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清末民初,安徽处于依赖外资而建的全国路网的边缘。安徽境内的华资筑路起步虽晚,但是,建筑成绩颇佳,而且华资银行逐渐成为投资主体。江南铁路、京赣铁路筹建,较为充分地展现了华资银行对铁路投资与放款的发展历程,并呈现较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明信片中的火车行驶在滇越铁路的湾塘路段。滇越铁路云南段的兴建,始于1903年,由法国滇越铁路公司主持,在付出了上万中国筑路工人的生命代价之后,铁路于1910年竣工,翌年全线通车。这是云南的第一条铁路,它从省府昆明延伸至越南海防,成为中国西南腹地的一条便捷出海通道。火车一响,舟车罕通的云南,一夜之间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前沿。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研究》2004,(2):208-208
20 0 3年1 0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解学诗、松村高夫主编的《满铁与中国劳工》,45 8万字。该书由1 1位中国、日本学者撰写,全书共有伪满劳动统制政策、伪满末期强制劳动诸形态、满铁劳务体制、铁路各部门的中国工人、筑路土木工人的劳务问题、大连码头工人的劳务管理、抚顺煤矿工人实态、鞍山钢铁工人的就地招募、中国劳工生活、东北工人运动、从怠工破坏到逃亡暴动、与课题的相关认识等1 2章。《满铁与中国劳工》  相似文献   

4.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北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沙皇俄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以保护筑路和工程人员,维护铁路附属地秩序为名,在铁路沿线设立监狱等司法机构,妄图施行长期、有效的殖民统治。本文作者根据相关资料,尝试性地探讨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李鸿章一生所致力的洋务事业中,铁路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1863年至1901年,他始终与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休戚相关。1890年代,李鸿章以北洋防务为核心目标,以“俄患日亟”为由,筹议和兴筑中国第一官办铁路一关东铁路;他凭借着个人努力和与海军衙门的良好关系,初步解决了筑路经费;他坚持“权自我操”,抵制外人对路权的干涉。甲午战争尽管打断了李鸿章兴建关东铁路的步伐,但其对铁路的认知与实践,为中国早期的铁路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的历史证明,铁路交通在促进区域经济开发及城镇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作用。19世纪末,以铁路修建为先导,牡丹江地区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便利的铁路交通极大地促进了区域资源的开发、工矿业的发展,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文化、贸易联系,由此开启了区域内的城镇化进程和城镇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圣母进堂教堂,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时在海林境内留下的历史建筑。其结构独特,造型精美,具有典型的俄罗斯建筑风格。在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分类中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九处"工业遗产"之一,是支撑横道河子镇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重要历史要素。圣母进堂教堂的形制特点与历史影响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以来,地方政府一直有自筑铁路的诉求与实践。但是,近代铁路因其特殊发展历程及其固有的技术特性,相较于公路、水运,在行政管理上所面临的冲突会更加醒目。回溯民国时期产业行政管理制度的变迁历程可以看出,铁路管理权逐步中央化、统一化,中央政府对其他类型交通企业掌控却相对宽松,允许地方分权体制。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颁布规范地方修筑和管理铁路的《公营铁道条例》,为地方政府修筑管理铁路提供了法理基础,但只是作为制度上应对之策,地方并没有因此获得铁路建设的独立控制权。地方权力的弱化,导致地方的铁路权力只能通过中央与地方合作筑路的新模式得以体现,地方在这一体制中显然处于配角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关于铁路建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著名的政治家,革命的先行者.辛亥革命后,他主张从建造铁路、发展中国交通着手,以达中国富强之目的.他强调交通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铁路建设则处于交通建设之首位,要求发展铁路,富强国家.为此,孙中山绘制了覆盖全国的七大系统铁路网建设计划,并主张采取“批给外人筑路“的方法来发展中国的铁路建设.尽管孙中山关于铁路建设的思想在当时过于天真,但对于今天中国的铁路建设,仍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赖晨 《文史精华》2013,(7):64-68
西伯利亚大铁路具有超强的政治、经济、战略价值,但鲜为人知的是,在1891—1916年的筑路过程中,几十万中国苦力为之付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但换来的却是剥削侮辱和俄国侵华。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西伯利亚大铁路是横贯俄罗斯东西的铁路干  相似文献   

11.
论文分别梳理了美国和中国关于铁路华工研究的学术史,并进行了比较与思考。认为美国横贯大陆铁路的通车,保障美国实现了真正的国家统一,开拓了美国的太平洋贸易时代。华工是铁路西段的建设主力,铸造了历史的丰碑。目前,对铁路华工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美国视角"下的学术实践:美国学界的研究起步早;研究资料主要来自美国;学术话题主要是美国学界在引领;中国的铁路华工研究仍处于边缘地位。这种状况既具有时代特点,也具有学术的时代局限。需要从地理和学术两个层面去突破"美国视角",深化铁路华工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26年1月中苏中东路危机后,苏联在中东路问题上的确就用人及利润分配等方面向中方作出了一些让步.但苏联的让步是在苏联主导下的有原则的让步,其实质是要保住中东路,维护在中东路的既得利益.  相似文献   

