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罗马帝国覆灭后,欧洲公共权力分散,面对内外安全威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产生了一种自下而上的、以个人关系为纽带的军事防御体系,即欧洲封建制度(Feudalism).该统治方式的特点在于,其基本关系不是国王与臣民,而是领主与附庸.领主与附庸双方都有可以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均受封建法保护.附庸的权利得到法律认可和保护,其逻辑的演绎势必产生维护权利的主张,此即欧洲著名“抵抗权”的起点,从而孕育着欧洲封建制最深刻的内在矛盾.西欧中世纪的阶级斗争或等级斗争,不仅诉诸暴力,也诉诸法庭,“谈判”与“妥协”成为解决社会冲突的重要选项.从这种解决社会冲突的方式中,西欧封建主义获得了其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大宪章”的斗争模式反复出现,使欧洲社会不断调整和更新,而且反复小、社会发展成本低.  相似文献   

2.
张莹 《史学月刊》2015,(4):85-91
中世纪西欧领主附庸关系是构成西欧封建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它与采邑制一起构成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内涵。领主附庸关系是指以"采邑"为纽带结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附庸与领主之间不仅有身份差距,他们的关系还包含一定的契约因素。中世纪晚期,领主附庸关系的根基与内容都在发生变化,附庸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独立性增强,对领主的人身依附性减弱,甚至逐渐退化为一种象征意义,他们之间的身份等级基调褪色,契约精神强化,双方由领主与附庸的身份关系逐步向平等的契约关系发展,英格兰随之迈进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上封建社会最长的国家,如果按“西周封建论”,当有三干余年历史;若按“战国论”,亦不下两千年,比欧洲要长得多。不推时司长,而且大,包括许多民族,权力高度集中,不象欧洲那样四分五裂。立欧洲,教权高于皇权。国王要经罗马教皇加冕才为合法,而中国却是皇权高于神权、教权、政权、族权,皇帝至高无尚。还有,欧洲一千多车的封建社会,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科学文化被宗教压得暗淡无光,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文学、艺术、哲学、科技却放射奇光异彩,令人炫目。凡此种种,说明中西封建社会有很大差异。中国封建社会为…  相似文献   

4.
《文史天地》2009,(8):87-87
在封建社会,皇帝拥有整个国家的财富和权利,基本上每一个都是“后宫三千”。可在明朝,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罕见的用情专一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他一生淡薄美色,不仅没有宠妃,而且没有册立过一个妃嫔,只是与皇后张氏过着民间恩爱夫妻式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从史料中研究中发现,明崇祯年间(1628—1644)有一位名叫杜三策的进士,曾经是奉明朝皇帝敕旨前去琉球国(即今日本冲绳县)册封国王的册封正使,是山东历史上惟一的一位琉球王封册使。杜三策(生卒不详),字毅斋,明代东平府三旺人。天启二年(1622年)三甲进士,官至给事中。后历任大理卿、天津巡抚等职。  相似文献   

6.
米哈伊一世是罗马尼亚王国的最后一任国王。他两次出任国王(1927-1930,1940-1947),曾与希特勒共进过午餐,也与丘吉尔握手会谈,还曾获得斯大林授予的勋章,一生经历了众多的人生波折,是一部活生生的罗马尼亚近代历史写照。[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凡笃好文艺并有卓越成就的皇帝(包括一些没正式当上皇帝但几乎当上皇帝的)。不仅政绩都不佳,而且大都弄得国破身亡“不得血食”。  相似文献   

8.
赫梯国与其附属国的关系是研究赫梯历史以及古代近东地区关系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的学术研究目前多是关注这些附属国对赫梯国王的义务以及赫梯国王对其附庸的控制,但是,通过对赫梯附属条约、赫梯国王的年代记和敕令以及近东国家间的书信等文献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认为,这些附属国的独立性的研究被忽视了.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献忠与朱元璋,一个是准备当皇帝的人,一个是当了皇帝的人,虽有区别,但在残杀知识分子这一点上,却惊人一致。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揽延人才、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历史中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野无遗贤"常常被统治者当作政治清明来炫耀,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经很得意的看着鱼贯  相似文献   

10.
马克·布洛赫是我国学术界熟悉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史学家 ,他的《法国农村史》等重要著作早已被译介给我国读者。现在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封建社会》中译本 ,可以使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布洛赫的史学思想。作为法国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布洛赫在历史学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封建社会》以“总体史观”为指导 ,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和比较研究等诸多研究方法 ,对西欧封建社会做了超迈前人的研究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研究方法被年鉴学派的几代学者所继承和发扬光大 ,对国际史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 ,《封建社会》一直在推动着国际学术界对封建社会史的研究。为了使我国读者更好地了解《封建社会》这一史学名著 ,我们邀请几位学者从相关角度笔谈该著作的学术意义和价值。希望这一著作的出版和笔谈有助于我国封建社会史的研究。需要向读者特别说明的是 ,学术界对封建社会的有关术语的翻译在习惯上有所不同。如 ,在现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布洛赫《封建社会》中译本中 ,“封土制”一般译作“采邑制” ,“封君封臣关系”译作“附庸制”或“附庸关系” ,“封主”译作“领主” ,“封臣”译作“附庸”。这些不同译法属于约定俗成 ,并  相似文献   

