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卢梭的社会历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让·雅克·卢梭是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在近代思想史上,卢梭的思想占有特殊的地位。卢梭的思想极为广泛,包括哲学、政治、社会历史、法律、宗教、伦理、教育、美学诸方面。在卢梭的这些思想中,最能表现其深刻程度的是其社会历史观,他超出了他的同辈,提出了一些接近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独到见解。他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看作是在进步和退步的对抗和矛盾中实现的,他以生产和技术即社会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2.
略论但丁的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里格利·但丁(Dante Alghieri,1265——1321)是文艺复兴初期一位卓越的人文主义诗人和政治思想家。他的《帝制论》(De Monarchia)一书是欧洲中古时代为数不多的重要政治著作之一,《剑桥中世纪史》的作者把它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卢梭的《契约论》并列。表明本书在西方史家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根据此书,对但丁的政治思想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3.
辛庆玲 《攀登》2013,(5):128-132
作为卢梭政治哲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公意思想是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核心思想,它主要阐述了政府权力合法性的来源,是实现自由、平等、民主及人民主权的前提条件。文章通过对公意思想的渊源——社会契约的探析,分析了公意的内涵,进而论述了公意思想对当前转型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琼 《丝绸之路》2011,(14):92-93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卢梭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哲学和社会见解,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的同时,在音乐美学领域也有许多著述,并对音乐的本质、内容和形式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根据卢梭在这方面的主要著述,对其音乐美学思想作了初步整理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梁启超国家主义观点及其转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的梁启超在思想上正处于一个多变的阶段 ,其中他的有关国家主义的观点及其转向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赴美之前梁氏将卢梭与伯伦知理作对比的文章及其有关看法 ,认为梁氏国家主义思想的形成和转变之轨迹 ,既是作为对卢梭民主主义理论的改动和否定的学说逐步出现的 ,也是作为对伯伦知理的国家主义理论的赞同和认同的政治学说而逐步出现的。  相似文献   

6.
章太炎社会思想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清末,西方社会学及社会思想开始传入中国,为国人近代社会观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思想来源。章太炎就是近代中国最早接受这种学说,提出新的社会观的学者之一。章太炎的社会观固然深受西方社会学思想的影响,但又不为其所囿,而是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融入了进化论、历史学、政治学以及传统儒学、诸子学、佛学等思想内容,形成他对人类社会起源、组合、发展、变迁以及批判现实社会、追求理想社会等问题的一整套独特看法,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左雅洁 《神州》2013,(21):274-275
一、公民社会的涵义 近年来,随着公民社会这一问题讨论的深入,公民社会这一概念的应用日趋频繁。现在,我们中国学者使用的“公民社会”是由英文词组civilsociety翻译过来的,这一译名是对civilsociety的政治学意义的强调,即公民民主参与的政治功能和公民社会对国家权力的制约。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在分析范畴上是与政治国家互相对应的。按照现代社会政治哲学的观点,公民社会的基本内涵可以界定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文化为中轴,以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为主旨的社会自主领域。它是相对于政治国家而言,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和发达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成员的物质交往方式及社会自主的生存样式。  相似文献   

8.
试论章学诚的社会政治思想叶建华章学诚(1738-1801)是清乾嘉时期著名的文史学家,同时又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思想。他力主经世致用之学,密切关注现实社会和时事政治,并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发展和政治改革主张。其社会政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9.
韩非是先秦时期法家的极大成者,他总结了先秦法家各派的思想学说,提出以法、术、势三位一体的理论体系,他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为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和封建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他也具有历史进化的观点,批判了复古守旧的观点。《韩非子》思想是先秦思想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五十五篇。本文从经典原著出发,探究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法治社会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反对法国革命的过程中,伯克对卢梭的人格和政治哲学进行了严厉批评。他们的思想冲突根源于他们不同的个人命运、不同的政治和社会背景,特别是源自根本不同的社会历史观,从而导改革命和保守政治思想的歧异。卢梭崇尚自然状态,批判文明社会,否定现存的社会政治秩序,根据其社会契约论作出了乌托邦式的政治设计,在法国革命中引发了严重后果。伯克以维护英国光荣革命传统为使命,坚持有机的社会历史现,强调社会演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主张一种权力平衡的社会政治秩序,防止权力滥用。伯克和卢梭的思想冲突反映出深广的思想和时代内涵。他们对民主这类重大政治问题的阐发和批评在今天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11.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通过对一种完全未经文明浸染的"自然状态"的预设,认为人是生来自由而平等的,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导致私有制的出现,财产私有制成为政治不平等开始和加深的根源,使生理不平等和政治不平等相互为用,把人类日益带入灾难的深渊;而政治不平等反过来又加深了私有制下的贫富对立.卢梭的这些思想闪耀着天才的光辉,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2.
荀子的礼学思想是荀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反映出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荀子提出“礼三本”学说,将礼的内容置于天人、父子、君臣这三对基本关系之上,为每个人在以血缘宗法关系为核心的社会、政治关系中找到了特定的位置以及相互联系的桥梁;他通过对人性的重新界定,提出人性恶,为人以礼克己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他对社会组成的深入认识,对人“群”、“分”的相互依存关系的论证为礼是有差别的和谐这一内涵奠定了存在基础,完成了儒家“克己复礼”的内在逻辑演化。儒家礼学思想由此成为一个更加系统、完善的体系。在社会历史观方面,荀子在论述其礼学思想的过程中深入阐述了他关于人类文明形成、历史发展的动力及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以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历史发展的趋向为背景,分析了马基雅弗利政治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指出:马基雅弗利的政治学说既不以神学捏造为基础,也不以法理的假设作依据,而是一切从实际和经验出发。他研究政治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一条达到社会安宁、民族统一的道路。他的理论基础是人的性恶论。表面上,他的共和思想与君主主张是相矛盾的,他的国家目的论与他的政治手段也很难调和,但实际上,它们有着内在的联系。作者认为,马基雅弗利在思想和政治领域内代表了进步的历史趋势,是他那个时代的伟大思想家。  相似文献   