13.
联总援助与我国铁路交通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期间及战后初期,我国内陆交通遭到严重破坏。根据《中国善后救济计划》,联合国救济善后总署(简称联总)无偿提供大批交通运输器材,帮助我国恢复残破不堪的水陆交通。出于控制华北的政治目的,国民党政府曾打算利用联总援 助的铁路器材优先修复津浦、平汉、平绥和胶济铁路;停战协定生效后,中共曾表示,在保留解放区境内铁路区段实际控制权的前提下,愿意协助修复华北铁路交通。由于国民党政府顽固坚持以武力解决国内政治争端的错误政策,致使全国内战爆发,铁路再度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而频遭破坏。交通部不得不改变初衷,转而将联总器材主要用于修复粤汉、浙赣、南洵铁路和改善华东地区的路况,并收到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审视与评估现实中高速铁路的城市联系职能,是研究高铁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基于对京广高速铁路沿线14个城市进行的实地调研和近3000份调查问卷,分析了高铁旅客在城市间的流动方向及特征,发现高铁主要承担着中心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客流联系。通过对不同城市间客流强度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发现高铁旅客在省内城市间的流动强度普遍高于省外流动强度,去往中心城市的客流强度也大于去往普通城市的,且两个城市间的高铁旅客数量与两个城市的经济水平正相关。高铁加强了中心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的客流联系,但会带来中心城市进一步的极化发展还是使中心城市更好地带动普通城市的发展,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Development proposals in areas with renowned natural heritage frequently stir up environmental controversy. In recent years, the Scottish Highlands and Islands have seen two particularly high‐profile conflicts of this type: the proposals for an aggregates superquarry on Harris and for a funicular mountain railway in the Cairngorm ski area. The first was turned down, the second has gone ahead. These showdowns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interests shared characteristics which typify environmental conflicts: tension between ‘insiders’ and ‘outsiders’, polarised viewpoints, contrasting interpretat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riticism of the planning system and disagreement over decision making procedur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se themes through detailed considerations of the two specific debates and of the arguments that were fielded to support or oppose the projects.  相似文献   

16.
谢理  邓毛颖 《人文地理》2000,15(5):14-18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对任何一个城市来说都是巨大的经济负担,然而在适当的地段采用高架形式以节省资金,却常常不为人们所接受,主要在于其对城市环境、景观的影响方面。本文以广州市地铁二号线为例,对从快速轨道的高架线环境和景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明了城市快速轨道采用高架线不仅仅是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它对城市景观也是一种强化,它可以促进城市早日形成快轨交通网络系统,对解决城市交通、环境问题更加有利,而它的环境影响也可以控制在人们接受的水平等观点。并提出解决快轨交通高架线对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造成影响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章建 《安徽史学》2012,(4):117-123
随着津浦铁路安徽段、江南铁路、淮南铁路的相继建成通车,铁路成为了联系安徽与东南大都市的重要交通纽带。同时,各铁路当局积极开展了对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宣传,适时采取多种便利旅游的措施,以及众多民国名人现身安徽铁路沿线风景名胜区所产生的影响力,使得安徽近代旅游业在铁路的推动下得以萌发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顺利 《攀登》2008,27(2):54-59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实现了全线试运营,使雪域高原告别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对青藏铁路新线起点的格尔木市来说,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对其资源开发、城市发展以及产业布局正在产生和将要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就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铁路与近代河南的棉业发展(1906—193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06至1937年间的华北地区,铁路兴起并形成运输网络之后,加速了河南与沿海地区的经贸交流,推动了经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由此,河南棉花的种植模式、运销体系、集散行业等均发生了极富时代特色的变动。同时,由于传统的自然经济依然存在,这一转变过程又表现出很强的复杂性和普遍性。这一时段内河南棉业极具典型性,通过对其发展与变化情况的具体考察,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主要特征及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velops ideas of differential mobility at the scale of the ‘everyday’ by investigating some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bility and immobility; facilitation and encumbrance when moving through railway stations. Drawing on in-depth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rail passengers in Britain, the first section explores the entangled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ly-mobile bodies and the station by considering some of the tensions that emerge between experiences of encumbrance and facilitation. Focus here is on how navigating through the station with different mobile objects, or ‘prostheses’, impacts on passengers in a variety of ways. Drawing on insights from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 it demonstrates how moving with different objects gives rise to fluid apprehensions of both mobile objects and the built form of the station itself. However, and importantly, this section suggests that this fluidity also has the capacity to disrupt the intended affective dimensions of the built form. The second section explores how differently-mobile passengers move through the station with these mobile objects. Drawing on de Certeau's notion of ‘tactics’ and Ingold's idea of the ‘taskscape’, this section pulls out some of the practical knowledges that, through repetition, develop into skills and techniques for moving. In doing so, this paper seeks to illuminate some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bility, prosthetics, encumbrance and affectivity that emerge when moving through the railway s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