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人传记》2018,(3):96-96
《名人传记》的各位编辑: 你们好!我是一名八十三岁的退休干部,与《名人传记》结缘已经三十三年了。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长期以来,阅读《名人传记》成为我的精神享受。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紧张的工作压力令人喘不过气来,放慢生活节奏、回归自然成为当下的新时尚,我只要有时间,就读《名人传记》。《名人传记》的信息量大,内容新颖,知识门类多,连续性强。丰富的文献资源扩大了我的知识面。了解历史的方法有很多,阅读《名人传记》是我最为便捷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年致读者     
《名人传记》2015,(1):1-1
亲爱的朋友.在一元复始之际,我们共同度过了第三十个新年。2015年,《名人传记》迎来三十岁生日。三十年来。《名人传记》确立了在传记期刊方阵中的强势地位,跻身“中国百强期刊”“中国最美期刊”。1985年栽下的果树,而今成为果树林:《名人传记》上下半月、《名人传记》合订本、《名人传记》精华本、“传记中国丛书”……  相似文献   

4.
我是新疆库车县财政局的一名离休干部.是你们的忠实读者,《名人传记》是我最喜爱的刊物。为了使《名人传记》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滋养作用发挥到最大,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一代,从中汲取营养.近期,我将自己珍藏的二百多期《名人传记》,捐赠给了库车县第二三中学.学校为此举行了隆重的接收赠书仪式。现在我把盛况反映给你们.与你们共享这份喜悦。  相似文献   

5.
在我订阅的所有杂志中,有一种始终常读常新,它就是《名人传记》。能够不断流传的,除了伟大的人性,还有思想的光辉。在我看来,《名人传记》恰好就是这样的文化载体,它记录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在政治、经济、军事、体育、艺术等各个行业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名人故事。可以说,它就像一部发展着的、流动着的百科“人物”全书。  相似文献   

6.
张帆 《名人传记》2015,(1):95-95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 1985年,《名人传记》创刊;2015年,跨入而立之年。 艺苑奇葩,传记创作典范;《名人传记》,树起权威之剑!  相似文献   

7.
《名人传记》2018,(4):96-96
编辑老师:你们好!每到月初.我就伸长脖子向千里之外的省城郑州深情凝望,急切盼望《名人传记》的到来,想尽快知道这期杂志刊登了哪些作品。  相似文献   

8.
《名人传记》2018,(2):96-96
《名人传记》的各位编辑: 你们好! 2003年夏,我正式退休。我平时除了读书看报没有其他的业余爱好,不会唱歌跳舞,对麻将更是不屑一顾.退休后无所事事,觉得白天特别长,不知做什么好,整日闷闷不乐。  相似文献   

9.
郝战 《旅游》1994,(11)
著名女画家杨炳湘最近获得了英国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和美国名人传记学会分别授予的世界名人称号,其艺术传略被收入《世界杰出人物名人录》和《世界500名人录》。她获此殊荣应是当之无愧的。杨炳湘四川邻水人,自幼喜爱绘画,几十年来她刻苦钻  相似文献   

10.
作为《名人传记》的一名忠实读者,我从发现这本与众不同的杂志到现在,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在高中的时候,在一位同学的影响下,我喜欢上了历史。不过,我那位同学热衷于古代史,而我更喜欢近现代史。因此,我买的书也多是偏向这一方面的,比如周策纵的《五四运动史》,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等。  相似文献   

11.
我是武汉人,也是《名人传记》的忠诚读者,在此与各位读友分享一下我的一段人生经历。1954年,武汉长江第一桥开始建设,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上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当时,参加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是非常光荣的事。我报名后,被分配到武汉大桥局一桥处混凝土中队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戴健 《江淮文史》2021,(4):147-154
既是职业的关系,也是兴趣使然,近40年来我陆陆续续发表了200多篇名人传记或专访.采访的人物多了,接触的资料多了,便对某些研究内容产生了兴趣.其中我致力于研究的一个方向,就是对名人生年和卒年的考证.不经意间,竟也发现了《辞海》等权威性工具书和一些史书典籍中名人生卒年的舛错.经多方调查采访、分析研判,山重水复后往往柳暗花...  相似文献   

