜,字晋卿,并州太原人,北宋时画家.《宋史》记载其为将门之后,“能诗善画,尚蜀国长公主,官至留后”.他的画法学北宋李成、郭熙,又吸收了唐代画家李思训的金碧山水技巧,以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现存他的代表作品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峰图》,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院和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周至县文物管理所最近收藏的清代画家路慎庄的《终南五景图》,是以咸丰年间陕西周至县终南镇的自然风光、农业生产、经济贸易、文物古迹为题材,用高度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描绘的一个关中农村集镇的人情物志。宋伯鲁曾指出“昔唐卢鸿作《终南草堂十志》,极状水石之胜,而无其图。此则景各有图,图各有记……又与张择端‘清明上河’,追念汴京景物者不同”近代著名画家陈师曾也在《终南五景图》的题跋中以诗写道:  相似文献   

8.
乱世金银,盛世文玩。当此盛世,随着大众经济收入的显著提高,对精神生活也提出新的要求,许多人喜欢上了收藏文物字画,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加入到收藏文物的大军当中。在这种热情的催生下,各地的文物市场、拍卖行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生长起来。大型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专场成交金额动辄过亿,《写生珍禽图》、《研山铭》、《出师颂》等精品,更是不断创出天价,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由于参加《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吴门画派卷》的编写工作,在多方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点问题,乃不揣疏漏,撰写此文,以求正于专家学者。 本文要讨论的两件作品,一是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文徵明《古木苍烟图》轴(图一),一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沈周《仿倪山水图》轴(图二)。 文徵明《古木苍烟图》轴,纸本,墨笔,纵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善本中,有一种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津逮秘书本《周易集解》。该书有清陈鳣、黄丕烈、吴骞等人多处批校题跋,又经过著名收藏家、鉴赏家钱镜塘收藏、研究和手批,堪称珍本。《周易集解》自成书以来,卷数、版本众说纷纭,其中以十卷本和十七卷本两说相持不下。毛氏自己收藏有宋刻本和影宋抄本十卷本《周易集解》,按理毛氏应用此为底本刻书,但是事实上,汲古阁所刻印的《周易集解》却有不同卷数的几种版本,且与其收藏的版本关系错综复杂。本文通过研究此浙博藏本及其上诸多跋文,论证分析《周易集解》版本流传之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1月10日,“盛世气象——海峡两岸重要藏家文物收藏高端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由于台湾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文物收藏团体“清玩雅集”的鼎力加入,台湾展品尽属精品——沈周的《春草秋花图》卷、明永乐“青花缠枝纹天球瓶”、明永乐“甜白暗花八吉祥莲纹僧帽壶”、清康熙“黄地珐琅彩花卉纹碗”等等均堪称国之瑰宝。  相似文献   

12.
史树青先生与启功、杨仁恺、徐邦达三先生齐名,为“四大文物鉴定家”,是“国宝”级的大师。当收藏成为一种“时尚”,并经媒体广泛宣传,各电视台“鉴宝”节目推波助澜,大有“旧时王谢堂前燕”,而今“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势了。然而,当收藏成为一种“文化”,一个有眼力、有学识,判断力准确的鉴赏家,那可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呢!前几年启老已作古,而今史老又离世,则痛感我国文物鉴定后继乏人,暂缺将帅人物也。  相似文献   

