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宾组卜辞中的五次月食是殷商年代学研究极其重要的资料,本文以殷墟甲骨分期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基础,先对记载五次月食的卜辞材料进行类别的划分,然后再排出五次月食的先后次序,在此基础上,就可根据目前所掌握的历算知识,求出其相应的绝对年代,以作为殷商年代学研究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2.
河南安阳殷墟所出商代甲骨刻辞中有一些关于"齿"的记录。"齿"应指争讼,齿、牙同义,今语犹言"以牙还牙"。甲骨文中有"蛊",蛊为祸患之一。甲骨刻辞中还有关于"鼓"的记载,鼓是一种用击鼓的方式去除灾祸的巫术。  相似文献   

3.
甲骨卜辞中"之日""之夕"的"之"字,所指代的是紧接其前一日的干支日,而不是占卜日。武丁卜辞:"翌甲申易日,之夕月有食"的"之夕",是指甲申夕,此次月食应是发生在甲申夕的一次月食,而非是发生在占卜日的癸未日,这次月食应称为"甲申月食"而不应称为"癸未月食"。  相似文献   

4.
晁福林 《史学集刊》2023,(2):141-144
先秦时期文献记载骑马射箭之事始于《战国策·赵策二》“武灵王平昼间居”条所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1)此后逐渐普及。其前尚未见到骑马射箭的记载。有关赛马之事的记载,最早者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载战国时期大军事家孙膑教田忌赛马“逐射千金”之事。^(2)汉时称赛马为“驰逐”,晚至清代,“赛马”之辞方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5.
李勇 《中原文物》2001,332(1):51-55
宾组卜辞中有五次含日名干支的月食记载.基于现代对此月食的分期及位序等研究成果,本文根据元代郭守敬(1231年-1316年)等编撰的《授时历》(历成于1280年,行用于1281年-1644年)及其月食推步法,对公元前1500年-前1000年代区间内,与这五次月食具有相同日名干支的月食进行了计算,得出了二组可能的结果,其所推定商王武丁的年代与用现代天文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6.
商代甲骨文中有关于"州臣"的记载。对于"州臣"的身份,历来说法不一。其实,"州"应当是地名,从文献和西周金文的记载来看,其地应当在今河南沁阳附近。卜辞"管"地的确认,也证明州地存在的可信。"州"、"管"二地的发现,说明以往学者对"州臣"身份的理解都是错误的。甲骨文中的"州臣"就是州地之长。  相似文献   

7.
祭祀在殷商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花东子卜辞中记载(它攵)祭的共43版,71条。卜辞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它攵)祭的用牲种类及数量;致祭的对象;(它攵)祭的时间;(它攵)祭的地点或祭所;(它攵)祭与其他祭仪及用牲法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一在甲骨文发现110周年之际,王宇信先生的新著——《中国甲骨学》问世了。该书是阐述110年来甲骨学发展历程与成就的煌煌巨著,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共28章,总计90余万字。王宇信先生长期关注甲骨学的历史发展状况。他曾先后出版过两本专著———《建  相似文献   

9.
甲骨卜辞中有一个重要的田猎地"衣"。过去的学者往往将其地望指在今河南沁阳一带。今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材料考证,该"衣"地不在沁阳地区,而在靠近殷墟的漳河流域。而"殷"、"衣"二字在古文献中每每通假,"殷"地之得名,当从"衣"而来。此地既是殷先公王亥或上甲微所居之故地(邺),又是后来盘庚迁都的所在(殷)。后世有"殷"、"邺"不分的情况,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相似文献   

10.
商代的师     
正殷墟卜辞中的地名有时与"师"相联,称为"某师"或"师某"。祖庚、祖甲时代的行组卜辞有以下几例。……酉卜,王……夕。在师卯卜。《合》24264~([1])壬辰卜。在师(?)。《合》24249壬申卜。在师潭。《合》24251贞亡尤。在师荣。《合》24307在师澍卜。在师商卜。《文》682~([2])贞亡尤。在师丙卜。《文》718……在师~([1])卜。《文》677廪辛、康丁时代的无名组卜辞有以下三例。于惠师。《合》33100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作者新缀合的五版甲骨,发现了新的同文卜辞,校正了前人字体分类中的错误,为十二版甲骨形态的确定提供了详实的论据,为商代田猎历史的复原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上海博物馆藏甲骨文字》是一部新近出版的甲骨著录书,拓本精良,优于以往。本文介绍了作者依据此书完成的五组甲骨卜辞缀合,复原了历史遗物,表明收藏于博物馆中的甲骨重出拓本亦对甲骨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殷墟出土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法,可分为铸铭和刻铭两大类。铸铭占绝大多数,刻铭极少。铸铭的制作方法有模作铭、芯作铭和范作铭等三种形式,以模作铭为主。刻铭出现于殷墟四期,目前虽然只发现4件刻铭铜器,但其意义重大,不仅把中国青铜器刻铭的历史追溯到商代晚期,而且为研究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技术,尤其是刻铭技术,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释"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卜辞中"帚"参与战争、主持或参加祭祀、处理商王交办的事物、接受祭祀、与天帝或去世的商王交往、(灵魂)进入冥界等内容, 结合民俗、古代文化和造字表词依据等,可知"帚"是能与上天鬼神沟通的巫觋,而其中女巫则是周代宫中世妇的前身.  相似文献   

15.
甲骨文献整理(两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甲骨献的整理分两种,前一种对甲骨试作缀合,共将7片甲骨缀为3组。后一种对部分甲骨卜辞重作分类,根据新近出土的花园庄东地H3类型甲骨,指出《甲骨合集》已录的某些甲骨卜辞属于与此同类型的子卜辞。  相似文献   

16.
韩江苏 《中原文物》2020,(1):131-139
甲骨文■三种形体不同之字,前辈学者考释其为卣字的繁简之异。然三字所从文字偏旁有异,在甲骨卜辞中的语境和用法完全不同,说明这是三个有相互关联、而字义完全不同之字。把三字所从■偏旁与自然界实物对比后发现,■尽管形态有异,但它是匏(匏、葫芦)的象形文字。从瓠从皿的■字,是葫芦瓢漂在盛水器皿中之形,它是瓢的会意字。从瓠从倒立庐形的■字,殷商时期其材质由木质转变为青铜,盛放专用鬯酒,是为卣字。对瓠、瓢、卣三字的考订,证实了文字形体的细微差异与甲骨文字义关系密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举出同见于花东卜辞和王卜辞中的人物,包括、敖、韦、、、子兴等,并提出可以利用花东卜辞中所记载的“葬韦”、“蕴”和祭祀子兴之事来对花东子卜辞作分期。以及指出了花东卜辞和历组卜辞在字体上的相似处。  相似文献   

18.
本全面探讨了殷墟甲骨兼语句的句型问题。根据语句中兼语之后句子成分的不同,同时也根据兼语在语句中位置的不同(前置或后置),把甲骨兼语句分成8种句式。每种句式内又根据句子成分隐现的差异,分成不同的句型(共有112种句型)。章指出了现代常见的兼语句句型对使令动词为“呼”的兼语句和使令动词为“令”的兼语句的区别也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