13.
打开2021年第11期《名人传记》,首篇文章《“活着的烈士”柴云振》让我深受感动。柴云振机智勇敢、深藏功名,在我心里,他简直就是个奇人。他让我的记忆词典里多了一位伟大英雄,也让我情不自禁奋笔疾书,为这位英雄鼓与赞。  相似文献   

14.
每次读《名人传记》刊载的文章,跟随作者的文字游历诸多名人的人生旅程,我总是沉浸其中,乐在其中。某日饭后小憩,翻到《叶嘉堂: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一文,读后不得不深感佩服:这样一位颇具诗心与诗才且家世不俗的女性,为何回国教书会是她做出的唯一的选择呢?其中的无奈和果决从何而来?以时间为轴,以诗词为脉,我从这篇文章中读到了一个与诗歌与教育相伴相依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名人传记》2018,(1):94-94
尊敬的编辑同志:你们好!我在贵刊2017年第8期读到安徽祁门的倪世恕先生为博物馆捐赠杂志的文章。很感动,也很受启发。于是,我向他学习.把我订的《名人传记》(1987-2016年).共计348册.于2017年9月13日全部赠送给了我曾经执教过的荆州市文星中学。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诗人化铁近日投诉本刊,状告江苏文艺出版社『中外名人传记丛书编辑部』。现将全文及律师张保强的意见刊登如下,欢迎读者评判是非。老百姓“告状”没有想到,在耄耋之年居然会被一位出版社的编辑玩弄于股掌之间:非法改装作品、侵占稿酬。想来,他不过想多一点非分所得。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了自己利益的驱动,不惜以损害对方为手段,已经不是君子,而是小人了。1999年元月下旬,有一位孙金荣先生向我约稿。他自称系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编辑,他们要出一套“中外名人传记丛书”,约我为他们编写其中的一本:《尼耳斯·玻尔传》…  相似文献   

17.
微名人     
《名人传记》2015,(1):30-31
@名人传记:2005年清明节前后,《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王钧决定在她分管的“广州新闻”版面上开辟一个新栏目“讣闻”。这种新闻报道形态在西方国家的报纸上已存在多年.而在当时的中国报界还十分少见。至于开辟讣闻版的理由.王钧用了一句古语回答:“不知死,焉知生。”2014年10月18日.王钧成为讣闻版的主角——10月18日上午8时30分,《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王钧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四十三岁。  相似文献   

18.
撰写革命历史应该真实准确──读陈模撰《邓颖超与孩子剧团》有感《新文化史料》编辑部:1993年10月,河南郑州出版的《名人传记》杂志刊载了陈模同志撰写的《邓颖超与孩子剧团》。我们作为与陈模共同创建孩子剧团,并共同工作至1942年9月(陈于41年初去了延...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林修灏,生前从未说起他是我国第一个药学博士。2000年,家乡福建省闽侯县寄来的《陶江林氏族谱》《尚干林氏族谱》称家父“获得中国第一个药学博士学位”。我并没有留意,以为这是家乡对他的追思和赞誉,乃溢美之词。后来福建文史资料编委会索要家父的传记,我根据中国医学史有关他的文献资料,整理出(淋修灏教授生平》,并未采纳他是中国第一位药学博士的说法。直到前年,不止一人告诉我,网络上也称:林修灏是我国第一个药学博士。  相似文献   

20.
于建华 《收藏家》2002,(6):49-51
我真正认识丰子恺始于读陈慧剑所著的《弘一大师传》一书。通过读传记,使我五体投地地推崇了弘一大师,也因此知道丰子恺是弘一大师的入室弟子。爱屋及乌,从此也开始推崇丰子恺了。传记上提到丰子恺有《护生画集》六册问世,于是,我买到了一套。及一读再读《护生画集》,我也开始将丰子恺的著述、画册等,尽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