14.
让·雅克·卢梭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18世纪最激进的思想家。不可否认,他的思想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卢梭是民主思想的圣徒,另一些学者渲染卢梭是伪民主独裁的发明者,更有甚至认为卢梭是极权主义思想的开创者。但是卢梭本人并不主张极权主义,只是他的思想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现代极权主义的色彩,最终可能造就极权主义的国家。他的这种极权主义倾向表现在"公意"的表达、自由的异化、广场政治、公民宗教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卢梭在民众心目中是倡导平等与美德的哲学家、情感小说家、自然神论者,革命后,法国的卢梭观中平添激进暴力的因素。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界有激烈的左右之争,右派批评卢梭毁坏了法国的传统,为此极力阻挠1878年卢梭逝世百年和1892年共和百年的纪念仪式。但卢梭在著作中并未倡导革命,而且在他的时代,“革命”一词指的是天体运行的往返规律,尚不具有现代的政治意义。那么,如何理解卢梭与1789年法国革命的关系,以及他如何进入革命话语体系?是卢梭的思想引起了革命,还是革命塑造了现代意义上的卢梭?  相似文献   

16.
严琳智 《神州》2013,(3):163-163
荀子继承了儒家学说,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荀子以其人性理论为基础,以此来阐释他的教育思想、法律思想以及伦理思想等等,而这些思想最后又统都归其政治学说,都是其政治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社会契约论作为西方的一种国家学说,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对霍布斯和卢梭这两位社会契约论的典型代表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得出他们在哲学基础、对自然状态的描述等方面有较明显差异。通过探讨二者在契约理论上的差异,大致总结出两位思想家对西方政治实践以及政治理论发展的不同影响,最后探讨两者对西方现代民族国家具体模式的构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拙作《试析卢梭的教育思想》发表以后,我总觉得该文在阐述卢梭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时,没有能讲到他那种可以称为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是一个不足。在我国开创“四化”建设新局面的今天,研究一下卢梭的这种思想,对我们加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的卢梭教育思想研究者,对卢梭是不是有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卢梭完全不可能有这种思想,因为在卢梭的时代还不存在产生这种思想的物质基础。也有人认为并非如此,卢梭意识到了综合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就存在有这种因素。我同意后一种说法,所以根据我再一次学习《爱弥儿》的一点粗浅体会,对这个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张小燕 《神州》2011,(18):89-90
中国历代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集中体现在"大同"社会政治思想上。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征战不断,在这样的岁月里,人们自然更加向往和谐,希望战争停息,邦国和平安宁。孔子认为,这是礼崩乐坏、政治失序带来的恶果,他总结历史,反思现实,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主张,形成了他的儒家理论学说。孔子希望重整社会秩序,恢复古代圣王之治,他对于社会政治的最终追求,就是他的"大同"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20.
现代系统论论证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系统学说。社会系统分为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个子系统的观点被研究者广泛接受,探讨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及其对社会历史的影响,成为最常见的研究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论者都将三个子系统视为一般平行结构关系,并用失于空泛的“互相作用”来概括它们之间的复杂联系。正如列宁所批评的:“单单‘相互作用’=空洞无物”,因此,时下对于运用系统论研究社会历史的种种质疑,便不能被一概视为思想僵化者的求全责备。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他把人类社会结构划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