11.
欧洲从古代就有皇帝和国王,欧洲王室更是有着两千年的渊源,这些王室间关系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在漫长历史中,这些皇帝、国王的尊号由何而来?这些王室又经历了怎样的兴衰演变? 公元前1世纪凯撒作为统帅,成为罗马掌握国家大权的独裁者。虽然他没有称王称帝,但"凯撒"却成为后世对皇帝的尊称。他的继承人屋大维作为统帅,于公元前27年被尊为"奥古斯  相似文献   

12.
马克&;#183;布洛赫是我国学术界熟悉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史学家,他的《法国农村史》等重要著作早已被译介给我国读者。现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封建社会》中译本,可以使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布洛赫的史学思想。作为法国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布洛赫在历史学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封建社会》以“总体史观”为指导,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和比较研究等诸多研究方法,对西欧封建社会做了超迈前人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研究方法祓年鉴学派的几代学者所继承和发扬光大,对国际史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封建社会》一直在推动着国际学术界对封建社会史的研究。为了使我国读者更好地了解《封建社会》这一史学名著,我们邀请几位学者从相关角度笔谈该著作的学术意义和价值。希望这一著作的出版和笔谈有助于我国封建社会史的研究。需要向读者特别说明的是,学术界对封建社会的有关术语的翻译在习惯上有所不同。如,在现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布洛赫《封建社会》中译本中,“封土制”一般译作“采邑制”,“封君封臣关系”译作“附庸制”或“附庸关系”,“封主”译作“领主”,“封臣”译作“附庸”。这些不同译法属于约定俗成,并无涵意上的差别。参加笔谈的各位学者因各自的习惯不同,在这些术语的使用上也有差别,我们在编辑时没有强求统一。另外,笔谈文章中凡《封建社会》中译本的引文,只注页码。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代欧洲文明中的许多核心要素都产生于中世纪,契约关系就是如此,它代表了一种双向的权利义务关系或互惠关系。契约起源于古代罗马,但当时主要用于商业。推翻西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处于原始社会晚期,王权尚在形成之中,无法按照罗马皇帝的独裁方式进行统治。在此情形下,征服者将自己的亲兵制和被征服地区的契约概念相结合,建立起以采邑制为基础的领主附庸关系。对此学术界早有定论,例如英国著名法律史家梅因认为契约关系是封建社会人际关系区别于古代社会的  相似文献   

14.
潜规则     
吴思 《文史月刊》2013,(9):5-20
潜规则现象产生、盛行于我国的封建社会。吴思在《潜规则》一书中,叙述了历史上值得人们思考的大大小小的案例,透过历史表象,揭示出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并将其名之日“潜规则”,进而指出潜规则的产生在于现实的利害计算与趋利避害。书中对于潜规则的定义、特征,潜规则阴影下皇帝、官员、百姓的不同处境与抉择,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土壤,以及潜规则何时会萎缩,均有论述。现撷取一二,以使读者对这一现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刘振修 《湖南文史》2013,(12):38-39
世界文明古国埃及与中国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王朝,出现过形形色色的有着特殊癖好的帝王,中国大明王朝皇帝朱翊钧,爱财如命,派税监、矿监四处搜刮,是为“明抢”;而埃及最后一位国王法鲁克则是“暗偷”,被称为埃及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扒手国王”。  相似文献   

16.
潜规则     
潜规则现象产生、盛行于我国的封建社会。吴思在《潜规则》一书中,叙述了历史上值得人们思考的大大小小的案例,透过历史表象,揭示出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并将其名之曰"潜规则",进而指出潜规则的产生在于现实的利害计算与趋利避害。书中对于潜规则的定义、特征,潜规则阴影下皇帝、官员、百姓的不同处境与抉择,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土壤,以及潜规则何时会萎缩,均有论述。现撷取一二,以使读者对这一现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提起“鼎鼎大名”的司马衷,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此君是西晋王朝一个误国误民的“傻子皇帝”。可令人费解的是,这个举国公认的傻瓜是如何当上皇帝的?为了打破这个闷葫芦,笔者在查阅诸多史料无果的情况下,却在偶然的机会中,从故纸堆中翻阅到出版于明末清初的刻本《应天杂记》(上册),该书记载了司马衷“阴错阳差”当皇帝的经过。  相似文献   

18.
皇帝选皇后是件大事,首先得将宫中或民间选来的适龄女子,经户部核准后,由皇帝亲自选阅(选秀女),再由太后和近支王公大臣议婚后再选定。皇后选定后,行纳彩礼、大征礼、册立礼、奉迎礼、合卺礼、庆祝礼、赐安礼等。京城内外,举国上下,人人穿红戴绿,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相似文献   

19.
2006年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众多。首先是专著陆续出版。稻叶一郎《中国史学史研究》(京大学术出版会)、太田幸男《中国古代史和历史认识》(名著刊行会)、金子修一《中国古代皇帝祭祀研究》(岩波书店)、佐竹靖彦《中国古代的田制和邑制》(岩波书店)、籾山明《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研究》(京大学术出版会)等论著都是必读书,应专门进行评论。川又正智《汉代以前的丝绸之路》(雄山阁)也与这一时期的历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南越国遗址     
《世界遗产》2014,(1):79-79
南越国(公元前203年至公元前111年)成立于西汉初期,是中国南方的附属国,它的成立加速了岭南地区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飞跃。1996年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