13.
《收藏家》2021,(10)
正书画家多收藏书画,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也不例外。因为被画名所掩,至今似无人称张大千为收藏家、鉴赏家。其实,张大千收藏古代书画,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当代名列前茅,说他是大收藏家、大鉴赏家,名副其实,并非过誉。应该说,大千收藏古代书画有其过人之处,有的颇富传奇色彩,足资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4.
《自珍集》是文物鉴赏家王世襄先生的一本自选集,最近由三联出版。这本书收录的十类内容分古琴、铜炉、雕刻、竹刻、漆器、书画、图书、家具、诸艺、玩具,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文物之爱,亦铭刻着时代的痕迹和作者一生的沧桑。本刊选发《自珍集》自序及随笔三则,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5.
沈辰贺词     
##正##将近半个世纪来,ORIENTATIONS立足于服务热爱亚洲艺术(侧重东亚、东南亚、南亚艺术)的收藏家和鉴赏家,其文章最大的特色是精致、入时。她常常推出某一博物馆藏品研究和展览的专辑。比如我收藏中最爱的是2001年2月期的《宾夕法利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专刊。2006年4月期即是我馆与ORIENTATIONS合作出版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新出系列东亚艺术展厅》专辑,由我馆五位研究人员集中介绍了新馆陈设的文物内容。组织和刊行艺术特展的专辑显示了主编的专业眼光和市场战略。  相似文献   

16.
李秀萍  姜涛 《收藏家》2006,(9):51-54
颐墀先生是香港资深收藏家和鉴赏家,尤精于收藏古玉。他已从入藏30余年的三百多件古玉中,择优成册。今颐墀先生又要我们从他藏品中再择一二介绍给广大古玉爱好者,共享其乐。三联璧(图1)青白玉,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约BC4000-BC3000年)。高8.8、最宽处4.2、厚0.5厘米。三璧垂直相连,由上至下,大小依次递增。三璧之间以凹口相隔。三璧两侧之外缘均呈弧线状。上璧上缘正中为系绳处,且多有使用痕迹。此件形制与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3号墓所出三联璧相近,当为存世少见的红山玉之珍品。参见: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玉器精粹…  相似文献   

17.
《行都司所属五路总图》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数种彩绘本边防图之一,全图设色鲜艳、浓笔重彩,具有典型明代官绘本舆图特征,文物收藏价值很高。本文结合图绘内容与文献记载,考订其成图年代当在明清鼎革的17世纪中叶。由于原藏于清内阁大库,再加上鲜明之官绘风格,推估此图极可能是边官按例绘送兵部的,功能在说明边墙之内外防御体系、城堡分布、驿路主干线与支线,以及附载的职官记述皆可能成为第一手资料,对于厘清现存明、清典籍边防的相关记载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18.
1998年第5期《文物》封面上,刊登了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收藏的一件唐代席纹加剪纸漏花的黄釉执壶。它美观别致,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一级文物(图一)。据说,像这样饰有席纹的黄釉执壶,曾有较多出土,被认为是曲阳、郊县、浑源等一些北方窑场生产的。其中,可见到特别精彩的作  相似文献   

19.
首都图书馆藏彩绘《九边图》,绘于崇祯后期,民国年间由汪申伯收藏。全图采用形象绘法,是现存《九边图》中形象绘法最为突出的地图,是一幅军事示意图,而非作战地图,反映出以直观、实用为目的的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人文传统,直到明末仍发挥着主要作用。首图《九边图》机构、方位错讹较多。不过,由于这幅地图很可能是明代最后一幅长城地图,反映了明末九边长城防御体系的全貌,因此具有一定的学术与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继南宋末叶学者桑世昌之《兰亭考》一书后,俞松的《兰亭续考》又是一部关于《兰亭帖》鉴藏和研究的重要文献。本文将《兰亭续考》一书所著录的面貌各异的《兰亭帖》本子一一析出。这些《兰亭帖》多属俞松个人收藏,亦偶有他人收藏之物,并留下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诸多题识,以此可以大致梳理出某一禊帖的流传鉴考情况。惜书中所涉《兰亭帖》实物多不存于世,使得后世研究者无法窥其真实的图像面目,遂形成文献意义上的"兰亭帖"。此外,俞松不仅是一位古书画收藏家,也是一位鉴赏家,他对古代法书多有鉴评,本文亦适当录出,进而对书中所涉猎的古代法书的鉴定方法进行初步探究,以管窥南宋时期的收藏家们对《兰亭序帖》的鉴定和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